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17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不同器官在0.005 ~0.5 g/L供试浓度下对受体植物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各植物器官对其胚根和胚轴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刺激生长活性,其中,马齿苋茎和叶、反枝苋茎、葎草叶、狼尾草茎等器官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刺激生长活性,而其他植物器官的刺激生长活性相对较低或表现为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之间植物化感活性的差异,以生菜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17个玉米品种的不同器官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的根、茎、叶、雄花、果皮均对生菜幼苗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品种及器官之间差异较大。在10 g/L处理浓度下,多数品种的茎、叶、果皮对生菜胚根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但对生菜胚轴生长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综合不同器官对生菜胚根和胚轴生长的抑制率,以费玉3号、青农0902、鉴102、三北17、齐单1号、210×205、浚单20、郑单958、五岳288、东单13等品种的抑制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乌桕不同器官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 g/L的浓度下,乌桕不同器官粉末对生菜和小麦幼苗的生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且以叶器官活性最高,果实最低。而叶在0.1~10.0 g/L的不同浓度下对夏至草、反枝苋、生菜、荠菜、小麦和黄瓜幼苗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夏至草的敏感性最高,而黄瓜最低。  相似文献   

4.
松、柏、杉科植物的化感活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琼脂混粉法对11种松、柏、杉科植物器官的化感活性进行了室内测定.在10 g/L的粉末添加浓度下,几乎所有的供试植物材料均对结球生菜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普遍对胚根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轴的抑制.其中云杉、雪松、黑松和华山松的叶,黑松和华山松的枝以及黑松的幼果对结球生菜胚根的抑制效果,云杉和雪松的枝对结球生菜胚轴的抑制效果均达90%以上.柏科植物不同器官对生菜幼苗的抑制作用要低于松科和杉科植物,其中,洒金千头柏的枝反而对生菜幼苗的生长显示了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凤  罗小勇 《杂草科学》2012,30(3):21-26
为了进一步明确牡丹叶及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化感活性大小,于室内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牡丹叶粉末在不同浓度下对生菜、小麦、黄瓜、稗、夏至草、播娘蒿和独行菜等7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在低浓度下牡丹叶粉末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在高浓度时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抑制作用,且对胚根(或种子根)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的抑制.计算对各受体植物胚根或种子根、胚轴或胚芽鞘的有效中浓度(EC50),生菜为0.93~5.25 g/L、小麦为1.20 ~4.65 g/L)、黄瓜为3.58~>10.0 g/L、稗为0.64~3.36 g/L、夏至草为1.09~5.27 g/L、播娘蒿为1.02 ~9.65 g/L、独行菜为0.79 ~6.84 g/L,以稗的敏感性最高,黄瓜最低.继而探索了牡丹叶乙醇、甲醇和蒸馏水3种溶剂提取物对生菜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发现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最高,提取浓度以80% (V/V)为宜.  相似文献   

6.
八重樱不同器官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八重樱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生菜、黄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八重樱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 g/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普遍对胚根(或种子根)生长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生长的抑制。其中,以根、叶和花器官表现出的抑制活性最强,而茎的抑制效果则相对较弱。6种受体植物幼苗的胚根对八重樱各器官所表现出的敏感性以生菜、反枝苋最高,黄瓜和苘麻次之,小麦及稗草相对较低。而它们的胚轴所表现出的敏感性以生菜和苘麻最高,小麦、黄瓜和反枝苋次之,稗草最低。说明八重樱各器官,特别是果实、叶和花中均含有高除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罗小勇 《植物保护》2011,37(2):87-90
[目的] 明确牡丹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生菜、黄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为受试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进行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除茎器官外,牡丹其他各器官的粉末在10 g/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胚根(或种子根)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的抑制。各器官中以根和叶的效果最好,花、果实和叶柄次之,茎最低。6种受体植物中,反枝苋幼苗的敏感性最高,而黄瓜最低。[结论] 牡丹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 g/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荆条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琼脂混粉法于室内测定荆条对生菜、黄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草6种受体植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g/mL的供试浓度下荆条不同器官粉末对6种植物幼苗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花活性最高。进一步测定了花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溶剂极性萃取物对6种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的抑制活性较高,其中石油醚层对黄瓜幼根和乙酸乙酯层对稗草幼根的EC50分别为0.07、0.03 mg/mL,说明花含有较高的除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9.
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萝卜、黄瓜、三叶鬼针草和马唐4种植物的种子为供试对象,测定了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1)低浓度(0.01 g/ml)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黄瓜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相对萌发率均为100%,而对萝卜和黄瓜幼苗的生长却表现为促进作用,相对苗长分别为174.3%和103.9%,相对根长分别为151.9%和103.9%;(2)高浓度(0.5 g/ml)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黄瓜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3)不同浓度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马唐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其中,当水浸提液浓度为0.5 g/ml时,三叶鬼针草和马唐的种子相对萌发率为0,受到强烈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方法研究化合物0,0-二甲基-1-(2,4-二氯苯氧基乙酰氧基)呋喃甲基膦酸酯(试验代号HIA-1)的生物活性及其对苘麻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HIA-1在0.05~10mg/L处理剂量下,对高粱、稗草、黄瓜、萝卜、苘麻和油菜的根、芽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瓜、萝卜、苘麻和油菜较为敏感,10 mg/L处理后,根长、芽长抑制率分别在86.2%和88.2%以上;0.01 mg/L处理后对根、芽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1 mg/L处理后,苘麻幼根细胞存活率超过100%,表现出激活作用;随着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1 000 mg/LHIA-1处理时,苘麻幼苗及幼根SOD活性分别约为对照的50%和30%;当浓度分别为0.1和1 mg/L时,幼苗和幼根SOD活性高于对照.10~1 000 mg/L处理时幼苗和幼根POD活性低于对照,1000mg/L时约为对照的58%和40%;低浓度时POD活性高于对照,1 mg/L时幼苗和幼根POD活性均约为对照的130%.  相似文献   

11.
冠菌素对玉米苗期植株形态建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品种金海5号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COR)拌种和三叶期(V3)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COR对玉米苗期植株地上部和根系形态建成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冠菌素对玉米幼苗形态建成的调控呈单峰曲线,即低浓度下促进幼苗生长,高浓度下抑制生长。用0.1 mg/L的COR拌种或叶面喷施处理,可促进玉米苗期植株株高和茎粗生长,增加单株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同时,COR可促进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增加根长和根表面积,进而可有效增加根系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OR处理可以提高玉米幼苗光合性能,增强根系吸收能力,促进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皿法测试了狗尾草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小麦、高梁、绿豆、黄瓜、萝卜等农作物和牛筋草(杂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狗尾草水浸提液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较高的化感抑制作用;当水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0.0250g/mL时,除绿豆外,小麦、黄瓜、萝卜和高粱等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均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发芽率的彤值分别为-0.56、-0.17、-0.28、-0.27;在0.0500g/mL浸提液处理下,除黄瓜苗高、苗鲜重、根鲜重、绿豆根鲜重外,5种农作物根和苗的生长受到极显著的抑制,小麦、绿豆、黄瓜、萝卜、高粱根长的脚值分别为-0.75、-0.60、-0.61、~1.00、-0.61;当浸提液浓度为0.030g/mL时,牛筋草种子不能萌发,而小麦、绿豆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则从生理生化水平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综合研究结果可知,狗尾草显示出极强的化感作用,为进一步分离、鉴定和开发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合理地控制草坪生长与管理草坪,初步研究蒙山莴苣[Mulgedium tataricum(L.)DC.]根、叶、茎的浸提液及5个不同浓度茎浸提液对校园内采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高羊茅千年盛世(Millennium)、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L.)蓝天堂(Blue Heaven)、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L.)球道(Fairway)4种草坪草的化感作用,通过对受体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度、根长以及幼苗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发现:蒙山莴苣浸提液对草坪草的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强度为茎〉叶〉根。总体上随着茎浸提液浓度的增大,草坪草受抑制作用有所增强。蒙山莴苣浸提液对幼苗中CAT活性影响各异,且抑制幼苗中可溶性蛋白合成,其中茎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4.
Bioactive compounds that are produced by select rice cultiva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ontrol barnyardgrass, a major rice yield‐limiting factor. In this study, the Vietnamese rice cultivars, OM 3536, OM 4498 and OM 5930,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on cress, lettuce, canola and barnyardgras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donor–receiver bioassays. These bioassays revealed that OM 3536 and OM 5930 exerted the greatest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an average growth inhibition of 57.2% on the roots and shoots of barnyardgrass. A bioassay‐guided approach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allelopathic fractions from OM 5930 and was coupled with reverse‐phase chromatography in order to isolate several growth‐inhibitory fractions. The effective dose of the aqueous methanol extract of the rice plants that was required for 50% inhibition (ID50) of the shoot and root growth of the four test plant species, as determined by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veraged 0.091 and 0.062 g mL?1 for OM 5930 and 0.112 and 0.072 g mL?1 for OM 3536, respectively. The ID50 of the barnyardgrass roots and shoots in the assays, as determined by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0.044 and 0.149 g mL?1 for OM 3536 and 0.052 and 0.114 g mL?1 for OM 5930, respectively. A growth‐inhibitory fraction in the aqueous methanol extract of OM 5930 was isolated and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n lettuce seedlings was determined.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0 p.p.m., this growth‐inhibitor inhibited lettuce root growth by up to 80.2%,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plant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dried plant tissues of Vietnamese rice cultivars could contain bioactive compounds that strongly inhibit plant growth.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培养皿法,研究了银胶菊花水浸提液及其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剩余水相不同极性组分对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g/L浓度处理下,水浸提液完全抑制苘麻和稗种子萌发,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6%、89.1%、84.3%和91.7%、55.8%、39.1%;正丁醇相抑制苘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乙酸乙酯相抑制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强。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1 g/L浓度处理下,乙酸乙酯相生物活性最高,苘麻和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3.3%和33.3%,对苘麻和稗根长、芽长、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63.1%、80.0%、58.3%和51.3%、26.7%、23.3%。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渍化是降低作物产量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对小麦种子出苗和苗期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小麦品种“鲁原502”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法探讨了5种脱落酸(ABA)功能类似物——萘酮戊酸(natenpac,NA),quinabctin (QB)及其3种结构类似物tetrafluoroquinabctin (TFQB)、indabactin (IQB)和tetrafluorothioquinabctin (TFTQB)对提高其幼苗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喷施上述5种化合物均能显著促进在300 mmol/L氯化钠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其中喷施TFQB、TFTQB和NA的效果最好;NA和TFTQB能够通过增加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而显著促进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系生长,从而增强小麦幼苗根系的吸水能力;5种ABA功能类似物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光合效应、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受损状况、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等均有显著改善,其中NA处理可显著减轻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Fv/Fm) 下降的幅度,维持胞间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功能优于其他4种化合物;除IQB外,其他4种化合物均能有效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内源生长素(IAA)含量并提高内源ABA含量,其中NA在启动ABA信号途径以提高抗盐胁迫方面比其他4种化合物更有效。本研究结果对揭示ABA功能类似物的作用机制、提高小麦耐盐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外来植物黄顶菊根、茎、叶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发现其根、茎、叶均存在分泌结构或分泌物。以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作为受试植物,从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的简化活力指数、幼苗下胚轴及胚根伸长、幼苗中叶绿素、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WSS)含量等指标对黄顶菊根、茎和叶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根、茎、叶的浸提液降低了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胚根长度;幼苗中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最终呈下降趋势;MDA和WSS含量随叶片和茎的浸提液浓度升高相应增加。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黄顶菊不同器官浸提液反应有差异,其对叶片浸提液的浓度响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