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筛选抗性稳定的高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资源,试验以搜集青岛柏乡、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楚雄、沈阳农业大学的根肿菌为菌源,对国内外19个大白菜品种接种鉴定。通过调查病情指数,分析抗性表现规律,筛选高抗大白菜品种资源。结果表明,搜集的4个地区根肿菌致病性存在差异,青岛柏乡的菌源致病力最强,其次为云南楚雄的菌源;沈阳农业大学和山东青岛农业科学院的菌源致病力最弱,没有显著差异,与Williams鉴别系统鉴别结果不同。19个品种依据抗性表现分4个类型,其中品种YCR1(GF15)、YCR2(金锦大白菜)、YCR3(亚非四号)、YCR4(琴萌CR1497)、YCR5(CR皇冠)对4个菌源均表现良好的抗性,为筛选高抗根肿病品种资源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湖南近年栽培的100个油菜品种进行抗根肿病鉴定。结果表明,100个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即便同一品种对不同地区的根肿病菌的抗性表现也有所不同;温室人工接种时,有57个油菜品种表现抗根肿病;在沅陵和衡阳病圃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中,分别有45个和8个表现抗病。综合温室和田间病圃抗性鉴定结果,有7个油菜品种表现抗病,即亮景811、中研油1号、华信402、沣油737、宝油150、油研九号和嘉油1427。  相似文献   

3.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大白菜以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根部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该病害随着农业机械跨区域作业的实施等逐年加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十字花科作物的安全生产。开发与抗根肿病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效抗根肿病大白菜新品种是应对根肿病危害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大白菜抗根肿病QTL定位和分子标记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已经定位23个抗病位点,开发60多个连锁标记,尤其大白菜参考基因组序列的发布,大大促进了抗根肿病功能基因的鉴定,目前已经克隆鉴定了3个功能基因。本文对抗根肿病位点的特点、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在最新版大白菜参考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候选基因图位克隆情况以及潜在候选基因筛选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抗病育种存在的难题,并对下一步抗病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大白菜持久抗根肿病新种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方法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耐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根肿病菌接种,花油6号、花油8号均表现抗病(R),CR-千秋白菜表现高抗(HR),83-1白菜表现中抗(MR)。根肿病病田育苗移栽,星星在正反季均表现高抗(HR);83-1白菜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根肿病病田直播,星星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83-1正季表现中抗(MR),反季表现高感(HS);不同品种根肿病病田直播,不同品种间对根肿病抗性差异明显,不同品种均表现反季发病比正季严重,病情指数高低顺序为83-1白菜>花椰菜>青菜>西兰花>苤蓝>中甘11。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抗根肿病大白菜材料CCR12049中的抗病基因,进一步开发分子标记。以高抗根肿病的高代自交系大白菜CCR12049、高感根肿病的高代自交系大白菜CM12081、CCR12049和CM12081杂交得到的F1及F1自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通过人工接种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抗病材料中的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36对引物在2个亲本和F1中初步筛选出4对有多态性的引物,在F2中进一步验证,发现只有1对(cr-26)在F2中的扩增结果与表型鉴定一致;2个亲本及F1的PCR产物测序比对发现,在95~111 bp这个位置,抗病亲本和F1的序列完全相同,但是感病材料在这个位置出现了17个碱基(TCTCTATCTCTTACGCA)的缺失。可以推断抗病材料可能是由于这17个碱基的插入从而表现出抗病性,该标记可以将抗感材料区分开,该标记可以作为一个初步筛选白菜抗根肿病的SSR分子标记来利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品种抗根肿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湖南省目前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主栽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2013年收集72个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品种,以四季奶油小白菜作感病对照,采用温室和组培室内人工接种以及田间自然诱发3种方法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室内鉴定中有27个抗病品种,6个耐病品种,39个感病品种;对27个抗病品种进行田间自然诱发试验,其中表现免疫、高抗和抗病的品种分别有14、6和5个;另有华甘一号、YR春蕾甘蓝、紫甘2号、甘新70和夏宝甘蓝F1等5个品种在3种方法中均表现出对根肿菌免疫。从室内外抗性鉴定结果看,目前湖南省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品种中抗根肿病的品种约占34.7%。  相似文献   

7.
544份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苗期喷雾接种鉴定方法并结合10个主效抗性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44份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水平及其携带的抗性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水平达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及高感的材料分别为25、50、78、152、156和83份;10个分子标记对应的抗病基因在供试材料中均被检测到,含有2和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为4和17份(占0.7%和3.1%),476份材料含有4~6个抗性基因(占87.5%),47份材料含有7个抗性基因(占8.6%);品种抗病反应与其抗病基因种类密切相关,Pi5、Pita、Pi9、Pib等4个基因对6个强致病鉴定小种抗性表现较好。隆粳968、秀水134、嘉58、津稻263、淮稻20号、盐稻10号、谷梅4号等品种含有多个主效抗病基因,连续多年达到高抗水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不同来源的主效抗病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种中,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湖南现有白菜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别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温室和组织培养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等3种方法,对50个白菜品种(另设感病和抗病对照品种各1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个参试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经3种方法鉴定均表现高抗的品种有7个,即矮脚小白菜、矮脚白、油青甜菜心、秋绿60、汕头甜白菜、中箕青菜605、德高富贵,占参试品种的14 %;抗病品种7个,占14 %;耐病品种3个,占6 %;感病品种20个,占40 %;有13个品种在3种鉴定方法中抗感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湖南现有白菜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别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温室和组织培养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等3种方法,对50个白菜品种(另设感病和抗病对照品种各1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个参试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经3种方法鉴定均表现高抗的品种有7个,即矮脚小白菜、矮脚白、油青甜菜心、秋绿60、汕头甜白菜、中箕青菜605、德高富贵,占参试品种的14%;抗病品种7个,占14%;耐病品种3个,占6%;感病品种20个,占40%;有13个品种在3种鉴定方法中抗感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根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大白菜生长的土传病害,已成为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CRa和CRb是大白菜抗根肿病的两个重要基因。本研究对已发表的4个CRa分子标记进行筛选,选出1对与CRa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包括抗病基因标记SC2930-T和感病基因标记SC2930-Q。利用该CRa基因标记和已经验证的CRb基因标记TCR05对24份推广或拟推广大白菜品种进行筛选,选出同时具有CRa与CRb基因的品种12份,只有CRa基因、没有CRb基因的品种5份,只有CRb基因、没有CRa基因的品种3份,CRa与CRb基因均不含有的品种4份,表明CRa与CRb基因均为独立遗传的显性抗性基因。本研究对大白菜抗根肿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行推广黄瓜品种及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中国现行推广的204份黄瓜品种和54份国内外引进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枯萎病的人工接种鉴定。204份黄瓜栽培品种中,豫艺春优、绿剑金春、吉杂十八等18个品种对枯萎病表现为高抗,占鉴定品种总数的8.8%;5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55个品种中抗;4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27个品种高感。从54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份高抗枯萎病材料D0327,且该材料能够对枯萎病免疫。  相似文献   

12.
以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高抗南方玉米锈病种质为抗锈源,把抗病基因导入来自温带欠抗锈种质,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抗锈基因定向改良,对获得的BC2F2进行田间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利用phi048选择与抗病亲本相同带型的BC2F2家系368个单株接种鉴定,抗及高抗级别植株共235株,占总株数的63.9%;中抗级别植株114株,占31.0%;感病植株19株,占5.1%。表明利用phi048对南方玉米锈病抗病材料进行早代选择是有效的,可淘汰大量感病家系,减轻田间工作量;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定向选择结合抗病接种鉴定,能有效改良温带种质的抗锈性。  相似文献   

13.
合肥地区西瓜枯萎病菌分化鉴定及部分西瓜材料抗病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来自合肥地区的 3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用浸根接种法进行了生理小种分化鉴定。结果表明 ,危害合肥地区西瓜生产的主要生理小种为 0号小种。用毒力更强的陕西三原菌株对 41份西瓜材料和 6个西瓜杂交一代品种进行了抗病鉴定 ,结果中抗材料 5份 ,高抗材料 10份 ;杂交品种中丰乐 3号为中抗 ,丰乐 5号、西农 8号为高抗。  相似文献   

14.
2003-2006年对甘肃省及省外1 738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抗条锈性分小种和混合菌接种及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和监测.结果表明,对目前流行的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有244份,占总鉴定材料14.0%,其中免疫近免疫品种171份,占70.1%,中抗至高抗品种73份,占29.9%.结合农艺性状和田间抗条锈病表现,筛选出了一批可供育种利用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辽宁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的抗病性情况,为小麦生产和育种提供借鉴,2019~2020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结合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6份小麦区试品种进行了抗性表型鉴定。结果表明:抗白粉病的品种共计16份,占鉴定品种的61.54%,其中表现免疫、高抗和中抗的品种分别为3、3和10份;抗叶锈病的品种共计13份,占鉴定品种的50%,其中表现高抗和中抗的品种分别为4和9份;对叶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抗性的品种只有7份,占鉴定品种的26.92%。  相似文献   

16.
利用智能人工气候室对43份不同生态类型的快菜材料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及评价,初步筛选出对来源于福建金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人工气候室的芸薹属根肿病菌表现耐病材料8份,分别是B-003、B-015、B-016、B-025、B-026、B-032、早5-1、京研-1;19份表现感病;16份表现高感。发病率普遍较高,有20份材料发病率达100%,采用菌液浇灌法接种,可保证在试验期间根肿病菌的数量,同时利用智能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及湿度有利于根肿病菌的发育与传播,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增加鉴定的准确性,而且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7.
以分离自沈阳自然发病株的黄瓜黑星病菌为供试菌源,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及SSR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对451份黄瓜育种材料进行了黑星病抗性评价。苗期人工接种筛选出高抗材料4份,占0.89%,感病材料447份,占99.11%。SSR分子检测的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符合率达99.56%。说明该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瓜抗黑星病辅助育种。同时还说明我国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改良黑星病抗性的有价值基因资源,但抗源较少,而华北型黄瓜中无抗黑星病资源,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种质抗黑星病遗传改良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根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大白菜生长的土传病害,已成为大白菜的重要病害之一。CRb基因是抗大白菜根肿病的重要基因。本研究对已发表的6个CRb分子标记进行筛选,获得1个与CRb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TCR05。该标记在抗病纯和材料中产生279 bp的PCR扩增片段,在感病材料中产生250 bp的PCR片段,在抗病杂合材料中同时产生279 bp和250 bp的PCR片段。利用TCR05对24份育种材料进行筛选,均含CRb基因,其中8份为纯合体,16份为杂合体,筛选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对64个水稻品种(系)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其中对叶瘟病表现抗病的品种6份,占9.4%;中抗的34份,占53.1%;感病的24份,占37.5%。对穗颈瘟病表现抗病的品种5份,占7.8%;中抗的24份,占37.5%;感病的35份,占54.7%。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徽省休宁县田间病圃内,利用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江苏省主栽的3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已报道的与抗4号生理小种位点PbBa8.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A08-300对这30个品种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30个品种的病情指数均在47及以上,都属于感病或高感品种。此外,分子检测结果表明,这30个品种中都不含有抗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标记。目前江苏省主栽油菜品种中没有抗根肿病品种,各品种极易受到根肿菌的侵染,应引起生产者和育种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