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1,23(2):40-42
通过对岳西茶叶历史、现状及产业化经营意见的考查分析 ,提出岳西发展有机茶的必要性、可行性 ,以及基本目标和茶园建设基本标准。强调岳西应以有机“岳西翠兰”为先导 ,发展茶业经济 ,在五年内至少发展有机茶园 333hm2 ;在有机茶生产技术上 ,提出重点抓好茶园绿肥的种植与利用 ,同时注意抓好病虫害防治以及加工、包装、贮存等生产环节防止二度污染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茶叶产业中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监控、管理 ,重视茶园害虫综合治理、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发展绿色茶园 ,大力培养“有机农业”型的有机茶产品。为了加快促进我县有机茶发展的步伐 ,去年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立县”为导向 ,治理关闭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营造绿色生态。而后县里专门制定了《开化有机茶开发规划》 ,并成立有机茶开发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了实现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和有机茶发展规划。一是重点抓好“两增一改”工作 ;二是对列入县级试验示范的有机茶基地 ,安排专项资金给予…  相似文献   

3.
生态平衡施肥与有机茶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金  杨普香 《茶业通报》2004,26(3):117-118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是同时满足高产、低投、无污染、优质等多目标的最佳肥料投入组合。本文就“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指导有机茶生产,而实现有机茶园施肥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最佳,使有机茶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国有机茶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现有一大批生产、加工和经销单位获得了我中心的有机茶认证 ,有机茶园面积 (含有机转换面积 )达到 2 667hm2 ,有机茶产量 (含转换期产品 ) 1 30 0多t,有机茶园专用肥2 0 0 0多t,有机茶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茶叶产业结构调整 ,无公害生产的发展和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 ,提高茶叶卫生质量和产品档次 ,帮助茶农增加收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有机茶生产技术和信息的需求 ,帮助茶叶生产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全面了解国内外有机食品和有机茶生产、认证、贸易方面的最新动态 ,帮助茶…  相似文献   

5.
<正>由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项目"有机茶安全监控和连续化工艺研发",初步解决了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难,有机茶清洁化、连续化加工水平落后等问题,促进了该省有机茶生产安全水平的提高。项目实施单位依托企业自身科技力量,联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集成创新叶蝉防治指标制订技术、测报技术,筛选对叶蝉防效较好的天然喜树叶提取物制剂、苦参碱和矿物油(绿颖)作为防治药物,通过协调使用多种无害化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许裕奎 《茶业通报》2004,26(3):134-135
休宁县2001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今年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本着以项目实施为动力,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为主题,面向市场,强注科技,把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生产作为调整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增加茶农收入为突破口,到目前止,全县已通过中国茶科所有机茶中心和瑞士生态农业研究所权威机构颁证有机茶园700hm2,无公害茶园颁证2750hm2。三家企业获得省商检局“卫生注册”资格,二家企业获得茶叶自营出口权。2003年全县茶叶产量5300t,产值8146万元,其中无公害茶叶2…  相似文献   

7.
黄山市发展有机茶的优势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忠 《茶业通报》2002,24(2):10-10
面临世界茶叶消费新趋势,黄山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为此笔者就我市生产有机茶问题谈几点认识。1我市发展有机茶优势1.1具有得天独厚发展有机茶的生态环境我市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约有70%左右茶园位于深山老林之中,且气候湿润,降雨量达1700多mm,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茶园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这些分布于山区的茶树,基本上不受工业和人为污染,属于无公害自然茶。只要在茶园管理上实行无污染科学管理,无须进行全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均可能成为有机茶,这样就为我市大规模…  相似文献   

8.
李翬 《茶业通报》2005,27(3):103-103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茶叶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战略,建立了太平猴魁和黄山毛峰无公害生产基地1300多hm2,有机茶园200多hm2,而茶叶螨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尤其是肥水管理较好的茶园受害程度更为严重,已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我区植保站从2001年开始,在新明乡“太平猴魁”生产基地连续进行了多项农业防治措施,提高了生态系统调控功能,控制了螨虫的发生,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螨虫发生情况和危害状通过多点调查,黄山区茶叶发生危害的螨虫主要有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1.1茶橙瘿螨发生普遍,若螨体淡橙黄色,成螨体橙…  相似文献   

9.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5,27(4):160-160
茶叶是大众性饮料,通过茶园管理“绿色技术”,开发生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茶园铺草技术,间作绿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料,茶园放养鸡和蚯蚓。  相似文献   

10.
有机茶施肥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盛 《茶业通报》2002,24(4):30-30
有机茶有一套严格的颁证标准,其不仅对终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而且须审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运中是否受到各种污染和影响。有机茶园施肥是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施肥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有机茶的质量和产量。笔者就此谈谈自己一些肤浅认识。1有机茶园施肥出现的新问题传统茶园施肥采用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基肥与追肥的配合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在冬季和初春时节,结合修剪施用;化肥则作追肥,在各茶季开采前催芽时施用,通过根下施、叶面喷的方式,每年追施化肥2~4次,化肥用量占70%以上,而有机茶园绝对禁止施用化肥,就…  相似文献   

11.
唐克忠 《茶业通报》2001,23(2):44-44
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九华 (红桃 )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是以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为龙头 ,以贵池茶厂为纽带 ,以红桃村及毗邻的东至县高山乡高山村的 2个村民组和丁香镇柏山村胡西村民组为基地组建的贸工农一体化的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九华 (红桃 )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基地共有 9个村民组 ,其中红桃村 6个村民组 ,入社农户 1 86户 ,830口人 ,基地座落在全长约1 5km的一条深山峡谷之中 ,境内没有田地 ,农户均靠山场以茶、林为生 ,共建有机茶园1 1 8hm2 ,人均拥有山场 1 5 .5hm2 ,茶园 0 .1 4hm2多 ,茶叶收入约占农户收入的 6 0 %左右。在省茶叶…  相似文献   

12.
《茶业通报》2005,27(2):93-96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基地规划与建设、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采摘、转换、试验方法和有机茶园判别。本标准适用于有机茶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767茶树种子和苗木GB/T14551生物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NY227微生物肥料NY5…  相似文献   

13.
柳州有机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机生产要求,结合柳州市茶叶生产布局与特点,充分利用、整合与开发当地资源,在引进并集成组合应用诱虫灯、黄板、植物源与矿物源农药的同时,引进“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并在有机茶生产中进行应用研究,制定了通过使用有机肥、采用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化学肥料与化学农药使用,有利于保护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张觉晚 《茶业通报》2001,23(1):33-33
对茶园病、虫、草实施无公害防治 ,是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茶进行高效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我国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始于九十年代初期 ,湖南兰岭茶厂于同时期建立良种茶园 ,实施茶园虫、病、草无公害防治工作 ,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使茶园生态进入良性循环、茶园害虫天敌种群数量多于害虫种群数量 ,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病害、草害亦轻 ,近年检测茶样 ,各检测项目均未超标。用无公害管理的良种园采制的兰岭毛尖、银毫绿茶、谷雨前绿茶等兰岭牌产品 ,1 996年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为向有机茶方向发展。 5a来 ,坚持不用化学农…  相似文献   

15.
有机茶专用肥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机荼专用肥、菜籽饼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茶专用肥和饼肥均能有效地促进茶树的营养积累,促使茶芽萌发健壮,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而且能显著改变茶园土壤的营养状况,是有机茶园实现营养安全补充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谢世荣 《茶业通报》2005,27(4):167-168
黄山市黄山区开展生态示范县建设以来,通过对全区茶园的科学规划,大力建设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以无公害、有机茶开发为突破口,全面实现茶叶生产无公害化,并以此为依托择优扶强,培育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使黄山茶叶生产走上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台州的主要经济作物 ,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 ,市场所向 ,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1 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指导思想从台州茶叶生产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质量为重点 ,以效益为中心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积极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 ,促进台州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 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发展规划设想2 .1 有机茶产区 以现有茶园转换为主 ,新辟茶园为辅 ,并以仙居、临海、天台三县 (市 )的国有林场茶场和黄岩大寺基林场茶场为中心 ,向…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从贵州省黎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贵州省黎平县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和黎平县森绿茶业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同时申报的"黎平香茶"、"黎平毛尖"、"黎平雀舌"、"黎平白(叶)茶"等产品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予有机基地和有机产品证书。这是黎平县茶业第一次获有机茶基地和有机茶产品认证,填补了黎平无有机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1引言汀溪兰香系1989年首创于皖南泾县汀溪乡的名优绿茶,其产区拥有万亩原始森林,并与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复杂的地貌构成众多相对封闭的小范围生态环境,为茶叶的无害化生产提供了丰富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自1993年开始了有机茶生产开发的宣传和探索活动。2001年汀溪兰香通过本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由当地茶叶产销大户组建的绿源公司又使之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和销售三项认证,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140hm2,年产兰香有机茶20余t,年创产值300多万元,并通过了有机食品的全部检测。2主要监管措施山区名优茶产地的茶园多较为分散,且…  相似文献   

20.
茶农 《茶业通报》2005,27(3):134-134
安徽绿源茶业公司生产的浮山有机系列名茶浮山翠螺、浮山翠针、浮山翠珠等于2005年6月22日在合肥市由省科技厅主持进行了成果鉴定。安徽绿源茶业公司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峨桥镇,距著名峨桥茶市仅10余km,浮山有机系列名茶的开发,改变了峨桥有茶市无自产茶叶的历史。公司所属浮山茶场海拔461m,有茶园28hm2,这里远离城镇,无工业和农田污染,林木葱郁,2003年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对茶场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完全符合有机茶生产、加工要求,获得有机茶认证。该公司2001年开始自主研究加工工艺,开发出三种系列名茶,并经过反复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