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以来,受密植型和国外玉米的影响,我国玉米生产格局和育种模式发生了转变,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伴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逐渐恶化,很多不确定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降雨减少导致土壤干旱及大风灾害导致植株倒伏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玉米的生产。在玉米科研和生产上,干旱和倒伏已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不可忽视。中国农业大学胡法瑞教授指出,在中国玉米的各主要产区,干旱是制约玉米生产发展和产量提高的第一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作物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外界风雨、栽培技术、植物本身特性以及支持土壤系统等的多重影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作物倒伏与否主要受到4个系统共同制约:气候因素、生态因素、栽培因素和植物内在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3.
前言 倒伏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肥水充足、水稻旺长、群体过大、田间郁蔽的高产稻田。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相似文献   

4.
前言 倒伏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肥水充足、水稻旺长、群体过大、田间郁蔽的高产稻田.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我国粮食作物的首住。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但以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发病严重。一般减产5%-10%,重者达50%以上,甚至植株倒伏枯死,完全失牧。防活水稻纹枯病,确保水稻的正常生育,是获得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倒伏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肥水充足、水稻旺长、群体过大、田间郁蔽的高产稻田.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秆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现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生产条件改善,栽培水平提高,水稻产量不断提升,但以高肥、高密作为增产条件的高产地块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对产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倒伏已成为限制水稻产量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抑制水稻的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提升产量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2012年在杜尔伯特县进行了5%立丰灵泡腾片剂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重庆市作为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每年因高温热害造成大量损失。该文通过分析高温对水稻的影响,阐述水稻受高温热害危害的机理,提出合理化的防补措施以期为降低高温热害给水稻种植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10 a来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上升,年降雨量增加,年日照时间减少,导致极端气候时常发生,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浙江省水稻生产的高温热害、低温冷害、降雨不均匀或高温导致的灾害,以及暴雨或台风造成的倒伏等灾害性气候,综合农户应对极端气候的减灾响应与对策,提出运用生物育种手段,提高水稻品种抵御灾害气候的保障性措施,以及应对多变气候的水稻育种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稻倒伏现象多发生在抽穗后,尤其在谷粒灌浆期最易发生。水稻倒伏的原因主要是:一、倒伏的原因1、品种抗倒性差一些品种株型结构不合理,植株偏高,茎秆机械强度差,抗倒性差而造成倒伏。2、施肥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植物细胞间隙大,木质化程度低,抗倒能力弱。3、群体过大栽插群体过大,造成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缺乏抗逆锻炼,易造成倒伏。4、不合理的水层管理长期灌深水,特别是抽穗后深水管理,会降低水稻植株的机械韧性,根系提前死亡或"未老先衰",造成地上部分倒伏。水稻倒伏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同时还影响稻米的品质,生产  相似文献   

11.
王燚  邵平  姚仪敏  闫浩亮  陈建珍  田小海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266-4267,4271
选取荆州市具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生产区域(监利、江陵、松滋、公安)进行大面积示范和小面积对比试验,探讨水稻抗倒剂立丰灵在大面积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效果.立丰灵均在水稻拔节期前1周施用,用量为450 g/hm2,对照试验喷施等量清水.结果显示,喷施立丰灵的大面积示范区水稻基部节间缩短增粗,并未出现水稻倒伏现象,江陵县对照试验中未喷施立丰灵的对照组水稻植株出现倒伏现象.以上结果表明立丰灵在大面积推广示范中具有良好的防止水稻倒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抗倒伏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倒伏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栽培条件、气候环境和品种特性等的交互作用是导致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改变栽培模式、改进肥水管理、合理稀植、加强病虫防治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性.介绍了主要的抗倒伏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研究更科学的包括生理生化指标在内的抗倒伏指标体系,建立更完善的QTL定位方法有助于对抗倒伏性状进行QTL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主要为害水稻叶鞘,造成倒伏或早衰,导致减产,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发生面积越来越大,2014年全市发生面积5.2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0%左右,造成减产3 380 t。因此,做好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工作,对确保水稻安全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垦区玉米播种面积迅速扩大,栽培水平及产量逐年提高,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倒伏,越来越成为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2009年普遍发生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水稻喷药防倒伏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水稻喷药防倒伏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前喷施多效唑和立丰灵,植株高度降低,穗粒数和结实率增加,茎部节间缩短,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尤其以喷施5%立丰灵300-600g/hm^2为佳。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水稻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水稻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品种、外界环境、栽培条件等多重影响。从水稻品种、栽培管理、气象条件及水稻病虫害几个方面简要概括了水稻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倒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超级稻高产栽培防倒伏有效技术途径,进行了超级稻喷施立丰灵防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在拨节前7 d,喷施立丰灵对超级稻植株具有缩短基部节间,矮化植株高度,改善株型,防止倒伏,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增加产量的作用。每亩喷施5%立丰灵EB 60~40 g的处理,平均株高比空白对照矮13.2~9.9 cm,第2和第1节节间距比空白对照缩短1.5~0.9 cm,减少倒伏面积71.2%~25.3%,增产效果较好,亩比空白对照增产11.59%~7.39%,经济效益显著,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一、倒伏原因1、栽培原因水源不足,造成贪水,喜欢"一水到底",长期深灌,导致水稻根系生长不良,而且分布在土壤表层;撒播落籽密度不均,成苗后有的图省工省事,并未进行移密补稀,植株过密就会造成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差,光合作用受阻,基部茎秆细弱,支持力小,容易倒伏。2、病虫危害水稻茎秆组织一旦遭受病虫危害,稍有风雨即易倒伏。如2008年是稻飞虱重发年份,台风频发,迁飞频繁,世代重迭,因而倒伏严重。二、水稻栽培技术在选择良种的基础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水稻健身栽培,可实现水稻防倒伏。  相似文献   

19.
倒伏是制约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生倒伏后引起水稻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水稻倒伏分为茎倒伏和根倒伏,与其株型、茎秆结构、根系生长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十多年来,随着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已定位或克隆了多个与水稻倒伏相关的QTLs或基因。对水稻抗倒伏的遗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利用基因聚合育种技术培育抗倒伏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水稻育种和栽培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今天,水稻倒伏问题逐渐成为其向高产超高产跨越的障碍因素。倒伏的原因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天灾(台风暴雨)造成的,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是人为造成的。我们必须意识到倒伏的危害性,了解倒伏的成因和内在因素,并在生产实践中寻找如何控制倒伏发生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