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一、要加快产业化步伐。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按照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一、要加快产业化步伐。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按照市场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导模式,参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以下就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谈一些认识。1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龙头企业与农业、农村以及农民存在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龙头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李芳  高峰 《现代农业科技》2006,(17):202-203
近年来,我县各级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政府引导,能人带动,自愿参加,优化组合,民主管理"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县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先进合作经济组织典型.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就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和调整优化农村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在短短27年间迅速扩张,并对当地乃至全国农村产生巨大影响,带动4万农户,20多万人走上养鸡产业化致富道路,农民有了稳定收入和殷实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重要一步。文章回顾温氏27年发展历史;分析温氏的管理、组织、生产和技术模式;归纳温氏的历史成就;总结温氏的历史经验,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为农业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既是产业基地的龙头,又是参与市场贸易的主体,是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改革农业生产经营制度,转移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更新农民观念和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进,开展农业龙头企业与行政村之间的资源互动,可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态发展进程。本文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介绍了"村企互动"的做法和经验,并对深入开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本,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所以国家一直把农业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新的党中央对农村的建设非常的关注,提出了要稳妥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村的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优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手段,让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更高。本篇文章主要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供了优化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农业经济管理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西南昌地区“一村一品”一体化农业发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念,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实际意义。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继续开展"一村一品"相关工作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加农村经济技术水平的有效方式。"一村一品"方案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落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实现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业科技期刊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缺乏根本支撑。农业科技期刊长期以来作为宣传党对农村各项方针政策、传播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沼气,可以解决农民生活用能,可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可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发展农村沼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可以使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1、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  相似文献   

13.
信息荟萃     
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多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兴村富民作用,2006年8月21日,农业部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形势下开展农民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浪潮中,如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新时期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如东县致力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激励和地方党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异常迅猛,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三农"的解决问题,关系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的增收致富,是农村发展的顶梁柱。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虽然农村各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部分贫困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进步和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信息荟萃     
农业部将确定50个参与新农村建设试点龙头企业多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兴村富民作用,8月21日,农业部  相似文献   

18.
毕节试验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39-140
毕节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创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近年来,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及农业板块经济建设,探索富民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全市加快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步伐,已初步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农民合作社为骨干,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发展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助推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建设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迅速改变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方式和成本,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该文阐述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重点探析了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以期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完善的信息体系服务农村,用快捷的信息服务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油助力。  相似文献   

20.
农林龙头企业具有科研、资金、人才、市场开发等优势,可以带动农林产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农林产业发展中,农林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林科技创新的载体作用、开拓产品销售渠道的作用、"蓄水池"作用、"帮扶"作用,以更好地服务农林产业、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