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白菜制种栽培在我县已有多年历史,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可使大白菜制种产量达到75~100kg左右,亩效益达千元以上。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选地大白菜制种需要有1.5~2km的隔离区,所选制种地块的周围隔离区范围内应无白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2播种2.1播种时间大白菜制种一  相似文献   

2.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天祝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海拔高,气候冷凉,灌溉条件便利,与油菜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候条件相吻合。发展油菜杂交制种业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制种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自1999年开展油菜杂交制种以来,为增加制种农户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引起了国内油菜育种专家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在天祝发展油菜杂交制种,有自然、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优势,是全国油菜杂交制种产量最高的地区,扶持发展该县的油菜杂交制种业,将会对推进和带动西部及至全国油菜适宜区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青海省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油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双低甘蓝型油菜以其良好的品质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以高产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需求量最大,迄今整个西北地区种植的油菜80%为杂交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制种实践工作,总结了一些控制杂交制种纯度的经验以及油菜杂交制种高产途经。  相似文献   

5.
根据平安县3年时间内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具体操作中,通过试验,总结典型高产制种户的经验基础上,归纳出高产杂交油菜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近10来,泾县年油菜种植面积下降。而油菜机收发展滞后是油菜面积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县油菜机收现状的分析,总依据结了我县油菜机收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提出我县油菜机收发展的对策,为稳定油菜面积、发展油菜生产提供。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是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点。随着《种子法》的深入实施,委托我县制种或在我县建立制种基地的种子企业不断增多,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良种的质量、农民的收入和种子企业拘效益。现就我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青油331"油菜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中国第一个春性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1996年11月7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开始在我县进行大面积推广,到2000年推广面积达到0.4万hm2,占全县杂交油菜播种面积的67%.由于它具有优质、高产、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青油331"杂交油菜的需求,1999年和2000年,我们在本县进行了"青油331"制种田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制种田平均产量达2548.5kg/hm2,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制种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杂交油菜两系制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掌握两系杂交制种关键技术,改变杂交油菜长期依靠三系制种的单一局面,笔者自2009年按照陕西省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的安排,在旬阳县双河镇马家村、水洞村实施杂交油菜两系制种技术示范。在杂交油菜两系制种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术关键,供油菜制种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从甘蓝型油菜三系配套杂交制种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以来,对于迅速提高我国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以及提高油菜品质,推动我国油菜制种业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近几年油菜制种实践分析,青海高原是冬春甘蓝型油菜杂交制种的理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油菜杂交制种中的效率低、质量差问题,应用壁蜂对油菜杂交制种进行辅助授粉。通过对壁蜂生物学特性的连续观察及其在油菜制种授粉上的应用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活动周期与油菜花期吻合性好,适用度高,不仅适合油菜大面积制种应用,而且适用于小面积网棚应用。每平方米投放10~15头壁蜂、巢箱高度1.0~1.5 m,可有效解决油菜制种过程中的串粉、用工多、结实率低等难题,是有效提高油菜制种质量和产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油菜制种单位都在努力寻求和试验杂交油菜的各种栽培技术,以期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是,把蜜蜂授粉作为一个专门的提高制种产量的农艺措施,特别是在杂交油菜制种花期阴雨绵绵、低温寡照等不利气候条件下,对通过增强蜜蜂授粉来提高制种油菜结实率的认识、总结,研究得还不够。本文主要结合杂交油菜制种的生产实践对此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优质杂交油菜的优点,总结油菜制种技术,包括制种隔离区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杂交油菜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油菜杂交优质化已成为青海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主流,但在油菜杂交制种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慎重选择制种基地、签订制种责任合同、加强制种中间环节的管理力度,对于提高油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菜制种过程中,影响产量的因素很多。在同样的气候环境和水肥管理条件下,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油菜茎象甲的防治效果,成为影响油菜制种产量的关键因素。综合三原县多年油菜制种经验,提出油菜茎象甲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和政县杂交油菜制种技术及制种业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和政县杂交油菜制种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杂交油菜制种技术,通过和政县发展杂交油菜制种业优势的分析,说明了和政县发展杂交油菜制种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给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对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在遵义的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及示范,并总结了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的产量远远低于质不育三系的产量,其原因是核不育两系材料在理论上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分布比例是50%,在田间制种过程中,将有一半的母本油菜将从制种田内剔出。因此,如何提高油菜制种产量,达到平衡增产,是核不育油菜制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生产中苗床地的制种油菜往往形成三类苗的现状,我们调查研究了留窝苗油菜的情况,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论述了油菜杂交制种技术,对提高杂交油菜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壁蜂在小网棚油菜制种授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小网棚制种油菜利用壁蜂授粉的效果,结果表明:壁蜂对小网棚油菜制种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制种产量比人工授粉提高177.5%,并大幅度降低了授粉费用。因此,利用壁蜂授粉是提高油菜制种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