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地流转对耕地保护的影响——以生态农业为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期农地流转开始在全国各地自行发起,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1380万hm2。伴随着农地流转工作的开展,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违背了农地用途管制不利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利用正反对比法,主要结合生态农业视角分析农地流转对耕地保护积极作用和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有利于为农户提供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耕地条件,尤其相对生态农业经营者来说流转经营既保护了耕地数量也保护了耕地质量,但是也存在流转不规范,市场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流转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让农地流转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与土地的合理利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农地流转政策演变、基本态势以及流转中出现的"去粮化"行为动因分析发现: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我国粮食产量、耕地质量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大。为规避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建议农地优先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农地流转费用指导标准、规避农地流转政府强制行为、加强对农地使用用途监管和完善流转农地种粮低收益补贴等。  相似文献   

3.
农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经营的重要措施,但实践中存在农地"非粮化""非农化"、农地流转过度集中、农地被迫流转等风险。因此,需通过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地流转用途和规模的监督、构建农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制度、完善农地流转合理定价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式完善"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4.
如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经营规模与支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各省皆有分布,部分地区近年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从农户土地利用的决策逻辑出发,基于"工-农"收益持平的分析视角计算自己耕种和转入农地2种情况下的必要经营规模。只有保证从事农业生产能够达到与进城务工者基本相当的收益,才能使农民不种地的想法得以阻断。为了让农民以更小的经营规模就能达到"工-农"持平收益的要求,提供农地流转补贴、调整种植结构都是可以考虑的支持政策。农地流转是破除耕地撂荒困局的必由之路,不仅要农地流转,还要达到农地集中具备一定的规模。政府应鼓励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种粮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并调整支农惠农政策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当前我国农地流转的背景,在梳理耕地多功能价值发展的基础上,从粮食生产、社会保障、生态安全及区域贡献四个方面阐释农地流转对耕地价值发挥的助推作用,针对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地流转存在农民流转意识不强、流转中介机构缺乏、流转行为不规范、"非粮化"经营现象严重等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农地流转要坚持以维护农民权益为前提、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和以推动建设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变化是引发土地生态退化的重要因素。以黄河三角洲季节性干旱区山东省无棣县为例,基于RS、GIS技术,采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分析199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 20年来,无棣县土地利用呈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盐田及养殖用地面积增加,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的"四增三减"特征;各地类间呈流转量大且频繁复杂的关系,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综合变动率达39. 00%。(2)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减少趋势,年均减少0. 35%;耕地、林地、盐田及养殖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 26%、0. 83%、2. 57%,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减少,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 78%、-2. 14%、-1. 91%;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均有所减少,尤以水文调节功能减少量最多。(3) 20年来无棣县万元GDP生态价值年均负增长率达12. 94%,说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付出了较高的生态代价。表明无棣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动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今后应强化土地生态利用,严控建设用地扩张、加强农地和水域保护、推进未利用地生态开发,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的现状,对农地流转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缺乏良好的流转平台、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等因素是影响我国农地有效流转的重要因素。经研究分析认为,农地流转过程中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完善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加强对流转后土地规划利用的监督,多管齐下,从根本上改变农地流转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通过创新耕地流转机制,实现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和全程机械化服务,多措并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在制止耕地抛荒、稳定粮食生产方面成效显著,为破解"有地不种,想种没地"难题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地撂荒、经营分散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矛盾的根本措施。加快农地流转市场化,建立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土地流转存在零租金现象,抑制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基于此,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利用171份农户调研数据,从地块尺度研究农户转入耕地补偿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转入耕地以零租金为主,租金转入耕地比重非常低;尽管农地流转方式极不规范,但租金转入相对零租金转入正式,且零租金转入耕地比重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地块面积、平均经营地块面积、农业劳动力、人均种植业收入、房屋离集市距离及种植作物类型对农户转入耕地补偿行为有显著正影响,而对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影响,对其他变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余永和 《农业考古》2012,(4):270-272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归属(集体所有制)和用途(农地只能用于农业)的前提下,承包方(即流出方)依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给受让方(即流入方)的行为,即稳定所有权,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农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项"摸着石头过河"的事业。梳理农地流转政策的演进历程,总结农地流转政策的成就与缺失,对于完善农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及管窥农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无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周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47-950,955
农地征收直接造成农村耕地减少,损害农民利益,危及整个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有执法者政治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低下,法律制度不健全,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的弱化等一阐述了农地征收的现状及危害,分析了过量征收的原因,并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耕地减少的原因,并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阿勒泰地区典型县(市)阿勒泰市和福海县共10个村的调研数据,运用SPSS 20.0中的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牧草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对阿勒泰地区典型县(市)的阿勒泰市和福海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力数量、牲畜数量、是否转入牧草地、是否转出牧草地、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意愿的牧草地转入费、意愿的牧草地转出费和牧草地是您收入的主要来源方式吗8个影响因素显著,并且分别对这些显著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牧草地的流转有利于牧草地土地生产率提高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牧草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了阿勒泰地区典型县(市)阿勒泰市和福海县共10个村的调研数据,运用SPSS 20.0中的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牧草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对阿勒泰地区典型县(市)的阿勒泰市和福海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力数量、牲畜数量、是否转入牧草地、是否转出牧草地、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意愿的牧草地转入费、意愿的牧草地转出费和牧草地是您收入的主要来源方式吗8个影响因素显著,并且分别对这些显著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牧草地的流转有利于牧草地土地生产率提高的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牧草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以大连市1996~2003年的园地面积详查数据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长期趋势法、线性回归分析法、供需分析法和灰色系统模型法等5种方法对大连市规划年期的园地面积进行预测,并对不同方法所得出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权衡,最终选取一种能够协调各方用地需求及体现经济发展态势的园地用地规模预测方案。  相似文献   

16.
邱继勤  邱道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84-9286
揭示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的产生机理,阐明了地票交易模式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地票落地的用途管制、空间管制的特殊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规范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过程中农业用地规划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小王庄镇的实际现状,结合土地整理规划的成果,对沈清庄村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旨在为农业用地的专项规划模式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地流转的上海市农业旅游用地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市农业旅游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上海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相关配套设施不规范.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县多种农业旅游形态的用地调查,对各种农业旅游形态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构成进行了划分,在统计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原则,初步提出了不同旅游形态下的适宜用地控制规模等,并就相关保障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复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但经历20多年的发展仍未形成一套完整、适用的土地复垦体系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复垦管理、技术等研究现状,采用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土地复垦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土地复垦体系,包括土地复垦理论体系、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和土地复垦监管体系4部分。土体复垦体系的构建可以为研究和编制土地复垦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等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依据,以促进我国土地复垦事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土地托管这种新兴的土地运转模式在我国的逐渐发展,土地全托管方式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分析辽宁省农机合作社的土地全托管增收的实体案例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土地全托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提高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环境等优点,也存在着资金、人才、环境、市场风险和种植选择等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政策扶持、农业保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