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为了解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的作用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研究不同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微生物制剂前后,试验塘上覆水样品中细菌的DGGE优势条带无明显变化,细菌群落组成没有明显差异,提示微生物制剂对试验塘上覆水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影响很小。相对而言,施用过微生物制剂的池塘相对于对照池塘其细菌群落结构发生的变化较大;泼洒EM菌原粉3 000 g/hm2加芽孢杆菌原粉750 g/hm2的试验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2 d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之后相对稳定,对照池塘和泼洒EM菌原粉3 000 g/hm2加光合细菌原粉1 500 g/hm2的试验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组成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2.
热带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对人工废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海南热带海水养殖系统的底泥中筛选得到1株对人工废水净化效果明显的菌株L S‐1305,通过对菌落形态、16S rDNA、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该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研究了弯曲芽孢杆菌LS‐1305在人工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试验,并将密度为(2.5±0.3)×105 cf u/m L的弯曲芽孢杆菌L S‐1305活菌接种至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721.5±1.8) mg/L、(67.33±0.58) mg/L、68.56±2.08) mg/L的人工废水中,不间断充无菌空气培养48 h。最终建立了该菌株在人工废水中随时间的生长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凡纳滨对虾安全,该菌株对人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1.61%、86.21%、87.22%。弯曲芽孢杆菌L S‐1305具有显著改良海水养殖水体的潜在应用前景,为今后开发适合海南地区海水养殖环境的热带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改善水质,促进对虾的生长发育,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营养价值,防病治病,增加产量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混合在饵粒中使用,可显提高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抓好塘底处理、饵粒处理、水质处理三项措施结合进行,更能充分有效发挥其作用,保持运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于对虾养殖的全过程,将对虾塘的生态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鸢劼  陈辉 《水利渔业》2005,25(4):82-85
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化能异养细菌和光合细菌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微生物制剂在暗纹东方鲀养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能促进优良单细胞藻类的生长,营造良好水色,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的含量降低,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光合细菌是河鲀初孵仔鱼优良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对养殖环境水质和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幼体抗病力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P〈0.05)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含量,抑制亚硝酸氮(NO2-N)的产生;当枯草芽孢杆菌投放浓度为1.25×10^4cfu·mL^-1时,水体中COD、NH3-N和NO2-N含量均值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5.30%、59.70%和88.64%;20d后测定对虾的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菌和溶菌活力,各值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7、1.64、0.45、3.06、2.57和1.14倍;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0%,增重率是对照组的2.44倍。因此,一定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改善凡纳滨对虾幼体的养殖水质进而提高凡纳滨对虾幼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6.
池塘半封闭淡化养殖斑节对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在池塘条件下半封闭式淡化养殖斑节对虾的技术,成功地将斑节对虾养殖环境的盐度下限控制在1~2。通过培养基础饵料、科学驯养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手段,使对虾的平均单产达到了3812kg/hm^2,产值达到10.8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制剂在暗纹东方(鱼屯)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化能异养细菌和光合细菌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微生物制剂在暗纹东方鱼屯养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能促进优良单细胞藻类的生长,营造良好水色,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的含量降低,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光合细菌是河鱼屯初孵仔鱼优良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老旧池塘进行改造,改善养殖水体环境,2012年我们在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试验站的指导下,采用微生态制剂对老旧池塘进行水质调节改良试验。一、试验的内容和地点1.试验内容利用微生态制剂EM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肥水素,在高温季节施用于养殖池塘,改良池塘水质,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含量,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9.
分别向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处理A)、芽孢杆菌+粉碎甘蔗渣(处理B)、芽孢杆菌+粉碎-蒸煮甘蔗渣(处理c),检测养殖环境中的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水体中总菌数、水体中絮团含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对对虾生长及养殖环境的影响。60天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前期处理组B、处理组c的氨氮(TAN)浓度显著低于处理组A(P〈0.05);甘蔗渣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够提高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养殖10天以后,处理组B和处理组C的生物絮团含量分别维持在6-3~20 ml/L、8.3~30 ml/L,各时期都显著高于处理组A(维持在2.7~8.3 ml/L)(P〈0.05);处理组B、处理组c收获时对虾平均体重分别为8.56±0.21 g、8.84±0.26 g,显著大于处理组A(7.66±0.40 g)(P〈0.05)。  相似文献   

10.
1株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净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芽孢杆菌,筛选后获得1株优势目的菌株YT-2;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安全性试验证实,枯草芽孢杆菌YT-2对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无毒性;水质净化试验结果显示,10 d后菌株YT-2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分别为81.9%和64.3%,表明该菌对净化养殖池塘水质有明显的作用,具有作为益生菌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对虾为养殖对象,通过在其养殖环境中施加不同浓度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底质的检测和分析,探讨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池塘底质改良作用。试验选用了4个池塘,经60d的养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各处理池塘底质中有机质和总碳含量低于对照组,高浓度的微生态制剂组施加量有更好的效果。通过检测底质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降低池塘底质中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王敏  陈福斌 《水利渔业》2004,24(2):41-42
选择0.48hm^2的1号塘为试验池塘,0.53hm^2的2号塘为对照塘,进行鱼种池套养泥鳅养殖试验。养殖9~10个月,1号塘总产2795kg,其中泥鳅770kg,总收入21942元。折合45712元/hm^2,纯收人15962元,折合33255元/hm^2;2号塘总产2424kg,总收入16713元,折合31348元/hm^2,纯收人10606元。折合19875元/hm^2。池塘常规养殖套养泥鳅可增加渔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斑节对虾养殖池塘藻-菌关系初探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的池塘,异养细菌总数略低,弧菌数量维持在10^3 CFU/mL以下,浮游微藻平稳增长,蓝藻占20%以下;对照池异养细菌的总数略高,弧菌数量达到10^3 CFU/mL,浮游微藻数量波动,养殖后期蓝藻占60%,为绝对优势种群。表明有益芽孢杆菌群有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的作用,但对浮游蓝藻和弧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浮游蓝藻与弧菌之间具有一定的繁殖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3种微生物制剂调控工厂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RC)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LB)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微生物制剂组合,其作用效果各不相同。各组微生物制剂均能降低水体中氨氮,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1)组、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2)和地衣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G3)组NH4 的相对降解率为62%、63%和65%;前21d,G2组降低NH4 效果最明显,相对降解率为79%。在降低NO2-方面,G1组的效果较好,相对降解率为46%;但各处理组对于PO34-、COD均无显著效果。相对而言,G1组改善养殖水质的效果最好。实验中微生物制剂的不同施用频率对水质的净化没有明显的差别。各项水质指标均随养殖时间的推移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三疣梭子蟹底充氧养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内设置底部充氧装置,增加水体溶氧、改善水体环境。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产量。结果表明:试验塘中苗养殖成活率为60.6%、56.1%,而对照塘为33.2%。667m^2产量达92kg、90.6kg,而对照塘产量为48.5kg。数据检测表明:在底充氧养殖模式中能使池塘水体溶氧维持在5mg/L以上。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明显低于常规养殖塘(对照塘)。  相似文献   

16.
<正>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已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不仅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促进水生动物生长、提高成活率与产品品质、防病治病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在节能减排、降低养殖对周围环境影响方面也有积极作用。但微生物制剂在水产育苗中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复合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池塘水质及螯虾成活率的影响,设计了3组试验塘(使用复合芽孢杆菌)和3组对照塘(未使用复合芽孢杆菌)进行92d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塘总体水质优于对照塘,与对照池相比,试验池氨氮含量显著降低了69.6%,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减少了54.5%,透明度显著降低了23.5%,pH值和电导率变化显著(P<0.05),试验塘克氏原螯虾成活率显著提高了12.8%,养成规格显著增加了27.8%,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研究表明,浓缩复合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养虾池塘的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可通过调节螯虾免疫系统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螯虾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从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芽孢杆菌,筛选后获得1株优势目的菌株YT-2;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安全性试验证实,枯草芽孢杆菌YT-2对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无毒性;水质净化试验结果显示,10d后菌株YT-2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分别为81.9%和64.3%,表明该菌对净化养殖池塘水质有明显的作用,具有作为益生菌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用微生物制剂饲养南美白对虾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用微生物制剂饲养南美白对虾,对虾生长快,节省饲料,能有效防治虾病,无药物污染,与对照池相比较,生长速度快21.9%,产量提高33.1%,饲料系数降低0.16;每千克虾的生产成本减少2.80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监测并分析了单独或组合加入光合细菌、益生菌(酵母与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后,对虾养殖池凌晨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试验分为6组,即3个单独添加组(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组)和3个组合添加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制剂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池塘水体中总氨氮水平提高了41%~99.8%;而光合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无显著性变化,但亚硝酸氮水平有所升高(107%~210%)。单独添加组水体中总氨氮水平的变化强弱顺序为芽孢杆菌>益生菌>光合细菌,组合添加组为芽孢杆菌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与光合细菌组>益生菌与光合细菌组。试验期间各组养殖池中总氨氮浓度为0.51~1.94 mg/L、亚硝酸氮水平为0.016~0.096 mg/L,均在安全浓度以下,说明添加微生物制剂未引起池塘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毒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