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选优良玉米自交系──九54九54是吉林市农科所玉米室新近选育成功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性强、花粉量大、自身产量高等优点。来源:以R802×5003为选材,经60Coγ射线处理,再经7代自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株高175厘米,穗位70厘...  相似文献   

2.
丰垦白糯由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以外引系FN-1作母本,外引系FN-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好、鲜食品质佳、鲜果穗采收后秸秆制作青贮饲料产量好,品质好.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1.1亲本特性1.1.1母本自交系FN-1籽粒白色,长方形;幼苗芽鞘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匙形;植株松散型,株高240cm,穗位70cm,花丝紫色,总叶片数19片,叶缘紫色,雄穗一级分枝7~8个,分枝长18~20cm,护颖紫色,花粉黄色,花粉量较大;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4~15cm,粗4.4cm,14~16行,百粒重29.0~30.0g,籽粒排列整齐.1.1.2父本自交系FN-2籽粒乳黄色,幼苗芽鞘绿色,第1叶圆形;株型半上冲,株高160cm,穗位60cm,总叶片数20片;雄穗分枝10~12个,较短8~10cm,收敛成簇,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黄色,花粉量大.果穗长锥形,白轴,穗长13.0~14.0cm,粗4.5cm,14~16行,百粒重28.0~29.0g,籽粒排列整齐.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制种由于自交系本身特性决定了单株生产力较低,提高玉米制种产量除充分发挥单株潜力外,喷施玉米健壮素也是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重要途径。玉米健壮素是一种植物矮化剂。它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进程,改变玉米株型,使株高降低20~25厘米,穗位下降10~15厘米,基部增粗0.9厘米,上部叶片变直,下部叶片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育种和制种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玉米花粉的生命活性有助于玉米育种和制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其生命活性不同,花粉粒寿命在24~48h之间。在育种杂交组配过程中所取花粉至少可以使用1d:用过的雄穗袋再次使用应间隔72h以上;远距离异地的花粉第2天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自交系AS-599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外采集花粉,室内不同低温处理后田间人工授粉,果穗成熟后室内风干,考察单穗粒重、百粒重、穗粒数性状,测定结实率、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研究了玉米花粉在室内低温条件下生活力的持续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交系AS-599新鲜花粉在3~5℃条件下储存2d,仍具有较高生活力,人工授粉结实子粒的结实率最高能达97.99%,穗粒数在308.67~333.67粒之间,百粒重在35.56~35.79g之间,穗粒重在114.15~118.28g之间;经测定,发芽率达98%以上,发芽势达96%,符合国家玉米种子质量标准。将花粉在3~5℃条件下储存2d,是保持玉米自交系AS-599花粉生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理想株型育种是提高玉米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玉米品种新单36为例,对玉米株型的相关性状(株高、穗位高、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叶夹角和叶面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单36的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新单36的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显著低于对照。从产量结果可以看出,新单36的产量高于对照7.1%,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亲本自交系来看,新6的叶向值显著高于其余自交系,且新6的叶夹角显著小于其余自交系,说明新6自交系叶片上冲性强,属于紧凑型株型。而且新6自交系的穗位高偏低,是一个相对较理想株型的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可加强对该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1 品种来源沈单 1 6(原代号沈 972 9)是辽宁省沈阳市农科院 1 995年以自交系沈 1 3 7和K12 杂交组配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沈 1 3 7选自国外杂交种 6JK1 1 1 ,1 990年开始选育 ,自交加代 ,到 1 992年冬开始组配 ;K12 为引进系。2 品种特征特性2 .1 植物学特性幼苗叶色深绿 ,叶鞘紫红 ,株高 2 80cm ,穗位 1 1 8cm ,穗长 2 5cm ,穗行数 1 6~ 1 8行 ,行粒数40粒左右 ,穗轴红色 ,果穗长筒型 ,苞叶上长小叶。花药粉色 ,花丝粉红色。雄穗分枝 1 0~ 1 2个 ,花粉量充足。株型为塔型 ,总叶数 2 3~ 2 4片。生育期有一定的可塑性 ,沈…  相似文献   

8.
巴单3号是由巴盟农研所玉米组用mo17作母本,自选系816自交系作父本杂交选育的中晚熟杂交种.1998年12月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从1985年开始,我所以玉米品种金皇后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选育,于1991年获得稳定自交系816。该自交系株形紧凑,茎粗叶阔,株高230cm,#位高110cm,植株叶21~22片。雄穗发达,花粉量大,配合力高,抗逆性强。巴单3号1994年在参试的230份组合中以16380kg/hm2的高产名列前茅,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4.1%。1997年参加内蒙古区试,平均单产10966.35kg/hm2,比对照掖单12增产10.4%,比中单2号增产5.6  相似文献   

9.
缺氮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对25个玉米自交系穗三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穗三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呈现相似的规律性,光合速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自交系间降低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异。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可作为氮素利用效率的次级选择指标,以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降低的百分率为指标,将供试材料分成4类,其中许178、辽5114等自交系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具有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玉米超长穗自交系的选育王河成,段运平,石红卫,李凌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自交系单一性状粗穗和长穗互补,是组配大穗型玉米单交种的一个重要原则。目前我国玉米育种利用的骨干自交系少而集中,遗传基础狭窄,特别是长穗骨干自交系的贫...  相似文献   

11.
1晋单(糯)41号玉米特征特性1.1形态特征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浅紫色,生长势强。第一叶长卵形,第二叶以上叶长。成株期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深绿色,穗下部叶片半披,穗上部叶片上举至3/4处向下披。株形清秀,生长整齐,茎秆坚硬。株高212cm,茎粗2.16cm,穗位高80cm,总叶片18~20片,茎叶夹角27°。雄穗发达,主轴长而直,17~19个分枝,花粉黄色,花粉量大,护颖黄绿色。雌穗苞叶长,单穗型,果穗长筒形,大小均匀,商品性好,商品穗率高。穗长22cm,穗粗4.8cm,穗行数14或16行,排列整齐,结籽到顶,秃尖少。穗粒数650粒左右,单穗鲜重330g,穗粒干重190g,千粒重2…  相似文献   

12.
1 三北六号的选育经过 S0073 为了改良高配合力自交系粗 33植株过高及品质差等问题,我公司于 1995年选用根系发达、品质好、籽粒桔红色硬粒型自交系 S79为父本,以粗 33作母本,经海南加代、多代自交,于 1998年育成. S0073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春播易保苗,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高 170cm,穗位 60cm,全株 19片叶,雄穗分枝 5~ 8个,花粉量少,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 20cm,穗行数 16~ 18行,轴红色,单穗粒重 150~ 200g,百粒重 35g,籽粒半马齿型,桔红色粒,百粒重 35g,品质优良.出苗至成熟 121d,需≥ 10℃积温 2600℃.抗大小斑病,抗黑穗病、穗腐病,抗玉米螟虫,抗倒伏,在河北春播正常栽培条件下,自身繁殖 667m2产量 350~ 4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潞鑫4号玉米是由山西省长治市鑫农种业科研中心选育而成。 幼苗子叶椭圆形,叶鞘浅紫红,叶色淡绿色,叶波不明显,苗期长势壮。成株株高265cm,穗位高100cm,叶片数21片。株型紧凑,叶片宽大上冲,雄穗分枝18~22个,花药黄色,颖壳紫红色,花粉量充足。雌穗穗柄较短,花丝浅红色。  相似文献   

14.
转双价抗虫基因BmkIT-Chitinase玉米株系的获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法,将双价抗虫基因BmkIT-Chitinase分别导入以玉米自交系昌7-2及郑58的花粉为受体的不同基因型的自交系中。本研究共处理玉米雌穗1072穗,获得T0代种子1563粒,经卡那霉素初筛,T1代~T4代PCR及SouthernBlot杂交分子跟踪检测共获得20个转化株系,田间抗虫性鉴定表明共有16个转化株系与对照在抗虫性方面有显著差异,且此抗性随着各代稳定遗传。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转基因玉米株系中大部分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除了N55材料及N20-1材料。N55材料的穗位高度与对照相比略低6±0.5cm,而穗粒数增加75±5粒。而N20-1材料百粒重增加5±0.5g。因此,转入此双价抗虫基因对玉米农艺性状影响不是很大。经过分子检测、田间抗虫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调查我们最终选育了9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昌7-2自交系优良株系,6个郑58转双价抗虫基因自交系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5.
莫洪雨 《种子科技》2001,19(6):362-363
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点玉米自交系感染病毒后 ,叶片宽短僵直 ,叶色深绿 ,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顶叶簇生 ,呈君子兰状 ;茎秆节间缩短 ,植株矮化。发病轻者雄穗发育不良 ,散粉少 ,雌穗短 ,粒少 ;重者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 ,雌穗畸形不结实或结实极少。2 发病规律有研究调查发现 ,玉米粗缩病发生的轻重与当地灰飞虱的发生数量 ,玉米播期、品种和播种方式 ,种植结构、耕作习惯及当年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灰飞虱的数量和玉米播期是决定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的主要因子。3 防治对策3.1 调整耕作制度 ,切断病源传播途经。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96年以早48作母本、853-1作父本杂交育成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忻单108,200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单44号。1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生长势强。生育期春播115~120天,夏播90天左右,株高240cm,穗位高95cm,全株20~21片叶。叶片上举,株型紧凑,透光性好,耐密植。雄花发达,花粉量充足,花药粉红色。雌穗穗柄短,苞叶严实,果穗筒型。穗长20cm,穗粗5.4cm,穗行数14~16行,单行粒数45粒,千粒重380g上下,籽粒黄色,半马齿,穗轴白色,出籽率82%~87%。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二期南繁一般指在海南每年元旦前后播种 ,4月中旬前收获。整个生育期间的气候特点是前期温度低 ,玉米出苗慢 (一般为 7~ 8d) ,幼苗生长迟缓 ;中后期温度高 ,风大 (也称高温干旱期 ) ;花期较一期短 ,虫害相当严重 ,主要危害雄穗 (雄柄折 ,无花粉 )、雌穗 (蛀食花丝 ,钻蛀果穗 )、茎秆 (蛀茎 ) ,造成玉米产量严重下降。如管理不及时 ,防虫不得当 ,会有绝收的可能。笔者现将 2 0 0 1年海南二期繁殖玉米自交系的栽培、管理、选育的基本作法做一总结。1 栽培管理技术1.1 选地 :选地是种植二期玉米自交系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最好选…  相似文献   

1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4):4703-4707
叶绿素含量是决定作物光合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作物高光效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本研究利用玉米自交系W22与玉米野生祖先种大刍草杂交衍生得到的包含866个家系的渗入系群体,结合均匀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19 838个SNP分子标记,采用R/qtl的多QTL模型对玉米开花期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进行高精度的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0个控制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1、3、4、5、6、7、8和9染色体,单个QTL表型贡献率的变幅为2.02%~4.04%,加性效应的变幅为1.61~3.03,表明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解析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基础、图位克隆相关关键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改良玉米植株叶绿素含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杂交玉米套袋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友  孙焕荣 《种子科技》2000,18(3):176-177
无论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玉米自交系原种种性的保持和提高 ,还是自交系的提纯复壮 ,都需要人工套袋授粉。套袋授粉主要是隔绝外来花粉 ,有目的地进行自交、姊妹交和杂交。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1 纸袋准备1.1 雌穗袋 (也叫小袋 ) :用半透明硫酸纸做成 ,长 17cm,宽 10 cm。其作用是套在雌穗上用以隔离外来花粉。1.2 雄穗袋 (也叫大袋 ) :用半透明硫酸纸做成 ,长 35cm,宽 16 cm。其作用是套在雄穗上采集花粉。1.3 其他用具 :准备好剪刀、大头针、回形针、纸牌、铅笔、镊子和酒精球 (将药棉团成球倒入 70 %的洒精制成 )。2 套袋授粉2.1 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不同群体玉米自交系子粒脱水特征差异和影响玉米脱水速率的主要性状与子粒脱水间的关系,以陕A群、陕B群选育的8份玉米自交系和2份骨干自交系(昌7-2和PH4CV)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子粒脱水速率、收获期子粒含水率、子粒灌浆速率、苞叶性状、果穗性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株高、穗位高及产量构成等变化特征及其与子粒脱水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子粒脱水速率呈现“快–慢–较快–慢–较快–慢”的变化趋势。子粒脱水速率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苞叶平均含水率、苞叶层数、苞叶长度、穗粗、粒长、粒宽、叶面积、SPAD值、子粒灌浆天数等性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苞叶脱水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株高、穗位高和子粒产量间相关性不显著。不同自交系间的子粒脱水速率、收获期子粒含水率、苞叶含水率、苞叶脱水速率等指标差异明显,KB043、KA105和KB024自交系的子粒脱水速率快、产量较高,可在宜机收品种选育时作为快速脱水材料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