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气孔参数的变异系数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该文中的北美红杉和水杉的气孔参数(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是在叶片的相同部位获得的,每一种植物统计气孔参数的区域大小也是一样的. CO2浓度和非CO2浓度因素对气孔参数的影响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孔指数的变异系数都小于气孔密度的变异系数,利用北美红杉和水杉的气孔指数指示大气CO2浓度要比用气孔密度指示更为准确. 利用气孔参数指示古大气CO2浓度时,消除非CO2浓度因素对气孔参数的影响是提高指示准确性的关键. 气孔参数的变化与环境因子有关,环境因素对气孔指数的影响较小. 气孔参数还与植物种类、叶片的着生部位、发育状况有关. 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和角质层的大小等因素也会影响气孔参数的大小.    相似文献   

2.
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表皮细胞数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发育的机理,以番茄、辣椒和茄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印迹法对茄果类蔬菜作物幼苗叶片的表皮细胞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辣椒、茄子不同节位的上、下表皮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增加趋势,细胞直径及气孔器大小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减少趋势。在叶片近轴面及远轴面的相同节位,茄果类蔬菜作物间细胞直径、气孔大小、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大小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CO2浓度倍增和增温处理对冬小麦气孔特征的影响,利用3个可精准控制CO2浓度和温度的人工气候箱设置对照(CO2浓度为400 μmol/mol,温度为21℃/16℃)、CO2浓度倍增(CO2浓度为800 μmol/mol,温度为21℃/16℃)、增温(CO2浓度为400μmol/mol,温度为26℃/21℃).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和增温处理均导致冬小麦近轴面和远轴面的气孔密度显著增加(P<0.05),其中远轴面的增加幅度比近轴面更为突出.CO2浓度升高使近轴面气孔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显著减小8.6%、18.2%、9.4%和29.4%(P<0.05),但没有显著改变远轴面的气孔特征参数(P>0.05).温度升高使冬小麦的气孔宽度,面积和形状指数在近轴面显著上升(P<0.05),但在远轴面变化并不明显(P>0.05).增温和增CO2处理导致冬小麦叶片远轴面气孔的空间规则分布尺度减小,而对近轴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嵩草属(Kobresia)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了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气孔器大小、气孔间距、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表明:4种嵩草属植物叶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表皮细胞具波浪状垂周壁、气孔器均分布在远轴面上,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等.4种嵩草属植物叶片两侧叶缘上均有刺毛,且线叶嵩草叶缘上的刺毛尖端有倒刺.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在种间差异显著(除高山嵩草和线叶嵩草之间无差异),可以作为嵩草属植物分类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光诱导的气孔开合是植物调节吸收 CO2 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原因,探讨不同光环境下植物 气孔特征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以北方广泛栽培的具有异形叶特征的 3 种圆柏属植物为 研究对象,应用 NaClO 法制片,对气孔特征进行观察与参数测定,分析同一生境下短期光照变化(日变化)与 长期光照差异(树冠阴面和阳面)下叶片的气孔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3 种圆柏属植物叶有两种叶形,其中 鳞形叶气孔分布在近轴面和两鳞形叶交界处的远轴面上,刺形叶气孔仅分布于近轴面且有两条明显的气孔带。 日变化下 3 种圆柏属植物叶片保卫细胞宽度中午比早晨分别显著减小 0.06%、0.09%、0.09%,气孔开度显著增 大 27.6%、24.3%、24.3%,且二者呈负相关,但中午保卫细胞长度和气孔密度与早晨无显著差异,表明 3 种植 物主要通过保卫细胞宽度的收缩调节气孔开度以适应短期光照变化。【结论】3 种圆柏属植物阳面叶片保卫细胞 长度和宽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度与阴面叶相应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前三者均与气孔开度具有显著相关, 表明 3 种植物依赖于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的伸缩来改变气孔开度和气孔密度,以适应长期光照差异。气孔特征 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对长期和短期光照适应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明卫矛属(Euonymus L.)植物叶片结构秋冬期的变化。【方法】采集9至12月露天栽培的常绿植物冬青卫矛(E.japonicus Thunb.)、扶芳藤(E.fortunei(Turcz.) Hand.-Mazz.)和落叶植物丝棉木(E.maackii Rupr.)叶片为材料,采用临时制片法观察叶片表皮结构,通过石蜡切片法观察叶片内部结构。【结果】3种植物表皮细胞大小和形态无显著差异,但气孔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丝棉木的气孔分布在上、下表皮,冬青卫矛和扶芳藤的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3种植物叶片上、下角质层和上、下表皮由厚到薄的顺序均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两种常绿植物叶片下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落叶的丝棉木。三者均为异面叶,内部解剖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冬青卫矛有3层栅栏组织,扶芳藤和丝棉木仅有2层,且冬青卫矛的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显著高于另外2种植物,冬青卫矛海绵组织细胞近等径形,排列紧凑,而丝棉木海绵组织存在空隙。三种植物叶片中异细胞和晶体数量依次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冬青卫矛异细胞和晶体广泛分布于叶脉和叶肉中,扶芳藤则...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技术,对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和狭苞橐吾(L.intermedia)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下表皮的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的;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栅海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技术,对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和狭苞橐吾(L.intermedia)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下表皮的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的;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栅海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叶片微观结构来适应环境,本文研究了不同叶龄与叶位鸢尾叶片的气孔特征与叶脉网络结构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叶片刚刚成熟时,近/远轴面气孔密度和叶脉密度高于幼叶和老叶,气孔大小则小于幼叶和老叶。从叶基到叶尖,近/远轴面气孔密度、纵脉密度、横脉密度以及叶脉密度逐渐增大,而近/远轴面气孔大小与网眼空隙面积却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叶片刚刚成熟时,代谢较旺盛,抗性较强;叶片中间部位更能代表整个叶片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刮片法研究了10种木本植物、10种草本植物以及2种水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结果表明:木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没有气孔;双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其中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少于下表皮;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少数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分布;浮叶型水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仅分布于上表皮,下表皮无气孔分布;挺水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且下表皮的数量多于上表皮.另外,同一物种幼嫩叶片的气孔密度普遍大于成熟叶片;木本植物树冠外层叶片的气孔密度高于树冠内层叶片;木本植物叶的气孔密度通常大于草本植物;说明环境因素对植物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葡萄叶片齿尖上表皮气孔形态及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对葡萄叶片齿尖上表皮气孔的形态、发育、结构进行了观察。叶片齿尖无表皮毛覆盖,上、下表皮都具有高密度的气孔分布。上表皮气孔位置下陷,无周缘角质条纹,外观呈‘面包围’形,典型的气孔与其旁边体形较小的气孔之间无特定的排列规律,它们的分化及成熟早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齿尖下表皮气孔的形态特征与齿尖上表皮气孔相似;叶片中部下表皮存在典型的由气孔及其周围体形较小的气孔形成的气孔群。两类气孔分两批发育。典型的气孔突出表皮,具明显的周缘角质条纹,发育早于较小的气孔。这类气孔与表皮平面平齐或稍凹陷,周绿角质条纹不明显。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的气孔下腔较大,齿尖上、下表皮气孔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无明显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试验详细研究了气孔密度在水稻上三叶及上三叶叶鞘界面层上的分布情况,气孔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旨在为水稻高产栽培和高光效育种提供形态学﹑解剖学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飘拂草属16个种、2个亚种的叶下表皮微型态。结果显示:飘拂草属植物叶下表皮主要由长细胞和气孔器细胞组成,其中长细胞呈现长筒形、短筒形,少数为多边形;气孔器通常1~3列分布于脉间;保卫细胞哑铃型,两端明显或不明显加厚;副卫细胞圆屋顶形、圆屋顶形至三角形、低圆屋顶形或三角形。这表明不同种间叶下表皮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对种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3种黄连叶片表皮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角叶黄连、峨嵋黄连、味连等3种黄连的叶片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黄连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叶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以波纹型为主;叶片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有深波纹型、波纹型和浅波纹型,其中三角叶黄连以深波纹型为主。3种黄连叶片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SSR测验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均表现种内差异性比种间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对新疆帕米尔地区6种真藓科植物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技术,对6种真藓科植物茎、叶的微结构进行了较详细地观察和分析。[结果]垂蒴真藓茎横切面的边缘平整,细胞排列整齐;叶细胞角质层厚,表面较粗糙,有细小的颗粒状和鳞片状附属物分布。灰黄真藓茎表皮细胞强烈凹陷,茎横切面边缘不整齐,细胞镶嵌排列;叶背、腹面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呈"菌褶状",细胞表面较光滑。宽叶真藓茎横切面五角形;叶片背卷,多数叶细胞中内含物浓厚,叶背、腹面细胞壁呈规则"网格状",叶背面有细小的附属物零星分布,角质层皱折不多;叶腹面细胞表面较光滑。紫色真藓茎横切面不规则多边形;叶背、腹面细胞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不规则的附属物,背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格状",腹面细胞排列呈整齐的"竹节状"。拟三列真藓茎内皮部具体积大的薄壁细胞,中轴分化明显;叶背、腹面细胞壁凹陷相对浅些,3~5个单疣或分叉疣分布于凹陷的细胞壁上,疣上有条状纹饰。湿地真藓茎细胞壁薄,均有角隅加厚现象,叶边内卷,叶背、腹面细胞壁呈挤压状不规则排列,角质层纹饰细小,数量较多。[结论]6种真藓科植物的茎、叶的微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狗牙花的花瓣表皮、花冠筒和花萼的气孔分布情况及花发育过程中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狗牙花花瓣的上表皮没有气孔存在,花瓣的下表皮有气孔存在.外层花瓣下表皮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均极显著的大于内层花瓣;在花萼外表皮和花冠筒外表皮有气孔存在.从第1~4阶段,花瓣下表皮和花冠筒外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逐渐变小,花萼外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逐渐增大;花瓣下表皮和花萼外表皮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第1阶段变小,从第2阶段开始又逐渐增大;花冠筒外表皮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呈变小趋势.第1、第2和第3阶段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在花萼外表皮最大、花瓣下表皮最小,第4阶段花冠筒外表皮的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小于花瓣下表皮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板蓝根和大青叶外观形状和显微特征与其内在质量的关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菘蓝叶和根的显微结构特征以及生物碱类物质在叶和根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菘蓝叶的上、下表皮上都无毛被;叶的上、下表皮上都分布有无规则型气孔,下表皮的气孔指数明显高于上表皮的。叶肉有栅栏薄壁组织和海绵薄壁组织之分,栅栏组织有2层细胞。根的韧皮部和木质部间有明显的形成层,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有大量的淀粉粒。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叶中分布在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在内的一些叶肉细胞中,在根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韧皮部的一些薄壁细胞中。表明菘蓝根的横切面上韧皮部越宽的质量越佳。  相似文献   

18.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叶表皮装片法对薹草属菱形果薹草组(Carexsect.Rhomboidales)9种植物进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结果表明:9种植物的叶片解剖学特征总体上较一致,如横切面形状为"V"形或近"V"形,具气腔,中脉上方具泡状细胞,中脉维管束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厚壁组织;上表皮细胞一般比下表皮细胞大;表皮下的叶肉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叶表皮特征显示上、下表皮细胞均为长方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表现出近似种之间的相似性;表皮附属物为刺突状表皮毛;但不同种之间的叶解剖特征也有一定的区别,表现在泡状细胞层数、叶肉细胞分化层数和中脉维管束2端厚壁组织发达程度不同,气孔器在脉间成列或随机分布,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也有差异,可以作为区分种的依据。据此,本文提供了基于叶片解剖特征的9种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完善海罂粟属(Glaucium L.)的系统分类,了解各种之间的抗旱性差别,为新疆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罂粟属(Glaucium L.)3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和叶解剖学特征,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结果]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和无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波状和深波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下陷,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均以无规则和四分体型为主,偶有不等细胞型;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叶片均为异面叶.[结论]海罂粟属植物气孔器和叶表皮细胞特征在种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新疆海罂粟(G.squamigerum Karelin & Kirilov)的抗旱能力最强,海罂粟(G.fimbrilligerum Boissier)次之,天山海罂粟(G.elegans Fischer & C.A.Meyer)最弱.  相似文献   

20.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及叶表皮刮取技术对桂竹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对其表皮及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观察桂竹叶片泡状细胞、长细胞、短细胞、叶肉细胞、梭形细胞、气孔器、维管束、表皮毛、下表皮乳突的形态及排布规律。结果表明,各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为4.9%~37.8%,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普遍大于上表皮细胞,短细胞、梭形细胞、气孔器等的解剖结构具有显著特征。对桂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建立了横切面结构与表皮结构的对应关系。桂竹叶上表皮呈现“维管束-长(短)细胞-泡状细胞-长(短)细胞-维管束”的交替带状结构,下表皮呈现“维管束-长(短)细胞-维管束”的交替带状结构,上下表皮解剖结构差异明显。桂竹叶切面上呈现“泡状细胞簇-维管束-泡状细胞簇”的交替结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桂竹具有分类学意义的解剖学特点,为刚竹属近缘属间、属下的界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