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高产大豆的根系形态和活力是大豆成长养分供应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种植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大豆种植中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的研究,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大豆较传统大豆种植更有优势,混合种植的大豆根系活力水平更高,掌握适宜的大豆种植密度也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和对比种植密度与不同种植方式对于超高产大豆的根系形态变化和活动的相关性影响。在2013年和2014年的不同盆栽背景之下,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以及单混2种种植方式下2种不同类型大豆在根系形态以及活力方面的不同影响。得出超高产大豆和普通类型大豆的根系形态以及活力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以及种植方法上都呈现明显的差异的结论,超高产品种根系的活力相对更强。超高产类型的大豆在密植的前提下根系形态更为发达,且吸收能力较强,具有更高的物质生产潜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种植密度和单播、混播种植方式对大豆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方法】于2012和2013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单混种植处理对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品种辽豆11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3株/盆、6株/盆和9株/盆),2个种植类型(单一种植方式:各品种单播;混合种植方式:同一盆中各品种按1﹕1种植)。在大豆的开花期 (R2)、鼓粒中期(R6)和生理成熟期(R8)取样,将根系从土中取出,反复冲洗, 利用根系扫描仪WinRhizo Program(Re.gent Instruments Inc.Canada)对样根进行扫描测量,测定单株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根系活力用TTC法(甲醇浸泡法)测定;伤流液用重量法收取;伤流液中的磷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UV-2450),钾用火焰光度计(PEAA800)测定,可溶性糖用蒽酮法测定;由超高产品种在混播、单播处理下根系性状的比值除以普通品种在混播、单播处理下根系性状的比值得到超高产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RCR),RCR>1表示超高产品种比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力强。【结果】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在密度和种植方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个生育期,不同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力均在鼓粒期达到最大,伤流量和伤流成分的最高值则出现在开花期。鼓粒期至成熟期,超高产品种的单株根长、根体积普遍高于普通品种,单播和混播处理下,分别较普通品种高出8.2%、10.4%和53.9%、34.6%。超高产品种的根系活力较强,而且具有较高的伤流量和伤流成分,3种密度水平下,超高产品种的平均伤流量分别高出普通品种16.9%、42.0%和49.1%。超高产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普遍高于普通品种。随密度的增加,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单株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下降,其中普通品种的下降幅度更大,达50.9%和50.7%。混播时超高产品种与普通品种的根系活力差异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高产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也提高,由平均1.00增至1.63,其中6株/盆处理下根系竞争比率增幅达到显著水平。6株/盆和9株/盆的种植密度下,超高产品种的单株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混播时差异达显著水平;随密度的增加,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下降,其中普通品种的下降幅度更大,达62.5%和60.0%;大豆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与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超高产品种在密植条件下根系更发达,具有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竞争力和较高的物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在盆栽条件下,以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大豆品种辽豆11为试材,探讨了超高产品种在不同施肥量和种植类型处理下根系的竞争力。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和伤流成份在品种和品种×肥力互作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开花期,普通品种在不施肥条件下单播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和伤流量较超高产品种分别高出46.3%、47.6%和27.9%,差异达显著水平。超高产品种在中肥和高肥水平下根系形态指标较高,在鼓粒期和混播处理中其根系活力、伤流量和伤流成份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品种。说明在施肥量充足时,超高产品种的根系较普通品种表现了良好的生长优势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条件下,以超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中黄35号、铁丰31号、普通大豆品种铁丰33号为试验品种,分别在R1-R2、R3-R4、R5-R6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的根系活力、根系干重、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等。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处理都会降低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干重,干旱胁迫对铁丰31号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干重影响最小,对普通品种铁丰33号的影响最大,各品种根系活力和干重均在R4期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普通品种铁丰33号下降的速度最快;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全生育期均表现抗旱的超高产品种为铁丰31号,而各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所不同,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抗旱能力强于普通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大豆的种植技术1.1选种和整地大豆在种植的时候,选种十分重要,也是大豆种植的起始阶段。应根据大豆种植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种子。才可以使大豆品种和当地的生态类型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种植效果。选择母大子肥、粒大整齐的大豆种子进行种植,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的根系作物,对种植土壤的容量和含水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科学合理的对土地进行翻耕和蓄水,提高大豆的产量,还能提高大豆的质量。在整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方法,探讨了生土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对大豆根冠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为18%的轻微水分胁迫可以使大豆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根冠比协调,对根系活力的稳定与后期延缓根系活力的下降具有一定作用,从而也使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发展,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壤水分含量为14%的胁迫条件对根、冠都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根瘤数量的产生对水分胁迫更为敏感。土壤水分含量为22%时,营养器官比例增大,生殖器官比例减少,导致大豆经济产量降低。研究结果还表明,大豆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是衡量水分胁迫生理的重要指标,它较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更为明显、规律、准确。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大豆种植的经济收益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对农业生产者的效益保障具有深远影响。为了全面提升大豆种植的质量、增大大豆种植产量,科学的大豆种植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必要性。与此同时,基于目前农业生产中大豆的生长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造成了农作物的减产。因此对病虫害治理方法进行研究也比较重要。合理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应用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切实保证大豆  相似文献   

9.
多种农作物套作是近几年我国发展起来的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该种植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优势。目前,这种新型旱地多熟种植模式正处于摸索阶段,还未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更是缺少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盆栽根系分泌物试验,来研究大豆和甘薯的根系分泌物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便能够为玉米科学间套种植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1,(3)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十分密切。病虫害问题是制约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探究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大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典型的油料作物,它在东北地区的种植非常普遍。特别是在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保证农户种植收益,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环境特点和种植条件,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以此提升东北大豆种植质量,保证东北大豆的产量。因此,本文针对东北大豆种植技术进行具体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种植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条件对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14年黑龙江省审定命名的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种植条件下,其根系生长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产量、叶面积等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种植方式在直径为2.0 mm水平上的根长比同一大豆品种其他3种种植方式长,更加适合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根系的生长发育。种植方式与根的生长发育有着必然联系,垄作种植方式和平作种植方式下根的长度增加,根系增多。垄间覆膜种植方式处理与垄作、沟播种植方式下在产量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对于加大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的推广应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初花期和鼓粒期干旱处理对早熟和晚熟大豆品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叶面积变小,根系生长受阻,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叶温升高,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都有所降低,因而减弱了大豆的光合生产能力,最终导致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超高产水稻根系发育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为探索超高产水稻的理想根型,观察比较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根系发育形态。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根量随着在土壤中分布层次的加深,按负指数曲线减少,并向x轴渐近,产量12t.hm^-2左右的超高产水稻,20cm土层内的各层根系具有圈在的干重,体积和总长,分枝根十分发达,在土壤中密集成网,随着产量的提高,地上,地下部干物重同步增长,但根重增长速率偏低,冠根比逐渐扩大,根系活力则相应增强,从而维持地上,地下部形态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农抗769作为免疫诱抗剂在大豆不同生育期和生长环境下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农用生防菌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新变种(农抗76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田间种植等方法研究了该链霉菌对大豆生长的促生作用。[结果]不同品种的大豆对农抗769菌液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农抗769菌液浇灌处理的大豆出苗率可提高1.2%~16.9%。不同生育期和种植环境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及根系等生长势指标的变化略有不同,各项指标的增长最多分别可达19.63%、37.35%、23.22%和19.92%,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新变种菌液对大豆生长的促生效果明显。菌液浇灌可提高大豆产量,其贡献在于促进大豆结荚数的增加。[结论]农抗769菌液对大豆出苗、生长及产量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大豆种植技术(一)种植前首先,整地技术。土地整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土壤,使其是否适合大豆的种植与生长。在整理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土壤的疏松度与深翻程度,这是保证大豆发芽及根系生长的一项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减少土壤中不利于大豆发芽与生长的有害病菌及虫卵。其次,轮作技术。在同一片土地上适当的实行轮作技术,可有效恢复土壤中适合大豆生长的肥力情况。土地中的各营养成分有限,而不同的农作物对营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根系的形态及研究进展,归纳了不同密度下,玉米根系的根长、根层数、根的表面积、气生根数量、根的干质量等形态特征。同时也对研究进展做出了总结。在6.0万~7.5万株/hm~2密度下,春玉米根系与超高产春玉米根系特征相同,有利于进行肥料调控,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系和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对铝响应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不同时间铝处理条件下大豆根系和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实验采用水培的方法,探讨了2个大豆品种(浙春2号、浙春3号)根系性状和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7d铝处理对大豆根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大于12h的铝处理。在90mg·L-1的铝下,有最小的根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总体积、根尖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最大荧光(Fm),最大的根系质膜透性、初始荧光(Fo),抑制了大豆根系的生长,降低了根系的呼吸和代谢活性,减小了大豆叶片的电子传递量,增大了对大豆叶片的永久性伤害。对根尖和根毛区根系活力的比较研究说明铝的主要作用部位在根尖,对根毛区的影响很小,且对大豆根尖活力值的影响在12h下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是我国种植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我国大豆的产量始终偏低,主要受限于种植技术、生产条件和病虫害的干预影响。下面文本将结合大豆的种植过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和农业使用玉米利用率极高。玉米具有成活率高,种植方便等优点,遍布我国各省市,分散在不同地区,培育种类多。本文探讨了用于增加玉米产量的新技术,并分别分析了这些新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的影响。希望对玉米增长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玉米是我国重要的谷物,种类繁多,玉米产量逐渐增加。然而,玉米并没有跟上我国人口增长的步伐。因此,玉米种植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突破正变得越来越有活力。只有改进的生长技术和玉米产量的增加才能解决玉米产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1玉米增产种植新技术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