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主栽甘蔗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中国5个主栽甘蔗品种‘桂柳05-136’‘桂糖42号’‘云蔗05-51’‘福农41号’‘新台糖22号’为研究材料,分别在新植蔗和宿根蔗的伸长初期、伸长盛期、成熟期,对不同品种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完全展开绿叶(+1、中部、基部)的叶面积,株高和茎径进行测定。在甘蔗伸长盛期、成熟期对甘蔗叶片总数、绿叶数进行测定,在甘蔗成熟期对产量、蔗糖分、纤维分、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甘蔗的表型发育特征与成熟期产量和糖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伸长初期各品种新植蔗株高生长速度高于宿根蔗,‘云蔗05-51’的生长速度最快;‘福农41号’的新植蔗和宿根蔗茎径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叶片LAI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伸长盛期宿根蔗LAI高于同时期新植蔗;宿根蔗叶面积在伸长初期显著高于新植蔗,新植蔗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宿根蔗较新植蔗具有更高的绿叶率,其中‘桂柳05-136’各时期绿叶率均处于最高。成熟期甘蔗产量和品质检测表明:‘云蔗05-51’产量最高,‘桂柳05-136’蔗糖分最高,‘桂糖42号’纤维分和干物质含量最高,新植蔗‘桂糖42号’产糖量最高,宿根蔗‘桂柳05-136’产糖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新植蔗蔗糖分与伸长初期株高、茎径、叶面积显著负相关,宿根蔗产量与生长各时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桂柳05-136’宿根蔗具有较好的单位面积产糖量,‘桂糖42号’新植蔗单位面积产糖量较高,‘云蔗05-51’具有较高的产量,不同品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应结合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2.
《广西蔗糖》1999,(3):F003-F003
一般甘蔗品种优良工艺性状认定为田间生长甘蔗高纯度、高糖分的品种,而忽视了与糖厂产糖率密切相关的性状即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程度;目前国内糖厂绝大部分原料蔗由千家万户生产供应,从砍运甘蔗到原料蔗入榨一般3~4天时间,不同品种蔗糖分转化明显不同,糖分转化快的品种砍收后3~4天蔗汁纯度、蔗糖分明显变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变高。建议选育种工作重工艺性状测定时增加蔗转化率这一项,并作为选育种筛选性状之一。糖厂对这种植的品种进行蔗糖转化率测定,蔗糖转化率大于10%的品种应坚决淘汰。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及蔗…  相似文献   

3.
在 2005年芗城蔗区举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 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份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 96-1409、 LCP85-384,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其次为闽糖 93-730,该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较好;福农 98-1103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低;CP88-1762 蔗茎产量较低,但蔗糖分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了本所从1987-1995年的全部糖份化验分析数据,对甘蔗的蔗汁更正锤度匚甘蔗蔗糖份进行了不同品种、不同月份的相关分析,得出蔗汁更正锤度与甘蔗蔗糖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甘蔗蔗糖份的数学模型:y↑^=-2.2883+0.8736x(式中的y↑^为甘蔗蔗糖份,x为改正后的蔗汁锤度)。绝对误差为0-0.27。  相似文献   

5.
甘蔗花叶病对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蔗02-588、云蔗99-601及RB76-5418三个甘蔗品种健康和感病(甘蔗花叶病)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叶片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量均极显著地高于感病叶片,甘蔗感染花叶病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三者减幅在10%~60%之间。同时,分析发现叶绿素a、b下降幅度不同,这可能与感病情况和具体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 2005年长泰蔗区进行的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 5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力、植株高度一般,中茎.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闽糖 96- 1409、闽糖 93- 730,这二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福农 98- 1103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低, LCP85- 384和 CP88- 1762蔗茎产量较低,但蔗糖分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个甘蔗品种不同虫节率蔗茎与健康蔗茎,全虫节段与无虫节段的螟害甘蔗的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分析表明,螟害蔗茎的甘蔗蔗糖分随着虫节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直线回归关系.螟害蔗茎的蔗汁品质比健康蔗茎的低.全虫节段比无虫节段甘蔗蔗糖分降低了1.46~2.90个百分点,重力纯度降低了1.74~4.28个百分点.螟害蔗茎为甘蔗生长中后期受螟虫危害所致.防治甘蔗生长中、后期螟害是一项提高甘蔗蔗糖分和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干旱和灌溉条件下两个甘蔗品种的几个抗旱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别测定了新台糖20号和桂糖11号两个甘蔗品种干旱和灌溉条件下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引起两个甘蔗品种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提高,相对含水量均明显下降,自然饱和亏缺加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前4个指标以新台糖20号比较敏感,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桂糖11号比较敏感。在本试验条件下,干旱处理提高了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而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因而提高了甘蔗品质。总的看来,似乎桂糖11号的抗旱能力比新台糖20号强,但后者的甘蔗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次试验在各项大田栽培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每亩施用熟石灰400kg改良酸性土壤,甘蔗产量比不施用的对照增产1.9吨/亩,增产幅度31.7%,获得极显著效果。甘蔗品质方面也有较大提升,1月份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0.33%,甘蔗纤维分提高0.15%,甘蔗非糖分降低0.26%,蔗汁锤度提高0.39%,蔗汁简纯度提高1.80%。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土壤条件下,蔗地亩施400kg熟石灰,可有效促进甘蔗出苗、分蘖,有效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应用飞机大规模喷施抗旱型增糖增产剂的实际效果,为在生产上提高甘蔗的抗旱性,实现增产增糖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08/2009和2009/2010两个年度于广西蔗区甘蔗生长后期应用飞机大面积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共2 400 hm2,以后分别调查其对甘蔗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后甘蔗绿叶数和叶绿素都有所增加,并提高了蔗汁锤度和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和蔗糖分,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其中以2009~2010年度喷施50 d时表现最为明显,新植和宿根蔗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2.23%(绝对值,下同),新植蔗增糖效果优于宿根蔗;不同时期总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1.33%。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有一定的提高,平均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14.3%,以宿根蔗增产效果优于新植蔗。应用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可以防止甘蔗叶片早衰,实现增糖增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后期灌溉对宿根蔗蔗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西干旱条件下对两个甘蔗品种的宿根蔗,于生长后期分别进行灌溉和不灌溉(对照)处理。结果表明灌溉处理的甘蔗蔗糖分明显高于对照。对甘蔗叶片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灌溉处理的过氧化物酶、NADP-苹果酸酶、ATP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及水生蛋白质和蔗糖含量均有所提高,还原糖含量降低。对干旱相对较敏感的桂糖11号,叶片的呼吸强度和叶绿素含量也以灌溉处理的较高。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的7个国外甘蔗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国外甘蔗品种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大.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份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品、种是MEX105、LCP85—384、HoCP92-648,这三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可以考虑进一步进行区域性试验,繁殖和示范推广;HoCP91-556蔗茎产量高、但蔗糖分较差,其余3个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这些品种可以考虑进一步观察试验,以评价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甘蔗蔗汁蔗糖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快速定量分析甘蔗蔗汁蔗糖分。利用内部交叉证实和自动优化功能和对预测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到蔗汁蔗糖分预测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9.41%,均方差为0.214;蔗汁蔗糖分近红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可接受的。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甘蔗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闽糖90-55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CP57-614为母本,崖城84-153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有高产、高糖、中熟抗旱、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0-55公顷蔗茎产量125.355吨,11-2月份平均蔗糖分14.18%(绝对值),公顷含糖量18.074吨,分别比福建当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加29.0%、0.40个百分点和32.7%,该品种在全国甘蔗品种第二轮区试和省生产示范中,平均公顷蔗茎产量104.954吨,11-2月份平均蔗糖分13.43%(绝对值)。公顷含糖量14.292吨,分别比全国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加39.0%、低1.0%和增加3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在全国第二轮区试中亚热带甘蔗品比新植试验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闽糖90-55,其甘蔗产量高于两对照种,甘蔗蔗糖分不仅高于新台糖10号,而且与川糖17相当,其次是闽糖92-649,其甘蔗蔗糖分高于两个对照种,蔗产量也不低,故其含糖量仅次于闽糖90-55,其余各品种则各有千秋;福农91-21的茎径最大,平均2.99cm,其单产也超过了两对照种,福农91-23大生长期的生长量最大,8月份的生长量达96.2cm,株高249.2cm,其单产位居第三,云蔗89-7的植株最高达262.9cm,单株最重,达1.65Kg,单产位居第四,且其抗旱性最强;桂糖90-95,粤糖89-525,粤糖89-240的甘蔗蔗糖分都高于两个对照种,且都在14%以上;川蔗19号的甘蔗蔗糖分高于新台糖10号,与川蔗17号相当。  相似文献   

16.
在2012-2013年漳州蔗区举行的2新1宿甘蔗体系优良品种第三轮示范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较高、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整体优于对照种,参试品种植株高大一般,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粤甘26号、桂糖29号、粤甘24号,这3个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优于或与对照相当,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甘蔗品种第五轮区域试验广西隆安点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2008年间,在广西隆安县对12个参试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MEX105新宿平均舍糖量和甘蔗蔗糖分最高,比对照增产增糖明显.Q170平均蔗茎产量最高,新宿平均含糖量高于两对照,比对照增产增糖较大.CP88-1762、粤糖94-128、HOCP92-648、HOCP91-555的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含糖量均高于两对照,表现较好,其它品种表现不突出.MEX105、HOCP91-555、闽糖96-1409、闽糖93-730、FR93-435、CP88-1762平均甘蔗蔗糖分高于两对照.其它品种的甘蔗蔗糖分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期对粤糖60号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糖60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本试验在湛江蔗区研究3个植期对粤糖60号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粤糖60号在湛江徐闻、遂溪和雷州等蔗区3个植期蔗茎产量都超过120 t/hm2,含糖量都超过20 t/hm2,蔗糖分都超过16%,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显著优于ROC22。粤糖60号在徐闻和遂溪蔗区蔗茎产量达显著性差异,含糖量和蔗糖分差异不显著,徐闻蔗区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最高,遂溪蔗区蔗糖分最高。不同植期蔗茎产量和含糖量达显著性差异,蔗糖分差异不显著,其中12月份种植蔗茎产量、含糖量和蔗糖分均最高,2月份均最低。大面积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粤糖60号适合在徐闻、雷州和遂溪等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2010—2011年漳州蔗区举行的2新1宿甘蔗体系优良品种第二轮示范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整体优于对照种,参试品种植株高大,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柳城05-129、桂糖02-467、福农30号、39号、粤糖00-318,这5个品种蔗茎产量较高、蔗糖分优于对照种,可以在漳州蔗区进一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20.
国家甘蔗品种第五轮区域试验在广西南宁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08年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试验农场对12个参试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Q170新宿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最高,增产增糖明显.粤糖94-128、云蔗99-596、HOCk2-648、MEX105的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含糖量均高于两对照,新宿表现较好,其它品种表现不突出.HOCP91-555、闽糖93-730和MEX105早熟高糖,平均甘蔗蔗糖分高于两对照,其它品种的甘蔗蔗糖分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