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数年来,蚕多元交杂种和限性品种的增加特别显著。多元杂交种,其交杂原种比单交杂的原种体质强健而易饲育,产卵能率也良好。限性品种,可根据幼虫的斑纹容易鉴别原种的雌雄。这些都有利于蚕种生产的省力化和简易化。  相似文献   

2.
<正> 评价桑树品种的优劣需参考许多项目,每一桑品种在这些项目上的表现互有高低,且这些项目的重要性及项目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迄今对于桑树品种的评价,主要依靠经验和理解对诸多性状值综合评价,缺少直观的、精神的计量。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桑树品种诸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估,以期直观、科学地评估桑树品种的综合性状。 综合评估方法与原理 资料取自全国桑品种鉴定山东滕县鉴定点1983—1988年鉴定报告。各品种主要性状平均值列于表1。把所有品种构成的矩阵看作一个灰色系统,每一品种看作系统的一个单元,将对照品种湖32  相似文献   

3.
(一)优点: 镇五、镇十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经过多年增养选育出来的一种多丝量新品种,镇五×镇十和镇十×镇五的交杂型式,在1956年春秋两期进行了交杂鉴定,1957年春期正式制成了一代交杂种。秋期投入农村饲养试验,以现行品种瀛文×华十及其反交作对照,结果证明了镇五×镇十,镇十×镇五适于秋期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现行蚕品种间雌雄间微茸的发生以及外、中、内层微茸的分布情况作全面调查,以便生产上对微茸发生多的品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微茸,为丝织工业提供优质原料,为此进行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1988年春期由本校蚕种室提供现行蚕品种的12个原种及12个交杂种。即春用品种原种有:杭7、杭8、菁松、皓月、浙蕾、春晓6个;春用品种交杂种有:杭7×杭8及反交、菁松×皓月及反交、浙蕾×春晓及反交6个。夏秋品种原种有:浙农1号、苏12、薪杭、科明、兰天、白云6个。夏秋品种交杂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国际上任何国家有关条例都明确规定,现行桑蚕原种是禁止输出。又从遗传学分析,彻底交杂的一代交杂种中也无法选别纯种。1982年底至1985年初,我曾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应聘,担任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蚕桑技术总顾问,马达加斯加当地的蚕品种全部是着色无滞育期多化性品种,而  相似文献   

6.
全国桑树品种资源和选育种科研工作座谈会指出:“我国是栽桑养蚕生产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桑树分布极为广泛,生态环境复杂,有着丰富多采的桑树品种资源,其中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和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对国内外桑树品种资源必须广泛搜集,妥善  相似文献   

7.
桑树品种查询系统是根据1993年出版的《中国桑树品种志》所描述的546个桑树品种的植物学特性,按枝条、芽、叶、花、果不同的器官进行分类,再根据各器的不同形态特征分若干个等级,各个等级有不同描述,以每种描述作为一个查询对象建立起的数据库查询系统。只要输入某个桑树的形态特性描述,即可查找到已记录的含该特征的桑树品种,实现了桑树品种的智能查询,为桑树品种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8.
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研究与优良品种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1 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1.1 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引进和整理桑树品种资源(即遗传资源)是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是育种的基础工程,品种资源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则是育种能否突破的重要关键。我站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历来比较重…  相似文献   

9.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0.
《北方蚕业》2021,(1):27-27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成教授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计东风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桑树栽培品种》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发行,16开本,精装,定价180元。《中国桑树栽培品种》是现今我国桑树栽培品种之大全,汇聚了我国桑树栽培品种720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优良桑树品种93个,地方桑树品种572个,果用、茶用、药用桑等特殊品种55个。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蚕种生产上以及在农村饲养交杂种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三眠蚕和不结茧蚕多发的现象,它们或是某些品种较多发生,或是某些地区较多发生,这就说明三眠蚕与不结茧蚕的发生,与品种、交杂种方式以及饲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可注意的是,三眠蚕和不结茧蚕的发生有相互的关系,在三眠蚕多发生的品种和条件下,不结茧也多发生。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适合休闲观光需求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研发了一种桑树超高立体嫁接方法.这种嫁接方法可用3~10 m高的桑树植株作砧木,在其1年生或多年生枝条上嫁接单一品种(花叶长果桑)的接穗,可在砧木8m以上部位选择1年生或多年生枝条分别嫁接2个品种(火炬桑和垂枝桑)的接穗,以及再在向下生长的垂枝桑条分别嫁接3个品种(火炬桑、垂...  相似文献   

13.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桑树品种的优劣影响整个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蚕桑生产主产区,如何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引进和推广新桑品种尤为重要。2002年笔就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丰产性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广东桑种与其它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效开发桑叶多糖药食功能的目的,对广东桑种、鲁桑种、白桑种的近100份具有代表性的桑树品种进行了桑叶多糖含量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较鲁桑种、白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高,不同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多倍体桑树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总体上高于二倍体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成教授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计东风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桑树栽培品种》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发行,16开本,精装,定价180元。《中国桑树栽培品种》是现今我国桑树栽培品种之大全,汇聚了我国桑树栽培品种720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优良桑树品种93个,地方桑树品种572个,果用、茶用、药用桑等特殊品种55个。  相似文献   

16.
<正>喷施宝作为桑树叶面肥,对桑叶的增产效果已被确认,在农村丝茧育桑树上应用较多,但在种茧育桑树上使用未见过报道。1991年春蚕期,我们在海安蚕种场四区苏5×苏6品种用叶桑园中试用,结果除对桑树有增产作用外,还发现该批蚕发蛾后,蛾子比较活泼,交配困难,散对增加,产卵不安定,不受精卵多。为查明这种现象是否与桑树使用喷施宝有关,进而探讨喷施宝能否适宜作为种茧育桑树的叶面肥,笔者于1991年中秋进行了种茧育桑树使用喷施宝对家蚕产卵及卵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从桑树存活率、单株条数、叶条收获量、叶条品质和叶条比5个方面探讨不同桑树品种用于开发动物饲料的适宜性,为筛选适宜动物饲料化利用的桑树品种提供参考。经连续5年试验,发现所用杂交桑品种比嫁接桑品种存活率高、发条数多、收获量大,更适宜用作动物饲料。合理的桑条收获方式是:根据饲喂动物的营养需求和能量需求,结合桑树的生长状况,确定收获时期;根据桑树品种及栽植地气候环境条件,按照用树与养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每年的收获次数。  相似文献   

18.
桑树良种是夺取桑叶高产,蚕茧丰收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蚕茧、蚕丝和蚕种品质的前提。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对桑树良种的要求日趋迫切。为此,我们课题组在涪陵地区农科所桑树品种比较园,对桑树10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1989年秋叶产量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9.
以江苏省现行多丝量蚕品种苏_5、苏_6正反交杂种春茧(本省镇江等4个蚕品种试验场提供)为材料,进行茧丝性状测试试验,结果发现9年来该品种的茧丝长等7项茧丝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测定均值下降量:茧丝长174m、解舒率13.96%、解舒丝长320m、茧丝纤度0.33D、粒茧丝量0.102G、洁净6.44分、清洁1分;出丝率变化不明显。其中以解舒丝长、洁净两项性状的下降对茧丝质影响最大。试验分析认为苏_5、苏_6正反交杂种存在着茧丝性状退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倍体桑品种由于具有叶质优、抗性强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多倍体品种是目前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10年的选育研究,选出了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