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优良玉米自交系420的选育、主要农艺性状,并介绍自交系420的应用,即利用自交系420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成功组配了安玉12号和安玉13号,且安玉12号和安玉13号分别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大穗玉米新品种安玉1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安玉13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2000年以自选系420为母本、356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母本420系采用国内优良杂交种与国外优良杂交种杂交,后经安阳市和海南岛两地连续8个世代交替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3566是运用相同雄亲交叉巢式遗传设计的选育技术导入亚热带玉米种质,然后经安阳市和海南岛两地连续回交2个世代,再连续自交选择6个世代选育而成。安玉13号于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4013。2产量表现2.1河南省玉米预备区域试验2001年,安玉13号参加河南省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通单258今后大面积推广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通单25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区域、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结果]通单258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通2127作母本、通17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吉林省2011~2012年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审定。[结论]通单258综合性状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玉米种质资源贫乏和遗传基础狭窄所引起的增产潜力有限、病害发生严重等突出问题,安阳农科院通过采用高起点的基础材料和创新种质利用方法,选育出了国审玉米新单交种安玉13号。安玉13号母本自交系"A28"是选用国内与国外血缘种质材料,导入热带玉米种质,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父本自交系A3566是采用系谱法把温带玉米种质的丰产性和热带玉米种质的抗逆性相结合选育而成。安玉13号的选育是根据"瑞德×SWAN×旅大红骨"的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以A28为母本自交系、A3566为父本自交系组配而成。安玉13号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的突出优点。同时就安玉13号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大面积试验示范及推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23-6924
[目的]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06~2007年连续2年在毕节地区进行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试验示范。[结果]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在毕节地区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1.90万雠,有效保收面积10.71万hm^2,比当地主栽杂交种新增玉米总产量7.50万t,新增副产品9.00万t,新增总产值12153.01万元,新增纯经济收入为8803.3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通单248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单248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于2010年育成的玉米(Zeamays L.)新品种,组合为通1643×通1922。介绍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以揭示其推广潜力及应用价值。[结果]该品种在吉林省2008~2009年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全生育期128 d,需≥10℃积温2 550℃左右,属中熟品种。[结论]通单248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于维忠  吕振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19-12919,12943
[目的]探讨早熟鲜食糯质玉米杂交种烟早糯5号的高产潜力和应用价值,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烟早糯5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结果]烟早糯5号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根据目前糯玉米生产市场的需要,以自交系SHll411为母本、自交系HN5113为父本选育的一早熟糯玉米新品种。株高240cm,穗位高100cm,穗长22.8cm,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子粒黄色,花丝绿色;品质优良,糯性强,果穗商品性好;品种抗病性强;鲜果穗单穗重0.3kg,2010—2013年连续4年的试验,鲜果穗平均产量20250kg/hm^2;春播鲜穗采收期一般在78d,比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京科2000糯玉米品种早熟12d;一季产值6万元/hm^2左右,一年可种两茬。[结论]烟早糯5号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性好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糯玉米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丹玉48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988为母本,丹795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0~2002年辽宁省各级试验表明:丹玉48号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熟期适中、活秆成熟等特点。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5]213号。目前在吉林、辽宁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表现优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威  郭志强  陈岩  冯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1-5812
[目的]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方法]对沈玉2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倒性强、出籽率高、耐瘠薄、耐密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性,已于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合在春玉米区有效积温≥2 800℃的地区栽培,及在夏玉米郑单958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新象938今后大面积推广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新象93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新象938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铁9806U2作母本、铁30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辽宁省2008~2009年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2009年底通过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新象938具有耐密植、高产、优质、高抗、广适性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特用糯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组合的选育方法及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从全国各地引入144个特用糯玉米品种资源,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实训园进行种植。在生育期间进行物候期观察及地区适应性鉴定,淘汰地区适应性差的品种,选择适应北京地区的品种。[结果]根据北京地区目前糯玉米育种目标,提出了糯玉米选育的要求,生育期为85~90 d,适口性好,鲜穗产量为1.35万kg/hm2以上,抗病虫糯玉米品种。经多年选育出N26-11×N24-10组合。同时对糯玉米种植密度、施肥、除草剂等关键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为特用糯玉米育种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穗腐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抗玉米穗腐病的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牙签法接种串珠镰刀菌,对5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抗穗腐病鉴定。[结果]筛选出高抗(HR)自交系3份、抗病(R)玉米自交系5份。不同来源的材料抗病性有较大差异:海92-1的选系抗性较差,大多属于高感材料;热带亚热带玉米改良自交系抗性较好。[结论]为有效开展玉米抗穗腐病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0个玉米新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以期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间比法排列设计,研究遵义市部分主推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各个品种株高在219.00~286.00 cm;穗位高在78.50~141.00 cm;穗长在15.05~22.75 cm;穗粗在4.10~6.00 cm;穗行数在13.70~17.80行;行粒数在26.30~40.15粒;秃尖在0.50~3.07 cm。[结论]综合考虑,株高、穗位、果穗适中的品种有露新23、正大999、腾龙1号、宝玉007、富春339、金玉818、天池2号、华丰99、海禾23、安玉2166、卓玉818、天玉3000、濮单6号、川玉13。  相似文献   

14.
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创建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为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杂交、回交、自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对黄早四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成功转育,并对其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观察回交转育成的近等基因系的抗感变异及配合力变化特点。[结果]对照黄早四发病率46%,入选的25个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发病率均小于10%,入选率为92.6%;多数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与对照黄早四之间的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而M135、M140等几个自交系所配制的杂交种产量突出,超过对照郑单958,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结论]试验所得抗玉米丝黒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和配合力都已经非常接近黄早四,而其抗玉米丝黑穗病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黄早四不抗玉米丝黑穗病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玉米诱变变体库,创制玉米新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玉米优良自交系B73和郑58,构建变体库;选取小叶夹角突变体rla1、rla2进行密植产量测定和遗传学分析.[结果]2个突变体库的M2代含有表型丰富的突变体,尤其是一些突变体表现出优良农艺性状,如叶夹角小、棕色叶中脉、矮化、抗性,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rla1、rla2表型相似,较初始材料耐密植,在试验各种植密度下,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产量随着密度增大而提高,其最大密植度在100000株/hm2.遗传学分析显示,rla1、rla2都是单基因隐性突变,而且是等位基因突变.[结论]B73和郑58的EMS突变体库为玉米育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杂交棉新品种选育以及"喜杂棉0507"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了"喜杂棉0507"育种目标的设计、采取的技术路线和育种方法,并探讨其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结果]"喜杂棉0507"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综合表现突出。[结论]该品种可在安徽省棉花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邢向茹  陈晨  刘瑞响  赵璞  李成璞  张祖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70-12672,12686
[目的]探讨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氮胁迫下的生长反应。[方法]在正常供氮(N+)与氮胁迫(N-)条件下,对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产量和苗期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Ye478与5个导入系产量和苗期性状有明显差异;与N-相比,N+条件下产量和不同处理时期苗期生物量均有增加,其中L58和L28产量因子增幅较小,是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利用的导入系;L8增幅较大,是氮胁迫条件下氮低效利用的导入系。[结论]为耐低氮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沧州生态类型区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自主选育的66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品比试验,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与穗粗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位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由逐步回归分析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t检验也在显著水平,千粒重、行粒数和穗行数对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高产型玉米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进一步筛选出苗期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方法]以河北省主推和新审定的20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苗期沙培试验,测量苗期根条数、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总生物量、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8个根系性状。[结果]干旱胁迫对苗期8个根系性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长、根表面积和干重根冠比在不同品种间和不同处理间均表现显著差异,可作为抗旱指标。综合3个抗旱指标的分类结果,认为农单08-5为强抗旱品种,伟科702和郑单958为中度抗旱品种,先玉335为弱抗旱品种。[结论]该研究筛选出苗期抗旱性玉米品种,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