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鱼早期生长阶段对维生素C的需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草鱼早期生长阶段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以肝脏中维生素C的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而增加,到达到饱和值并开始恒定。这时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临界值作为主要指标,确定为每百克基础饲料添加60mg左右维生素C,测定了几种青饲料的维生素C含量。提出颗粒饲料饲养草鱼时青饲料的搭配量。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K3对草鱼生长、体成分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试验饲料,研究了维生素K3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成活、生长、体成分、血清中钙磷含量及凝血时间的影响。试验饲料中的维生素K3共设7个添加梯度,分别为0,0.5,1.0,2.0,5,10,20mg/kg,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初始体重3.5g左右的草鱼,在(25.0±3.0)℃的流水系统中养殖11周。结果表明:维生素K3对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体成分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维生素K3对血清中的钙磷浓度也无显著性影响;凝血时间显著性受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影响,饲料中缺乏维生素K3会延迟凝血时间。对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和草鱼凝血时间进行折线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K3适宜的含量为1.9mg/kg。  相似文献   

3.
对VM—Ⅰ号复合添加剂中的维生素分四组不同添加量进行了60天的网箱饲养夏花草鱼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鱼体相对生长率、饲料利用率或草鱼成活率,饲料组均高于对照组。1—4~#网箱组草鱼的相对生长率均值分别为109.6%,107.4%、116.8%和129.6%,与对照组(78.6%)相比提高28.8—51.0%;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高22.4—43.0%;草鱼成活率比对照组高3.0—9.6%。对同一配方的VM—Ⅰ号复合添加剂,似以维生素添加量最高的组优于添加量低的其它组。  相似文献   

4.
对VM-I号复合添加剂中的维生素分四组不同添加量进行了60天的网箱饲养夏花草鱼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鱼体相对生长率,饲料利用率或草鱼成活率,饲料组均高于对照组。1-4^#网箱组草鱼的相对生长率均值分别为109.6%,107.4%,116.8%和129.6%,与对照组(78.6%)相比提高28.8-51.0%;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高22.4-43.0%;草鱼成活率比对照组高3.0-9.6%。对同一配方  相似文献   

5.
马贵华  许明 《水产养殖》2009,30(3):36-37
为防治草鱼“新三病”,提高草鱼成活率,在外用杀菌消毒渔药的基础上,使用黄芪多糖、维生素K,粉、恩诺沙星、板蓝根和维生素C等药物添加饲料,分别在3座水库进行投喂,开展草鱼“新三病”的初步治疗试验。结果为水库1的草鱼在用药后的第3天没有鱼发病死亡。水库2的草鱼5月25日用药,5月29日完全病愈,没有出现草鱼“新三病”复发现象。水库3的草鱼在用药后第4天完全病愈,之后没有复发。表明在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维生素K,粉、维生素C,可提高草鱼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草鱼出血病的效果。添加恩诺沙星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达到治疗草鱼烂鳃病的功效。添加适量的板蓝根对草鱼有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凯慧  陈云峰  章玉贵  李小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03-109603
为了探究饲料中补充不同水平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分别添加0 mg/kg (SB0)、1 000 mg/kg (SB1)、2 000 mg/kg(SB2)和3 000 mg/kg (SB3)的微囊丁酸钠(含50%丁酸钠)至基础饲料中,设计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选取300尾体质健康的草鱼(10.0±0.1) g,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放置在水泥池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各组草鱼增重率为273.7%~279.9%,饲料系数为1.55~1.60,饲料中补充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均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SB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而SB2和SB3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各组肠道淀粉酶活性、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蛋白(TP)和D-乳酸(D-LA)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各丁酸钠补充组肠道绒毛高度和SB1、SB2组肌层厚度显著...  相似文献   

7.
草鱼幼鱼肌醇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含肌醇水平分别为0、5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8、00 mg/kg、1 600 mg/kg的7组实验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体质量(4.78±0.1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9周,通过测定生长指标、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全鱼营养成分来评价饲料肌醇添加水平对草鱼幼鱼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200 mg/kg使草鱼幼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200 mg/kg和400 mg/kg肌醇添加组草鱼幼鱼饲料系数(FCR)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肌醇对草鱼幼鱼存活率、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全鱼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WGR、FCR、TC、TG和LDL-C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为166~214 mg/kg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对草鱼肠内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琳 《水产学报》2001,25(3):232-237
给不同组草鱼分别投喂含0%、0.5%、1%和2%穿心莲的人工配合饲料,在不同时期取样检测各组草鱼前、中、后肠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草鱼肠内细菌的种类,特别是优势菌群的种类没有受到穿心莲的影响。各组草鱼肠内各部位的优势菌群均为气单胞菌Aeromonas和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草鱼肠内细菌数量为105~108CFU·g-1,分析后发现,各组草鱼肠内细菌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1%及2%的穿心莲能降低气单胞菌的组成。上述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可以通过降低优势菌群气单胞菌的组成而对草鱼肠内微生态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饲料VC 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维生素C(Vc,以Vc磷酸酯为Vc源)添加量分别为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300mg/kg饲料的配合饲料,喂养体质量(42.4±5.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以不添加Vc的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探讨vc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当Vc添加量为150~200mg/kg时,草鱼生长性能最佳:随Vc添加量增加,肌肉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和肌原纤维耐折力呈增加趋势;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Vc添加量为150mg/kg及以上水平时,各实验组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Vc添加量达到300mg/kg后血清溶菌酶(LSZ)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促进草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适宜的Vc添加量为150mg/kg饲料.  相似文献   

10.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研究草鱼饲料添加牛磺酸,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000、1400、1800mg/kg的牛磺酸,饲养草鱼30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生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800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mg/kg时,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揭示最佳,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内水分含量下降,体脂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通过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初始体质量为(1.04&#177;0.0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对象,在探讨内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壳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内分泌调控。实验分别制作含甲状腺激素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1mg/kg、5mg/kg、10mg/kg饲料的甲状腺激素)和含壳聚糖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0.75%、1.00%的壳聚糖),在循环水族箱中饲养草鱼70d。实验结束后测定试验鱼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两者变化趋势相似。故认为甲状腺激素能够调控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壳聚糖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吞噬活性、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也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在各实验组有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壳聚糖可以通过内分泌途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实现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控。鉴于0.50%壳聚糖组具有最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壳聚糖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11月,笔者在浦东新区黄楼水产畜禽养殖场进行池塘精养草鱼种试验,采用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素,取得明显的试验效果,草鱼成活率96%,饲料系数1.75。  相似文献   

13.
鲤鱼饲料配方 1、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饲料系数2。(北京市水科所) 2、豆饼50%、鱼粉15%、麸皮15%、米糠15%、维生素1%、无机盐1%、抗生素下脚料1%、粘合剂2%。饲料系数2.7。(上海市水科所) 草鱼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4.
被专家称为优质饲料的黄粉虫(又称“面包虫”)是一种仓库粮食害虫,为多汁软体动物。据专家测定,黄粉虫含蛋白质50%~60%,赖氨酸5.7%,蛋氨酸0.53%,脂肪30%,钙1.02%,磷1.11%,碳水化合物7.4%。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酶类物质,是一种优质动物性饲料。黄粉虫是饲养牛蛙、罗非鱼、娃娃鱼、鳗鱼、黄鳝、泥鳅、龟等特种经济动物的优质饲料。用6%~8%的活虫体掺入饲料中喂养牛蛙、鳗鱼、黄鳝、甲鱼、泥鳅等,生长快,肉质鲜美。据测,黄粉虫的营养价值是鱼粉的2倍,是植物性蛋白的10倍,而成本…  相似文献   

15.
选用2种不同剂型的维生素B2产品(纯度80%和98%),在半精制饲料中添加16mg/kg纯度98%的维生素B2为对照,以纯度80%的维生素B2按比例替代纯度98%的维生素B2为试验组(替代比例分别为25%、50%、100%、150%、200%),喂养体重(3.98±0.5)g鲤60天,探讨不同剂型维生素B2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及饲料中采用低纯度维生素B2替代高纯度维生素B2以达到降低成本目的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00%替代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饲料中16~24mg,/kg的维生素B2对鲤全鱼和肌肉的基本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参考当前2种维生素B2产品的市场价格,饲料中添料中添加24mg/kg纯度为80%的维生素B2饲养鲤,既能满足鱼体生长需求又可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6.
浮萍含粗蛋白质1.40%,粗脂肪0.60%,无氟浸出物1.20%,粗纤维4.40%,粗灰分2.20%,并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浮萍可用作牛蛙的辅助饲料,用浮萍养蛙,有以下三个好处:一、浮萍虽然含水分大,粗纤维多,蛋白质含量较少,但是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在养蛙时经常投喂一些浮萍,正好可弥补长期投喂单一饲料所造成的营养不全面,维生素缺乏等不足。二、浮萍天暖时浮生水面,天冷时下沉水底,只要水温不低于10℃就浮在水面。所以,浮萍用作牛蛙饲料,它的漂浮率及漂浮时间是牛蛙常用饲料所无法比拟的.而且食台上吃不完的浮萍不必担心变…  相似文献   

17.
选用初始体质量约8.50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在56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谷胱甘肽(GSH)(添加量分别为0 mg/kg、100 mg/kg、200 mg/kg、300 mg/kg和400 mg/kg)的试验饲料,观察GSH对草鱼生长、生理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GSH能够提高草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其中,300 mg/kg GSH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400 mg/kg GSH组草鱼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GSH各组草鱼的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当添加量为200 mg/kg时草鱼饲料效率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GSH的各组草鱼肝胰指数明显升高,其中200 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饲料中添加GSH能够提高血清IGF-1水平,其中300 mg/kg和400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草鱼血液白细胞数目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300 mg/kg和400 mg/kg组均达到显著水平。饲料中添加GSH可以提高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其中200 mg/kg GSH组草鱼攻毒后存活率达到最高。以特定生长率为判定指标,GSH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0 mg/kg。  相似文献   

18.
1975~1980年我们进行了网箱养殖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草鱼试验。结果箱养莫桑比克罗非鱼获得每平方米净产97公斤,饲料系数为2.16;箱养草鱼每平方米净产14.5公斤,饲料系数为2.49。本文论述了网箱结构、饲养环境、养殖方式、饲料配方、投喂技术等技术因子与提高产量的关系。认为合理选择网箱、敷设饲料台、控制溶氧不低于3mg/L、  相似文献   

19.
日本北海道水生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在现代的鱼用配合饲料中,虽然各种营养成分和维生素的含量比较全面和充足,但其中仍缺乏活性微生物。为此,该研究所采用米糠作培养基培养出含肠酵母菌等多种活性微生物的添加剂。该添加剂用于鳗鱼养殖试验,在饲料中添加0.10%~0.05%的量便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鳗鱼的增重率提高9.6%~11.8%,同时肌肉纤维更加细腻,提高了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松针叶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8.5%,脂肪8.3%,灰分3.5%,粗纤维21.8%,无氮浸出物44.7%(其中磷O.08%,钙O.47%),胡萝卜素含量5.7毫克/公斤。此外,松针叶粉还含有VA、VB、Vc、VD、VE等多种维生素和钠、钾、铜、钴、锌、钼等微量元素。因此松针叶粉不但可以作为配合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的补充成分,而且可以作为鱼类主要饲料,代替一些商品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