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骨肿瘤黑熊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黑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分离正常黑熊、患骨肿瘤黑熊个体的血清蛋白,结果表明:从正常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7条谱带,从患骨肿瘤黑熊个体血清蛋白中共分离出19条谱带;正常黑熊个体和患骨肿瘤黑熊个体的血清蛋白在电泳迁移率为0.21、0.23、0.27、0.29、0.35、0.37、0.43、0.44、0.47、0.54、0.56、0.60、0.62、0.64、0.67位置处的谱带分布一致;正常黑熊个体血清蛋白在电泳迁移率为0.38、0.48位置处有谱带分布,患骨肿瘤黑熊个体血清蛋白在这两处缺失,在电泳迁移率为0.22、0.25、0.26、0.33位置处的谱带为患骨肿瘤个体所特有;正常黑熊个体和患骨肿瘤黑熊个体部分相同谱带血清蛋白的活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工酶技术,对淇河鲫不同个体、不同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淇河鲫肾脏组织中含有LDH同工酶的5条主带.心脏组织仅含有MDH4,其他4种组织中含有MDH同工酶的4条酶带,肝脏和肾脏组织中MDH同工酶含量较高.酯酶同工酶表达出6条酶带,肝脏和肾脏组织的酶带较清楚.SOD同工酶共表达出3条酶带,其中SOD1在淇河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SOD同工酶在肝脏组织中活性最强.不同淇河鲫个体的肾脏组织中LDH同工酶、MDH同工酶可以相对稳定地表达,这2种同工酶可作为淇河鲫种质资源鉴定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猪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猪各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特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比较分析了12头三元杂交猪的心、肝、脾、肺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肺、脾两组织中乳酸脱氢酶有5条酶带,分别为LDH1,LDH2,LDH3,LDH4,LDH5,其中LDH3最宽,着色最明显;肝组织中只有4条酶带,分别为LDH1,LDH2,LDH3,LDH5;心肌组织中只含3条酶带,分别为LDH1,LDH2,LDH3。  相似文献   

4.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 Linnaeus)消化盲囊进行了5种酶(SOD、EST、MDH、ME、LDH)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个体的同工酶表达呈现多态现象,个体间酶带带型既有相一致的共同特征谱带,又有较多的变异.5种酶均可把样品大致区分为差异明显的2种或3种类型,而且酶谱类型与形态类型基本对应,同工酶表达上的多样性表明栉江珧种内在生化遗传上存在较大的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5种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PAGE)对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4种组织(肌肉、肝脏、尾鳍和性腺)的5种同工酶(LDH、MDH、ADH、EST和G-6-PDH)进行比较研究,对5种同工酶在2种鱼的组织分布、位点表达及酶谱表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DH、MDH、ADH、EST和G6PDH 5种同工酶酶谱表型和酶带的活性在种间和种内不同组织中均表现出一定差异。同时依据其同工酶酶谱表达的复杂性和个体间多样性,探讨功能重复基因和哑基因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翘嘴红鲌和海南红鲌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和海南红鲌Erydtroculter reclurviceps(Richardson)的眼、肝、心、肾和背部白肌5种器官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器官组织的LDH,肾脏和心脏的MDH及眼和心脏的SOD等同工酶谱带相似。一些器官组织的EST、MDH和SOD同工酶有特异性地表达,条带数目及各酶带的活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和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雷氏七鳃鳗LDH与SOD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对圆口纲动物雷氏七鳃鳗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的生理生化指标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雷氏七鳃鳗肌肉、肠、生殖腺、肝4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雷氏七鳃鳗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呈二带型分布,肌肉和生殖腺中有2条带,而肠和肝中只呈现1条带;不同组织中SOD同工酶的谱带分布特点是:肌肉10条,肠10条,生殖腺9条,肝12条。[结论]SOD和LDH同工酶在雷氏七鳃鳗4种组织中表达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洞庭湖区两种体色(灰色、黄色)鲇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3种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MDH同工酶中,两种鲇肝脏各有5条酶带,肌肉均有4条酶带表达;两种体色鲇鱼的同种组织中EST同工酶的酶谱不相同,黄色鲇鱼的EST同工酶检测出8条酶带,而灰色鲇鱼只有4条酶带;EST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也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LDH同工酶中,黄色鲇肝脏有2条酶带,肌肉有1条酶带;而灰色鲇肝脏和肌肉中各有1条酶带。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广东鲂、团头鲂及其杂交子一代肌肝眼 3种组织的 4种同工酶(EST、LDH、MDH、SOD)进行电泳 ,分析其酶谱组成和活性差异。结果显示父母本同种组织中大部分同工酶的表达酶谱较相似 ,尤其以眼组织的LDH、肝组织的MDH以及 3种组织的SOD同工酶的表型最为相似 ,表明两种鱼的亲缘关系较近 ,是本远缘杂交成功的遗传物质基础。同时父母本的某些同工酶谱又存在有稳定的种间差异 ,如肝组织的LDH。杂交子一代同工酶表型有些具有来自双亲的区带总和 ,有些则单独表达父本或母本的基因 ,更有些出现父母本没有的表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广东鲂、团头鲂及其杂交子一代肌肝眼 3种组织的 4种同工酶(EST、LDH、MDH、SOD)进行电泳 ,分析其酶谱组成和活性差异。结果显示父母本同种组织中大部分同工酶的表达酶谱较相似 ,尤其以眼组织的LDH、肝组织的MDH以及 3种组织的SOD同工酶的表型最为相似 ,表明两种鱼的亲缘关系较近 ,是本远缘杂交成功的遗传物质基础。同时父母本的某些同工酶谱又存在有稳定的种间差异 ,如肝组织的LDH。杂交子一代同工酶表型有些具有来自双亲的区带总和 ,有些则单独表达父本或母本的基因 ,更有些出现父母本没有的表型  相似文献   

11.
以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并去蛋白得到的多汁乳菇精多糖(refined polysaccharide from Lactaruis volemus Fr.,RPLV)为试验材料,探究RPLV对急性酒精性损伤小鼠心脏、肾脏的保护作用。将55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RPLV高和低剂量组(400 和100 mg·kg-1(bw)),连续给药30 d,每组小鼠断食12 h后,除空白组,其余组按照12 mL·kg-1的剂量灌胃50%乙醇,建立急性酒精性损伤模型。12 h后,取小鼠心脏、肾脏,检测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AD)、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心脏、肾脏的RPLV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MDA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而SOD、GSH-Px、CAT活性和GSH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可见RPLV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由酒精引起的心脏、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2.
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花期内佛焰苞为研究对象,选取开花植株正常叶和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作对照,根据花序发育形态分为前、中、后期,分析3种类型的叶片不同时期的激素含量(GA3、ABA、ZR、IAA)和其他生理指标含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酶、SOD、POD、MDA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GA3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佛焰苞中ZR含量持续上升,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不断下降;3种类型叶片ABA含量均不断增加;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IAA含量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先增加而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是不断上升。(2)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叶绿素含量均不断降低,且佛焰苞中降幅最大;佛焰苞与开花植株正常叶中SOD与POD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SOD活性的变化与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相一致,POD活性则持续升高;3种类型叶片中MDA的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在开花过程中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种类型叶片中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且佛焰苞与开花竹正常叶中的含量始终高于未开花竹正常叶。因此,淡竹开花期间,佛焰苞中激素与各生理指标的含量变化显示开花植株处于逐渐加剧的衰老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刀鲚不同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及DNA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工酶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刀鲚肝脏、眼睛、肾脏、肌肉、鳃和血清6个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及尾鳍、鳃、肌肉、性腺和肝脏5个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旨在为刀鲚遗传背景和种质标准的建立提供技术参数。结果显示:(1)刀鲚不同组织的LDH同工酶呈现一定的组织特异性,眼睛是LDH表达较为典型的组织;除肌肉和血清没有LDH2条带外,其余组织均出现了5条同工酶酶带,并且相对迁移率一致,各组织中均未见LDH-c基因的表达。(2)刀鲚鳃、肌肉和肝脏3个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都显著低于尾鳍、卵巢细胞DNA含量(P0.05);测定的鳃、肌肉和肝脏组织细胞核的DNA含量与单倍体的精子细胞的比值依次为2.16、2.19和2.22,即刀鲚为二倍体鱼类。此外,肝脏细胞容易从组织上脱落,较易制成单细胞悬液,是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分析的适宜试材;如果要保持生物体健康存活状态,则剪取小部分尾鳍进行倍性分析为宜。研究亮点:首次报道了刀鲚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带相对迁移率、组织分布、活性扫描及细胞核DNA含量。研究发现,刀鲚眼睛是LDH表达较为典型的组织;刀鲚是二倍体鱼类,肝脏细胞是进行倍性分析的适宜试材,这为刀鲚遗传背景和种质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卡马西平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和氧化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考察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对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典型的PPCPs化合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为目标化合物,研究其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的生长、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BZ对小球藻的96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为154.42 mg·L~(-1),对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能抑制小球藻的生长。CBZ影响小球藻的叶绿素含量,低浓度(0.1 mg·L~(-1))的CBZ对小球藻的叶绿素a和b的含量有抑制作用,使其分别降低到2.16 mg·L~(-1)和0.38 mg·L~(-1),随着CBZ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小球藻SOD的活性随CBZ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的状态,CAT活性表现出中低浓度激活的状态;CBZ对MDA含量的影响较弱,处理组含量在2.06~2.32 nmol·g~(-1)范围之间,略高于对照组。由冗余分析(RDA)可知,CBZ对小球藻CAT、SOD活性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四氯化碳(CCl4)为肝毒剂,建立建鲤体内外急性肝损伤模型.体内,采用腹腔注射法造模,按0.1 mL/10g一次性分别注射0、6.25%、12.5%和15% CCl4-橄榄油溶液(v/v),于造模后24 ~ 144 h取血,测定建鲤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水平;体外,0、2、4、8、16、32 mmol·L-1 CCl4分别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建鲤肝细胞4h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状况,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测定其GPT、GOT、LDH、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力.结果显示,12.5%、15% 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建鲤24 h后即能引起血清中GOT、GPT和MDA显著升高,15% CCl4溶液造模组48 h能显著提高血清中LDH水平,4个指标均在CC14作用96 h后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8~ 32 mmol·L1 CCl4作用体外培养肝细胞4h时,细胞上清中GPT、GOT、LDH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和GSH活力显著下降,肝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66.29%、54%和37%且有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分别采用15% CCl4-橄榄油腹腔注射建鲤72 h和8 mmol·L-1 CCl4作用体外培养肝细胞4h可以构建体内外急性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6.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对七彩神仙鱼的8种组织(脑、皮肤、肌肉、肝脏、胰脏、鳃、眼球晶状体、心脏)中的9种酶类[酯酶(EST)、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山梨醇脱氢酶(SDH)、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酪氨酸酶(COX)]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组织中的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试验中共检测到29个基因座位,分别由相应的等位基因决定。试验结果表明,七彩神仙鱼的9种同工酶系在各组织都显示出清晰稳定的酶谱,除CAT在七彩神仙鱼各组织和个体中表现一致以外,其它8种同工酶都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和一定的个体差异,组织差异与其生理功能相一致。肝脏和胰脏中的同工酶位点信息丰富,肝脏中的EST和ADH表达活跃;肝脏和眼中的LDH存在C位点,且眼球晶状体中的C位点存在和A、B位点杂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尾鲴不同组织的LDH同工酶。[方法]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特异性染色方法对黄尾鲴的肝、肾、眼、心4种组织的LDH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酶谱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酶带由3个基因座位(LDH-A、LDH-B、LDHC)编码,在4种组织中共检测到14条带,其中,心和肾7条带,眼6条带,肝14条带。在PAGE胶趋向阴极侧检测到6条肝脏组织所特有的LDH-C基因编码带。在各组织LDH酶带表达活性上,心中LDH-2、LDH-3和LDH-5表达占优势,肾中LDH-2、LDH-7和LDH-3表达占优势,肝中LDH-13、LDH-9和LDH-12表达占优势,眼中LDH-5、LDH-2和LDH-7表达占优势。[结论]该研究为丰富黄尾鲴遗传学基础研究、遗传育种种质标准的建立和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的鰓、心、肝胰脏、肠、肾、肌肉、眼、脑8种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醇脱氢酶(AD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斑副沙鳅的7种同工酶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8种组织中检测出3种CAT同工酶、8种EST同工酶、4种LDH同工酶、8种MDH同工酶、10种POD同工酶、10种SOD同工酶、10种ADH同工酶表达。其中,CAT-3、EST-7仅在肝胰脏表达,LDH-4、SOD-9、ADH-3仅在肾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双须叶须鱼的生化遗传特性,采用聚丙烯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双须叶须鱼5种组织(心脏、眼睛、肌肉、肝脏和肾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须叶须鱼LDH同工酶和MDH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双须叶须鱼的MDH分为上清液型(s-MDH)和线粒体型(m-MDH)。  相似文献   

20.
黑嘴病及生殖对虾夷马粪海胆五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患“黑嘴病”及生殖后体腔液中5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理情况下的虾夷马粪海胆过氧化氢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过氧化氢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生殖后除过氧化氢含量外其他4种生理生化指标均降低,其中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以海胆体腔液中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作为海胆黑嘴病发生的监测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