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辽西地区的马铃薯栽培农艺要求,创建大垄三行栽培模式,设计研制大垄三行播种机。介绍机具的主要工作原理和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讨论高效的配套动力的选择方法,为提高马铃薯生产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供机具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1技术模式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培土→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植保及机械化喷灌或滴灌)→机械化杀秧→机械化收获→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播种。2试验对比方案项目采取三种种植模式,具体模式内容如下:(1)大垄双行种植。该模式采取垄距105cm、株距31.5cm的标准。由拖拉机牵引大垄双行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同步施肥、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大垄四行花生种植模式,设计2BHS-4型大垄四行花生播种机。介绍播种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论述双行播种单体、开沟器、精量排种器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思路,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播种机的性能,为实现花生种植机械化提供适用机具。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宽垄机械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盟盛产马铃薯,1996年全盟种植马铃薯26.7万公顷。为进一步挖掘乌盟马铃薯的生产潜力,盟成立了马铃薯宽垄机械化种植课题组,专攻马铃薯从种到收的机械化技术。马铃薯宽垄机械化种植技术包括点播机播种、中耕机培土、锄草、挖掘机收获等马铃薯生产全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苗期拖拉机不能进地,中耕除草无法进行,机械收获不能对垄作业,宽垄机械化种植技术就是解决传统窄行种植无法进行机械化连续作业的问题。在察右中旗元山乡西花局村连片宽垄种植马铃薯与传统窄行种植马铃薯对比,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品质优。1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宜本地实际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做好马铃薯生产机械选型、配套工作,邹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科研力量,进行了马铃薯单垄单行全程机械化、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单垄单行人工种植等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从机械性能、作业成本、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出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可供借鉴的技术模式和作业机具.  相似文献   

6.
世平 《当代农机》2020,(3):56-56
马铃薯机械种植是马铃薯种植、收获的重要环节。因此马铃薯播种机的推广和应用在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就马铃薯播种机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作一简要介绍。马铃薯播种机是一种将开沟、施肥、播种、起垄、铺膜、压膜及垄顶膜面覆土一次完成的新式马铃薯播种机。1.马铃薯播种机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机具作业时,不准用手直接接触提升杯链条和传动链条,防止伤人。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掌握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相关技术。马铃薯机械化栽培作为一种生产模式,可极大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用工量,实现马铃薯大面积种植,并实行统一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增加了马铃薯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1.马铃薯机械化播种采用马铃薯覆膜播种机作业,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扶垄、喷除草剂、覆膜等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农艺需要,实现垄上双苗带,提高马铃薯产量,尖山农场在沃尔公司4垄马铃薯播种机的基础上,改装了1台4垄8行播种机。以往,这个农场种植马铃薯的垄距一般是80cm,去年秋季,该场起垄1500亩作为技术改装试验田,将原机80cm垄距调整到90cm,根据所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桂林市雁山区农机局在柘木镇马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召开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现场会,柘木镇马铃薯种植户约40人参加观摩。马铃薯播种机适合各种土壤,种子深浅、起垄高低、行距和株距,均可调节,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喷除草剂、铺膜,节省人工、出苗整齐,能提高产量、提早上市。观摩会上,种植户对马铃薯播种机的性能、特点表示认可,部分种植户表示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0.
一、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马铃薯播种机械化技术是采用马铃薯专用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起垄、铺膜、压膜等多道工序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春播马铃薯一般在2~4月,土壤10cm地温达到7℃以上时,即可适时开展机械化播种;夏播马铃薯在麦收后即可择时播种。播种要单薯或单块点播或穴播,种植过程中应避免漏播,种植密度根据当地栽培模式确定。播种深度8~15cm;覆土起垅高度15~25cm;垄高20~25cm,株距20~35cm,垄距60~65cm(一垄单行)、80~95cm(一垄双行)。播种合格率≥80%,种子破损率≤2.0%,种子破碎率:大型机不大于2%,小型机不大于1%;漏种指数≤13%,重种指数≤20%。目前,常见马铃薯播种机械为多为一垄单行和一垄双行作业机械,配套动力为5~25千瓦,作业幅宽70100cm,结构形式为悬挂式或牵引式,作业效率2~3亩/小时具有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施药、播种、覆土、覆膜作业,机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山东部分地区早春马铃薯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在滕州市选取105cm垄距大垄双行、85cm垄距一垄一行、65 cm垄距一垄一行3种机械化生产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在播种试验中选取班次生产率、漏播指数、重播指数、种薯间距合格指数等指标,在生长期选取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在收获试验中选取班次生产率、明薯率、漏挖率、伤薯率、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马铃薯配套的栽培模式,参考大型喷灌机灌溉条件下马铃薯的栽培模式,布置了"窄垄种植单行马铃薯"和"宽垄种植双行马铃薯"两种栽培模式,研究了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两种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灌溉下,通过负压计指导施肥灌溉,当滴头正下方20cm深度处的土壤水基质势低于-25kPa时进行施肥灌溉时,与"窄垄种植单行马铃薯"栽培模式相比,"宽垄种植双行马铃薯"的栽培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根区土壤水分状况,促进马铃薯的生长,马铃薯不仅增产9.0%~18.0%,并且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15.6%~46.0%,偏肥料生产力提高了17.5%~38.0%。  相似文献   

13.
韭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及经济作物,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且经济效益好,但其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亟需实现机械化生产。结合韭菜栽培模式,分析施肥整地、开沟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处理等环节,明确韭菜生产状态及用工情况。基于机械化生产现状,论述韭菜播种及收获环节存在的问题,归纳机械化播种及收获技术特征,指出规范种植模式、改变生产观念、增加技术投入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不断发展,机械化技术在我国多个农业生产区得到大量应用。机械化无垄栽培的理论基础源于对小麦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技术则源于机械化设备快速、均匀种植功能,让小麦种子能在适宜的环境和土层中均匀分布。该文从理论角度分析小麦生物学特性及机械化无垄栽培增产机制,并结合河南省平顶山市某县的实际种植情况,分析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效益,另外对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对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前景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年从事玉米小麦垄畦套种栽培的经验,从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玉米小麦垄畦套种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为提高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广泛种植是保证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前提。本文充分考虑新疆马铃薯大面积种植特点,针对马铃薯宽垄机械化种植模式设计研制了一种马铃薯种植机。该机由开沟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铺膜铺管装置及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能够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铺膜铺管及覆土镇压等工作,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性能稳定等特点。田间试验表明:单台设备生产率≥0.7hm2/h,工作深度≥1 5 cm,株距为18cm,重种率≤8%,漏播率≤5%。  相似文献   

17.
采用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种植密度,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花生生长。介绍花生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沟垄覆盖集水效果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垄上覆膜集雨保墒、沟内种植的栽培方法,在半湿润易旱区的陕西关中红油土上进行了夏玉米田间试验,探讨覆膜集雨栽培对玉米产量、养分携出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集雨种植能明显提高夏玉米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有利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覆盖措施具有很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在玉米灌浆期,覆膜使土壤0~100、0~200cm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2、17.1mm,覆膜覆草使土壤0~100、0~200cm的贮水量分别提高了13.6、23.0mm,覆膜覆草处理的集水效果更为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平均每消耗1mm水分可生产玉米籽粒比覆膜处理提高了8%。  相似文献   

19.
针对阜新地区的自然状况和气候特点,根据多年的花生品种比较试验与生产实际,总结出适合阜新地区的花生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机械整地、播种、施肥、铺膜、收获、摘果、脱壳方面介绍该套技术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根据阜新地区的气候特点,在深入研究玉米需水规律、干旱敏感性及水分运行规律的基础上,从品种选择、蓄水保墒、抗旱播种、水肥调控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阜新地区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为半干旱地区的玉米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