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AutoCAD与3DS MAX的机械产品虚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在机械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械产品的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可以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缩短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为此。阐述TAutoCAD与3DS MAX在文件共享基础上进行机械产品虚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利用VR技术实现产品的虚拟漫游。  相似文献   

2.
高晶 《农业工程》2017,7(3):44-46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VR+”的可定制化服务将拓展到各个领域。对于农业领域来说,虚拟现实技术与农业产品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推广,而且对农业科普、农产品增产增值和农业旅游等都有促进作用。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茶树领域的展示进行探讨,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对茶产品推广、增产增值和茶园旅游等方面的潜力,同时就虚拟现实在茶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农机制造业中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从国内农机制造业现状、虚拟制造技术以及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制造业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进行虚拟设计、虚拟装配和虚拟制造,从而达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的目的,来提高我国农机产品质量,以及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高职汽车类教学存在教学成本高、安全隐患多、演示效果不佳等问题,制约着汽车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将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对VR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而阐述汽车类专业教学中VR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高职汽车类教学存在教学成本高、安全隐患多、演示效果不佳等问题,制约着汽车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将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对VR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汽车类专业教学中VR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虚拟植物和虚拟仪器上。为此,简要地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管理、农业规划与农业资源配置及农业科研与教学等领域的作用,并对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VR虚拟现实技术对驾考发展、革新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对目前VR虚拟现实技术给驾考现状带来的正反面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着重加强VR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际教学行业融合度的观点,分析目前VR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教学行业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玉米收获机在虚拟环境中的工况仿真与性能测试,设计了虚拟仿真系统。首先,建立VR工况环境,采用数字函数建立地形模型和地高模型,采用外部引用、实例化和布告板技术实现地物模型;其次,建立收获机运行模型,其中发动机有效功率与转速呈线性分布,有效扭矩与转速成二次关系,建立转向控制模型和制动模型;基于ODE物理引擎建立收获机自身部件相对运动建模,进而完成收获机模型和VR工况模型的交互系统;最后,在虚拟环境中对收获机进行测试,指导改进收获机设计。  相似文献   

9.
虚拟技术在拖拉机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虚拟制造是实际制造在计算机上的本质实现,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发展。为此,介绍了虚拟技术以及虚拟技术在传统的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虚拟设计、虚拟装配、虚拟加工、虚拟仿真等虚拟技术,并且介绍了其在产品设计开发、产品试制实验、产品广告培训以及在未来产品开发研制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农机化研究》2019,(5):197-201
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利用Novint Falcon控制器,以采摘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和搭建了采摘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仿真平台,实现了采摘机器人的虚拟操作。仿真结果表明:采摘机械手精确地执行了圆形轨迹的运动模拟,实现了逆向运动学计算与仿真,为研究采摘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unity3d的交互式虚拟农业仿真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试验需要反复设计和改进,且受季节、农时和天气的限制,种植周期长、成本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农作物种植虚拟仿真平台能够缩短作物品种试验周期,降低成本,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关键。为此,重点研究了基于三网融合技术,以三维虚拟世界为载体,以农业仿真模型为科学计算依据,以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虚拟农业仿真平台架构,并基于unity3d实现了交互式虚拟农业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来,国内农机企业与农机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项目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机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基于动态联盟的农机合作项目管理模式,在研究动态联盟的成功因素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无线网建立农业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农业是农业生产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为此,从数字化农业基本需求出发,探讨了农田信息发展的未来趋势。同时,提出了在无线网平台下,将无线网技术与农业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构建各类虚拟农业专家系统,直接服务于农业的构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植物生长模拟技术的支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虚拟植物模拟也成为研究作物生长领域的一个热点。为此,研究了L-系统方法用于描述虚拟植物生长的表达机制。基于植物形态的分形特征,采用L-系统方法,在虚拟植物生长方面,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有力支持,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5.
模拟省区间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基础上,从节水效应和对区域用水效率的改变2方面评价虚拟水流动对中国农业用水的影响.粮食虚拟水呈由北向南流动的总体格局,其中黑龙江与吉林贡献了虚拟水输出量的69.1%,广东、浙江、福建及上海占流入总量的56.2%;虚拟水在全国范围内节约了199.4亿m3的水资源;虚拟水流动提高了全部输入区的单位产品耗水(WFP)和用水量(WUP)和主要输入区的WFP,降低了除黑龙江、吉林之外所有输出区的WUP和WFP.各省区应根据自身状况和在虚拟水流动中的地位制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策略.其中,东北粮食主产区应从区域视角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正  金妮  石刚 《农机化研究》2007,(11):142-144
介绍了农业设备使用的一种基于CAN的国际标准电子通信协议-ISO11783虚拟终端协议.同时,在拖拉机ECU中给出了采用该协议标准的虚拟人机界面的设计流程,并通过仿真实现了车身信息的数字化显示.该虚拟终端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模拟仪表显示方式并使得人机接口标准化,为拖拉机EGU中虚拟终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闫兵 《农机化研究》2008,(4):234-236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农业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监控;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对生物视觉功能进行有效模拟.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农机产品的计算机检测、农产品等级分选、自动化农场的监控与数据采集,以及种子、秧苗或细胞生物特性的研究等,都能够缩短系统开发周期,提高科研效率与测试精度,满足系统灵活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这一新兴概念受到了产、学、研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与元宇宙的结合将极大地推动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为农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为深入分析元宇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可行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元宇宙的概念,以及区块链、非同质化代币、5G/6G、人工智能、物联网、三维重建、云计算、边缘计算和扩展现实等元宇宙农业应用的关键技术。接着讨论了元宇宙在虚拟农场、农业教学系统和农产品追溯系统三个农业应用领域的主要情景,最后总结了农业元宇宙面临的系统建立、通信基础、硬件设备和运营等方面的主要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可为元宇宙在农业的应用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四自由度机械手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自由度机械手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械手设计思想和总体设计方案,并利用三维设计软件CAXA2007进行了机械手零部件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2004对机械手进行了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分析机械手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了便于机械手的数控加工,利用CAXA2007软件中的数控加工模块对机械手零部件进行了数控加工编程.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与制造业的结合使制造业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汽车工业的影响更是出乎预料。虚拟技术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地认识,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来促进该技术的研究。详尽论述了虚拟技术在汽车的设计、制造、试验、生产组织和驾驶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简要分析了虚拟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虚拟技术是未来的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