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赤芝发酵西洋参须根,对产物-菌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质人参皂苷含量为7.6%,高于发酵基质,灵芝三萜酸含量为0.02%,低于赤芝子实体;单体人参皂苷Rb1、Rc、Rb2、Rb3含量显著低于基质,Rd含量明显增加,含有稀有皂苷C-K,其含量高达9.65 mg/g。菌质中含有人参皂苷和灵芝三萜酸双重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栽培料中加入亚硒酸钠,研究硒对不同时期开袋灵芝子实体硒富集能力和多糖、三萜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开袋时间子实体三萜图谱相似性及灵芝酸A、E、F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三萜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栽培料中添加亚硒酸钠能够显著提高灵芝的硒含量,其中接种后50 d开袋(第2批)的硒含量最高,为57.8μg/kg,比对照高出34.42%;原种经50 mg/kg亚硒酸钠驯化后,其子实体中有机硒含量比对照提高35.95%;添加亚硒酸钠的菌袋接种后40~70 d开袋(1~4批)能有效提高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其中接种后60 d开袋(第3批)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3.24 mg/g,比对照提高53.95%;但各个批次的子实体三萜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不同批次灵芝的三萜图谱相似度在98%左右,说明不同批次的三萜灵芝酸成分相似;添加亚硒酸钠使灵芝酸A、E、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对灵芝酸E、F含量的影响更大。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添加亚硒酸钠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表达量显著降低,说明灵芝对硒的吸收抑制了HMGR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并比较4种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灵芝的多糖含量最高(P0.05),达6.55 mg/g;大红芝的甘露醇含量最高(P0.05),达21.92 mg/g;黑灵芝的总三萜含量最高(P0.05),达170.53 mg/g;在1.0 mg/m L浓度下,赤芝、大红芝、黑灵芝、灵芝902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88%、80.92%、80.30%、76.38%。由结果可见,不同灵芝菌株间的多糖、甘露醇和总三萜含量存在差异。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灵芝菌株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均较强,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建立同时测定蒙药蓝刺头中7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HSS T3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 m),流动相为乙腈(A)-0.08%三氟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室温。同时测定蓝刺头中5-咖啡酰奎尼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奎宁酸等7个有机酸的含量。5-咖啡酰奎尼酸在0.936~93.6μg/mL、绿原酸在1.021~102.1μg/mL、咖啡酸在0.952~95.2μg/mL、芦丁在0.932~93.2μg/mL、3,4-二咖啡酰奎尼酸在0.928~92.8μg/mL、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0.964~96.4μg/mL、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在0.927~92.7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7种成分的回收率分别在97.89%~99.67%,RSD分别在1.54%~2.11%,表明回收率良好。采用本方法可同时测定蓝刺头中7个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具有可行性与专属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以菌丝生长和酪氨酸酶抑制率为主要测定指标,对灵芝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对发酵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确定发酵液中关键美白因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麦芽浸粉2 g/mL,蔗糖1.72 g/mL,豆粕粉0.214 g/mL,酵母提取物0.1 g/mL,pH5,温度30 ℃,培养时间6 d,转速16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酪氨酸酶抑制率为95.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美白功效。通过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出包括多糖、三萜、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在内的212种成分,其中,多糖和三萜的种类最多,分别为26、30种;基于代谢组数据,进一步对发酵液中灵芝多糖和三萜进行分离及含量的测定,发酵液中灵芝多糖含量为24.8 mg/mL,三萜含量为55.7 μg/mL;对发酵液中多糖、三萜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萜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呈正相关,而多糖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无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发酵液中的主要美白因子为灵芝三萜。  相似文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总三萜含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运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了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中三萜含量,发现不同方法所测得的含量差别较大。对不同的灵芝酸标准品及干扰物质油酸、麦角甾醇进行香草醛高氯酸的显色反应,发现不同的灵芝酸显色后最佳吸收波长在530—550 nm,在550 nm处的测定值相差很大,特别是灵芝中含量较高的灵芝酸A、B和C的测定值严重偏低,而干扰物质油酸和麦角甾醇对测定值具有严重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总三萜的含量不能如实反应灵芝中总三萜的实际情况,不建议作为测定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总三萜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流动相配比、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方面优化色谱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及验证性试验,从而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和定量测定茶叶中10种有机酸(草酸、D/L-酒石酸、甲酸、L-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富马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采用TSKgel ODS-100V(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0%磷酸水溶液(A相)和50%乙腈水溶液(B相),洗脱方式为100%A(0 min)→100%A(12 min)→0%A(17 min)→0%A(25 min)→100%A(30 min)→100%A(33 min),后运行2 min,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在210和245 nm波长下检测抗坏血酸,在210 nm波长下检测其他9种有机酸。结果显示,各有机酸组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 5以上,其精密度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均小于1%,稳定性的RSD小于4%(除抗坏血酸外),回收率为97%~116%。说明该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对组分分离效果较好,可用于茶叶中10种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黄芩中3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的黄芩中3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采用了以下条件及参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SupelocosilTMLC18(4.6mm×250mm,5μm),以流动相A甲醇-冰醋酸-水(5590)、流动相B甲醇-冰醋酸-水(9055)在0~40min(AB=64~28)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为26℃,流速为1.0mL/min,停止时间30min,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3种活性成分在30min内能达到完全分离,加样回收率为99.3%~102.1%,相对标准偏差为1.02%~2.45%。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3个灵芝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子及其亲本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出菇期、有效成分含量;评价了采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进行灵芝杂交育种的可行性.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菌株中,"杂交1号"分别比亲本"广东赤芝"和"灵芝5.75"提早22和3 d出菇,产量比"广东赤芝"高178.5%,比"灵芝5.75"高34.9%;"杂交2号"的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2个亲本菌株,子实体三萜含量比"广东赤芝"高198%,比"灵芝5.75"高121.2%;这2个杂交子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说明这种灵芝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育种技术有实用价值,可用于灵芝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较为系统地分析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方法]以采自陕西省略阳县人工栽培赤芝基地的赤芝子实体为试材,测定了秦巴地区栽培赤芝子实体中的5种营养成分。[结果]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达到FAO/WHO提出的40%的要求;矿质元素Ca、Cu、Zn、Na、Fe、Mg和Mn含量分别为151.92、6.69、26.27、89.53、19.80、494.69和7.66 mg/100g,其中Zn、Mg、Mn、Cu含量均高于薄盖灵芝菌粉;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5%、15.38%和6.81%,均高于野生灵芝,粗纤维含量为45.43%,远高于液体培养的泰山赤灵芝;菌盖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菌柄。[结论]该研究为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A(生物碱类)、B(苷类)、C(挥发油类)、D(糖类)、E(黄酮类)、F(香豆素类)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烟草黑胫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使用剂量的增大而增强。A药和B药分别在使用剂量为5 mL/L和9mL/L时抑制率大于50%,与对照化学药剂72%甲霜锰锌3 000倍液和中生菌素500倍液抑制率无明显差异。C药在使用剂量为80 mL/L时,抑制率达到了70.39%,明显高于对照药剂。D药、E药、F药在使用剂量为80 mL/L、8 mL/L、12.5 mL/L时,抑制率分别达到99.22%、86.64%、79.6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P<0.05),其中,D药可完全抑制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生长。将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进行比较,E药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最小,为2.65mL/L,其后依次为A药、F药、B药、C药、D药,EC50分别为4.56、4.76、5.99、16.55、17.66 mL/L。6种中草药提取物作为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抑菌活性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15种植物药水提物对灵芝生长及三萜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金银花水提物0.25 g/L对菌丝体生长,以及对胞外三萜酸、胞内三萜酸形成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体生物量由6.79 g/L提高至7.63 g/L,胞外三萜酸含量由81.93 mg/L提高至138.20 mg/L,胞内三萜酸含量由69.76 mg/L提高至84.55 mg/L.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虎杖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Zorbax SBC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速1.0mL/min;波长280nm;流动相A为水,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为0~5min,B泵15%~30%;5~45min,B泵30%~70%;45~50min,B泵70%~80%;50~70min,B泵80%~100%.采用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对不同质量浓度的虎杖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13批药材的指纹图谱被得到,其中12个特征共有峰被确定,采用中国药典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了相似度计算,并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虎杖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23mg/mL时,其自由基清除率最高93.7%.初步确定与其药效具有显著性的特征指纹峰为峰3、10、11和12.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虎杖指纹图谱中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虎杖药材的药用物质基础研究、提高其质量标准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其他中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止的]较为系统地分析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营养成分.[方法]以采自陕西省略阳县人工栽培赤芝基地的赤芝子实体为试材,测定了秦巴地区栽培赤芝子实体中的5种营养成分.[结果]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人工栽培赤芝子实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达到FAO/WHO提出的40%的要求;矿质元素Ca、Cu、Zn、Na、Fe、Mg和Mn含量分别为151.92、6.6926.27,89.53、19.80、494.69和7.66 mg/100g,其中Zn、Mg、Mn、Cu含量均高于薄盖灵芝菌粉;多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65%、15.38%和6.81%,均高于野生灵芝,粗纤维含量为45.43%.远高于液体培养的泰山赤灵芝;菌盖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菌柄.[结论]该研究为秦巴地区人工栽培赤芝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同时测定刺梨中2种三萜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刺梨中蔷薇酸、1-β羟基蔷薇酸含量,并对贵州不同地方的刺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PntulipsTM BP-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0.05%三氟醋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8nm,进样量为10μL的条件下,蔷薇酸和1-β羟基蔷薇酸分别在0.268~1.608μg和0.027~0.16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精密度RSD分别为0.53%和1.36%,重复性RSD分别为2.12%和0.76%,12h内稳定性RSD分别为1.58%和1.8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0%和98.79%,RSD分别为0.76%和2.37%,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刺梨中蔷薇酸、1-β羟基蔷薇酸的含量。2)遵义产刺梨中的蔷薇酸含量较高,为1.31%;龙里产刺梨中的蔷薇酸、1-β羟基蔷薇酸的含量相对稳定,分别为1.26%和0.15%。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余甘子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色谱柱为爱尔兰产150 mm×4.6 mm,5μRP18柱.流动相A为0.04 mol/L KH2PO4(pH7.2±0.05)、B为水、C为乙腈,流速0.65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结果显示,16种氨基酸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0.015 6~0.250 0μmol/mL,相关系数R2=0.994 9~0.999 9.标准品在0~48 h内经多次测定,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03%~1.75%和0.54%~3.67%之间;回收率和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5.95%~102.18%和1.10%~6...  相似文献   

17.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吉林地区松杉灵芝三萜酸的含量。三萜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段木基质林下仿野生栽培的松杉灵芝最高含量为1.26%,段木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为0.95%,木屑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含量为0.57%。  相似文献   

18.
建立测定人参强力胶囊中6种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线性范围分别为0.396 8~7.936μg/mL、0.406 4~8.128μg/mL、0.196 0~3.920μg/mL、0.204 0~4.080μg/mL、0.200 0~4.000μg/mL、0.201 6~4.032μ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6种人参皂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100.1%~103.4%之间,RSD均小于1.5%。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以用于人参强力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250 mm×4 mm),流动相A为体积分数20%的甲醇,流动相B为体积分数30%的乙腈,A和B流动相用体积分数50%的磷酸调pH至3.2±0.05,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0.8~1 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72 nm条件下,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产15个品种青果鲜果肉中的没食子酸含量.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线性范围为0.390 6~25.000 0μg/mL,标准曲线y=62.662x-16.805,相关系数R2=0.999 6.  相似文献   

20.
对肯尼亚红碎茶、云南碎二、海南碎二茶样的滋味品质进行化学评分方法试验,采用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处理,从中寻找出一种化学检测得分与感官审评评分相一致的组合.不同处理的试验结果与感官审评给分的趋向是一致的;经过极差与回归分析,选定实验号9、13和20,即A2B4C1D4E4F5、A3B3C2D3E5F5、A4B5C3D4E5F1,其化学滋味得分与感官评分相吻合.这3个试验都是比较好的组合.其中13号(A:15 min,B:20 mL,C:3 min,D:2.0 mL,E:0.5 mL,F:8.5)是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