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浸种药剂及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水稻品种扬辐粳8号、扬粳4038、南粳44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浸种时间,研究16%咪鲜杀螟+25%先净不同浓度及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浓度对种子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低浓度的药剂处理有利于诱导南粳44种子发芽,高浓度的药剂处理则对3个品种的发芽率都有抑制作用。浸种时间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以浸种48h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浸种时间,研究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本试验中浸种5d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正确采用药剂浸种能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特别在种子紧缺情况下,对处于国标规定发芽率临界值边缘的种子,采用药剂浸种对正确判断种子的去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试验品种与药剂 试验品种为协优559、武育粳3号、武运粳7号。试验药剂为江苏泰州化肥厂生产的浸种灵 (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药液配制方法 :1支 (2ml)浸种灵对水10kg混合均匀。2 试验处理 试验设药液浸种和清水浸种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两个处理均在30℃发芽箱内药液浸种24h后置床 (TP)。发芽箱为光照智能培养箱,发芽温度……  相似文献   

4.
以4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中早39、中浙优8号、秀水134和甬优1540为试验试料,设置2个浸种时间(24 h和48 h),研究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可适用于任何水稻品种,危害性低,但浸种时间因品种有所区别,一般籼型品种尤其是籼杂品种宜在24 h以内,而粳型及籼粳杂交稻品种应在48 h左右。  相似文献   

5.
以3种目前常用的水稻种子浸种剂咪鲜胺、氰烯菌酯、亮盾等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浸种时间(15 h和48 h),研究3种浸种剂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对早籼稻中早39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咪鲜胺浸种后发芽率影响较大,与清水对照达极显著差异,25%氰烯菌酯1 000倍液浸种15 h后发芽率与对照清水未达显著标准,其他处理与清水对照达显著标准,但未达极显著标准。因此25%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是目前预防早籼稻中早39恶苗病比较理想的浸种剂。  相似文献   

6.
不同浸种方法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立军  邓力喜  陈良碧 《种子》2007,26(12):8-10
以间歇浸种与直接浸种两种方法,对不同活力的水稻种子进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用间歇浸种处理后,发芽率比直接浸种高。且最佳间歇浸种时间为浸种3h、晾种3h,重复3~4次。由此说明,间歇浸种对种子生命力影响较小,适宜在农业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浸种时间和温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种子吸水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早籼稻、晚粳稻和杂交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组合,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吸水速率、吸水率、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都是浸种早期特别是浸种前6h吸水快,后期慢。早籼稻比晚粳稻和杂交稻的吸水率高出约10%。不同类型品种中早21和秀水63种子吸水率达30%时即可正常发芽,协优9308种子吸水率为18%即可发芽。因此达到正常发芽率的浸种时间存在差异,中早21为24h,秀水63为48h,而协优9308只需6h。  相似文献   

8.
2021-2022 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连续开展了 12% 氟啶·戊·杀螟 ZF 浸种安全浓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2% 氟 啶·戊·杀螟 ZF 300~600 倍液浸种对南粳 5055、南粳 46、常香粳 1813 等水稻主推品种种子发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022 年南粳 5055 有药害现象发生,表现为种子发根少且短,部分幼根发黄;对南粳 3908 影响较小。12% 氟啶·戊·杀螟 ZF 800~1000 倍液浸种对各品种种子发芽较为安全。从种子基础、粮食安全、节本生态等方面综合考虑,12% 氟啶·戊·杀螟 ZF 浸种适宜浓度为 900~1000 倍液,在灾害年景或水稻种子恶苗病带菌率较低的情况下,以 1000 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播期对苏北盐碱地环境下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调查和比较不同播期下‘南粳9108’和‘连粳11号’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和产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随播种时间推迟,‘南粳9108’和‘连粳11号’的全生育期变短;‘南粳9108’的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重呈减小趋势,‘连粳11号’呈先升后降趋势;播期对‘连粳11号’株高影响差异显著,且株高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南粳9108’和‘连粳11号’的播种时间推迟,其有效穗、每穗粒数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南粳9108’在苏北盐碱地区的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24日,‘连粳11号’为5月31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种灵和恶线清两种药剂,对丰优54杂交籼稻种子分别浸种8h、16h、24h、48h,以清水为对照,通过不同药剂、不同浸种时间,观察记载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胚根、胚芽生长情况,分析两种药剂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程度,以便进一步明确药剂浸种效果和最佳浸种时间。试验表明:这两种药剂浸种8~48h,对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均有一定的负作用,对胚根影响较大,浸种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且不同浸种时间、不同药剂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水稻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的方法之一。为了摸清当前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浸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012年11月,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ABT4号生根粉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贵萍 《耕作与栽培》1999,(2):33-34,64
ABT生根粉是中国林科院ABT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报道,能提高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加速幼苗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逆性,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为此为探索我省水稻应用ABT生根粉的技术规范,我们进行了ABT生根粉液处理水稻种子试验,探索ABT生根粉浸种不同浓度和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贵阳市、铜仁地区18个县(市)、镇试点。1.2试验品种水稻威优-63。1.3试验方法按“ABT”4号生根粉浓度相同为10×10…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小冠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要妹  李新平 《种子》1997,(4):53-55
本文研究了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小冠花种子发芽的影响,主要考查了发芽势、发芽率两个重要指标。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对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达极显著,但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其中,最优组合为浸种温度45℃,浸种时间24小时。  相似文献   

14.
钟蕾  陈小荣  郭进耀 《种子》2005,24(2):55-56
用星河纳米增氧器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浸种处理,结果表明:稻种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明显;与对照清水浸种相比,星河纳米增氧器浸种后第5天,芽鲜重、芽宽度、芽长并无差异,至第10天,星河纳米增氧器浸种的10个稻种品种中有7个或7个以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芽鲜重增加、芽宽度增粗、芽长增长现象;星河纳米增氧器对不同水稻品种浸种发芽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品种在发芽势、发芽率、芽鲜重、芽宽度、芽长等5个指标的改善上也有所不同.星河纳米增氧器是一个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新型浸种辅助器材.  相似文献   

15.
水稻沼液浸种对比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液中含有丰富的N、P、K等多种营养性物质和各类氨基酸、赤霉素、生长素等多种活性物质,有利于水稻种子的新陈代谢,对水稻生长有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以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秧苗素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19,(3)
以江西省农业厅和江西省粮食局主推优质食味水稻晚籼品种泰优398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个不同的浸种时间与5种种子堆放厚度处理。结果表明,10 h浸种时间与8 cm堆放高度浸种效果最佳,并且浸种时间过长和催芽种子堆放太厚对其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导致发芽率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两个高产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46’为实验材料,模拟机插秧和机械化直播栽插方式,研究增温、高温对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主要营养元素N、P吸收的影响。于始穗期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常温、增温和高温处理15天,分析穗后水稻不同器官N、P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增温、高温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各器官N、P含量,高温处理下各器官氮含量的变化幅度普遍大于增温处理,在相同增温处理下,各器官N含量的升高幅度表现为茎>叶>穗。高温与增温处理下P含量的变化幅度差异不大。抽穗期至成熟期,在相同种植方式和增温处理下,与常温对照相比,水稻各器官N、P含量升高幅度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南粳46’比‘南粳9108’对气候变化的耐受性更强。在相同温度处理和品种条件下,直播条件下水稻N、P由茎叶至穗的转运效率普遍高于移栽条件。该研究为未来气候变化下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咪鲜胺是咪唑类的一种广谱杀菌剂,近2年来大量应用于黑龙江省水稻浸种以防治恶苗病,并取得较好效果.2003年3月末4月初,黑龙江省出现的阶段性的低温,部分使用咪鲜胺类药剂进行水稻浸种的地区出现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后,稻种的发芽率下降的情况,为了解温度、浸种浓度等条件因素对水稻浸种发芽率的影响程度,特设此试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温度、光照与黑暗等处理对齿果酸模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不同条件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探讨齿果酸模种子发芽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为92%和78%;然后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浸种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达到77.5%;浸种6 h与12 h种子发芽率较低。用20℃浸种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可以达到78.5%和73.5%;浸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子萌发。光照与黑暗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发芽势影响显著。齿果酸模种子发芽最适合条件是:20℃浸种24 h,15℃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不同药剂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药剂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寻找一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又能起到防病作用的最佳方法。作者以郯城县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临稻16为试验材料,研究7种药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和浓度的配比,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乙蒜素和杀虫单的配比、咪鲜胺吡虫啉拌种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适乐时与锐胜、适乐时、福利星+噻虫嗪的适当配比对种子的发芽率有轻微抑制作用,其它药剂的处理对种子的发芽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