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非鱼作为食用鱼极其广泛地养殖在世界温水地区。该属鱼养殖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繁殖过多.导致群体过密而阻碍生长。已经证明有三种方法在产生生长较快的雄性罗非鱼以及阻止共繁殖方面是有效的。这方些法是:单性养殖、杂交和性转换。  相似文献   

2.
奥尼鱼为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产生的子代,这种杂交鱼雄性率可达90%以上,其生长速度、群体重量、回捕率均优于双亲,体态丰满,体型较短而高。1986年经南京水产良种场进行的奥尼鱼双亲与奥尼鱼夏花对照试验的结果,奥尼鱼养成的平均规格为200克。较奥利亚罗非鱼高35克,较尼罗罗非鱼高55克。回捕率为  相似文献   

3.
一、2005年以前 (一)建立5种主要水产养殖动物:鲤鱼、草鱼、对虾、扇贝和罗非鱼的DNA水平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将生长、抗寒、抗病等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在连锁图上。 (二)改进鱼虾贝类的染色体倍性操作技术,提高成活率,建立四倍体与普通二倍体交配获得大量三倍体的技术路线,培育出3-5种多倍体鱼、贝和雌核发育鱼、贝;构建罗非鱼全雄性群体和对虾全雌性群体,获得2-3种雌性纯合系或单性养殖群体;  相似文献   

4.
在水产养殖业中,鱼类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雄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得多,而且有些种类相差很大,如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因此,如何通过性别控制的方法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供应给养殖户进行养殖,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践与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以仁 《内陆水产》2006,31(3):10-10
奥尼鱼是采用尼罗罗非鱼作母本,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而得到的子一代,其雄性率能达到90%以上,具有雄性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用杂交生产奥尼鱼苗是单性罗非鱼育种的一条途径,在生产上可大批量培育单性罗非鱼苗种,可值得推广。现将该鱼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的养殖目前已跃居世界淡水养殖业的第二位。由于罗非鱼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很大,因此养殖者可以通过人工控制鱼体性别的途径获得生长速度快的单性鱼,来加快商品鱼的生长速度、增加鱼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这项工作已经在国内做了近20年了。国内目前生产单性鱼的方法:南方主要是利用纯种雄性奥利亚罗非鱼和纯种雌性尼罗罗非鱼来交生产全雄奥尼鱼;而北方则主要采用性激素诱导尼罗罗非鱼,使之转化成单性鱼。前者由于国内先后引进数批不同品系的尼罗罗非鱼,只有极少数单位拥有较纯的原种尼罗罗非鱼,又由于绝大多数单位的罗非鱼因人为等…  相似文献   

7.
在繁华的水族中,最近在水产科技工作者的诱导下,一个罗非鱼的“雄性王国”宣告成立了。罗非鱼的繁殖力很强,一般一年能繁殖四次之多,难以控制养殖密度。同时,雌罗非鱼由于繁殖力强,生长十分缓慢。为了提高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能否在一定水面中获得单性鱼呢?水产科技工作者在这项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在温流水高密度养鱼生产试验中系统地观察了罗非鱼(大黑)群体生长速度、个体生长及雌、雄鱼生长差异。通过鱼体长与年龄以及体长与体重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罗非于合理养殖技术及发展单性养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性成熟早,导致在养殖池中大量繁殖,造成群体拥挤而阻碍生长。由于雄鱼比雌鱼有更大的生长潜力,许多人致力于研究生产全雄鱼群体,用于养殖。但是,消费者对食用鱼使用雄性激素处理表示担心。科威特水产研究人员提出了用染色体操作技术来诱导全雌不育三倍体的方法,因为不育的三倍体显示了较快的生长速度。生长试验表明,雌性三倍体比性反转的单性雄鱼生长快14%,比雄性三倍体生长快23%。诱导全雌不育三倍体的程序如下:正常的二倍体雌鱼  相似文献   

10.
渔业纵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生物技术室长期从事罗非鱼选育研究,承担了国家和农业部许多相关课题,获得多项国家和农业部成果奖励,培育出高纯度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生产的奥尼杂交鱼雄性率高、生长快。为了将科研成果更好地推广到生产第一线,推进奥尼杂交鱼养殖产  相似文献   

11.
水产动物育种值估计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育种值是选种和配种计划制定的基础,育种值估计是水产动物选择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育种项目的遗传进展和选择效果。本文综述了3种育种值估计方法,选择指数、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和标记辅助BLUP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众多研究表明,基于系谱结构和表型信息的BLUP方法将成为水产动物育种中一种快速有效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水产动物多性状选择育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以BLUP遗传评定为核心的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为依托,结合国内水产动物育种项目研究,开发了一套适合大多数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该系统是在WindowsXP环境下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和基于ObjectPascal语言的DelphiIDE工具开发完成的。主要包括6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种质管理、性能管理、育种分析和销售管理等,覆盖整个育种项目周期,并对流程实行标准化,能够自动化完成种质和性能测定数据的管理、遗传参数估计、育种值计算和配种方案制定等主要工作。软件已经在中国对虾、大菱鲆和罗氏沼虾等育种项目中得到应用,其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行业的整体育种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水产动物育种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种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红浪  韩枫  桂建芳 《水产学报》2023,47(1):019101-019101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振兴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种业发展涉及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与《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从育种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等角度阐述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现状,对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从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育种技术创新、种业生产体系建设和种苗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发展存在的短板,认为我国水产养殖用种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也存在国内种质资源丰富但遗传改良率不高、科研育种成果多但转化效率不高、种业企业多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等3个主要问题。针对短板,本文提出加强种质资源挖掘保存与创新利用技术研究、加强现代育种技术特别是新种质创制的研究及应用、加强生产体系技术标准化应用、加强育种技术商业化应用研究、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技术支撑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创新攻关及种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水产动物育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作为现代遗传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产动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与检测多倍体的方法、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转录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备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转录组学技术主要有基于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两大类技术;两类技术在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产动物的转录组学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本实验综述了近年来水产动物在免疫应答、生长发育、生物进化和毒理学方面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录组学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现阶段转录组学在水产动物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水产动物转录组学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已发展成为国内水产选择育种的重要技术体系。在限定的近交水平下,如何选种和配种实现遗传进展最大化是当前该体系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动植物选择育种中,最佳遗传贡献理论(Optimum Contribution,OC)已成为平衡育种核心群长期遗传进展与近交水平的有效工具。本文论述了OC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发展过程、不同优化算法的特点和该理论在动植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并进一步综述了基于基因组信息的OC理论研究新进展。遗传贡献目标函数的优化算法主要包括拉格朗日乘数法、半正定规划法和差分进化算法等。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执行OC选择10代后获得的遗传进展要比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育种值直接选择高21%-60%。针对水产动物等高繁殖力大群体,育种学家进一步改进了算法,利用候选亲本父母本群体的加性遗传相关矩阵来计算候选亲本群体的加性遗传相关矩阵和逆矩阵,降低了逆矩阵的维数,提高了最佳遗传贡献值的计算效率。但是拉格朗日乘数法并不能保证求解出的遗传贡献值为全局最大值,而半正定规划方法利用内点算法可以获得候选亲本的最佳遗传贡献值,与前者相比遗传进展可进一步提高1.5%-9%。差分进化算法可将遗传进展、遗传多样性、后代近交、场间遗传联系、多阶段选择、分子标记利用和成本等多种因素纳入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同时完成个体选择和交配方案制定两个关键任务。复合系谱和基因组信息,在限定的近交水平下,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遗传贡献值,遗传进展可进一步提高。OC选择已经应用在畜牧、林木育种研究中,育种群体的近交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与BLUP直接选择相比,目标性状的遗传进展进一步提高(17%-30%)。针对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的特点,本文分析了OC理论应用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为下一步在水产动物选择育种中应用OC理论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鱼的耐寒遗传特性,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提高鱼类的抗冷应激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发展可持续渔业。  相似文献   

18.
水产动物基因工程抗菌肽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肽是水产动物体内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来源于鱼、虾、蟹等水产动物的抗菌肽杀菌作用更强,溶血效应小,种类多样化,显示出比其它种类更具优势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一些水产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近况、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以及转抗菌肽基因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水产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酶制剂作为一类安全、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类饲料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酶制剂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饲料资源的不足,还可以促进绿色养殖环境的发展.由于酶制剂受热敏性条件制约的原因,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率较低,但随着一些设备的应用,如多道真空后喷涂等,使液体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本研究就酶制剂在水产...  相似文献   

20.
棘皮动物因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是我国一类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发展棘皮动物养殖研究及其产业化十分紧迫。微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在新型水产饲料资源开发中备受关注。微藻作为幼体动物的鲜活饵料,在促进幼体生长、提高存活率方面显著优于人工饵料,在棘皮动物养殖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微藻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在经济棘皮动物(海参和海胆)养殖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首次围绕微藻在经济棘皮动物生长、发育、变态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藻饵料在经济棘皮动物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概括了经济棘皮动物养殖常用微藻种类,分析了微藻对海参、海胆脂肪酸组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对经济棘皮动物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参、海胆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