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作为一种嗜好性饮品,风味是其第一品质属性。茶滋味的呈现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汤中呈味组分的综合感知效应,一般描述为苦、涩、鲜、甜等感官体验。其中,苦味是最易被感知的味觉属性,也是影响茶叶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夏秋茶资源由于苦涩味较重,面临大量弃采的困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综述了苦味感知的生理基础以及苦味相关评价方法;以绿茶茶汤为主要载体,系统整合茶叶的苦味呈味组分,探讨其他滋味单体与苦味化合物间的互作效应,以及后处理介导对茶汤苦味的调控机制。以期丰富茶汤滋味化学理论基础,明晰茶叶苦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呈味机制以及滋味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为夏秋茶滋味品质调控及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九三年四月,笔者作为江苏一茶厂技术员前往福建福安市穆阳乡制条并采购茶叶.我们一行三人共住了二十多天,在当地茶厂的配合下,按本场要求规格生产了部分茶叶,在生产过程中沉到几方面的混乱,笔者觉得有碍茶叶品质的提高,现罗列如下,以供生产参考。一、鲜叶采运不当开采迟,采摘粗放,原料贮运不善.当地茶农有一芽二叶时开园采茶的习惯,采摘又常带鱼叶。开园迟,失去了制特种茶的机会,经济损失惨重;带来的鱼叶既损伤了茶树又影响了成品茶的品质.茶农在采收过程中食多,致使断梗破叶现失至j遍。鲜叶不及时排凉及运输距离和条件的…  相似文献   

3.
甜菜单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新甜九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甜九号系以自育单粒雄性不育系石单m202A为母本,多粒二倍体自交系Z—2为父本配制的甜菜单粒型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经小区试验、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含糖率高、抗(耐)甜菜褐斑病、白粉病及丛根病等特点,属标准偏丰产类型的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山麦冬(Liriopcspicata)为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又名土麦冬、湖北麦冬;其块根呈纺缍形,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纵纹,质硬脆,断面黄色,中往不明显,气微,有粘性;含多种山麦冬皂甙,β-谷甾醇,氨基酸,维生素A,葡萄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块根作“麦冬”入药,味甘、微苦、性凉,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功能,用于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等症,为中药材之主药之一.仙游县榜头镇种植山麦冬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早期种植的还有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和阔叶麦冬(Liriopplatyphylla),以山麦冬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蝴蝶兰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大辣椒’、‘4 号’、‘富乐夕阳’、‘火凤凰’、‘婚宴’和‘满天红’6 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低温胁迫过程中蝴蝶兰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从中挑选出抗冷品种‘大辣椒’和不抗冷品种‘富乐夕 阳’,再对这 2 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光合酶 PEPC 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 期间,蝴蝶兰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 Fo 逐渐升高,其他均呈降低趋势,低温处理后期,‘大辣椒’的 Fv/Fm 最高,‘大 辣椒’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富乐夕阳’;PEPC 活性先逐渐升高,后趋于平缓,‘大辣椒’PEPC 活性显著高于‘富乐 夕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大辣椒’的积累量高于‘富乐夕阳’;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 SOD 活性均逐渐升高,而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活性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大辣椒’各抗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幅度均大于‘富乐夕阳’。由结果可知,‘大辣椒’PEPC 和 SOD 活性显著高于‘富 乐夕阳’,可能是其抗冷性较强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蝴蝶兰抗冷品种的选育及抗性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县茶园生态环境不平衡,茶树害虫黑刺粉虱分布广,有严重发展趋势,据调查不同程度受害面积达40%以上.黑刺粉虱属间隙性暴发性害虫,全年有4代,第一代幼虫3月下旬出现,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第二、三、四代幼虫分别在5-6月,7-8月,9-10月出现黑刺粉虱害虫又会拍诱煤病菌,使茶树一片乌黑、叶片枯落,枝消生长停滞,新芽少,如果防治不好,将会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根据我们实践经验采取预防和药物防治等措施,具体措施如下:一、预防措施;对发生局部黑刺粉虱枝叶剪除;对台州、重修剪的茶园,清园时对枯枝落叶进行烧…  相似文献   

7.
试论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除了具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醇厚外,还具有自然、幽雅、馥郁的花香和叶底“绿叶镶金边”等独特的品质特征。鲜叶原料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内在物质基础,适制乌龙茶的鲜叶要求来源于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并有适当的成熟度,一般以嫩梢全部开展、伸长将要成熟、形成驻芽时采下一芽三、四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相对于红、绿茶的鲜叶要求而言要偏老一些。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所决定的。1.从吴味成分来看乌龙茶素以滋味浓醇回甘、收敛性强著称。茶多酚与茶汤的浓度、茶多酚/氨基酸与茶汤的醇度密切相关;可溶…  相似文献   

8.
以小粒不育系卓234S系列杂交稻组合(卓234S/R1126,V1;卓234S/R1353,V2;卓234S/R1519,V3)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0、120、 180、240 kg/hm2,分别记作N0、N1、N2、N3)对小粒型杂交稻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小粒型杂交稻产量,N2处理显著高于N1处理,但与N3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N2和N3处理显著高于N1处理;从整体上看,每穗总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表现先升后降趋势,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实率、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氮使小粒型杂交稻干物质量显著提高,2021年3个组合成熟期干物质量均以N2处理最高,2022年V1组合表现与2021年一致,V2、V3组合以N3处理最高。各组合成熟期地上部氮积累量整体上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除2022年V3组合的N3处理显著高于N2处理外,其余组合N2与N3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1处理。各组合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产谷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氮肥吸收利用率以N1和N2处理较高,显著高于N3...  相似文献   

9.
秀丽兜兰(Paphiopedilum venustum)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保护生物学价值,野外资源濒临灭绝,叶绿体基因组(cpDNA)具有基因组小、结构稳定、高度的保守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物种鉴定,了解秀丽兜兰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对揭示兜兰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秀丽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利用GeSeq、blast和hmmer软件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注释,采用MISA、CodonW、fasttre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基因组结构、基因数目、序列重复、密码子偏好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秀丽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保守,具有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一对反向重复区(IRs)将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分开,全长158 298 bp,GC含量为35.4%,共注释得到129个基因,包括79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4个假基因;检测到78个SSR位点,以单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为主,分别占84.62%和10.26%,无五核苷酸重复,并且大多由A或T构成;确定了高频密码子32个,90.6%都以A或...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红芽芋、荔浦芋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本研究以江西铅山红芽芋和广西荔浦芋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2种芋新鲜叶片基因组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2种芋全长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进行SSR检测、序列比对、遗传多样性滑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结果表明,红芽芋和荔浦芋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62 478 bp和162 453 bp,均呈现典型的环状双链四分体结构,二者均注释到131个基因,包括蛋白编码基因86个,tRNA基因37个,rRNA基因8个,其中具有2个拷贝的基因18个,具有内含子的基因2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分析发现,红芽芋和荔浦芋基因组序列分别含有130和124个SSR,二者SSR序列中A/T碱基含量分别占63.08%和61.29%,基于其SSR位点分析开发出15条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红芽芋和荔浦芋叶绿体基因组共检测到236个SNP位点,26.7%的SNP位点发生在编码区,其中有25个基因发生错位突变,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促进了2种芋之间的性状变异。与天南星亚科已公布的13个属代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其基因结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11.
湖南澧县古称澧州(公元555年置为澧州)澧字音同“李”,史书上首见于《水经注》《禹贡》,尔后见之于屈原的《离骚》之“沅有芷兮澧有兰”,“遗余褋兮澧浦”。澧州自古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唐代诗人李群玉就是最杰出的一位代表。李群玉(807~858年),字文山,生于澧州东溪七里庄,23岁时迁居澧州治所附近的仙眠洲。生性旷达,专以吟咏自适,不乐仕进。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殿中附马杜悰外任澧州刺史,堂弟杜牧(803~852年)南游来到澧州,看望堂兄杜悰,结识了其幕僚李昌古(后创立了文山书院)及隐居诗人李群玉。在杜牧及亲人的反复劝说下,李群玉踏上了赴举之路,大和二年(828年)正月,李群玉制举考试落第,他先是“蛰居”,“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继而“漫游”,足迹遍及江表、荆州、巴蜀以及粤桂,途中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诗和山水诗,“诗笔遒丽,文体丰妍”。会昌四年(844年),已38岁的他入裴休幕帐,并写下《长沙陪裴大夫夜宴》《长沙春望涔阳故人》等诗章。大中八年(854年)夏天,李群玉在杜牧的关照下,受宰相裴休,名臣令狐綯等的举荐,向唐宣宗献诗三百首,在《进诗表》中自称:“臣所贡前件歌诗,以居住沅湘,宗师屈宋,枫江兰浦…”。唐宣宗制曰:“李群玉放怀丘壑,呤咏情性,孤云无心,浮磬有韵。吐妍同于丽则,动清神于风骚。冥鸿不归,羽翰自逸;雾豹远迹,文彩亦奇,信不试而逾精,能久幽而自乐,念其求志,可以言诗,用示絷维,俾之刊校,可守弘文馆校书郎。”诏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职南归。大中十二年(858年),李群玉投洪井而死。光化三年(900年),唐昭宗诏准著名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同代著名诗人周朴称赞说:“群玉诗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另一著名诗人李频也说他是“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全唐诗》录李群玉诗263余首。李群玉的诗歌更多地是为湖湘风情而歌,并将晚唐时的茶农、钓叟、药翁、歌妓、舞女、乐工、道士、炼师、隐者、方丈、员外及达官贵人一一揽入他的诗句诗韵中,让人们从中体味到诗人关于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徬徨,晚唐走向衰败没落的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