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静  王翔  黄安芬  沈茜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77-77,76
为了了解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两种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分析对比两种栽培方式的效益,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施肥与种植模式两个角度对我国马铃薯种植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基于垄距、是否铺膜、单行或双行栽培以及切块播种或整薯播种等几种不同情况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马铃薯栽培模式,并针对硫酸钾、尿素以及磷酸二胺分别设计了三种等级的肥施肥量,对紫花白这一马铃薯品种在不同种植模式与施肥量下的产量和养分吸收情况展开了实验,希望能够对马铃薯科学栽培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宁夏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作、秸秆覆盖栽培共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作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在马铃薯的出苗情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为明显,较平种垄作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马铃薯新品种(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和商品性表现,以6个马铃薯品种(系)为试材,进行了大棚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两种模式下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希森3号""中薯5号""兴佳2号"在两种栽培模式下均有较好的产量表现,且单薯重、大薯比例均较高,商品性亦好,这3个马铃薯品种(系)可在兰溪市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马铃薯栽培种起源与进化的现代和原始生态条件。说明马铃薯栽培种是在安第斯山中部冷凉的生态条件下进化而来的;利用詹克森等对马铃薯原产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起源地栽培种的进化情况和进化机制;综述了栽培种的种间关系及进化途径;讨论了栽培种进化对现代育种与栽培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藏马铃薯栽培技术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以引进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马铃薯高垄双行、种薯处理和配方施肥技术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试验栽培产量为56 125.65 kg/hm2,比常规栽培增产增效23.5%;示范县高垄双行栽培比高垄单行栽培平均增产增效22.03%。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冬作马铃薯防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福克76为试验材料,进行马铃薯不同防寒方式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膜处理在出苗速率、植株生产势、产量及其他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采用覆盖黑膜和稻草包芯两种处理方式较常规栽培对照分别增产13.2%和4.5%;采用拱白膜处理方式马铃薯产量降低2.5%.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栽培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试验通过调查在三种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时期,发病程度,病情指数及发病规律,为有效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在栽培模式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马铃薯生产实践情况和大量对比试验数据归纳总结,找出哈尔滨区域马铃薯大垄栽培产量的制约因素,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马铃薯大垄栽培优势。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3):20-21
马铃薯已成台山市主要冬种作物,传统黑膜覆盖在生产上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难降解,长期使用后大量累积残留在农田,造成土壤污染。目前应用一种生物降解环保农用地膜冬作马铃薯栽培,并与黑膜覆盖、稻草覆盖两项传统技术作对比,对马铃薯生长情况、经济形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为冬种马铃薯提供新的生产资料和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通南高沙土地区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该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进行了马铃薯覆膜和盖草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垄作覆膜垄沟盖草的栽培方式,涵盖了覆膜、盖草两种栽培方式的优势,产量高、效益好,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寒地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晋薯1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敞土常规栽培、高垄密作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在出苗速率、植株生产势、产量及其他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方式;与敞土常规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高垄密植栽培均增产,表明改进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不同品种免耕栽培的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探索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效益比较及不同品种采用免耕栽培技术的效果,笔者参与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该试验地选择在古夫镇邓家坝村村主任张顺林责任田里。海拔210m,前作水稻,地势平坦,属轻砂壤土,土壤肥沃,土壤肥力均匀。试验共设四个处理:①选用鄂马铃薯3号脱毒种薯免耕栽培;②选用主栽品种林区米拉马铃薯免耕栽培;③选用鄂马铃薯3号脱毒种薯常规栽培;④选用主栽品种林区米拉马铃薯  相似文献   

14.
张秀英 《农技服务》2010,27(1):26-26
通过马铃薯区域栽培试验,从种薯选择、种薯处理、土壤选择与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有文 《乡村科技》2023,(16):80-82
为促进马铃薯产量不断提升,开展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共设置5种栽培方式,包括垄作式、沟渠式、条带式、苗钵式、C-槽式,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沟渠式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在各时期的株高均最大,马铃薯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马铃薯的大薯率、中薯率最大,小薯率最小,产量最大;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中后期、成熟期,茎的干物质分配率以沟渠式栽培方式最大。由此可见,沟渠式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省安丘市,春马铃薯栽培主要存在大拱棚、小拱棚、地膜覆盖三种栽培模式,笔者对以上三种春马铃薯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并对三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梧州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合梧州市栽培条件的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处理、适宜播期、播种密度、稻草覆盖厚度、施肥水平、栽培模式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薯经消毒催芽后再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健壮生长;冬种马铃薯以11月上中旬播种较好,过迟播种马铃薯的产量、商品率及经济效益都会降低;合作88马铃薯品种免耕栽培采用82500株/ha的种植密度综合效益最好;采用小畦种植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以7cm为宜,大畦种植稻草覆盖厚度以8cm为宜;每公顷施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200kg加硫酸钾450kg时,免耕马铃薯的鲜薯产量、生物产量、商品率最高;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高垄免耕栽培都是较好的栽培模式,两种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的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新老品种比较试验,找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马铃薯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为马铃薯生产的稳步发展打下基础。1试验基本情况1.1试验材料马铃薯种薯:东农303、旱大白、鲁引1号、津引8号、克新4号、花525、嫩薯7号、休皮略、春天9个品种。由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绥化市东富乡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马铃薯免耕栽培合理的用种方式,2008年在南丹县以克新1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用种方式大田试验研究,研究了2种不同用种方式对免耕马铃薯生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小整薯播种比大种薯切块播种出苗整齐,成苗率提高5.34%,基茎较粗,分枝较多,单株薯块数与产量分别提高14.67%和6.43%,商品率提高8.79%,增产效益明显。小整薯播种是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高产栽培体系中一种比较适宜的用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萧山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及栽培模式,试验选取3个马铃薯品种荷兰15、兴佳2号和中薯3号进行了4种栽培模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灰膜和黑膜覆盖条件下的马铃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