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鸭群发病初期症状不期显,采食和外观无异常;后期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明显下降,部分蛋鸭羽毛松乱,下痢,脱肛,少数病鸭时有强直性痉挛症状,死亡率不高。特征性的主要表现为:蛋鸭开产日龄推迟,155日龄才见蛋,产蛋上升缓慢,180日龄产蛋率达45%,220日龄时产蛋率升到70%,高峰产蛋率仅为75%,已达产蛋高峰的则迅速下降到70%左右;产畸形蛋、薄壳蛋等,蛋壳表面粗糙,外面布满石灰状物。发病后期蛋小,蛋变轻;蛋壳色泽变淡,变薄、变软;蛋白、蛋黄色泽正常。常规抗菌素和抗病毒性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做好蛋鸭、种鸭群的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免疫接种、强化饲养管理、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搞好环境控制,可以避免蛋鸭、种鸭群发生产蛋下降综合征,确保鸭业生产稳定和经济效益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一情况 自从2011年11月以来,我市蛋鸭养殖户反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从20%-45%不等,严重的甚至绝产,开始并不死鸭,精神、粪便基本正常,采食量有的略有下降,带有呼吸道症状的也很轻微,个别严重的鸭只到后期则表现为瘫痪、绝食而死。  相似文献   

3.
(一)产蛋鸭的特点我国所饲养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大多无就巢性,因此,为提高和增加其产蛋量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蛋鸭的产蛋量高,而且持久,小型蛋鸭的产蛋率在90%以上的时间可持续20周左右,整个主产期的产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甚至超过鸡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蛋(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指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产异常蛋(软壳蛋、畸形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等)、无产蛋高峰或持续低产蛋率的产蛋现象,也称种(蛋)鸭产蛋异常。给蛋鸭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须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蛋鸭生产由于其经济效益高、时间短、资金周转快、市场前景俏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农业发展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围内蛋鸭生产已走上了不同层次的适度规模化发展道路,绝大多数蛋鸭养殖户的生产已达到5005000只,一些大的公司养殖规模可以达到1~30万只。养鸭生产已突破了传统的放养模式,逐步走向工厂化、集约化。鸭蛋产量大幅度提高,高产蛋鸭产蛋率维持在4个月达90%以上的产蛋率已不再是梦想。然而在冬季,由于蛋鸭已经经过了秋季的产蛋期耗费了大量的养分。冬季气温低,变化快,日照短,如何能继续保持蛋鸭的高产,稳产一直是蛋鸭生产中的一个瓶颈,为了充分发挥蛋鸭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种鸭和蛋鸭发生一种疾病,以突发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鸭群发病后1~2周内,采食量下降30%以上,产蛋率由80%以上下降至10%-30%甚至更低,严重者停产;虽然产蛋率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7.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产软壳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的产蛋现象,给蛋鸭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在一些地区蛋鸡、肉鸡、蛋鸭、肉鸭等发生疾病,死亡率较高。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并伴有部分死亡,产蛋率下降从5%~90%不等,死亡率则从2%~40%不等;肉鸡表现为生长变慢和死亡增加,一是饲料报酬明显下降,二是死亡从2%~30%不等;产蛋蛋鸭表现多为降蛋并伴有零星死亡,肉鸭和蛋雏鸭、青年鸭则表现为急性死亡(俗称“翻个儿死”),死亡率从5%~75%不等。病情具有散发性、地方流行性等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入夏以来,我镇蛋鸭养殖户普遍反映出现蛋鸭产蛋率下降的现象,通过病因分析得知,蛋鸭产蛋下降主要有品种、环境和营养三大因素。病鸭具体症状有采食量略有下降,精神不佳,粪便呈黄白颜色,带有呼吸道症状轻微,个别严重的鸭后期表现为瘫痪,绝食死亡。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结合本省丰县规模养鸭场的发病情况,采取控制传播途径、药物预防、隔离饲养等对患病鸭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3月,由于受禽流感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鸭蛋价格持续低迷。这几个月鸭蛋价格平均每千克4.6-4.8元,每千克比以往价低2元多,每只蛋鸭仅投喂饲料一项就亏损6元左右,加上水电光热、人员工资等,这期间农民饲养蛋鸭一般每只亏损15元左右。淘汰蛋鸭每只也由通常的18-20元下降到8-9元。由于鸭蛋价低,鸭农纷纷淘汰蛋鸭,据湖北省蛋鸭主产区调查,蛋鸭存笼普遍下降40%左右,在没有实行鱼鸭混养等的圈养条件下,多数地方蛋鸭淘汰达50%。由于鸭蛋价低,鸭农停止补栏;没有供种合同签订,各地蛋鸭孵化厂处于停孵状态。通常蛋鸭孵化每年从元月开始,到9月结束,这期间春孵是一年中蛋鸭生产最重要的供种季节。春孵即将过去.即使现在孵化厂立即开始孵化,今年的鸭苗大量供种也要到5月上旬.比以往鸭苗晚上市3个多月,供种数量至少较往年减少三分之一。因此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全国蛋鸭存笼将显著减少已成定局。最近鸭蛋价格已回升到2.9-3元的盈利状态,  相似文献   

11.
李超 《山东家禽》2012,(8):56-57
发病情况某鸭场出现严重的产蛋下降,发病蛋鸭产蛋率急剧下降,从90%降至10%,且在发病后期出现一定比例的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瘫痪鸭。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后期出现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死淘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气温突变之时,发病率高。传播迅速。蛋鸡死亡率在10%-50%不等。产蛋率下降快。10d之内可下降30%-50%;雏鸡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可使生长发育受阻,影响后期的生产性能。此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试用中草药对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蛋鸡饲养量每年达至700余万只.蛋鸡饲养已成为我县畜牛5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养鸡业的发展,一些养鸡场户饲养的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群易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现象。正常情况下,蛋鸡达80%以上的产蛋率时间可维持34周左右并逐渐呈下降趋势,属正常下降,产蛋率非正常下降则直接影响到养鸡的经济效益。由于引起产蛋率下降的原因比较复杂,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养鸡户通称为“产蛋下降综合症”。为了查清我县蛋鸡产蛋率下降的确切原因,我们从1996年3月-2001年5月连续对有关商品蛋鸡群和个别父母蛋鸡群产蛋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不同原因引起产  相似文献   

14.
夏季是蛋鸭产蛋高峰期,如在凉爽的时间把散养的蛋鸭驱赶到田间、河旁,可使其采食到大量的落地谷粒和活食,为养殖户节约大量饲料,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夏季气温较高,如若管理不善,不仅会导致蛋鸭产蛋率下降,而且会影响蛋鸭的健康。现简要介绍盛夏散养蛋鸭管理要点,希望对养殖业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蛋鸭产蛋高峰期,如在凉爽的时间把散养的蛋鸭驱赶到田间、河旁,可使其采食到大量的落地谷粒和活食,为养殖户节约大量饲料,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夏季气温较高,如若管理不善,不仅会导致蛋鸭产蛋率下降,而且会影响蛋鸭的健康。现简要介绍盛夏散养蛋鸭管理要点,希望对养殖业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选择180只产蛋高峰期(24周龄)金定鸭,采用单因子随机化设计方法,试验组饲喂新型蛋鸭饲料,测定蛋鸭的生产性能和鸭蛋品质,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了4.63%,平均蛋重提高了2.77%;料蛋比下降了11.60%,同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鸭蛋品质和蛋的营养成分,其中蛋形指数提高极显著,蛋白高度和蛋壳厚度略有增加,蛋黄蛋白比例略低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有明显提高,药物残留量远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系指近年来在农村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蛋的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为特征的产蛋现象。有的蛋鸭群还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造成鸭只发病死亡的临床症状。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引发产蛋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由于蛋鸭行情好转,农村蛋鸭养殖户明明显增加。但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日照短且气候多变,致使蛋鸭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影响经济收入。蛋鸭在冬季持续高产的技术管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 2013年3月份以来,我市部分存栏蛋鸡产蛋率普遍下降,与往年同生产期比较,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正常情况下,蛋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为95%-97%,持续3~5个月。而今年蛋鸡产蛋率仅为78%~92%,并且产蛋率在83%~87%的鸡群占多数,鸡只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无法持续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0.
1 产蛋鸭的饲养 根据产蛋鸭的产蛋规律,要提高产蛋量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蛋高峰早日出现,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减慢产蛋率下降的速度。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各期的特点给予充足的营养,实行阶段饲养和调整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