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孔雀鱼的友好邻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王卫民[1]报道了黄颡鱼规模人工繁殖后,南北各地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报道相继涌现[2~6]],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开始走向生产,其中尤以张国强等[4]繁殖工作较详细,以后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得以普遍展开[7、8].我们也曾连年进行了大规模繁殖及苗种培育生产,综合上述文献及自身工作,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的规模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王卫民 《水产科学》1999,18(3):9-12
1998年5月4日至5月30日在湖北省孝感市猪湖和武汉市大舒特各水产养殖场进行了黄颡鱼较大规模的人工繁殖试验,共进行7次人工催产,其中催化雌鱼612尾,计45.8kg、雄鱼383尾,计45.9kg,获鱼卵150万粒左右。本文对黄颡鱼的繁殖季节,雌雄比例,注射方法,几种催产激光对黄颡鱼催产效果,流水孵化与静水孵化的效果,人工鱼巢的设置,苗种培育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总结了这次黄颡鱼规模人工繁殖4  相似文献   

3.
1999年,在沅江市七子浃乡五四渔场的20hm^2成鱼塘进行了黄颡鱼套养,年底共起捕黄颡鱼3630kg,新增产值72600元,平均每667m^2产量、产值分别为12.1kg、242.0元。其中3口黄颡鱼套养的成鱼塘,总面积2hm^2,每667m^2黄颡鱼产量、产值、利润分别为20.1kg、411元、339元,投入产出比1:5.7。本文对黄颡鱼的池塘套养条件、前景、规格、密度、防病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大力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并使黄颡鱼成为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为了加快黄颡鱼的养殖推广,解决苗种依靠外调的被动局面,我们于2003年~2004年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项目,200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04年达到批量育苗的规模,现将2年来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成鱼塘套养黄颡鱼高效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在沅江市七子浃乡五四渔场的20hm^2成鱼塘进行了黄颡鱼套养,年底共起搏黄颡鱼3630kg,新增产值72600元,平均每667m^2产量、产值分别为12.1kg、242.0元。其中3口黄鳝鱼套养的成鱼塘,总面积2hm^2,每667m^2黄颡鱼产量、产值、利润分别为20.1kg、411元、399元,投入产出比1:5.7。本文对黄颡鱼的池塘套养条件、前景、规格、密度、防病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柳富荣 《水产科技》2000,(4):15-17,21
1999年,在沅江市七子浃乡五四渔场的20hm^2成鱼塘进行了黄颡鱼套养,年底共起捕黄颡鱼3630kg,新增产值72600元,平均每667m^2产量、产值分别为12.1kg、242.0元。其中3口黄颡鱼套养的成鱼塘,总面积2hm^2,每667m^2黄于产量、产值、利润分别为20.1kg、411元、339元,投入产出比1:5.7。本文对黄颡鱼的池塘套养条件、前景、规格、密度、防病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大力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并使黄颡鱼成为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为了加快黄颡鱼的养殖推广,解决苗种依靠外调的被动局面,我们于2003年-2004年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项目,200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04年达到批量育苗的规模,现将2年来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很多地区难以取得规格整齐的黄颡鱼苗,阻碍了黄颡鱼的大批量生产,致使很多地方市场上黄颡鱼供不应求。笔者在2000~2002年这几年内经过试验,基本上掌握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技术,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一、黄颡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要求选择体表光滑、体色鲜艳、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黄颡鱼作亲鱼,雌性体重每尾在100克以上,雄性每尾在150克以上。倘若是从市场收购来的,用3%~4%的食盐水浸泡4~5分钟,而且要先进行驯食,强化培育之后方可进行人工催产。2.人工催产雌雄鉴别:雄性体型较长大,只有一个泄殖孔。而雌性…  相似文献   

9.
瓦氏黄颡鱼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江黄颡鱼。俗称嘎子、呀子、硬角黄腊丁、郎丝江颡等。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水系,是长江和珠江及其支流的重要经济鱼类。生长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养殖前景。湖北省水产研究所1998年开展瓦氏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1999年人工繁殖获得初步成功,以后该鱼的人工繁殖地点和规模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0.
浅水池塘培育大规格黄颡鱼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黄颡鱼市价走势按规格大小相差很多 ,10 0g/尾以下者 ,每公斤约 16元 ;15 0~ 2 0 0g/尾者 ,每公斤 2 6~ 32元。可见 ,养殖大规格黄颡鱼已成为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以培育大规格鱼种为契机。为此 ,在旱情严重条件下 ,我们利用缺水浅池进行了大规格黄颡鱼种培育试验。 2 0 0 1年 10月 2 6日测产 ,亩产鱼种2 0 6kg ,平均培育规格 5 6g/尾 ,最大个体 6 6g/尾。1 试验材料1 1 试验池。利用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一口面积 1 5亩的鱼池 ,砂礓土质 ,底泥 2 0cm ,鱼苗放养时水深仅有 4 0cm。1 2 鱼苗。…  相似文献   

11.
瓦氏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种类.其肉嫩味鲜无细刺,深受消费者欢迎,并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具有广阔的人工养殖前景.为了开发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瓦氏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1999~2001年,我们连续三年从长江收集野生瓦氏黄颡鱼作亲本,繁殖出大批苗种供推广养殖;2002年,首次用自繁自育的二龄瓦氏黄颡鱼作亲本,开展了全人工繁殖初步研究;2003~2004年,继续用这批亲鱼在三个基地进行人工繁殖,不断研究完善全人工繁殖技术,现将近两年的繁殖生产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人工养殖黄颡鱼越来越多。以往黄颡鱼夏花培育大都在水泥池中进行,设施、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黄颡鱼夏花价格偏高,限制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规模。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2005年6月进行了黄颡鱼夏花池塘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2005~2007年承担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黄颡鱼规模化养殖”项目(BJZH2005150),开展了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成功,达到了批量育苗规模。现将其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的规模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其广布于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中。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可鲜活上市,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小型名、优鱼类,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水产工作者对黄颡鱼的生物学、人工繁养技术,大水面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1~7〗。笔者于2000~2001年在西洞庭祝丰办事处清水塘村鱼苗繁殖场对黄颡鱼进行了规模人工繁殖试验,催产亲鱼2批330组,共获1.5~2厘米的黄颡鱼约…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徐州本地人对黄颡鱼十分青睐,每天市场需求量10t左右,本地的黄颡鱼养殖量小,散户居多,不能形成规模,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没有一家生产黄颡鱼苗种的企业,养殖户都要到外地购进苗种,严重制约了徐州地区黄颡鱼产业的发展,为此,水产站联合万丰渔业合作社对黄颡鱼人工繁殖进行研究并获得成功,填补徐州地区黄颡鱼人工繁殖的空白,而且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两年的繁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黄颡鱼的池塘主养也得以普通展开.……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6批次人工催产试验。结果表明,黄颡鱼亲鱼采用在成鱼池或亲鱼池中套养方式培育,其催产效果优于专池培育的催产效果。黄颡鱼人工繁殖催产三率分别为催产率69%~82%、受精率63%~81%、孵化率63%~73%。同时进行了不同孵化水源对黄颡鱼催产孵化效果的比较试验.池塘过滤水孵化效果好于曝气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黄颡鱼的苗种来源,我们依据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同一对鱼产卵受精要分几次进行和雄鱼在穴口护卵孵化等特殊习性,于2004年在承担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大规格优质河蟹与名贵鱼类混养技术推广"的项目过程中,采取半人工繁殖黄颡鱼鱼苗生产性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河北省黄颡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水平.促进黄颡鱼产业发展.2009年4月10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石家庄举办了黄颡鱼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大连水产学院赵兴文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4,29(11):8-8
为了解决黄颡鱼苗种来源,我们依据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同一对鱼产卵受精要分几次进行和雄鱼在穴口护卵孵化等特殊习性,于2004年在承担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大规格优质河蟹与名贵鱼类混养技术推广”的项目过程中,采取半人工繁殖黄颡鱼鱼苗生产性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其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