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选择15月龄的体重相近的、健康的、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草原红牛、红安格斯牛等4个高代杂交品种肉牛,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180天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研究肌肉组织结构与肌肉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上:草原红牛最大其次是夏洛来、西门塔尔,红安格斯牛最小,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肌纤维根数上:红安格斯牛最多,其次为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草原红牛最少,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肌肉剪切力上:草原红牛最大其次是夏洛来、西门塔尔,红安格斯牛最小,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说明肌肉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越大、肌纤维根数越少的肌肉剪切力越大,肌肉嫩度越差,肌肉组织结构是影响肌肉嫩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小尾寒羊肉品理化性状及食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研究以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的试验设计 ,对其不同年龄 ( 1 2月龄和 1 8月龄 )和不同解剖部位 (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 )肉品的理化性状和食用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年龄因素对肉品的大理石纹、失水率、弹硬度、熟肉率、剪切值、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有显著 (P <0 .0 5)或极显著 (P <0 .0 1 )的影响 ;部位因素对肉品的失水率、弹硬度、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研究证明 :小尾寒羊的肉品色泽鲜艳、富有弹性、保水性能良好 (平均失水率仅 6.86%) ,同时小尾寒羊肌肉具有良好的质地和组织结构 ,肌纤维细腻和肌内脂肪含量适中而分布均匀 ,说明小尾寒羊的肉品不仅具有较为理想的外观要求和优良的贮存稳定性 ,而且还具有肉质细嫩和多汁味美的良好食用品质。另外 ,研究还对小尾寒羊在不同年龄和部位的肉品科学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库布齐沙漠蒙古牛肉品质及肌肉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库布齐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肉品质部分指标及肌肉矿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研究库布齐蒙古牛的肉品质特性。选择库布齐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各6头,采集背最长肌进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牛肉色泽深红,红度a*、黄度b*、系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均高于西门塔尔牛,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失水率及pH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蒙古牛肌肉微量元素Cr、Cu、Fe、Mn、Se、Zn含量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肌肉中P和I含量均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其他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库布齐蒙古牛肉口感、多汁性及色度方面较优,肌肉中大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高于西门塔尔牛,肉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等技术检测牛生长激素基因P3位点(growth hormone,GH-P3)在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该位点与牛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胴体重和净肉重极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AA基因型背膘厚极显著低于AB、BB基因型(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GH-P3位点对中国西门塔尔牛个体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背膘厚等经济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品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感官指标、肌肉脂肪酸含量及纤维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皮特兰×长白阉割公猪及母猪各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采用大麦、小麦、玉米及豆粕型基础日粮,亚麻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亚麻油,橄榄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橄榄油,试验共进行80 d。结果显示:不同猪只性别间瘦肉率,背膘厚度和肌肉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阉割公猪背膘厚度、肌间脂肪均高于饲喂同种日粮的母猪,而瘦肉率低于母猪;亚麻油组肌肉中维生素E含量显著低于橄榄油组(P0.05)。不同油脂日粮对各感官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亚麻油组肌肉脂肪中亚麻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橄榄油组(P0.05);亚麻油组显著增加了C18: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的含量(P0.05);橄榄油和亚麻油组中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白肌纤维均显著高于阉割公猪(P0.05),橄榄油组各纤维直径较亚麻油组有所提高。不同油脂日粮及猪只性别对肌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亚麻油提高肌肉n-3脂肪酸的含量或亚麻酸含量。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高于去势公猪。日粮添加橄榄油可以提高去势公猪肌肉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和数量。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动物肌肉脂肪过氧化程度的影响,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热处理后3种肉肌内脂肪过氧化反应终产物丙二醛生成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索氏抽提法测定其肌间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和肌内脂肪含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3种肉的肌纤维形貌研究炒、蒸、烤三种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羊、猪肉肌内脂肪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炒制后羊肉肌内脂肪中MDA含量显著高于牛、猪肉(P0.05),蒸煮后牛、羊肉肌内脂肪中MDA含量高于猪肉(P0.05),烤制后牛肉肌内脂肪中MDA含量显著高于羊、猪肉(P0.05);牛、羊、猪肉肌内饱和脂肪酸(SFA)相对含量依次为52.60、38.49、39.81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依次为56.61、54.63、44.73g/100g;多不饱和脂肪酸依次为2.70、4.90、5.56g/100g;猪肉肌内脂肪含量(30.03g/100g)显著高于牛、羊肉(P0.05),羊肉肌内脂肪含量(20.48g/100g)显著高于牛肉(8.31g/100g)(P0.05);牛和羊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结构紧密,猪肌纤维排列结构则较为松散。热处理温度是影响脂质过氧化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肌纤维排列结构影响肌内脂肪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平凉红牛肉品质特征,选择年龄、体重、体质相近及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平凉红牛、杂交和牛及西门塔尔牛各6头,屠宰后取其背最长肌样品,对肉品质、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凉红牛和杂交和牛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失水率、熟肉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背最长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40.15%)和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67.04%)最高,特别是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以及异亮氨基酸等风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0.15)低于杂交和牛,但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值(4.71)较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更接近推荐值。从背最长肌的大理石纹、脂肪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等特征来看,平凉红牛的肉质,尤其是氨基酸组成的突出优势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口感与风味,具有生产高端牛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厚朴酚对临武鸭肌肉营养成分和肌纤维肌肉特征的影响,试验将275羽试鸭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0、100、200、300 mg/kg厚朴酚和300 mg/kg抗生素,并测定胸肌和腿肌的常规养分含量、丙二醛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肌纤维形态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厚朴酚使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有提高趋势(0.05 < P < 0.1),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厚朴酚的添加可显著提高腿肌中多种风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 < 0.05)|日粮添加厚朴酚能显著降低胸肌肌纤维直径(P < 0.05),显著提高胸肌和腿肌的纤维密度(P < 0.05)。可见,日粮添加厚朴酚可以提高临武鸭肌肉的营养价值与嫩度,抑制氧化,改善风味,为厚朴酚替代抗生素来提高肉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厚朴酚|临武鸭|肉品质|肌纤维特性  相似文献   

9.
莱芜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的组成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方法,对14头纯种育肥莱芜猪不同屠宰体重(A因子)及不同解剖部位(B因子)的新鲜肌肉直接冰冻切片,并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组织化学处理,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的结构单位肌纤维是异质的,即肌纤维类型有3种,红肌纤维(RF)、白肌纤维(WF)和中间型肌纤维(IF)。随屠宰体重的提高,肌肉中RF含量显著增大(P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比例茅台湿酒糟生物料对杂交牛屠宰性能、肌内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肌内脂质代谢组学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健康杂交牛(贵州关岭牛×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S0C)、试验1组(S1C)、试验2组(S2C)按牛体重分别饲喂添加酒糟生物料0、1.6%、3.2%的日粮。经过60 d试验后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肌肉中脂肪和蛋白含量,进一步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Q-Exactive Plus质谱仪进行脂质代谢组学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2C组杂交牛的背部肌肉厚显著提高50.6%(P <0.05),但对其他屠宰指标无显著影响。(2)添加酒糟生物料可提高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 0.05)。(3)从脂质亚类水平来看,与对照组相比,S1C组和S2C组脂质代谢组物中的脂肪酸(FA)相对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2.4%和16.7%(P <0.05);S2C组的鞘磷脂(SM)显著提高32.1%(P <0.05)而二糖脑苷脂(CerG2)含量显著降低50.8%(P <0.05);与S1C组相比,S2C组的FA和CerG2含量显...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肉质性状的影响,对20只62周龄的淮南麻黄鸡母鸡(笼养和放养各10只)肉品质和胸肌蛋白质、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水分和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鸡肉pH、剪切力和腿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对鸡肉系水力和胸肌肉色影响显著(P<0.05或P<0.01)。放养母鸡鸡肉蛋白质、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笼养母鸡(P<0.05或P<0.01);水分、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笼养母鸡(P<0.05或P<0.01);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显著高于笼养母鸡(P<0.05),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极显著高于笼养母鸡(P<0.01)。表明放养母鸡鸡肉肉质好,含有较多鲜味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是较好的人体营养补品。  相似文献   

12.
肉用西门塔尔牛与和牛杂交群体的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进行肉质性状比较,以期为肉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剖析及优质肉牛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收集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肉质性状表型数据,包括眼肌面积、剪切力、系水力、pH、肉色、脂肪颜色和大理石花纹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从而综合评价两群体的肉品质。结果显示,两群体的脂肪颜色、系水力及剪切力呈现两两正相关;肉色与脂肪颜色、pH呈正相关,且肉色与pH呈显著相关(P < 0.05),而系水力与pH、肉色和大理石花纹呈负相关。在两试验群体间,和牛杂交群体的大理石花纹、眼肌面积、pH性状表现为极显著优于肉用西门塔尔牛(P < 0.01)。从性别比较来看,肉用西门塔尔牛母牛在大理石花纹、pH、剪切力等性状上极显著或显著优于公牛(P < 0.01;P < 0.05);而和牛杂交群体母牛的肉色和剪切力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牛(P < 0.05;P < 0.01)。总体而言,和牛杂交群体的肉质性能优于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内比较表明,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母牛肉质性能优于公牛,而和牛杂交群体母牛肉质性能低于公牛。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年龄和性别对陶×寒F1羔羊肉用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的7月龄陶×寒F1公羔、母羔;13月龄陶×寒F1公羔各5只,研究其屠宰性能和肉的食用品质。结果表明,13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比7月龄高41.85%、56.51%(P<0.01),屠宰率显著高于7月龄(P<0.05),13月龄羔羊的屠宰性能高于7月龄。产肉力指标上13月龄羔羊的瘦肉重、眼肌面积、肉骨比较7月龄高30.40%、30.04%(P<0.01)、15.56%(P<0.05)。13月龄羔羊肥肉重、GR值比7月龄高117.23%、263.40%(P<0.01)。肉品质方面,13月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滴水损失率、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均显著高于7月龄(P<0.05)。公羔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比母羔高11.96%、14.36%(P<0.05),表明7月龄时公羔屠宰性能高于母羔,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因此,陶×寒F1羔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明显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波尔山羊杂交后代肌肉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PSS软件 ( 1 0 0版 )统计分析了杂交代数、体躯部位两因素对波尔山羊和唐山奶山羊杂交后代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肌肉组织学特性与其肉用性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杂交代数对肌肉组织学特性有一定影响 ,不同杂交代数在眼肌肌纤维密度方面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体躯部位对肌肉组织学特性影响不显著 (P >0 0 5 )。股二头肌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与绝大多数肉用性能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P <0 0 5 ) ,其中与肉骨比、屠宰率和腰腹肌肉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 <0 0 1 ) ,眼肌肌肉组织学特性只有部分与肉用性能达到了显著水平 (P <0 0 5 ) ,而臂三头肌肌肉组织学特性与各肉用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宰前免疫应激对肉鸡抗氧化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旨在探讨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宰前免疫应激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24只体重相近的39 d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 两个试验组分别在39 d、40 d和41 d腹部皮下注射LPS生理盐水稀释液(1 000和2 000 μg/kg BW),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胸肌pH24h极显著下降(P<0.01),失水率极显著增高(P<0.01),4 ℃保存3 d b*值和6 d的L*值显著升高(P<0.05);腿肌pH45min及pH24h均极显著下降(P<0.01),4 ℃保存3 d b*值显著升高(P<0.05);血浆、胸肌和腿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T AOC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表明宰前免疫应激会引起肉鸡机体氧化损伤和抗氧化机能下降,进而导致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下降,而且这些负面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应激强度。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test was to study muscle fiber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traits of Chinese Simmental cattle.Ten Chinese Simmental bulls were selected and longissimus dorsi,psoas major and semitendinosus were collected.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water holding capacity,shear force and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TPA)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se muscle fibers increased in the rank order type Ⅰ < ⅡA < ⅡB.The number and area percentage of type Ⅰ muscle fiber were highest in longissimus dorsi and that of ⅡB muscle fiber was highest in psoas major and semitendinosus.Longissimus dorsi and semitendinosus had lower pH,springiness,pressing lossing rate and higher shear force,hardness and resilience comparing with psoas major.In conclusion,muscle fiber characteristics could affect meat quality,especially textural properties of Chinese Simmental bulls.Increasing the percentage of type Ⅰ muscle fiber and decreasing ⅡB type could improve beef tenderness.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肌纤维和肉品质特性,本试验以10头中国西门塔尔公牛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背最长肌、腰大肌和半腱肌的组织学特性、pH、系水力、剪切力和质构剖面分析。结果显示,肌纤维直径Ⅰ型 < ⅡA型 < ⅡB型,腰大肌中Ⅰ型具有最高的肌纤维数比例和肌纤维面积比,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ⅡB型具有最高的肌纤维比例和肌纤维面积比。与腰大肌相比,背最长肌和半腱肌具有较低pH、弹性和压力失水率,较高的剪切力、硬度和回复性。综上所述,肌纤维特性影响牛肉品质,特别是牛肉的质构特性,提高Ⅰ型纤维比例和降低ⅡB型纤维比例能够改善牛肉嫩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和比较不同品种育肥牛使用颗粒饲料其消化率和饲料报酬的不同。试验选择3个品种处在生长期的育肥牛,利用颗粒料进行饲喂,比较其消化率及饲料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颗粒饲料,生长期西门塔尔牛、黑白花奶牛和蒙古草原黄牛在钙、磷消化率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以黑白花牛最高。但粗纤维、粗蛋白、有机物的消化率以及料肉比等指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在试验期内,使用颗粒饲料,不同品种生长期育肥牛其部分养分的消化率有所不同,但不同品种其饲料报酬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太湖鹅产肉性能及肌肉品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0日龄太湖鹅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和相关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①全净膛率公母鹅分别为69.01%和70.31%,差异显著(P<0.05);半净膛率公母鹅分别为77.46%和79.17%,差异显著(P<0.05);胸肌率公母鹅之间差异显著(P<0.05)。②无论公鹅还是母鹅,腿肌肉色、pH显著高于胸肌;剪切力范围在2.45~3.91 kg,胸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系水力为71.30%~73.05%。③水分含量为75.88%~76.70%,粗蛋白质含量为20.33%~20.91%,各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粗脂肪含量为1.18%~1.45%,母鹅胸肌含量为1.45%,公鹅为1.18%,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