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智勇  张新蕾 《养猪》2012,(4):113-114
为寻求一种防制猪口蹄疫简单可行、确实有效的方法,对河南省12个规模化猪场的猪只进行3次免疫以及对猪场办公区和生活区、养殖区以及猪舍门前设立"3道防线",同时对装猪车或拉淘汰猪、病死猪的车进行3次消毒。结果表明,12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发病,并且仅限于肥育猪,发病率很低(1%~2%)。对猪群采用2次缅甸98株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和1次合成肽O型口蹄疫苗进行免疫,比单用一种疫苗免疫效果好,两者具有协同和相加的免疫效果。结论,3次免疫、3道防线、3次消毒的综合防制措施能有效防控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疫苗联合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是目前主要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当前,我国丰要采取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措施来控制和消灭这些猪病.所以,针对我国当前猪病的流行与发病现状以及养猪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猪口蹄疫,笔者对茂名地区猪口蹄疫防控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猪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探究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包括疫苗、免疫程序、免疫操作、饲养管理和猪群健康等因素,要提高免疫效果,必须提高疫苗质量,确保免疫密度,制定科学免疫程序,进行科学的免疫操作,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等综合防制措施,才能取得明显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是目前主要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当前,我国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措施来控制和消灭这些猪病。所以,针对我国当前诺病的流行与发病现状以及养猪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口蹄疫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采自海原县某规模化猪场的315份血清进行了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有71份血清免疫抗体水平合格,免疫合格率为22.54%。其中,种公母猪、肥育猪及仔猪的免疫合格率分别为38.24%、11.96%和9.20%。针对此次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在我国由来已久,危害严重,根除困难,影响贸易,被业内人士称为“经济政治病”,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采取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疫苗的免疫效果直接关系到防制工作的好坏。2006年秋我们对全省9个市(州、地)共18个县(市、区)猪、牛0型口蹄疫免疫情况进行了集中监测,初步分析了全省口蹄疫免疫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口蹄疫O型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防制猪O型FMD主要采用疫苗免疫与扑杀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近年来随着O型合成肽疫苗的上市,因其副作用小、免疫抗体水平高,但检测的抗体不代表中和抗体水平,因此是否能真正达到相似的攻毒保护率尚不能确定.本试验就是通过母猪和仔猪的跟踪免疫和监测来观察抗体消长规律,并为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防制口蹄疫是采用常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但灭活苗免疫后常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免疫效价持续时间不长。我们对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从其免疫原性、安全性、抗体持续性进行了试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运输检疫中猪口蹄疫的检查方法,作出了初步的探讨.对于及时准确查处出牲猪口蹄疫病例,防制疫病的流动,充分发挥边检站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职能作用,确保我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2种不同毒株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分别对120头35日龄仔猪进行了免疫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首次免疫时,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免疫组的抗体合格率和疫苗稳定性均优于使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ZK/93株+OR/80株)免疫组。75日龄二免时,使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ZK/93株+OR/80株)免疫组的抗体合格率和疫苗稳定性均优于使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免疫组。表明两种疫苗各有其优缺点,对不同日龄段仔猪的免疫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一种偶蹄动物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给世界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1974年国际兽疫局(OIE)将该病列为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18个A类疾病之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对该病的防制主要是采取禁运、紧急屠宰和强制性免疫接种措施,而疫苗免疫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经济的手段。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在体外人工合成口蹄疫病毒主要抗原位点(合成肽)并连接人工T细胞位点,以此作为免疫原与进口佐剂混合配制而成油乳剂疫苗,能够很好的预防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又称为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烈性动物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均有发病报道。我国于1996年将口蹄疫的防制措施转为以全面预防注射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但是,安顺市在近年来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具体实施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免疫不良反应,尤其以猪、牛不良反应较为强烈,甚至出现了死亡现象。为此,笔者对2006年安顺市部分乡镇和4个规模化养猪场春季防疫中口蹄疫疫苗免疫不良反应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除采取强有力的防制对策外,还应采取积极、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才能保证有效地控制PRRS的发生与蔓延。一、非疫区和PRRS阴性场的疫苗 免疫程序和综合防制措施 (一)疫苗免疫 使用PRRS灭活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免疫程序为基础免疫进行2次肌注,间隔3周,每头每次4毫升。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毫升。对哺乳猪、保育猪和育肥猪不进行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防五总指挥部关于防制口蹄疫要采取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相结合防制措施原则,结合我区实际,自1986年起,在我区一些地方,使用兰州兽医生物药厂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BEI灭疫苗。现重点将1989年至1991年三年来推广使用该疫苗的效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防制牲畜口蹄疫采取的是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对控制疫情发生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华亭县对猪口蹄疫实施高密度的免疫接种,通过疫苗免疫使猪群得到有效保护。自2011年以来,华亭县对猪口蹄疫采用猪普通口蹄疫疫苗和MYA98苗免疫注射,普通口蹄疫主要用于散养户的免疫注射,MYA98苗主要用于规模化养猪场。2011年共用两种疫苗免疫猪5.0万头;2012年春季共用两种疫苗免疫猪5.5万头。  相似文献   

17.
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包括疫苗、免疫程序、免疫操作、饲养管理和猪群健康等因素.提高免疫效果,必须提高疫苗质量,制定科学免疫程序,确保免疫密度,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等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猪口蹄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不但影响了猪的健康,而且间接性的危害了人们的身体,所以加强对猪口蹄疫的免疫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各大养殖场也认识到了免疫的重要性,也在加大免疫的力度,但是免疫后依然存在着发病的现象,本文简要分析了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连云港市规模猪场仔猪口蹄疫疫苗的不同免疫时间、免疫剂量和免疫方法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本地猪场应在50日龄和75日龄用猪口蹄疫浓缩苗1 mL/头进行免疫注射。在长期疫情清净的地区,可以在阉割的同时,用猪口蹄疫浓缩苗1 mL/头与猪瘟疫苗联合进行第1次免疫,在首免后第25天用猪口蹄疫浓缩苗1 mL/头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掌握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之间的差异,在某规模养猪场选择200头同一品种新生仔猪,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00头,分别免疫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结果显示:接种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试验猪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接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试验猪,且注射合成肽疫苗的试验猪临床上未出现不良免疫应激反应,说明合成肽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