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决定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麦田病虫害多发、重发期,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麦田管理的好坏,对小麦产量的高低影响非常大。因此搞好中后期管理和病虫防治对于小麦获得丰产丰收尤为重要。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穗粒数和粒重,夺取小麦高产稳产。在管理技术上主要抓好以下几各方面。1保持适宜的氮素营养水平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小麦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一旦脱肥将会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对有可能出现发黄脱肥的麦田要在孕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植株生长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逐步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需要有较强的光照和足够的水分以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小麦中后期是提高穗粒数、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小麦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对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提高粒重、增加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技术措施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防治病虫害(一)防治虫害吸浆虫:若每立方米有5头以上的幼虫,可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在小麦抽穗前2~3d(4月中旬)吸浆2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从起身开始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形成小麦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中后期更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一切措施都必须围绕营造合理群体、争取穗大粒多、增加粒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产。一、控上促下群体适中和群体偏大的麦田,即生产上的一类麦田和旺长麦田,这类麦田茎数已达到或超过要求,无需春蘖成穗。起身期采取中耕培土措施,可控制春蘖滋生,减少养分消耗,促根系下扎;对  相似文献   

4.
<正>从抽穗、开花直到成熟,是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这一时期也是小麦籽粒的生长期,是产量形成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小麦中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穗数、增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产量。要想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在日常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几项管理要点。1浇好水麦田后期管理水当先,在小麦的生长后期麦田的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80%,以满足小麦对水分  相似文献   

5.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正处于春季管理阶段,即小麦返青至抽穗前。且前正是返青拔节期,即年后分蘖高峰期。这一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当前麦田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麦田群体偏少。主要原因是受干旱影响三类弱苗群体增多。二是部分麦田杂草偏多。由于部分麦田冬前没有开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中后期管理是指小麦拔节至成熟期的田间管理,包括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这一时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期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根、壮秆、护叶、防病虫害、争粒多、增粒重。为确保小麦高产,在中后期应抓好以下措施:一、加强肥水管理小麦拔节期群体分蘖数达到高峰,无效分蘖将死亡,生长发育转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拔节期是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麦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是子粒形成和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抓好中后期管理,对增粒、增重夺取小麦丰收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合理营造群体结构、争取穗大粒多、增加粒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产。本文根据生产实际,特提出以下小麦中后田间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指小麦的起身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三个时期,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快速生长的时期;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的拔节孕穗阶段,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同步发育,是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是决定穗大粒多、壮秆、成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小麦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是决定小麦丰收的关键。1.促弱控旺,巧施拔节孕穗肥要根据不同田块因苗制宜,当小麦叶色正常褪淡,第一节间已经定长时,可酌情追施拔节肥。对拔节时群体偏大、叶片浓绿披垂、生长过旺的麦田,可以不施拔节肥或在叶色褪淡后,剑叶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进入孕穗期,小麦生长进入水肥旺盛需求期,需水需肥量加大,病虫草随着温度的回升也进入活跃生长阶段,麦田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拔节期施肥浇水是保证营养供应,争取壮秆、穗多、粒多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拔节期麦田的水肥管理,为实现小麦丰产丰收打好基础。管理措施如下:一、加强肥水管理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是决定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需肥需水较多,巧用肥水对保证丰收十分重要。由于今年早春抗旱浇水的面  相似文献   

11.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小麦的拔节孕穗阶段,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同步发育,是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是决定穗大粒多、壮秆、成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小麦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是决定小麦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刘静 《河南农业》2021,(10):51-51
小麦中期主要是指起身期到抽穗期这一时期。在此期间,小麦茎、叶、节间、根等营养器官生长迅速并形成,分蘖也达到最高峰,开始两级分化。小麦到抽穗期时两级分化停止,单位面积数不再增加。幼穗分化是从护颖分化期到花粒开成期,也是小花分化和退化的高峰期。因此,该时期是决定小麦穗数、穗粒数、粒质量的重要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小麦生长较快,需水肥量多,对水肥最为敏感,是麦田管理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可分为3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
正豫北冬小麦区4月后小麦逐渐进入生长中后期,开始拔节、孕穗、扬花、灌浆等,是促弱苗转壮、构建合理群体、为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产量的形成。此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集中发生期,因此,必须狠抓小麦中后期的肥水管理,以"攻蘖争穗、保花增粒、防灾延衰增粒重"为指导思想,充分重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多项措施综合运用,确保小麦增产增收。一、预防晚霜冻害  相似文献   

16.
小麦从起身开始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形成小麦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浅山区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应进一步加强中后期管理,围绕营造合理群体、争取穗大粒多、增加粒重进行,预防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从起身开始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形成小麦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浅山区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应进一步加强中后期管理,围绕营造合理群体、争取穗大粒多、增加粒重进行,预防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夺取小麦丰产丰收。一、肥水施用小麦拔节期前后肥水是小麦一生中的关键肥水。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15~20kg,追肥量多少和追浇时间早晚应视苗情灵活掌握,此次肥水直接关系到穗数、粒数的多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的拔节孕穗阶段,有性生长和无性生长同步发育,是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是决定穗大粒多、壮秆、成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拔节。目前小麦拔节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它是小麦生育期肥水管理的重要环节,此期肥水管理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为提高单产打下良好基础。1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是一生中生长量较大的时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根、叶、蘖、茎、穗等器官全面生长,群体和个体发展迅速,植株的生长量大,分蘖逐渐成穗,小花分化发育奠定了穗粒数的基础,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需肥需水较多,田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后期管理,是指小麦开花到成熟期间的田间管理。这个时期包括开花、授粉受精、籽粒形成、灌浆和成熟等生育过程。小麦开花后即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植株生长以生殖生长为主,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小麦需要有较强的光照和足够的水分以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因此,抓好小麦开花后的田间管理,对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提高粒重,增加产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技术措施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