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外育种学家一直在致力于蓝莓新品种的开发工作,2016年美国农业部(USDA-ARS)推出58个蓝莓新品种,本研究对这些新品种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国外近年来的育种趋势加以剖析。此次公布的蓝莓新品种共58个,其中包括北高丛蓝莓7个,南高丛蓝莓40个,兔眼蓝莓2个,半高丛蓝莓1个,观赏类蓝莓3个,未知类别的蓝莓4个,并且还有1个5倍体蓝莓新品种。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的育种趋势加大了南高丛蓝莓的育种比例,且改良的新品种具有果个大、成熟期早、风味好、耐贮运、树势旺盛以及土壤适应性强等特点;北高丛蓝莓新品种的开发则侧重于提高果实品质、土壤的适应能力以及增强树势等方面,并将其与南高丛蓝莓品种杂交,以改变其遗传基础狭窄的现状。另外,数据分析也表明鲜食品种多于加工品种,并且具有特殊性状的观赏类蓝莓和5倍体无籽蓝莓的开发也开始受到重视。国外蓝莓新品种的开发趋势对于中国蓝莓育种工作有很多启示,利用本土丰富的野生越桔属资源开发出更加适宜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蓝莓新品种已迫在眉睫,而且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新品种对于促进中国蓝莓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蓝莓采后预处理方法和干燥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对蓝莓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蓝莓产品的研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蓝莓鲜果采后病害类型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和保健功效,但其鲜果易腐烂变质,严重阻碍了蓝莓产业的发展.为延长其贮藏期,诸多研究者对蓝莓保鲜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阐述了蓝莓采后病害的类型,并从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三方面综述蓝莓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蓝莓营养丰富,是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备受消费者青睐.蓝莓采摘多集中于高温高湿季节,由于采后果实生理代谢旺盛,不耐贮藏,极大地限制了蓝莓产业的发展.涂膜保鲜具有操作方便、保鲜效果好、绿色健康等优点,在蓝莓保鲜贮藏中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涂膜技术在蓝莓贮藏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涂膜保鲜原理及蛋白质、脂质和多糖等可食用性涂膜材料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蓝莓的起源、营养成分及种植,重点阐述了蓝莓中花青素的抗癌、抗氧化、抗衰老、保护视力等保健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自由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多酚类化合物的防癌、抑菌及抗氧化作用。同时,对蓝莓在保健食品、天然药物及天然化妆品的开发和应用上的发展及研究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蓝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莓作为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水果,营养丰富且风味独特,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并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本综述根据已发表的蓝莓组织培养文献,综述了蓝莓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与预处理、培养基的选择、诱导再生与增殖、试管苗生根等方面的内容,详细阐释了蓝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发展动态与存在问题,对于建立高效稳定的蓝莓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促进外源优良基因的遗传转化与新品种培育,以及潜在价值与作用功效的开发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贵州地区蓝莓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分析蓝莓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及发展趋势,试图为进一步推进蓝莓产业化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蓝莓食品加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浆果之王"的蓝莓,营养价值丰富,鉴于其保鲜难度和成本,目前世界各国仍以加工为主,其加工途径十分广泛。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几年蓝莓食品加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对蓝莓果酒、蓝莓饮料、蓝莓果醋、蓝莓果酱等主流蓝莓加工食品的工艺、特性、品质等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蓝莓食品加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蓝莓为试验原料,研究了蓝莓风味软糖的生产配方。以产品的色泽、组织形态、滋味和口感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加工100 g蓝莓风味软糖的最佳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用量为1.5 g,琼脂1.0 g,魔芋粉0.5 g,蓝莓原汁12.0 g,苹果酸0.06 g,白砂糖25.0 g,麦芽糖3.0 g,木糖醇1.9 g,蛋白糖0.1 g。通过此工艺和配方加工的产品质地均匀、光滑、柔韧、爽滑可口、酸甜适中,食用和携带方便,且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
周冬英 《种子科技》2024,(3):101-103
蓝莓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而广受消费者青睐,其需求量也持续上涨。基于此,主要对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以确保蓝莓在实际栽培过程中不受外部因素影响,保证蓝莓的产量和品质。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将为蓝莓栽培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外蓝莓产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年来,世界蓝莓产业发展迅速,中国蓝莓产业虽然成长较快,但仍面临诸多问题。笔者在介绍蓝莓主产国生产及经营情况基础上,分析中国蓝莓产业的成长轨迹,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认为加大科技支撑、产品开发和政府支持力度、关注国际和国内需求是目前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蓝莓种植土壤肥力检测及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作为一种新兴果树,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其生长发育对土壤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严重的影响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加速蓝莓的高产优质栽培,本研究以测定其种植土壤性状为基础,通过施用蓝莓专用肥、磷酸及草木灰进行土壤改良。结果证明:蓝莓种植基地土壤与改良前相比,改良后的土壤N(200.5~1145.5 mg/kg)、K(10.45~63.5 mg/kg)含量均提高,但P(120.2~626.3 mg/kg)含量相差不大,有机质差异不显著;经t检验统计,pH差异显著,pH 4.15~4.8最适宜蓝莓生长。总之,改良土壤适合蓝莓的区域化种植,研究结果为其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必需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控水灌溉和覆膜对蓝莓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蓝莓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以及不同水分条件下人工覆膜对蓝莓生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蓝莓‘美登’(‘Blomidon’)为试验材料,在大兴安岭地区连续3年研究了控水灌溉条件下人工覆膜处理对蓝莓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条件明显影响到蓝莓植株的生长,在无覆膜时,不同年份下3个梯度的人工控水处理下蓝莓的株高、南北与东西冠幅以及枝条粗度和延生枝长均较无灌溉处理(CK)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45%~60%处理更适宜蓝莓的生长。此外,无灌溉处理(CK)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30%~45%处理下人工覆膜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J. N. Moore 《Euphytica》1965,14(1):39-48
The autho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bush blueberry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first hybridizations by F. V. Coville in 1911 to the present. Sections are included on the techniques of breeding and selection, the present breeding objectives, the value of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in blueberry breeding,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haracters in the blueberry. One section is devoted to breeding for specific characters, including fruit size, color, scar, firmness, dessert 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season of ripening.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unexplored aspects of blueberry breeding which might be of potential value in developing varieties of blueberries for new areas.  相似文献   

15.
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及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客观有效地评价生态气候资源对蓝莓生长发育的适宜状况,基于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及动态性的原则,从蓝莓的种植区域生态环境、生育期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3个方面选取了12项指标,构建了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蓝莓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计算出确定品种的蓝莓在具体种植地和时间段的生态气候适宜程度。本研究填补了国内蓝莓生态气候适宜性模糊评价的空白,为蓝莓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蓝莓花色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功能性水溶色素,它作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着色剂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当中。近年来,蓝莓因富含花色苷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系统论述了蓝莓花色苷的结构种类,不同蓝莓品种的含量,pH、金属离子和其他因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及传统溶剂提取与辅助分离技术等相关研究进展,认为其结构稳定性是制约蓝莓花色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深入研究花色苷降解机制的同时应开展提高其稳定性及综合加工利用等尝试,为进一步开展蓝莓等富含花色苷的越橘类浆果加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Blueberries are ‘soft fruit’, a name which underlies the impact that fruit texture plays in their marketability. Worldwide blueberry produc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in the last years, and they are now the second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oft fruit after strawberry. During pre- and postharvest ripening, fruit softening represents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 leading to important losses in quality during storage. To support the FEM breeding program toward the creation of new blueberry accessions with superior texture, we used a novel texture analyzer TAXTplus to improve the phenotyping resolution, a fundamental step for a more reliable and precise selec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ideotypes. In this work change in the mechanical profile of the blueberry cultivar ‘Brigitta Blue’ was initially assessed during berry development, maturation and postharvest ripening, revealing important textural variations. In addition, this novel equipment was exploited to compare the fruit texture behavior at two specific stages, maturity and after postharvest cold storage, on a set of 49 different blueberry and hybrids cultivars and selections. 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pproach, 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dataset related to the textura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ir performance. Finally a storage index, originally defined for apple fruit texture, was adopted to depict the different storage potential of a set of blueberry cultivars.  相似文献   

18.
气象条件对蓝莓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蓝莓不同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其品质形成的影响,可提升蓝莓引种、扩种和种植管理的科学性。笔者利用2012年和2013年不同海拔、不同坡向14个试验点的蓝莓品质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蓝莓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叶芽萌动期—盛果期的热量条件直接影响果实糖分的积累,对蓝莓的口感影响较大;初果期—盛果期的温度、降雨量及日照时数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开花期低温阴雨和成熟期的降雨过多,是影响贵州蓝莓品质的主要不利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