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可按照生物组织层次分为:在景观层次,以农业土地利用布局为核心的景观模式; 在生态系统层次,以农业生态系统组分能物流连结为核心的循环模式; 在群落层次,以生物种群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立体模式; 在种群层次,以食物链关系设计为核心的食物链模式; 在个体与基因层次上,以动植物品种选择为核心的物种与品种搭配模式.处于上一层次的生态农业模式基本类型可以与向下各个层次的模式套叠,形成复合模式.生态农业基本类型属于基础分类,不排斥其他根据方便利用、容易理解的其他分类方式.这种基本类型的区分有利于认定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有利于模式改进、模式筛选和推广、模式标准制定及模式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是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和统领性工作,目前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领域已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但尚未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该文剖析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所存在的核心问题,基于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生命周期视角,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标准体系构建过程、基本组成、结构维度(包含产业链维、产业维、层次维)、制定原则和结构框图,构建了包括基础、管理通用、产业链链接、方法与专用等4个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最后详细解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标准关系的关系;并根据中国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提出亟需制定的相关标准建议,可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吉林省生态农业建设10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省在不同生态地域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及其发展对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了系统能流和物流的转换效率,发展多层次、多梯级、多功能的互补型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结合的产物,我国的生态农业依托模式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多、杂、乱,分类标准不一,不利于各地区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采用.本研究依据我国农业发展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状况,将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分成物质多层利用型、生物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4类,该分类对于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及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河南省固始县生态农业的现状、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模式,提出了基地建设、示范小区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对策。建立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生态农业复合系统是实现固始县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协同发展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问题总是存在于农业之外。本文从政治生态学视角把脉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及其相关的农村、农民问题之困,梳理为了缓和或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国上下方兴未艾的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协同创新实践,唤起全社会对"三农"出路的思考和参与。文章涉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包括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农业基本经营体制、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核心观点是通过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农业"三产"有机融合,从"产业兴旺"角度推进乡村振兴。作者提议:1)体现农民(生产者)的主体地位,用社区支持农业理顺农业经营体系;2)强化生态保护的主导目标,用生态农业构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3)突出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用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的协同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及其技术体系与调控机制、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案例简析了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法的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态农业能否成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与基本模式,关键在于与其他农业发展模式相比生态农业有无竞争力优势?为此,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遵循"要素-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对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共确定5个1级指标、22个2级指标和66个3级指标。结果表明:对生态农业竞争力1级指标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主体层,之后依次是效益层、产品层、要素层和组织层。并就如何提升和打造生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农业县、村、园区认证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制定生态农业认证标准的背景及现实意义,具体介绍了生态农业县的7类认证指标、19项认证依据、49个评分标准,生态农业村的8类认证指标、23个认证依据、53个评分标准和生态农业园区的8类认证指标、15个认证依据、39个评分标准,剖析了各自标准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认证标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是能够支撑生态农业模式顺利运作并达到预期目标的多个单项技术的组合。构成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单项技术来源广泛,包括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高新科技。单项技术与模式之间可能存在配套关系、相容关系或者不兼容关系。单项技术之间可能存在依赖、互补、相容、减效、排斥等关系。单项技术组合成为技术体系时需要选择与模式相配套或相容的技术,技术与技术之间有依赖、互补或者相容的关系,有减效关系时慎重选用。进行技术体系组合时还需针对模式对单项技术进行时间、空间和用量的调整和整合。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工作重点、着力点、结合点和落脚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乡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建设的实践表明,农林水相结合,全面规划,配套实施,建立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是鲁北地区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微生物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更好地充分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与生态农业紧密结合,为使农业持续稳步发展寻找新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生态农业的观点初步探讨了如何解决我国农村生活能源问题,指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因素;营造和发展薪炭林是农村生活能源开源的有效措施;发展沼气是农村生活能源节流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确立了山东省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值,并结合四个不同类型生态农业试点的综合评价,探讨了标准值在四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途径,肯定了标准值对生态农业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指出建设生态农业是解决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与任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德清县通过建设生态农业、增加科学技术投入、控制污染源、采用抗氟能力强的春养夏秋用蚕种 等措施,开创了蚕茧生产的新局面,为氟污染地区蚕茧高产稳产开辟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