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鸵鸟支原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2月某鸵鸟养殖场鸟群中发生以咳嗽,呼吸困难,气管罗音等呼吸道症状和腿部病变运动障碍为主的疾病,易感鸟龄为5~12周龄,发病率为28.4%(23/81),病死率8.7%(2/23),淘汰率3.7%(3/81)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血清学试验分析,确诊为支原体病(Avianmycoplasmosis)通过药物治疗试验证明,壮观霉素(UNISPECT),百病消(Baytril)强力  相似文献   

2.
对11只狸獭(Myocastorcoypus)用按摩和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人工采精32只次,成功27次,成功率84.4%;射精量为(0.97±0.16)mL,精子密度(7.34±1.49)亿/mL,精子活力0.65±0.12,精子畸形率(8.81±2.51)%,精液pH值6.44±0.16。对诱排公狸施行输精管结扎术,先后给5只母狸人工输精,每只输精2~3次,在输精后40~60d检查,4只受孕,其中有3只顺利产仔,产仔数分别为7只、7只、4只  相似文献   

3.
用赭曲霉素A(OA)-BSA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克隆和ELISA法筛选,建立三株泌抗OA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3C12,1D12和2G7)。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28^×(3C12)和64^×(1D12和2G7)腹水抗体效价为10^-7(3C12,1D12)和10^-6(2G7)。三株单抗(McAb)均属IgG类,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兔出血证(RHD)、波氏菌(Bb)病、巴氏杆菌(Pm)病三联苗和三种单苗的免疫比较试验测定,结果三联苗免疫兔对RHD、Bb、Pm免疫效力分别为100%(28/28)、88.9%(24/27)和88.5%(23/26),对应的三种单苗保护率为100%(24/24)、91.3%(21/23)和87.5%(21/24);联苗与单苗免疫力产生时间相一致;免疫后持续5个月,三联苗的RHD、Bb、Pm的保护率分别为100%(24/24)、91.7%(11/12)和83.3%(10/12),对应的单苗保护效果为100%(23/23)、88.2%(15/17)和88.5%(12/14);联苗与单苗无论冰箱(4-8℃)或室温(<25℃)均易保存。比较试验表明,三联苗保持原三种单价的苗克疫效果,三种组分联合制苗无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5.
测得引入西宁的星杂579蛋鸡血液RBC,WBC,Hb和嗜中性、碱性、酸性、淋巴、单核细胞的结果分别为3.24±0.12(10 ̄(12)/L),2.68±0.44(10 ̄9/L),97.5±8.73(g/L),32.73±3.75(%),0.75±0.24(%),4.76±1.17(%),53.96±3.21(%),7.81±1.50(%);血清总蛋白,GPT,G0T,ZnTT,TTT,K ̄+,Na ̄+,Cl ̄-,Ca ̄(++),P的结果分别为6.25±5.7(g/L),5.73±2.02(IU),83.34±9.15(IU),3.20±1.69(U),5,73±3.37(U),3.62±0.67(mmol/L),161.40±7.30(mmol/L),123.58±6.76(mmol/L),1.41±0.21(mmol/L),1.38±0.19(mmol/L);同时测得T,P,R分别为41.58±0.31(℃),173.12±7.51(次/min),35.47±6.15(次/min)。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麦麸、花生粕、羽毛粉基础,研究在亚热带条件下服育猪蛋氨酸Mct需要量,生长猪基础饲粮(DE12.97MJ/Kg,CP14.4%,Cys0.31)含Mct0.20%,肥育猪基础饲粮(DE13.11MJ/kg,CP12.5%Cys0.21%)含ct0.18%。两种饲粮均以0.04%的梯度添加DL-Met共得5个Mct水平,参试猪为三元杂变猪生长期每个Mct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头猪;肥育期  相似文献   

7.
对6种青饲牧草用7种除草剂进行除草试验。证明播后苗前墨西哥类玉米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0.90kg(ai)/hm^2;M-81E饲用高粱与串叶松香草适宜用60%丁草胺乳油0.90kg(ai)/hm^2;苏丹草适宜用60%丁草胺乳油0.90kg9ai)/hm^2与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0.94kg(ai)/hm^2,紫苏用12%恶草灵乳油0.27kg(ai)/hm^2与84%chinch乳油1.89  相似文献   

8.
人工草地是解决草地畜牧业冬春季节草畜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3年(1993~1995年)牧草引种栽培试验,对优选出的4种牧草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Uicicaefoliacv,Gansu)、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cvGannongNo.1)的产草量和营养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牧草的产草量和营养价值逐年增高,第3年产草量达到30000kg/hm2,是高寒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9.
竞争间接ELISA检测谷物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ZEN-McAb)建立了竞争间接ELISA,用以检测玉米、小麦、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最低检出量为0.05ng/mL检测范围为0.05~500ng/mL。检测掺合ZEN(25~500ng/g)的小麦、饲料、玉米样品,平均回收率,玉米为105.8%、小麦为90%、饲料为103.9%;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玉米为3.8%、5.8%,小麦为12.7%、28%,饲料为15.2%、6.8%。对玉米、小麦、饲料自然样品检测,竞争间接ELISA的检出率高于薄层色谱(TLC),检测程序简易快速。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用适量PMSG(1350-2000IU)和纯化FSH(5mg)均能诱导母牛产双胎,其双胎率分别为42.9%(3/7)和33.3%(1/3)。输精时注射LRH-A3双胎率为50.0%(3/6),较对照组25.0%(1/4)提高25.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赤芝子实体三萜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exFr.)karst〕子实体的二氯甲烷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种新的三萜酸化合物,命名为灵芝酸DM(ganodericacidDMⅠ)。同时还分到1种已知化合物灵芝酸E(ganodericacidEⅡ)。根据各自的光谱(IR,1HNMR,13CNMR,MS和2DNMR)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为:3,7-二氧化-8,24(E)-二稀-羊毛甾-26-酸和3,7,11,15,23-五氧化-5α-羊毛甾-8-稀-26-酸。以上2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赤芝子实体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上接第3期)2兔的饲养标准2.1西班牙的DCP和DE需要量马德里国立大学J.C.deBlas等人选用西班牙大型兔432只。供试饲料为不同DCP和DE的12种饲料,研究DCP和能量的利用率。结果,每代谢体重(W0.75)的维持能为132Kcal,DCP3.8g。DE的体能积蓄率为52.5%、蛋白质的合成率38.3%、脂肪的合成率64.4%。研究表明,能量和蛋白质效率受饲料的组成、断奶日龄、上市体重和体增重的显著影响。育成兔的总可消化能(维持+生长)的需要量(Kcal/日)和总可消化粗蛋白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将7头体重150kg、带有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牦牛在两个试验中喂以不同的日粮以研究其瘤胃液体与食糜外流速度。试验Ⅰ,4头牛分两期喂给粗蛋白质为8%和12%的等能(9.6MJME/kg)日粮;试验Ⅱ,3头牛在一3×3拉丁方设计中喂给精粗比7:3、5:5、3:7及以菜籽饼、豌豆、蚕豆为主要氮源的日粮。结果表明:饲喂精粗比3:7日粮时,瘤胃液体外流速度(3.9%/h)比饲喂其它日粮时明显低,其它日粮间无  相似文献   

14.
猪育种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母猪日粮含消化能14.21MJ/kg,粗蛋白16.3~19.2%(随猪只日增重的不同而调整),赖氨酸0.82~1.03%(随猪只日增重的不同而调整)。加拿大提出的最低营养标准为:中猪(20~60kg)(见表3);哺乳母猪合消化能14.000MJ/kg,粗蛋白16%,赖氨酸0.8%,钙0.9%,磷0.7%,VA7 500IU/kg、VD750IU/kg,VE35IU/kg,胆碱600mg/kg;生物素0.30mg/kg。 猪育种的进展,有赖于遗传理论的创新和育种技术的改进,国际上以遗传学为理论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 0~12周龄肝用型鹅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饲粮不同维生素 E水平对青农灰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确定育雏、育成期鹅维生素 E的需要量。试验选择 1日龄青农灰鹅 180只,随机分为 6个处理,每个处理 3个重复,每个重复 10只。试验鹅饲喂在玉米 -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 0(对照组)、5、10、20、40、80IU/kg维生素 E的饲粮,试验期为 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 40、8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0~4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添加 4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5~12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饲粮添加 40、8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降低 12周龄鹅胸肌剪切力和失水率(P<0.05),饲粮添加 8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12周龄鹅半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3)提高饲粮维生素 E水平可显著提高 4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12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饲粮添加4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4周龄和 12周龄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80IU/kg维生素 E组12周龄母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20、40、80IU/kg维生素 E组 12周龄公鹅血清中雌二醇、睾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论如下:1)维生素 E对鹅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中尿酸、尿素氮、生殖激素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调控作用;2)根据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肝用型鹅饲粮维生素 E最适添加量为:0~4周龄42.98IU/kg,5~12周龄 38.92~43.41IU/kg;3)根据鹅血清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确定饲粮维生素 E最低添加量为20IU/kg。  相似文献   

16.
犬吉氏巴贝斯虫的人工感染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证实犬吉氏巴贝斯虫(Babesiagibsoni)的致病作用,筛选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将12只杂种狼犬均分为摘脾组与不摘脾组,进行了吉氏巴贝斯虫人工感染试验。人工感染犬临床症状与自然感染犬无明显差异,表现为体温升高、红细胞减少、Hb降低及虫血症等,摘脾组较不摘脾组虫血症和症状的出现早1~2d。将此12只人工感染犬及67只自然感染犬随机分成4组,分别以贝尼尔(Berenil)、阿卡普林(A-caprinum)、蒿甲醚(Artemtherin)和磷酸伯氨喹(Primaquinephosphate)4种药物进行治疗比较试验,结果以蒿甲醚疗效最好,用药后第2天虫体转阴率达70%,第3天Hb由28g/L上升到64g/L,奏效迅速。  相似文献   

17.
肠球菌在家蚕消化道中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API20 STREP(V50) 系统对从健康家蚕消化道来源的89 株肠球菌菌株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分离菌株中分布着Ent.casseliflavus、Ent.faecalis、Ent.avium 、Ent.durans 和Ent.galli narum 等菌种,其分布频率分别为326 % 、259% 、157 % 、34 % 和22 % 。其余18 个菌株未能被该系统所分类。Ent.casseliflavus 和Ent.faecalis 是家蚕消化道内的主要肠球菌菌丛。Ent.casseliflavus 在5 龄初和末的分布频率较高,Ent.faecalis 在5 龄第4 和第5 天的分布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2月14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欧盟15国农业部长投票决定(12国赞成,3国弃权)禁用4种抗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这4种抗菌素为维吉尼亚霉素(Virginiamycin)、磷酸泰乐菌素(tylosinphosphate)、螺旋霉素(spiramycin)和杆菌肽锌(zincbacitracin)。从1999年1月1日起停用,到1999年7月1日为6个月的过渡期。此举主要是作为一种预防性措施,以使发生细菌抗药性的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保护某些抗菌素在人医中使用的效力欧盟禁用4种抗菌素饲料添…  相似文献   

19.
Xylazine+DHE合剂对大鼠的ED_(50)值测定及剂量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翻正反射消失和痛阈增加30%为指标,应用序贯法测定xylazine+DHE合剂腹腔给药对大鼠的麻醉半数有效量(anestheticED50)和镇痛半数有效量(analgesicED50);在此基础上,确定给药剂量并检验给药剂量是否合理。结果表明,xylazine+DHE合剂对大鼠的麻醉ED50为8.364mg/kg,镇痛ED50为7.802mg/kg;确定麻醉剂量为15.00mg/kg,镇痛剂量为10.000mg/kg。进一步的麻醉和镇痛实验显示,麻醉剂量使93.3%大鼠的翻正反射消失,镇痛剂量使大鼠的摆尾阈值增加幅度在40%~60%,且维持时间在60min左右,表明这两个剂量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115只3周龄母鸡被分为4组,分别为39只、33只、31只和12只。四种日粮分别含氯化胆碱(CCC) :0 mg/kg(对照) ;5 mg/kg从第14周龄开始(5 mg/kg A) ;5 mg/kg从3周龄开始(5 mg/kg B) ;50 mg/kg从第3周龄开始(50 mg/kg B)。基础日粮根据生长期配合,并进行等氮等能处理。第3~8周日粮干物质CP和ME分别为17.99 %和12.7 MJ/kg;第9~20周CP和ME分别为14.63 %和12.75 MJ/kg。对鸡采食量、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