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甬优9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引种[闽种引稻(2010)第001号]。  相似文献   

2.
甬优9号(甬粳2号A/K306093)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亚种间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2007011),  相似文献   

3.
"甬优9号"(原名02-E8)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用质核互作型中熟晚粳"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稻"K306093"为父本育成的超级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11).  相似文献   

4.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原名01-F26。用甬粳2号A与K^26 4806配组育成。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8月被农业部确定为第1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甬优6号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3),2010年3月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适宜在福建省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晚稻甬优9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9号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用甬粳2号A与K^30 6093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7月通过国家南方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2006-2008年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该组合高产制种特点,结合亲本特征特性,提出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甬优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9号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3),2010年3月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适宜在福建省引种推广。德化县2009年引进该组合试种,2010年示范500多亩,取得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甬优6号氮肥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适宜氮肥用量为折纯氮240~300kg/hm2。  相似文献   

9.
甬优6号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州市龙湾区2006-2008年试种,表现产量较高。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用甬粳2号A与K306093配组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建省邵武市2008年开始引进该组合作中稻种植,试种面积0.35hm2,2009年作中稻示范种植2hm^2。  相似文献   

11.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6号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中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2004年甬优6号引入台州市的温岭,温州市的苍南、乐清、龙湾等地作连晚试种,  相似文献   

12.
甬优6号(E26)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粳型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同年亦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于2004年引进试验,2005年试验和示范推广面积5000亩,并在我镇蒲边村建立了“百亩”示范方。两年来的  相似文献   

13.
甬优13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6品种名称:甬优13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来源:甬粳3号A×F5032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6天,比对照常优1号长5.7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厚、挺、内卷,叶角小,长势繁茂,叶鞘、叶缘绿色,  相似文献   

14.
杂交晚稻甬优6号的性状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4月通磬翌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5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结了甬优6号在乐清市种植的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探讨了该组合的主要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甬优6号系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站联合用甬粳2号A和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型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延平区茫荡镇于2008年引进种植该组合,表现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延平区作单季稻和连晚种植。1特征特性1.1生育期该品种具有弱感光性,在茫荡镇大洋村(海拔370 m)作单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甬优6号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玉环县引进试种,表现大穗、高秆、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和熟期偏迟等特点。总结了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7.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9号(原名02-E8)系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宁海县试种,该组合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总结了甬优9号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新品种甬优9号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甬粳2号A为母本,以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组合。于2007年、2008年、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国家、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2011年德化县  相似文献   

19.
<正>前言: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2号A与K6093杂交配组育成的籼粳三系杂交稻品种,是单双季兼用水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及部标优质米2级标准,于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区于2010年引进种植,经过近几年的实验示范,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米质优,深受农户欢迎,已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甬优9号”属籼粳杂交稻,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全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我县于2007年引进试种,经两年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现把“甬优9号”在山区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