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防疫程序混乱我国很过养殖场没有适合自身情况的免疫程序,更有甚者疫苗免疫随心所欲,想起什么打什么,且没有防疫记录;有的盲目跟风,只知道做疫苗,不知道为什么做,应该什么时间做。例如,猪瘟疫苗,有的14日龄免疫,有21日龄免疫,还有28日龄免疫的,其实什么时间仔猪免疫猪瘟疫苗应根据母源抗体保护期长短和水平高低而定。每个猪场都应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防疫程序,不能照搬他人的。每个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不同,一定要有针对自家养殖场的防疫程序。防疫程序的制定很简单,采集每个阶段不同猪只的血清,检测免疫疫苗种类的抗体水平,根据自家抗体的半衰期来及时补做疫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南地区某县农村乡镇2009-2011年动物主要疫病免疫抗体抽样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认为免疫接种剂量不足,疫苗保存不当、免疫程序不规范、多种疫苗混合接种,以及抗体检测采样时间不同都是影响动物免疫效果及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基层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免疫反应补偿机制、科学制定防疫方案、严格规范防疫程序、开展疫苗免疫效价试验、加强防疫工作科学考核评价和技术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提高动物免疫效果,预防疫病发生,促进畜牧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6,(6)
正近年来,家禽疫病时有发生,且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有些养禽场由于缺少科学的免疫接种常识,常常引起疫病流行,给养禽业带来经济损失,必须引起重视。1.免疫接种程序养禽场要搞好防疫工作,前提是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即免疫计划。实际生产中,免疫计划必须根据本地、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及规律、病史,品种、用途、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及疫苗种类、性质等  相似文献   

4.
袁政  胡鸫嫣 《现代农业》2014,(10):94-95
<正>动物免疫接种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动物疫病防控最基础的工作,在实际免疫接种工作中,动物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能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标准,除了动物种类、个体因素、免疫剂量、免疫日龄、免疫次数等因素之外,如何保证动物疫苗从出厂、运输、储藏和使用过程中的动物疫苗效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基层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多年,现就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和规模养殖场在疫苗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在养鸡生产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鸡病表现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所以必须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才能有效的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每个鸡场的免疫程序都不是固定的,一定要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病史、鸡的生产用途,鸡群现状、野毒的严重程度、母源抗体水平、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制订适合本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分析猪群状况、不规范、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以物安全体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群免疫效果。病原体的血清型多及变异性、疫苗质量不好、及母源抗体干扰等可导致猪群免疫失败,并提出序,正确选用与使用疫苗,规范免疫接种技术,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接种技术,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整的生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可以提高猪  相似文献   

7.
<正>1.免疫程序不合理 科学的免疫程序应根据鸡群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来制定。无抗体监测条件的鸡场,应根据当地疫情、鸡的品种、来源、本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来制订。一旦制订应严格执行。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养殖户制订免疫程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任意改变疫苗种类、接种途径等,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2.免疫操作方法不正确 疫苗接种操作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的好坏。由于通过呼吸道接种疫苗既可产生较高的体液抗体,又能产生较高的粘膜抗体(局部免疫)。因此,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其弱毒苗宜呼吸道免疫,即滴鼻、点眼。而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养殖户为了省事,ND疫苗首免也采取  相似文献   

8.
<正> 1 严格遵守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力争使鸡群少发病。 1.1 科学的免疫程序及其内容。免疫程序及其内容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取决于该群鸡父母代免疫情况。如肉鸡通常可以不做马立克氏疫苗,无肾型传支威胁的场也可以不做此种防疫,而母源抗体强时,应避其高峰或用超倍量免疫接种。当鸡群营养不佳或有病时,最好暂缓。新城疫疫苗与传染性支气管类疫苗可同时做,否则应间隔10天以上,以免新城疫失效。而雏鸡做过传染性  相似文献   

9.
当今我国畜禽疫病的发生及流行更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的质量、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免疫途径等因素,还取决于机体的健康及营养状况,母源抗体水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血清型,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干扰,个体间的差异等。所以,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笔者对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养殖户制定合理防疫规划,更好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达到有效免疫接种的基础,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最终导致免疫失败。有条件的地区或养殖场应做好母源抗体的检测,以此为指导制定出传染病的首次免疫接种日龄。但有些养鸡户不了解免疫机制,搞乱了免疫程序及乱用疫苗。例如,给7-10日龄的雏鸡使用新城疫Ⅰ系苗免疫,结果导致严重的疫苗反应。也有些养殖户只做基础免疫而忽视了加强免疫,认为已做了免疫就不再需要加强免疫了,结果使有些传染病照样发病。 一个科学合理程序的确立,首先要考虑本地区的流行病发病规律、发病情况、种鸡的免疫接种情况及母源抗体水平等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5,(11)
<正>1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制定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鸡群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免疫程序没有统一标准,它的制定应当结合本场实际情况。例如要了解当地疫情的流行情况、本场禽病史、鸡群种类及其种源的健康状况、日龄、饲养管理水平、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类型和剂量、免疫途径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适合自己本场的免疫程序。2免疫接种方式家禽免疫接种方式有多种,按免疫级别划分,可分为群体免疫和个体免疫。群体免疫包括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养猪生产中,有些猪场按制定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后,经抗体检测不达标甚至为零,这既造成了养殖户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更为疫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养殖户必须正确使用疫苗,才能起到应有的免疫效果,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一、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对当地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有所了解,针对流行情况,制定符合本场户实际的免疫程序。二、确保使用真苗在使用疫苗前,看清疫苗是否是合法注册的,没有国家批准文号的疫苗不能用。还要查看疫苗的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了解储运的时间和方法。凡疫苗瓶有裂  相似文献   

13.
王洋洋 《新农村》2007,(12):17-18
免疫接种是预防鸡群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成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1)疫苗及稀释剂一是疫苗质量。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过期失效,或因运输、保存不当等都会影响疫苗的效价。二是疫苗选择不当。某些肉鸡场由于忽视肉鸡生长快、抵抗力较弱等特点,选用中等偏强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新城疫Ⅰ系疫苗饮水,结果不仅起不到免疫作用,反会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扩散。三是疫苗间互相干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疫苗同时接种,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免疫接种效果。四是疫苗稀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舒城县的养鸡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全县规模养鸡达200多户,年出栏肉鸡600余万只,需要严格控制的鸡病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法氏囊炎等鸡病,也都有相应的预防疫苗,且免疫程序也较为完善,规模养鸡户都能按照防疫程序适时免疫接种,鸡病很少发生.但农村的散养鸡户普遍防疫工作不到位,不仅"年年养鸡不见鸡",而且给规模养鸡带来了严重的疫病威胁,加大了规模养鸡户的养殖风险,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现将农村散养户鸡病多发的原因和防制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动物免疫接种是防范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最经济节约的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质量高低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疫苗质量,免疫接种途径,疫苗使用方法和免疫程序,以及动物的身体抵抗能力等。因此在动物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是评价疫苗免疫质量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通过有效的疫苗免疫监测,能够为养殖户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定最佳的免疫时间,优选高效疫苗。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免疫动物抗体监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然后论述了做好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胚期接种IBD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效果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用IBD疫苗进行鸡胚免疫的可行性,探讨了胚期接种IBD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将IBD中等毒力疫苗接种18日龄鸡胚,出壳后按常规免疫方法进行ND免疫,检测抗体水平、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和免疫保护力等.结果表明,胚期接种IBD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免疫对象的选择、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方法的选择、疫苗的使用和免疫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家禽免疫接种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接种疫苗是激发鸡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防治鸡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当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和鸡的日龄、品种、用途、母源抗体水平、健康状态、鸡群大小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饲养管理条件,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选用最合适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制定商品肉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的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调查不同规模化养殖场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制定商品肉鸡的免疫程序,分析不同免疫程序下ND和AI(H5亚型)HI抗体消长规律。[结果]1~7日龄商品肉鸡ND和AI的母源抗体均维持在免疫保护临界值之上。用ND疫苗免疫后,鸡群抗体水平不断下降,各免疫组均在24日龄最低。使用ND活疫苗和灭活苗的免疫组中ND抗体滴度比其他免疫组高。非免疫组AI(H5亚型)抗体滴度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免疫组24日龄后缓慢上升,38日龄达到免疫保护临界值。[结论]禽流感(H5亚型)灭活苗对商品肉鸡的免疫效果较差,应从免疫佐剂、抗原浓缩等方面进行新型商品肉鸡禽流感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业的最大威胁是畜禽传染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动物防疫人员在动物防疫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虽然给动物接种了某种疫苗,但该动物仍然发生这种疾病,究其原因是动物机体没有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很低,根本抵御不了疾病的侵袭,也就是说免疫失败。下面是笔者在动物免疫接种操作实践当中对免疫失败原因及怎样防止免疫失败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