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研究为西伯利亚红松引种试验的子课题,以带龄红松为对照进行的不同种源西柏利亚红松引种造林试验,经8年研究,初步掌握了该种幼年期生长规律,摸索出一整套后利亚红松成功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红松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是从红松经济特征及价值出发,对在阔叶林冠下如何进行虹松造林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3.
红松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林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的树木种类也逐渐增多,在我国东北地区,红松树种植面积比较广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红松树作为市场上备受喜爱的品种,拥有着非常多的作用价值,在园林、医药、工业等多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与能力,因此我国森林部门对红松造林方面更是加以高度重视,并全面为提高红松造林水平而进行造林技术研究,并结合红松树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措施探究,为提高红松造林质量打造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营林工作实际,介绍了长白山区红松的特点和经济价值,论述了它的嫁接技术,对东北林区栽植红松,发展壮大红松产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松属于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是中国特产的珍贵树种。红松喜光,稍耐荫,是深根性树种,适应较干冷的气候,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可生长在pH值为8的土壤上,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抗性强,不耐水湿。在干旱地区,红松也是优良的造林树种。为了满足市场供应,尽快培育出优质的红松壮苗、大苗,则最好选择容器育苗。1选地、制苗床1.1育苗地的选择在选择苗床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①红松怕  相似文献   

6.
红松又名果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我国重要的名贵树种。根据树皮、树形可分为2个类型,即粗皮红松和细皮红松。红松材质优良,工艺价值高,种仁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但是当前红松果材兼用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植苗建立红松果材兼用林的苗木没有粗细皮之分,无法确定植苗时的粗细皮比例。基于此,从造林地选择、栽植密度及各皮型比例、整地与栽植、造林后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如何营造不同皮型高效果材兼用的红松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徐柏松 《乡村科技》2023,(16):117-120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等,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育苗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采集、种子处理与存储、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红松育苗技术,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选择、造林时间、造林密度、栽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红松造林技术,以期提高红松栽培水平,为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松在我国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重要用材树种,是一种松科类的植物,在我国植物界中的地位十分靠前。近年来,由于对红松的过度砍伐,导致整个红松的生长局面呈现出了一种十分不好的状态,红松不是太老便是太小,延续不接续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充分运用红松造林技术,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红松造林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实现红松的茁壮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适合红松生长的条件,并重点对红松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红松在黑龙江省广大林区多有分布,是重要的造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做好红松造林工作,提高造林质量,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针对红松造林技术,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方法、树种配置和幼林抚育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提高红松造林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松是东北地区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的主要建群种,近年来红松种子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地区大力营建红松果林,把红松人工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林业产业。一、造林前的准备造林地要选择海拔800米以下,排水良好,坡度≤30°,切忌冲风口处,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11.
正红松(Pinus koraiensis)又称果松、朝鲜五针松,为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用材树种之一。以红松为主阔叶混交林构成长白山、小兴安岭地带性森林,红松树体高大,木材耐水湿及腐朽,具有生长快,工艺成熟早,产量高,木材优质,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建造、装饰业。1红松选优及嫁接1.1选优确定适宜的选择强度。确定优树的入选率为千分之一,在查阅林分现有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选优地点进行全面踏查,  相似文献   

12.
红松是我国珍贵的树种之一,是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树木,对于大自然来说是完美的馈赠。而对于红松造林技术的应用更是广泛普及的,应用红松造林技术的益处是十分多的,对于制作家具、桥梁、建筑、枕木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红松造林技术的应用和其所带来的具体经济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从而提升红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红松生物学特性及不良环境对红松造林影响的调查研究,提出以红松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改造次生林的更新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红松籽仁中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晶纤维素层析法和双波长薄层锯形扫描法,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仁的氨基酸成份和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红松籽仁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其含量最小的为酪氨酸(0.37%),最大为谷氨酸(7.96%),贮藏时间对红松籽仁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大部分种类氨基酸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增加而减少,红松种仁含氨基酸总量比苏联西伯利亚红松(P.sibirca)籽仁含氨基酸总量高7.64%。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嫁接成活的红松接穗的后期管理,重点是越冬防寒技术措施,有效提高接穗成活率。采取草+膜、草+棉、布+膜、膜+棉4种防寒措施对来自3个不同区域的红松接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膜的防寒措施的植株保存率远远高于其他方式,而取自宽城和丹东红松接穗性状表现好于茅荆坝的。研究旨在为调整塞罕坝地区树种结构,改善资源状况,增加物种多样性,同时为红松异砧嫁接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北坡椴树红松林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关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长白山5.2 hm2椴树红松林固定监测样地为基础,研究优势种红松与紫椴的径级结构,运用Ripley's K函数探讨红松和紫椴不同生长阶段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及其空间关系。结果表明:①红松和紫椴的径级结构均呈单峰分布,幼树数量较少。②红松和紫椴种群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红松和紫椴幼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小树和大树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但大树的聚集强度小于小树。③红松小树与大树在1 m的空间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紫椴幼树与小树、幼树与大树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红松小树与紫椴大树、紫椴小树与红松大树在局部空间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红松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是从红松经济特征及价值出发,对在阔叶林冠下如何进行红松造林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红松造林质量,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红松山地育苗从种源、圃地选地、种子处理、播种到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为营造优质高效的红松果材林提供优质壮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森林管护不仅在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也同样在于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在石河林场森林管护工作中,冠下红松则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由于红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使用价值,且是我国重点的保护植被之一,因此,强化石河林场森林管护工作中阔叶林冠下红松的造林技术对石河林场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林户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对冠下红松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红松生物学特性及不良环境对红松造林影响的调查研究,提出以红松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改造次生林的更新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