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月华 《新农业》2009,(11):26-26
建平县是辽西地区南果梨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达2.4万亩。为了提高南果梨生产的经济效益,县林业局从2006年开始实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南果梨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开发”项目,三年来累计开发南果梨2.268万亩,南果梨亩产增加100~200公斤,优质果率提高20%~30%,达到85%以上,优质南果梨产量达54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2.
棉虫威涂抹剂防治棉蚜、棉红蜘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1年试验表明,亩用7%棉虫威涂抹剂50毫升,加水稀释1~3倍,用涂药器涂茎,施药后1~12天对棉苗蚜的防效达84.6~100%,伏蚜的防效为75.2~98.6%,对棉红蜘蛛的防效达58.0~95.3%,天敌数量高出常规喷药区3~4倍,示范面积4万亩,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万荣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60%为河滩植棉。棉花上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据调查,2002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为0.3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为中等偏轻发生;2003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为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为中等发生;2004年全县发病面积达0.6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22%,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4.
粘虫在本区历年以第一代发生量多,危害三麦较重。但由于虫源的增加、回迁期间适宜气候条件的配合、旱改水面积的扩大和稻田生态系、营养、温湿度条件的改善,1981~1983年在稻田连续大发生。1983年,全市537万亩水稻,有200多万亩受害较重。亩虫量一般1~2万头,多的达20~30万头;被害田一般减产5~15%,高的达30%以上。盐城、滨海、响水、赣榆、新沂和宝应等地也有类似情况。1983~1985年,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我县1982年粳糯稻干尖线虫病发病11.5万亩,占粳、糯稻面积32.86%,平均病株率0.29%。1983~1985年,每年发病面积30~50万亩,株发病率3~5%,重病田块达50~60%,因病损失粮食2500~5000吨。目前,干尖线虫病已成为粳、糯稻品种上的突出病害,但至今未能明确该病严重度的分级和损失率。为此,我站于1984~1985年进行了病害严重度分级及其损失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闵行区水稻生产通过最近3年的挖潜扩种,面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生产规模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1万亩设施粮田已建成,亩产量在550kg左右。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6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杂优化率为73.7%;种植规模上,19家300亩以上的本地人规模经营面积达1:24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74.7%,其余0.42万亩水稻由1847产中、小散户经营,户均面积为2.27亩。  相似文献   

7.
二水早大蒜,是我所1983年征集全国大蒜品种资源时引进的。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推广,至1988年苏皖两省种植面积已达7378亩,并通过了省级鉴定。荣获江苏省农科院1989年度科技改进二等奖。1989年苏皖两省种植面积2万亩,1990年达5万亩,约占两省大蒜总面积的5%左右。 一、品种特征特性 二水早大蒜属叶、薹兼用早熟品种,生长势强,苗期耐寒,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仍可继续生长。1~2月份,青蒜亩产1500~2000千克,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63~170%。全  相似文献   

8.
大豆在内蒙古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年播种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占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总产达90~100万吨,主要分布于自治区的东四盟市,播种面积大于15万亩的旗县有10个。其中,呼伦贝尔市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区大豆面积的64%,产量占全区的62.5%。  相似文献   

9.
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新北区直播稻面积已达8.8万亩,占水稻面积的46.8%,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0.33万亩,其中水直播9.99万亩,旱直播9.41万亩,麦套稻0.93万亩。经过几年来的研究与推广,2004年全区直播稻平均亩产达617.8kg.涌现出了一批亩产超650kg的示范方典型。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我县麦粘虫特大发生,除少部分小麦田虫量略低外,50万亩大麦田虫口密度都在万头以上,个别田块高达7万多头。据统计,全县因粘虫咬断麦穗造成损失的面积约25万亩,其中掉穗率5~10%的面积近3万亩,少数田块掉穗率达30%以上,全县损失麦子441万公斤,为我县历史上所罕见。 初步分析,造成1987年粘虫大发生的因素有下列几点:(1)2月上旬的剧变低温,致使大量大麦麦  相似文献   

11.
 小麦白粉病在高县常年发生3~4万亩,占种植面积四分之一,流行年达5~6万亩,一般损失产量10%左右,重病年达20%~30%,最重麦田可达50%以上.笔者于1981~1985年对其初次侵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素称“落叶果树王国”,近年来果树生产发展迅速和栽培技术先进亦为全国之冠。到1995年全省果园面积2000万亩以上,产量已达65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20%,列全国首位,产值130亿元,其中苹果发展最快,已近1200万亩,产量达400万吨以上,超过了美国或南半球的年产量。果树良种更新也较快,特别是受到世界重视的红富士苹果经过10多年的开发,已有350万亩,年产量达110万吨,加上乔纳金等苹果更新良种达70%,其它树种通过引进和选育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合江县位于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属准亚热带气候区域。 合江荔枝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合江荔枝现有规模5.9万亩、118万株。其中集中成片种植2.9万亩、58.5万株,零星种植2.6万亩、51.5万株。目前,全县有1000亩以上果园4个、500~1000亩果园14个、100~500亩果园20多个。全县常年荔枝总产达50077公斤,产量占四川省荔枝总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1,(9):9-10
据农民日报,“十一五:期间,我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国防治草原鼠害9623万亩,虫害7928万亩,利用生物、生态、物理等可持续控制措施防治草原鼠害比例达77%,防治草原虫害比例达42%,和“十五”期末比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县大面积栽培的杂交稻获得了高产。据统计, 1983年全县栽培杂交稻16万亩,平均亩产达1115斤,1984年栽培23万亩,亩产1212.7斤;1985年20亩,亩产达1232.2斤。又据1983~1985年全县的测产资料,630块田杂交稻(杂交组合为汕优6号、泗优6号、南优5号)平均亩产1220斤,平均每亩穗数19.78万,每穗总粒144.16粒,实粒18.79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6克。在上述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比较稳定,年际间差异小,变幅为25.9~26.1克;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在年际间的差异较大,变幅分别为39.0~147.1粒和80.97~84.2%,由此构成的每穗实粒数在年际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变幅为117.03~119.74粒,对产量影响较大;每亩穗数在年际间差异很小,变幅为19.68  相似文献   

16.
苹果梨优质丰产综合技术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梨优质丰产综合技术开发”,是1986年列入国家和吉林省“星火计划”暨投标项目。开发示范面积为一万亩(实际668.35公顷)、119.182株,带动面积为四万亩,均处于27~30年盛果期树木。要求在三年内,示范园单产达1万公斤/公顷,一、二等果率70%,好果率90%,三年累积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7.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品种利用概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黄淮麦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5亿亩以上.仅河南省每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安徽省种植面积达4000万亩,江苏每年种植面积达2400~2600万亩.近几年来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农村、农业、农民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例如河南省2004~2005年小麦面积不仅没有减少,还扩大种植了200多万亩.近几年来,该麦区小麦总产量连续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我省玉米上的重要害虫,2004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为l。706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其中玉米螟发生面积达5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1.65%。一些地方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为10%~20%,个别田块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农户收入。2003年广元市植保站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引进了“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生防新技术,通过在该市剑阁、苍溪等地试验表明,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于凤玲 《河北农业》2013,(10):59-60
一、我省蔬菜产业发展上升到了需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一是支柱地位更加牢固,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凸显。2012年瓜菜播种面积达1965万亩,总产8224万吨,分别比2009年增加了8.9%和14%;其中设施菜播种面积达1002万亩,比2009年增加了25%,已建成千亩以上的蔬菜标准园502个。产值达到1544.6亿元,占种植业产值比重达55%。二是生产设施和技术进步有新突破。各地新品种引进、优化设施、新技术集成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步。带动全省105个县市建成特色蔬菜基地715万亩。三是品牌建设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点水稻苗田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通化市农科所研制的水稻苗田除草剂“封闭1号”具有除草效果好(90~100%)、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点。1988~1991年,累计推广面积(苗田)达15.6万亩,创造经济效益15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