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稻高产栽培株型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中期 ,日本的Tsunoda就提出高产水稻株型应该是茎秆矮壮挺立 ,叶片短且直立。松岛省三认为多穗、矮秆、短穗是高产株型。在我国自杨守仁提出水稻高产理想株型以来 ,许多水稻专家也相继提出各自的高产理想株型模式 ,如袁隆平提出高产水稻功能叶为“长、直、窄、凹、厚”的株型模式 ,黄耀祥提出“半矮秆丛生快”超高产株型模式 ,周开达提出“重穗型”株型。近年来 ,随着超级稻集成技术的形成与示范推广 ,对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通过对协优9308高产栽培株型模式的研究 ,对于超高产栽培和育种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2.
从水稻稀少平栽培法的高产效应看栽培技术与株型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整理了我们在开展“稀少平”栽培法的研究中有关株型方面的部分资料,阐明了优良的栽培技术对于水稻“理想株型”的建成有重要作用。指出水稻“稀少平”栽培法由于在育秧、密植、施肥和灌水四个主要栽培环节上对原来的技术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因此有效地改善了与水稻群体的光合效率有密切关系的几个形态特性——株型。本文从分析稀少平栽培法与株型的关系入手,论证了下列几方面的株型内容是可以通过改进栽培技术予以改善的:水稻的植株高度及其在各节间的分配,茎蘖间的角度及叶片与茎秆的夹角,产量形成期的绿叶厚度与寿命,消光系数——群体茎叶的立体分布。最后,分析了“株型栽培”的概念,认为随着高产稻作的发展,“株型栽培”必将与“株型育种”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能力。  相似文献   

3.
株型对作物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花生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等区别于其他作物的特性,其株型构 成及其对产量的调控更复杂。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决定了基部开花多且集中的品种具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由于生态环境和栽培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中直立型、半匍匐型和匍匐型等不同类型品种 都有一定的播种面积,株型不同加上生产条件差异导致各地区花生单产水平差异也很大。本文综述了花生株型相 关研究进展,总结了花生株型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提出了花生理想株型的特征及理想株型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水稻新品种盐粳68的表型性状、抗性及产量表现;从株型结构、产量构成、生理机能等方面分析了该品种的主要高产性状,结合稀植育壮秧、肥水管理、虫害防治等技术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水稻新品种盐粳68的表型性状、抗性及产量表现;从株型结构、产量构成、生理机能等方面分析了该品种的主要高产性状,结合稀植育壮秧、肥水管理、虫害防治等技术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于1989年开始的水稻新株型品种选育、至1993年底,已推出11个水稻新株型品系,井于1994年底通报了水稻新株型品系(即媒介广泛报道的“超级水稻”)的产量潜力。我们根据这些品系的特性和表现及我国水稻生态环境,选择并取得了其中9个品系的少量种子,于1994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观察了其一些特性(由于这些新株型品系种子数量有限,未能比较其与我国推广品种的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7.
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新株型的研究现状与新动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德峰 《作物研究》1996,10(4):35-36
介绍了IRRI水稻新株型育种的成果,这种新株型水稻的收获指数为0.6,产量潜力约为13t/hm2。IRRI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利用杂种优势塑造理想株型,以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豫北地区不同种植方式棉花优质高产株型栽培王清连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新乡4530031990年以来,我们对棉花新的栽培措施即“株型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豫北棉区实现棉花优质高产提供理论参考。1株型栽培的理论依据1.1优质铃的时间分布。据研究,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株型性状,合理的分蘖角度是培育理想株型、达到高产育种的一个关键因素。【方法】以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增大的显性主效数量基因TAC1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品种背景下的TAC1近等基因系,通过单本栽插、多本栽插/高产栽培以及纹枯病菌接种鉴定,分析TAC1对其他农艺性状、纹枯病抗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背景近等基因系之间比较,TAC1使水稻品系分蘖角度增加,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对其他农艺性状无不利影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背景TAC1系有效穗数均多于tac1系;籼稻特青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高于tac1系;美国稻Lemont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低于tac1系;粳稻武陵粳1号、镇稻88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均略低于tac1系,单株产量略高于tac1系,差异不显著。加工及外观品质方面,特青TAC1系优于tac1系,武陵粳1号、镇稻88以及Lemont背景TAC1系较tac1系有劣化趋势,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叶片较长的籼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窄,叶片较小的粳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宽。适当增加水稻品种的分蘖角度,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TAC1可用于株型紧凑型籼稻品种及粳稻品种的株型改良。  相似文献   

10.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5224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适宜地区,并提出了高产配套栽培及制繁种技术。该组合是以理想株型和生态育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选育出的超级杂交粳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株型理想、生态适应性广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7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69,自引:8,他引:69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 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 t/hm2(800 kg/667 m2)。介绍了国外水稻超高产育种和国内超级稻育种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该组合表现出高产与优良株型的完美结合,生育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籽粒饱满。2000年在浙江新昌验收百亩片平均产量达到11 837 kg/hm2,最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 282 kg/hm2。以“协优9308”为例,提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和生理特征,并对今后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株型是水稻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创制理想株型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20世纪50年代的矮化育种和70年代的杂交水稻培育是水稻增产的两次革命,但近几年水稻产量增长放缓,通过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的结合进而实现超高产将成为第三次育种革命的关键。本文简要回顾了水稻株型分子调控机理的最新研究概况,重点关注了叶形、穗型和粒型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水稻理想株型未来的研究趋势,为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创制水稻理想株型,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守仁是沈阳农业大学一级终身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最早获得者,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体系的研究者,籼粳杂交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超高产育种创始人,在水稻界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中国稻界之牛耳,打造水稻高产自由王国的科学巨匠。  相似文献   

15.
水稻光能利用率是指水稻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日光照射到地面能量的百分率,约为1.2%左右。水稻产量的90%以上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作用产物,因此,要实现水稻高产,务必通过各种综合栽培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功能和活力,特别是提高抽穗后叶片的光能利用率。1水稻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1.1品种株型紧凑的品种,叶片较直立,反射光的损失小,而株型披散的品种,叶片较平展,反射光的损失大;叶片较厚的品种,约透过太阳辐射10%~20%,光能利用率较高,而叶片非常薄的品种,太阳辐射可透过40%以上,光能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超级稻”,国际水稻研究所 (IRRI)解释为“新株型育种” ,而中国水稻育种家则指出其科学内涵是“理想株型 +杂种优势利用”。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半矮秆水稻品种相比 ,超级稻适当地增加了株高 ,增大了穗型 ,而降低了分蘖力和总穗数。总体上看 ,超级稻明显地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总生物产量 ,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稻谷产量。由于株型的变化 ,超级稻的田间群体结构已不同于半矮秆水稻品种。一、新株型对病虫害的影响一般来说 ,在半矮秆水稻田发生的病、虫害同样会在超级稻田发生 ,危害情况也常相似 ,只有那些与水稻株型及其田间群…  相似文献   

17.
高产水稻产量结构及生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水稻取得高产 ,历来是稻作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 ,许多研究者围绕高产水稻的库源结构和物质生产等高产生理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为水稻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1 高产水稻的产量库结构水稻产量决定于产量库 (Sink)的大小和光合产物作为源 (Source)对产量库的供应能力。产量库又可定义为单位面积总粒数和单个谷粒容积的乘积。由于现有高产品种的粒容变异不大 ,因而产量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总粒数 ;而单位面积总粒数则是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和每穗…  相似文献   

18.
以穗型直立的紧凑型水稻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水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两种株型水稻品种的根系还原力和产量。结果表明,紧凑型沈农07425与松散型秋光的根系还原力均遵从N3>N2>N1的关系,即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两个品种水稻根系还原力也随之增加,施用氮肥能提高根系还原力。灌浆前根系还原力受品种株型与施氮水平互作影响较大,齐穗后受品种株型影响较大。两个品种的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三个施氮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PK处理,极显著高于CK处理。产量受施氮水平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受品种株型与施氮水平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拔节孕穗期的根系还原力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筛选高产水稻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满仓515”高产栽培主攻方向的探讨何国亮,叶润生(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福州300519)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四要素的乘积决定的。在大田种植的群体中是相互制约的,如何在栽培的各环节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理想株型水稻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经济产量和抗病能力.通过探究两份新株型水稻种质的农艺性状变异和遗传特性,为水稻高产抗病育种提供优异理想株型种质资源.[方法]以两个重组自交系中发现的两份自然重组的新株型种质08yi和RIL60以及由同一自交系选育出来的常规种质08yc和RILc为材料,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株型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