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正>大豆的需肥规律表明,大豆从花芽分化到始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大豆植株需要大量营养的时期。实践证明,在大豆的分枝期到初花期进行一次追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土壤肥力低,大豆前期长势瘦弱,封不上垄的地块,根部追肥效果更显著。但在土壤比较肥沃,或施基肥、种肥较多的情况下,大豆植株生育健壮,比较繁茂时,就不宜进行根部追肥,更不宜追施氮肥,否则,将造成徒长倒伏而减产。追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科学施肥是获得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 要重视追肥 肥在玉米生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追肥以速效氮为主,并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配以磷、钾肥。通常分3次追肥,即苗肥、拔节肥、穗肥。苗肥应早施,拔节肥和穗肥要多施。夏玉米在拔节和孕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速度非常快,对氮、磷、钾需求都比较多,因此,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施肥好坏对产量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误区之一:只施底肥。不追肥时下很多用户怕麻烦,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种施肥方法是不科学的。作物在早期对养分需求较少,施足基肥后确实能够保证长时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后劲比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续期也是有限的,特别对于保肥保水能力较差的土壤,不及时追肥更容易造成脱肥现象。所以,对生长期超过2个月的作物应适当追肥,保证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追肥 追肥的次数和数量要根据地力情况、基肥数量和质量以及瓜秧的长势情况而定。追肥的原则是:轻追苗肥,有时只对生长弱小的幼苗追肥;营养生长期适当追施磷、钾肥.重追结瓜肥。第一次追肥在苗期,称作提苗肥,每亩施硫酸铵7.5—1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在株间挖7—10厘米深的小穴施入.而后覆土。第二次追肥在坐瓜后,称作壮果肥.行间每亩追施饼肥50—75千克,并掺入硫酸钾10千克,根据瓜苗长势。一般在生长后期,还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作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5.
一、及时追肥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单靠底肥和种肥不能满足玉米拔节孕穗期和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要,要根据土壤、底肥和生长势等情况确定。在地力肥、底肥足和植株生长健壮的情况下,追肥时间晚些,一般孕穗期每亩追尿素14公斤或硝酸铵18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深施肥。在土壤瘠  相似文献   

6.
生产中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大豆生长后期脱肥,其表现是大豆生长前期正常,结荚期后叶片变瘦弱发黄,植株生长缓慢。有的叶片不正常的深绿或变褐紫,叶片上有很多坏死的小斑点状组织,植株早衰,呈现假象病征,表现明显脱肥。但很多种植户对这一现象认识不正确,把脱肥看成是病,采取一些防病措施,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为了正确引导种植户,提高大豆栽培水平,对全场大豆生产田进行了调查和追肥试验示范,目的是找出易脱肥的地号和地块,以及形成脱肥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油菜大田管理分三个阶段,一是苗期管理,二是蕾薹期管理,三是花果期管理。 一、苗期 1.早施提苗肥,重施开盘肥。提苗肥施用以早为好,有利于在11月较高温度下,促其多长叶快发根。苗期追肥,一般应追施2次。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立即追肥,约在移栽后7~10天.以速效肥为主,每亩施粪肥水1000~1500公斤加速效氮素5公斤左右。移栽后20—30天内第二次追肥,卣用肥量与第一次相同。开盘肥也叫腊肥,是油菜越冬期的一次重要施肥,南于越冬期是湘菜根系生长、叶片制造和积累有机养分的时期,也是花芽开始分化、腋芽开始萌动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开盘肥应以迟效肥和速效肥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  相似文献   

8.
以发酵的麦糠、菇渣、玉米芯按体积比5∶3∶2混合作为番茄栽培基质,设低(L)、中(M)、高(H)3个追肥水平和结果期每穗果(A)或隔穗果追肥(B)2个追肥频次,研究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A-L(每穗果低肥)和B-M(隔穗果中肥)处理的番茄生长最好,B-L(隔穗果低肥)处理长势最差;A-H(每穗果高肥)处理氮、磷和B-H(隔穗果高肥)处理钾素吸收量最大;A-L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最高,A-H处理的利用率最低;番茄产量以B-M处理最高,比不追肥增产20.5%;其次是A-L处理,比不追肥增产15.8%;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以低肥处理较好。每穗果低肥和隔穗果中肥可作为该基质栽培番茄的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土肥 《农家致富》2007,(7):33-33
根据豇豆的需肥规律应该怎样施肥? 答:豇豆在开花结荚之前,对肥水要求不高。但因豇豆的根瘤菌远不及其他豆科作物发达.需要供给一定数量的氮肥。因此,前期宜控制肥水抑制生长:开花结荚以后,养分需要增加.要及时追施肥料,以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豆荚盛收开始.需要更多肥水.如脱肥脱水,就会落花落荚;茎蔓生长衰退。在结荚盛期开始重施追肥,促进翻花,可延长采收期半个月左右,每亩增收150~250公斤。根据豇豆的需肥规律.采取“先控后促”的施肥原则.使前期不因营养生长过盛而延迟开花结荚,后期不因脱肥脱水而营养生长过早衰老,这样就能夺取豇豆高产。根据菜农经验。豇豆基肥一般每亩施厩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草木灰75公斤。追肥用人畜粪水。苗期和抽蔓期施10%-15%浓度的.开花结荚以后保持30%~50%浓度,3,5天1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叶面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适合花生叶面追施的肥料及其施用方法是: 一、尿素 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如果植株有脱肥现象,或连续降雨造成土壤积水,花生根部吸肥困难时,可用1%尿素溶液叶面喷施,每667米^2每次喷洒60千克。  相似文献   

11.
韩岐 《吉林农业》2010,(7):70-70
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仗。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错误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量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速效肥并用。  相似文献   

12.
一、合理追肥1.叶面追肥。叶面追肥是为生育后期补充结荚和鼓粒期营养不足的一种辅助措施。大豆前期长势弱时,在大豆初花期每亩用尿素0.67千克加磷酸二氢钾0.1千克溶于33千克水中叶面喷施,并根据缺素状况加入微量元素肥料。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是需肥的高峰期,要及时追肥,补充大豆后期对养分的需要,此期的叶面肥最为可用:施用肥料要以磷酸  相似文献   

13.
食荚豌豆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如果基肥未使用速效性氮肥,可在苗期结合中耕每亩施硝酸铵18公斤。如果基肥用量少或是生长后期发生脱肥现象,可以在抽蔓期和结荚期追肥。  相似文献   

14.
任俊香 《河南农业》2011,(12):23-23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就是把肥液喷洒到作物的茎叶上,利用茎叶吸收养分的功能进行补充施肥。小麦的生育进入中后期后,植株逐渐由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掌握大豆需肥规律,对提高大豆产量、减少种植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太和县实际出发,总结了大豆需肥规律,并从基肥、种肥和追肥三个方面介绍了夏大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肥即根处追肥,在生产上已普遍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农作物受到洪涝雹灾、病虫为害之后及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喷施,具有高效低廉、供肥及时等好处。  相似文献   

17.
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错误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量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速效肥并用  相似文献   

18.
致富喜讯     
近几年来.湖南省各地普遍推行了油菜板田移栽.这对于缓解油菜生长季节与劳力、畜力的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而板田油菜通常又没有施用底肥,因而在移栽以后各个时期的追肥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要使板田油菜获得高产优质.在田间管理上要特别注意施好如下“五肥”:  相似文献   

19.
温室蔬菜管理“四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低温季节尽量少浇水、不追肥 冬季决定蔬菜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肥水。有些人认为植株长得慢甚至不长是缺肥少水,这是一种错误的推断。因此,在保证底肥、底墒的情况下,在2-3月份低温期尽量少浇水、不追肥,立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日照加长可酌情给予肥水,但浇水、追肥量一次也不应太大,直至春分以后进入采收盛期,才应加大肥水管理,保秧促产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豆生育特性、需肥规律的分析,制定合理的大豆推荐施肥方案,提出适合当地的施肥指导意见:根据作物在生育时期内的需肥规律,将所需肥料分成基肥、种肥和追肥分期进行施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体系,配合氮、磷、钾、钙和钼营养元素,达到大豆高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