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木耳菌糠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等五种菇类菌丝生长的化感效应分析结果,选用黑木耳菌糠有促进作用的平菇菌株和化感效应不明显的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试验。采用传统木屑78%培养料配方为对照,按照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质量比为15%、30%、45%、60%、78%的五个配方处理,进行平菇和秀珍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当利用30%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栽培平菇和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达到最高值,均与对照以及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当菌糠替代量高于45%时,平菇产量低于对照,菌糠替代量达到60%时,生物学转化率低于对照的生物学转化率;黑木耳菌糠的添加,对秀珍菇的单产和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平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茶薪菇和黑木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糠不同比例替代木屑栽培茶薪菇 (Agrocybe aegerita)和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以常规培养料(木屑8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为对照,探讨平菇菌糠部分替代木屑栽培两种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茶薪菇和黑木耳是可行的;且在供试替代比范围内,两种食用菌产量随替代比的增加而增加;供试配方中,配方D(木屑40%,菌糠4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栽培的茶薪菇和黑木耳产量均最高,筛选为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黑木耳菌糠的循环再利用,解决黑木耳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黑木耳菌糠为主要基质,发酵料栽培大球盖菇,并以常规配方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出菇早、产量高等特点,鲜菇产量达到6.98 kg·m~(-2),生物学效率52.3%;黑木耳菌糠还可以促进培养料发酵,提高料堆温度。该技术可以在黑木耳主产区进行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对加快黑龙江省草腐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黑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栽培元蘑,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③(黑木耳菌糠25%,木屑55%,麸皮15%,玉米粉2%,豆粉1%,石灰1%,石膏1%)。该配方栽培元蘑菌丝生长、产量、生物学效率略优于对照组,并且元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与对照相当。以黑木耳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元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蔬菜》2016,(4)
把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一次性出菇后的菌糠、木屑、棉籽壳、麸皮、糖、石膏和石灰按不同的配方组合,经过发酵、灭菌后用于生产黑木耳,研究适合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中添加杏鲍菇菌糠栽培黑木耳,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长势均良好,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在栽培料中加入30%杏鲍菇菌糠的处理效益最好,较对照增加16.5%。  相似文献   

6.
以香菇菌糠为基本栽培基质,将其分别与土壤、煤渣和珍珠岩等混合,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番茄幼苗的萎蔫率大小依次为T3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与菌糠栽培真姬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姬菇为试材,利用玉米和菌糠为栽培培养料,以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比较2种原料对真姬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栽培真姬菇,其菌丝生长速度、平均产量、营养成分好于菌糠栽培,但经济效益低于菌糠栽培;用玉米秸秆和菌糠栽培真姬菇的平均产量、粗脂肪含量和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经济效益较对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滑菇培养料中,适当添加香菇、黑木耳、杏鲍菇三种菌糠,可明显加快滑菇发菌速度,减少菌棒的杂菌污染,缩短出菇期。其中,添加杏鲍菇菌糠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采用杏鲍菇菌糠40%,棉子壳30%,杂木屑29%,石膏粉1%的配方栽培滑菇,生物转化率比对照提高20%。  相似文献   

9.
菌糠料种天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泉源  樊文丽 《食用菌》2001,23(6):20-21
天麻是以樱桃、槲栋、青桐等树作栽培原料为好 ,其它阔叶树次之。笔者曾用稻草、谷壳、杂木屑等多种代料栽培天麻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香菇、平菇、金针菇、木耳、灵芝等下床菌糠种天麻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1 栽培地点菌株 栽培地点为人防地道 ,菌株为水红天麻。生长期温度为 17~ 2 3℃。料含水量 65 % ,空气湿度 85 %左右。2 培养材料  1优质樱桃木 (对照 ,当地最好的老法栽培 )。 2平菇菌糠棉壳。 3香菇菌糠 (木屑 )。3 栽培方法与结果 种前打扫卫生和喷敌敌畏杀虫剂 1次 ,然后砌砖池。采用随机排列 ,每处理重复 3…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糠是目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主要副产品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组成结构,是栽培双孢蘑菇的优良基质原料来源。基质中采用处理B(杏鲍菇菌糠70%、牛粪26%、CaCO_3 2%、CaSO_4 2%)发酵生产培养基,以及处理C(杏鲍菇菌糠96%、CaCO_3 2%、CaSO_4 2%)经加热灭菌100℃保持8 h生产培养基的方式均可以获得双孢蘑菇栽培成功。菌丝生长速度方面合成料栽培快于杏鲍菇菌糠料;产量结构方面,菌糠发酵料栽培出菇主要集中在前2潮,合成料和菌糠灭菌料栽培趋势一致;产品质量方面,合成料栽培的子实体个体大于菌糠料,合成料栽培菌盖直径5.1 cm,菌糠发酵料为4.7 cm,灭菌料为5.0 cm;菌糠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大于合成料,合成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5 kg·L~(-1)和64.2 g/100g,菌糠发酵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8 kg·L~(-1)和73.1 g/100g,灭菌料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78 kg·L~(-1)和74.1 g/100g。合成料栽培菌褶色泽较菌糠料颜色深。  相似文献   

11.
从菌糠的发酵工艺、原料配比、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杏鲍菇菌糠+牛粪为主料的配方(1)双孢蘑菇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9.7%;该配方栽培效益最高,与对照相比增收7元/m~2,效益提高33.3%。  相似文献   

12.
平菇菌糠提取液对四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桂云  马怀良 《北方园艺》2010,(22):170-171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平菇菌糠提取液对黑木耳、平菇、鸡腿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不同量的提取液对平菇和鸡腿菇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对黑木耳和杏鲍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从而表明,平菇和鸡腿菇不宜用平菇菌糠栽培。种植黑木耳和杏鲍菇时可以用平菇菌糠作为培养料,菌糠用量比例达40%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黄建聪  杜红慧  朱坚 《蔬菜》2018,(12):69-73
为探究灰树花菌糠对灰树花栽培的影响,在新栽培料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灰树花菌糠,比较菌丝生长情况、栽培周期和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菌糠10%、20%时,菌丝长速显著加快,30%时不显著,大于30%后菌丝长速下降且菌袋培养后期黄水增多;菌糠添加的比例对原基形成到采收的时间影响不显著,主要影响原基的形成时间,添加菌糠10%、20%时形成时间显著缩短,添加菌糠30%影响不显著,之后显著延迟;当菌糠比例为30%时,生物学效率最高。最终确定,最佳菌糠添加比例为20%~30%,平均生物学效率可提高10.84%。  相似文献   

14.
车海忠 《北方园艺》2011,(24):202-204
以双孢菇2796、鸡腿菇4号为试材,利用平菇、金针菇菌糠栽培双孢菇、鸡腿菇并进行羔羊育肥研究.结果表明: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菌糠的添加量40%为最优;菌糠替代玉米芯或棉籽壳等生产主料栽培鸡腿菇添加20%~40%的菌糠和对照相比降低成本18%~35%,而产量仅下降9.6%~16.8%;菌糠饲料替代粗粮育肥羔羊菌糠添加20%育肥效果明显,增重率较对照高13.7%,毛体重较对照高3.2 kg,羔羊胴体重比对照组羔羊提高1.79 kg,屠宰率较对照提高2.2%.  相似文献   

15.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为试材,在连作土盆栽条件下探讨了内生真菌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mn)ND35菌肥对其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空白对照、连作土壤施加2%菌糠和连作土壤中施加2%球毛壳菌ND35菌肥(即菌糠 + ND35菌株)。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2%菌糠和ND35菌肥对平邑甜茶植株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菌肥效果最为明显,施加2%菌肥的7月植株干、鲜样质量分别增加了71.9%、71.6%,9月增加了155.9%、153.1%,9月施加2%菌肥的效果比菌糠更加明显。施加2%菌糠和ND35菌肥均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9月最多。其中施加2%菌肥增幅最高,7、8、9月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5.9%、89.1%、216.3%,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8.7%、124.7%、131.1%。两种处理均增加了土壤酶的活性,8月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其中以施加2%菌肥的土壤酶活性增幅最为明显。施加2%菌肥还增加了平邑甜茶植株的根系活力,7、8、9月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9.0%、50.2%、20.2%。与对照和施加菌糠处理相比,球毛壳ND35菌肥可以更好地改善苹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培养料发酵、发菌管理及出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利用黑木耳栽培废料即黑木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新技术,以期为黑木耳菌糠的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过去生防菌剂研发的基础上,进行了以玉米秸秆为载体,构建以核心有益微生物种群为主体的设施蔬菜土壤快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菌剂处理番茄平均株高和茎粗均高于常规栽培。其中,用混合菌剂H处理,移栽20d后株高比常规栽培高10cm,茎粗增加1.0mm以上;各处理的小区平均产量普遍高于对照,以用混合菌剂H处理后番茄的产量最高,相对常规栽培增产112.4%;茄子地用Paecillomyces lilacinus PL处理后单位小区产量较常规栽培增加35.5%;此外,菌剂处理可显著提高作物的座果数和单果重量。其中,混合菌剂E处理的番茄平均单果重达到245g,比对照(185g)明显提高,每株的平均座果数比对照增加2个,番茄畸形果率比对照降低55%,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平均增加32.7%。对地温和CO2的监测结果表明,PD-D菌剂处理后20cm地温比对照提高3~8℃,同时有效提高夜间和阴天的温室气温;CO2浓度提高4~10倍,最高可达4349μL/L。  相似文献   

18.
金硕  王升厚 《现代园艺》2013,(18):13-14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双孢菇菌糠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栽培效果最佳,不仅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而且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处理1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双孢菇菌糠堆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番茄果实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滑子菇菌糠作为原料栽培杏鲍菇试验,通过比较不同菌糠含量下杏鲍菇生物学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结果最佳配方为滑子菇菌糠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1%,石灰1%。  相似文献   

20.
木耳菌糠袋栽滑菇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的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袋栽滑菇,以培养料(木屑89%、麦麸10%、石膏1%)为对照,探讨木耳菌糠栽培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木耳菌糠添加量25%~45%时,可缩短发菌天数,其中菌糠添加量为45%时,满袋天数仅需52 d,并且长势较好;但菌糠添加量为55%~65%时,则延长了发菌天数,而且菌丝稀疏,长势也弱。对照(CK)与木耳菌糠添加量是25%~45%时,子实体生长良好,并且出菇整齐;菌糠添加量为55%~65%,则出菇不整齐。CK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但配方4(菌糠45%、木屑34%、麦麸10%、石膏1%)的生物学效率与CK差异不大,从成本和生态效益考虑,配方4栽培滑菇具有可行性,并已在广灵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