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3种不同结构芸苔素内酯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定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24-表、28-高和28-表高)在棉花上的最佳调节效果和使用剂量,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试验。室内试验采用浸种的方法,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在棉花苗期、蕾铃期和吐絮期分别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来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当浸种剂量为0.01 mg/kg时,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对棉花种子的发芽势和根系活力都有显着的增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当施药剂量为0.02 mg/kg时,芸苔素内酯可以明显提高棉铃重、棉纤维长度和棉花整齐度,并且也能一定程度的增加棉花产量。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中,28-高在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中都表现出最佳的调节效果。因此,为了调节植株生长以及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推荐使用具有28-高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其中浸种浓度为0.01-0.02 mg/kg,田间喷雾剂量为0.02-0.04 mg/kg。试验期间,棉花长势良好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0.01%芸苔素内酯对棉花新陆中37号进行拌种和生育期全程喷施应用试验,结果表明,0.01%芸苔素内酯进行棉花拌种和全程喷施可提高棉花出苗率,预防棉花烂种,增强棉花抗逆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单产较对照增产5.73%,同时,其对棉花立枯病和黄萎病也有较好的预防和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为确定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24-表、28-高和28-表高)在棉花上的最佳调节效果和使用剂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分别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试验。室内试验采用浸种的方法,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在棉花苗期、蕾铃期和吐絮期分别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来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当浸种剂量为0.01mg/kg时,三种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对棉花种子的发芽势和根系  相似文献   

4.
正为明确芸苔素内酯增产效果、使用适期和最佳使用剂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江苏省大丰市植保植检站科研人员在大丰市新丰镇淮正村一农户棉田中用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5000倍液、3333倍液、2500倍液、1667倍液、2000倍液和清水共6个处理开展了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调节棉花生长田间药效试验。棉花种植方式为育苗移栽,4月5日播种,5月7日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促进剂对赣北移栽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叶面喷施6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赣北移栽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对棉花增产效果好的类型在赣北植棉区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方法】在赣北育苗移栽植棉模式下,利用萘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复硝酚钠和胺鲜酯于棉花苗期(三叶期)、现蕾期、开花期和盛花期喷施,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细胞分裂素和复硝酚钠在棉花前中期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且复硝酚钠表现盛花结铃期成铃速度快;胺鲜酯对棉花生长的促进作用前后期保持较好的态势,单株叶面积系数、单株鲜物质质量和干物质质量均最大;芸苔素在棉花受到不良环境的伤害后可增强棉株的抗逆能力,明显提高铃重和产量;萘乙酸虽然对棉花前中期生长发育影响小,但最终增产效果还较好;赤霉素对棉花后期生长不利,棉花表现个体小、铃重略降低;芸苔素+胺鲜酯不及各自单用效果好。【结论】6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在赣北育苗移栽植棉模式下,于棉花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盛花期叶面喷施,对棉花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可提高籽棉产量2.43%~10.04%,建议棉花苗期和蕾期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或复硝酚钠,花铃期叶面喷施芸苔素或胺鲜酯。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国内企业连续登记多个芸苔素内酯水分散粒剂产品。其中,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分别临时登记了1.51%芸苔·赤霉酸水分散粒剂(芸苔素内酯含量0.01%,赤霉酸A4+A7含量1.5%)和2.01%芸苔·嘌呤水分散粒剂(芸苔素内酯含量0.01%,苄氨基嘌呤含量2%)产品,陕西美邦农药有  相似文献   

7.
2018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七团开展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芸乐收)在棉花上防病、促进生长和增产效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不仅可有效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结铃率,棉花单株铃数达6.8个,单铃重4.8 g,衣分40%,籽棉单产434.1 kg/667 m~2,增产53.8 kg/667 m~2,增产幅度达14.1%,而且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和预防病害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芸天力)在新疆棉花上的抗逆增产效果,2013—2014年,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该制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在1 500~3 000倍液时,对黄萎病的防效达30.0%~49.5%,增产幅度在1.74%~13.97%。  相似文献   

9.
<正>一、诞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芸苔素内酯于1970年被美国农学家从油菜中提取而被发现,1979年确定结构(甾醇内酯)并定名芸苔素内酯,也叫油菜素内酯。之后,又有几十种芸苔素甾体类物质(类似物)被发现,科学界将它们与芸苔素内酯统称为芸苔素类固醇。由于芸苔素内酯超强的生理活性,科学家将它称为新型植物激素,而它的发现,也被认为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里程碑,堪称神话。由此可见农业科  相似文献   

10.
芸苔素内酯是目前已开发成功的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第一个甾醇类化合物。这种物质可以从几十种植物体中分离出来 ,也可以用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合成。国内市场上供应的芸苔素内酯制剂含有 0 .0 1%乳油的天丰素、含 0 .2 0 %可溶性粉剂的益丰素等品种。芸苔素内酯可对水稻、玉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小白菜(BrassicachinensisL.)对产量和品质提高方面的作用效果,在小白菜苗期、生长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结果显示:0.0075%的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生长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的株高,增加叶片宽度、数量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8.42%~17.41%;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与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粗纤维含量由对照的1.12%下降至0.83%。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0.075mg/kg时,各项生理指标均达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0.05~0.075mg/kg。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对产量和品质提高方面的作用效果,在小白菜苗期、生长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结果显示:0.0075%的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生长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的株高,增加叶片宽度、数量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8.42%~17.41%;芸苔素内酯对小白菜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与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粗纤维含量由对照的1.12%下降至0.83%。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0.075mg/kg时,各项生理指标均达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0.05~0.075mg/kg。  相似文献   

13.
采用缩节胺拌种,可有效降低棉花子叶节高度,可省去棉花苗期化控程序,节约种植成本。本试验通过对二十九团用缩节胺拌种和未拌种的10块棉田的棉花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缩节胺拌种的棉田,棉花出苗整齐一致,苗期长势稳健,棉花1~4节间长度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4.
天然芸苔素属于甾体类植物内源生物活性物质,其骨架为甾醇,其中芸苔素内酯生物活性最强,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是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为更好地将芸苔素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概括了芸苔素内酯的生物活性及在粮食、果蔬等作物上的应用。探讨了芸苔素内酯在提高种子活力,促进作物生长,大幅度促进产量提升以及品质改善,提升作物抗逆性,缓解农药对作物影响的研究概况及取得的进展,指出了芸苔素内酯的应用是作物增产增收的关键途径,同时,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作物种植成本与减轻环境污染,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研究芸苔素内酯与苯甲·丙环唑共同作用防控玉米小斑病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人员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以及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同时调查其防效并测定了防御反应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小斑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2月12日,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新登记芸苔素内酯原药产品(90%含量)。截至目前,另外6个在登记有效期内的芸苔素内酯原药产品生产企业分别为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80%含量)、江门市大光明农化新会有限公司(90%含量)、上海威敌生化(南昌)有限公司(95%含量)、昆明云大科技农化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正科研人员设置0.01%芸苔素内酯SL(芸天力)+常规杀菌(处理3)、0.01%芸苔素内酯S L+9%吡唑醚菌酯AS(芸乐收)+常规杀菌(处理4)、常规杀菌(处理2)及喷清水(处理1)4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和处理4不仅能有效增强水稻对纹枯病和稻曲病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芸苔素内酯与枯草芽孢杆菌配施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湘烟5号为材料,采用漂浮育苗,在烟苗4叶1心时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芸苔素内酯与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分析8叶1心烟苗的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和枯草芽孢杆菌配施下,烟苗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优于对照。0.004%芸苔素内酯与0.25和7.50g枯草芽孢杆菌配施处理下,烟苗全株干重(4.59g/株)、根系活力[90.31μg/(g·h)FW]、最大叶叶绿素含量(0.5018mg/g FW)及硝酸还原酶活性(0.99U/g FW)均最高,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56.5U/g FW)和过氧化物酶(2714.7U/g FW)活性及丙二醛含量(8.8mg/g FW)均最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表明烟苗喷施芸苔素内酯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提高烟苗素质,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9.
化控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早期就开始了应用化学调控技术控制蕾铃脱落的研究,但由于技术原因并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应用矮壮素(CCC)以控制棉花疯长,但使用后出现贪青晚熟现象,从而造成棉花减产。80年代初期引进缩节胺。经过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市场销售的缩节胺有粉剂和水剂两种。水剂被称为助壮素,是一种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赤霉素形成、调节营养分配、促进氮素代谢的作用,并可抑制细胞和节间的伸长。施用得当,高效安全,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施用不当则达不到控制效果,甚至造成棉花减产。  相似文献   

20.
<正>芸苔素内酯在我国发展近30年,是第六类植物激素。在整个农药品类里,芸苔素内酯其实只占到5%左右的份额,但它的潜力不可估量。据了解,全国数十种主要作物上均有应用,应用面积达数亿亩次,南方柑橘、北方花生、小麦等作物上已成标配产品,已经成为解决作物疑难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