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抚松县是中国的"人参之乡",是地道长白山人参的主产地,人参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人参是抚松的名片,人参产业已成为抚松的主导产业。抚松人参产业具有以下六个全国之最:一是人工栽培人参历史最悠久、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正>吉林省栽培人参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人参是吉林省传统的资源型优势产业,吉林省是全国乃至世界的人参主要产区,产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0%和60%,是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一、吉林省人参产业多元的发展现状吉林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化、产业化思维谋划人参产业,把人参从土特产提升到现代产业地位,2010年7月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2011年2月吉林省"人工  相似文献   

3.
<正>于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人参产业条例》,201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关于人参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吉林省是全国乃至世界人参主要产区,人参产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和70%。一直以来,吉林人参面临着质量把控、资源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难题,亟待从法制层面进行规范和解决。《吉林省人参产业条例》共八章六十四条,包括总则产业规划种植管理加工和经营检验鉴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参产量占全世界的80%,贸易量占世界的60%。多年来,我国人参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参单产已由过去的每平方米不足1kg提高到2kg以上,在人参生产和科研等许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在人参栽培改革上,始终没有重大突破,目前绝大多数人参种植户(场)多年来沿用的传统栽培模式已成为限制高产、优质、高效参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笔者经多地考察和多年试验,证明人参直播栽培技术是可行的,采取此项技术产量高、品质好、节省土地、病害少,是目前亟待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人参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每年出口量一度维持在2000t左右,出口额达6000多万美元,相当于中药材出口总额的1/5。吉林省长白山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参主产区,人参产出量分别占全国和全世界的85%和70%以上,人工栽培人参面积、单产、总产均居世界首位。我国长期采用伐林栽参,栽过一次人参的土地要30年左右才能再栽培人参,否则须根脱落,根皮变红,烂根,严重时绝收。以前栽培人参,需大量砍  相似文献   

6.
<正>人参是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号称“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人参产业是吉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发展现状人参产业是吉林省的一张靓丽名片,“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世界人参产量的70%在中国,而中国人参产量的85%在吉林。2020年,全省人参种植面积14.05万亩,产量达到3.95万吨,人参总产值近570.7亿元。据统计,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区是中国人参主产区,吉林省山参的产量、人工栽培人参的面积、单产、总产均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8.
人参是我国重要的一味名贵药材,在我国药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直是我国人民所钟爱的药材。野生的人参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人参进行不断的采摘,使得野生人参数量在逐年锐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的药物生产需求。在树林之中采用人工种植人参是培育人参的主要手段,可以为我国的人参市场提供一定的支持。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参产量,我国相关地区的种植者必须要努力研究林下人参种植技术,为我国的人参种植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参新品种"宝泉山人参"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新品种"宝泉山人参"是采用集团选择方法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为地上部茎秆粗壮、叶片较宽;地下根大而粗壮、芦头短粗、根形匀称,抗病能力与当地品种相近,一般产量3.37 kg/m~2。适宜在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市县人参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区人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属五茄科,是多年生森林草原植物,也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为东北的名贵特产。人参原产在长白山一带山地丘陵区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由于野生人参稀少,加之过度采挖,濒临绝迹。现在药用人参绝大多数是人工栽培的。辽宁省的人参栽培主要集中分布在桓仁、新宾、清原、宽甸、西丰和本溪县。 1965年参园面积为 36万帘, 1987年为 210万帘, 1989年为 300万帘, 1996年为 125万帘。平均帘产 20kg,高者可达 30kg左右。1人参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关键技术 辽宁省人参生产仅次于吉林省,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人参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是中药材质量的生产目标,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传统中药材生产中,以追求产量和效益最大化为生产目的,忽略了药材质量的安全性,致使我国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存在安全隐患。人参是我国北方人工栽培的主要药材品种,采用先进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人参,是现阶段参业从业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参,因根略为人形面故名。它是我国著名的药用植物,闻名于世界的名贵特产。我国人参主要出产在东北的长白山脉和兴安岭一带,以吉林省产量最多。人参有野山人参、人参(栽培品)、朝鲜参和西洋参四个种类。野山人参,又称山参。我国历代王朝都把野山人参列为“贡品”,民间很少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吉林省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之一的安图县人参产业生产和发展现状、参地面积、产品加工工艺、市场运作、宣传力度等方面,阐述了安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种植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加快安图县人参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通化市人参产量占全国的40%,素有"中国医药之乡"的美誉。长期以来,虽然我国人参产量在全世界占优势,但粗放式的人参生产销售模式,导致我国人参在质量和产值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缺乏被外界认可的国内品牌。通化市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积极探索创设人参电子交易平台,使人参交易由线下扩展到线上,促进了当地人参产业发展。吉林人参电子交易平台于2013年10月,经吉林省政府、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是人参种植、生产加工大省,是世界人参主产区,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人参产业,实现了人参由土特产向现在产业的转变,但是人参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人参种植、生产、加工及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人参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人参种植方面,吉林省以个体农民为主,生产管理较为粗放,特别是传统的浇灌方式,吉林省不利于人参种植产业的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国内人参种植使用的智能灌溉系统应满足的配置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人参是我国中药的瑰宝,居"东北三宝"之首,也是吉林省的重要医药保健资源。多年来,人参产业作为吉林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特别是作为东部长白山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参重点产区,人参产业产值占县域农村经济总量的50%以上。吉林省正在实施人参产业二次创业工程,为此必须全面提升吉林人参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人参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长白山区是我国人参的主要生产基地,从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人参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同时在耕作制度、参棚结构、种植密度和施肥等发生了较大的变革,造成主次病害的演变和为害程度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病害.1988年作者在集安县国营参场的6年生参地发现了人参根结线虫病,田间发病率为1%~3%.现将该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种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参生产是吉林省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吉林省人参生产呈现出产业国际竞争力弱、产量多、产值少等问题,急需找出一条适合人参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本文对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集安人参产业发展起伏跌宕,经市场大潮洗礼,人参大戏鲜活生动。精彩蝶变集安人参产业升级不断吉林省集安市,人参历史悠久,据资料显示,集安人参栽培历史已有近500年,"百草之王",位居"东北三宝"之首。集安作为中国人参之乡、全国边条参惟一产区、世界最优质人参产区,2018年,全市人参产业产值达到75亿元,全市财政收入的31.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