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殖泥鳅,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收获一定量的泥鳅,经济效益明显。本文从稻田的选择和清理建设、泥鳅的放养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 我国的稻田养鱼发展很快 , 但泥鳅的稻田养殖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而泥鳅最为适宜的养殖方式就是稻田养殖 . 此外 , 稻田养殖泥鳅由于具有苗种来源方便、技术简单、易成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 适合我国各地农村推广养殖 . 现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供参考 .   ……  相似文献   

4.
<正>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在辽宁省已开展多年,稻田一般亩放苗5000尾,放苗规格5厘米以上,亩产量200公斤左右,亩纯利润在4000元左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成熟,现将有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的技术介绍如下:一、稻田的选择与建设养泥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3~5亩为宜。稻田要求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5.
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稻田建设、施肥管理、水稻品种选择与栽培、泥鳅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泥鳅捕捞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泥鳅对水体的适应性强,繁殖较容易,成活率高,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较好,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泥鳅养殖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稻田养泥鳅可以作为稻田生态渔业的一个组成部份,本文着重介绍下稻田泥鳅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利用稻田养成鳅,可以利用稻田优越的生态条件,给泥鳅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稻田正常施肥可繁育很多天然动植物性饵料,如底栖动物、小型甲壳类扁螺、水生昆虫和高等植物碎屑等,可降低人工投饵料量,益于泥鳅生长。泥鳅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氧气,有益于水稻生长。在稻田成鳅养殖过程中,剩余的残饵和泥鳅排泄的粪便,起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稻田养殖泥鳅的同时,还可以种养稻谷等农作物,可谓一举两得。泥鳅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泥鳅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各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养殖效益很高,稻田养殖泥鳅模式成为了众多水产养殖者竞相发展的产业模式。1稻田选择与实施建造准备套养泥鳅的稻田,要求土质松软、水质无污染、排灌较为方便,有充足的水源、粘土性质田块优先选用,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泥鳅养殖发展势头很快,出现了苗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利用稻田繁育泥鳅苗种有利可图。现将江苏盐城市义丰镇花陇村专业户赵金忠利用稻田繁育泥鳅苗种技术介绍如下。一、稻田准备。选择土质较肥、水源可靠、水质良好、管理方便的稻田。田埂高出水面0.5米以上,在田埂内侧挖沟埋入密眼网防止泥鳅逃逸。在田块的一端  相似文献   

10.
曹涤环 《新农村》2023,(9):30-31
<正>生态养殖泥鳅包括稻田养殖、慈姑养殖、荸荠养殖等生态兼作。稻田养殖泥鳅的种苗及饲料较易解决,养殖方法也相对简单,且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既不影响水稻生产,又能增加稻田的收入,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和笔者多年稻田养殖真泥鳅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了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包括稻田选择与田间设施改造、中稻品种选择及插播、鳅苗放养、日常管理以及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稻田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绍山 《农技服务》2014,(11):157-157
稻田养殖泥鳅,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收获一定量的泥鳅,经济效益显著。正值浙江省推出五水共治,泥鳅养殖技术的完善对于进一步加快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渔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稻田养殖泥鳅之稻田的选择条件、田间的改建方法、水稻的品种选用、鳅苗的放养处理、日常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06,(18):20-20
安徽省怀远县马城镇农民董炳,2004年承包了2000亩低洼地,抱着试验的态度在100多亩稻田里放养了泥鳅,当年亩收获50公斤泥鳅,共增收8万元。尝到甜头后,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05年,养殖面积已达1100亩,今年韩国客商与他达成协议,以2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他的泥鳅,他今年每亩稻田的泥鳅收入达1000多元。老董介绍说,泥鳅的粪便可以肥田,同时泥鳅喜食稻田中的害虫,稻田养泥鳅能使稻田的施肥量和农药使用量减少2/3,他家的稻子产量由过去的4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650公斤,每亩稻田种稻加养泥鳅,一亩增收近2000元。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美誉,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泥鳅身价倍增,逐渐成为国人在餐桌上的佳品。因此,大力发展泥鰍养殖前景可观。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广泛,开展稻田综合生态养泥鳅可使水稻增产,鱼粮双收,我国已有许多稻田养殖泥鳅提高经济效益的实例,现将稻田养泥技术介绍如下1稻田的选择和改造1.1稻田的选择稻田选择进排水方便,土壤层较  相似文献   

15.
宁夏地区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汉宏 《现代农业》2013,(1):99-100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宁夏地区在大面积推广稻蟹生态种养技术的经验基础上,成功摸索出了一种新的稻田养殖泥鳅生态种养模式。实践证明,稻田养殖泥鳅可以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其养殖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是较稻田养鱼更有前途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方式,适合在宁夏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9,(4)
利用稻田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余杭市农科所于1998年进行稻田养殖泥鳅试验,4月18日亩放养泥鳅苗50公斤,到当年11月18日收获时,每条泥鳅长达10厘米左右,泥鳅亩产达391.5公斤;早稻亩产为368公斤,晚稻亩产为402公斤,获得了粮食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泥鳅多生活在淡水或湿润环境中,适应中性或弱酸性的水质或底质。泥鳅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0℃,最适水温24~27℃,当水温低于5~  相似文献   

17.
王树林 《农家顾问》2004,(12):45-46
近年来,泥鳅养殖发展势头很盛,出现了苗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利用稻田繁育泥鳅苗种有利可图。现将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花陇村农民赵金忠利用稻田繁育泥鳅苗种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的快速发展,利用稻田来养殖泥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虽然利用稻田来养殖泥鳅需要挖一些渔沟,会使得地形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泥鳅却可以用来去除杂草以及一些落水害虫,进而达到改善水稻生长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1.稻田选择选择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日照充足、温暖通风、交通方便的稻田进行养鳅最为适宜.在粘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道鲜.相反,在沙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差.因此,养鳅稻田的土质以粘质土为佳.若在土质中混加腐殖土,则更有利于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促进泥鳅生长.  相似文献   

20.
1.稻田选择选择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日照充足、温暖通风、交通方便的稻田进行养鳅最为适宜.在粘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道鲜.相反,在沙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差.因此,养鳅稻田的土质以粘质土为佳.若在土质中混加腐殖土,则更有利于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促进泥鳅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