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皮云杉和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优势松树种,其球果鳞片中富含多酚类物质。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以国家标准如福林酚比色法等分别测定伊春、苇河、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和红松的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考察指标有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在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上,显著高于红松;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球果中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所以,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为多酚类物质的资源优势品种,值得进一步对其生理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原始林为主,森林结构复杂,稳定性好。建立自然保护区60年来,仅在2019年大规模暴发了落叶松毛虫灾害。本研究旨在对致灾状况和致灾因子进行分析。[方法]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遭受虫害的北坡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在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监测,对森林受损和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从气象条件和森林结构两个方面探究了长白山地区落叶松毛虫大暴发的原因。[结果]研究表明:(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整体上成灾区发生比例不大,但局部受灾程度很重。虫灾区占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总面积的12.5%,其中,一般灾区占21.8%,重灾区占79.2%。受灾的主要树种为鱼鳞云杉、臭冷杉、红松和长白落叶松。(2)长白山落叶松毛虫成灾区森林有所恢复,但是不同林型恢复程度差异明显。长白落叶松林受损林全部恢复,红松阔叶林中红松纯林以及海拔1 100 m至1 300 m云冷杉林重度受损林恢复差。(3)3种受损林型林分结构存在差异,导致3种林型虫口的密度存在差异。云冷杉针叶林竞争指数和大小比数低,树势强,虽然其多样性和混交度高,但都是针叶树种,可视为纯林,因此受害最重。红松针阔混交林竞争指数和大小比数...  相似文献   

3.
长白落叶松、红松是辽东山区的乡土树种。根据对新宾县关家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林分生长调查,红松与长白落叶松混交形成的林分较稳定且长势较好,在生长过程中,林分内侵入一部分阔叶树种。林龄24a生时,树种组成为5长白落叶松4红松1杂,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抚育后,林分蓄积年均增长6 63 hm2·a。林龄38a生时,树种组成为6红松3落叶松1杂,与同龄、立地条件相似的长白落叶松、红松纯林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加20 6805 hm2和38 3730 hm2。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的取食倾向,在养虫箱内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枝条饲喂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体质量和取食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云杉花墨天牛对红松、油松和日本落叶松均具有取食行为,取食红松和油松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取食日本落叶松的;对不同松树取食部位也有较大差异,主要取食红松新梢,油松新梢、新枝和针叶,落叶松针叶;对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倾向由高到低为红松,油松,日本落叶松。  相似文献   

5.
在皆伐迹地用常规方法栽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长白松,当年成活率可达97.8%,3年保存率可达95.4%,其高生长和径生长均高于云杉、樟子松,可以作为长白山林区皆伐迹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6.
满文慧 《森林工程》2008,24(3):10-13
天然长白松仅见于长白山北坡海拔630~1 400 m之间,是我国特有的松科松属植物,因其特殊的分类地位,被列为国家Ⅲ级珍稀濒危树种,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对第一代天然长白松的生产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给出长白松生物量估测的回归模型及估测参数,指出生物量在长白松天然林中的分配规律,为经营长白山这一特有的种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s Linn 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ehi)又名“美人松”为我国东北长白山特有的珍贵针叶树种。原产在长白山北侧海拔约1000—1300米处的长白松,多与红松,鱼鳞松,长自落叶松和岳桦等树种混生,长白山自然保护局附近东北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长白落叶松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针叶的水浸液处理对红皮云杉种子和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对于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来说,长白落叶松半分解和未分解枯落针叶水浸液4.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均为最佳;而对于红皮云杉种子萌发来说,10.0 g/L浓度或0.5~1.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为最佳。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处理对长白落叶松自身种子和对红皮云杉种子萌发的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推测这是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中所含的化感物质和营养物质与长白落叶松和红皮云杉萌发过程中种子产生的不同代谢物质之间不同相互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森林与人类》2013,(6):84-85
长白山是一个巨大的原始森林系统,也是一个植物的王国。拥有2639种植物,聚集了我国温带最著名的树种红松、长白松、岳桦等。每年夏季,在长白山高山草甸和高山苔原带,五彩缤纷的野花随着海拔的提升次第开放,把长白山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更为珍贵的是,第四纪冰川把许多北极附近的植物带到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孑遗植物。  相似文献   

10.
越冬针叶的有机自由基及自由基清除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大立  高均成 《林业科学》1992,28(3):194-197
对在长白山越冬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针叶中有机自由基浓度及自由基清除剂Vc含量和SOD活性进行了对比动态监测。发现全光下红松苗针叶在1—5月有机自由基浓度变化格局和其它针叶树种材料迥然不同,4—5月的高峰和它受到的严重光氧化伤害密切有关。Vc含量及SOD活性都在冬季出现高峰,说明它们在保护针叶不受自由基伤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红松针叶中的SOD远低于红皮云杉和樟子松,可能是造成它在越冬期间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不足,易受光氧化伤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开顶箱的方式研究了长白山两年生红松、长白赤松、水曲柳幼苗,经过从1999年9月到2001年9月两个生长季高浓度CO2处理后,在700、500 L·L-1高浓度CO2和大气CO2条件下的净光合、暗呼吸速率,RuBP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红松、长白赤松和水曲柳幼苗在高浓度CO2下RuBP羧化酶活性增加;除500 L·L-1 CO2下的长白赤松幼苗外,高浓度CO2促进净光合速率;700 L·L-1 CO2使红松和长白赤松的暗呼吸速率升高,而水曲柳的暗呼吸在700、500 L·L-1CO2下降低。高浓度使水曲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白石砬子林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宽甸县的东北部,境内山脉纵横,属长白山余脉千山山系。森林分布属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带的南部边缘,原生植物群落都是以红松、鱼鳞松、沙松、臭松等针叶树为主的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混生的阔叶树有枫桦、紫椴、色木、蒙古柞、山杨、裂叶榆、核桃楸、水曲柳、黄波萝、花曲柳等。在七、八十年以前,在林场范围内有些地方还是以红松为主的原始林。目前在高山上腹,采运木材比较困难的地方,仍可看到这种原始针阔混交林的残迹。这种混交林由于以高大笔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空间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  相似文献   

14.
<正>走进长白山,我们看到红松森林层次分明的演替痕迹。是什么力量促使红松森林的更新呢?当我们走进长白山森林深处,细心观察的话,眼前显示的是层次分明的森林演替痕迹:成熟的红松老龄树、即将步入成熟的壮年红松树、脱离幼年进入亚林层的小红松,以及刚刚破土的红松幼苗和几龄后的幼树组成的更新层。我们看到的是兴旺繁盛、结构完整、世代交替的有生命栖息的森林。那么,是什么力量促  相似文献   

15.
<正>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系吉林省特有树种,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生长比红松和长白落叶松迅速;寿命较长,350年生树仍正常生长。因其树干上部皮色鲜艳,呈金黄或棕黄色,加之树姿挺拔秀丽,又有“美人松”之誉称。长白松天然林仅见于安图县二道自河,地处长白山北坡,海拔500—1,600米,林下土壤为火山灰上发育的轻砂壤和暗棕色森林土。  相似文献   

16.
落针病影响云杉生长量的测定*孙国忠(四川省森林病防治检疫总站)杨庆和(凉山州林业局)王志平(夹金山林业局云杉落针病(Lophodermiumpiceae)是鳞皮云杉(Piceaeretroflexa)人工幼林的重要病害。受害云杉轻则生长量降低,严重时...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松树众多无系选出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扩繁推广,其优良性状可以完整地传递下来,松树无性繁殖困难,这就要引进组培微繁工厂育苗新技术,目前首先应从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日本落叶松、红松和长白松种子园、收集圃以及松树杂要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植株加速繁殖推广工作。从黑松、长白松和樟子松的人工林或天然杂种中选择的优良植株,在5-7a生时,其树(苗)高、地径的平均值分别的人工林或天然杂种中选择的优良植株,在5-7  相似文献   

18.
对白龙江林区云杉人工示范林进行病虫害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每hm2云杉人工示范林样地内有3种常见的有害生物危害,即云杉落针病、云杉叶锈病和杉针黄叶甲,感病指数分布为3级、1级和3级。通过化学和烟剂防治手段,病虫害蔓延得到有效控制,为白龙江林区森林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松,长白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天然林中红松和长白落叶松析木数据,对树高生长模型进行了拟合和研究,结果拟合松树高生长用Richards方程最好,拟合落叶松树生长用Mitscherlich方程最好,Logistic及双曲线型也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用Richards方程和Mitscherlich方程作为导向曲线,编制了两个树种的立地指数表,同时编制了类似于地位级表的红松生长情况表。  相似文献   

20.
在1992年从白城市林科所的松树对比试验林中黑松树上采收种子,次春播种育苗的5年生苗木中,分别选出了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黑松×樟子松和黑松×长白松天然杂种23株和16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