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某羊场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绵羊为研究对象,对羊只病情和症状进行跟踪记录,对死亡羊只进行剖检;无菌采集病料后通过绵羊支原体PCR和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病原诊断。结果显示,死亡羊只肺部发生实变、黏连、胸膜壁粗糙增厚、气管内有大量白色泡沫,具有典型的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的剖检特征;此外绵羊支原体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而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最终确诊该疫情为绵羊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本文通过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介绍,以期为今后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福清一山羊养殖场发生的山羊肺炎病原进行确诊,为福建山羊溶血性曼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检测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对剖检采取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随后对溶血性曼氏杆菌、羊口疮病毒、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簇等羊常见呼吸道病原进行PCR检测,对分离菌进行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并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从病死羊肺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PCR检测结果显示,除溶血性曼氏杆菌有扩增条带外,未检测到其他病原;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其他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同源性为97.1%~100.0%,与溶血性曼氏杆菌美国D171参考株同源性高达100%;以上结果表明分离菌为溶血性曼氏杆菌,命名为FJ-FQ2018。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株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环丙沙星等高敏,对氨苄西林中敏,对多粘菌素B、林可霉素低敏。【结论】福建某养殖场引进的山羊发生肺炎后经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分离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巴州地区绵羊肺炎病原的流行情况,抽检240只患肺炎羊的脏器、血清、眼结膜拭子、鼻腔拭子样品,对脏器和鼻腔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支原体抗体、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副流感病毒抗体、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采用荧光PCR方法对眼结膜拭子进行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发现,溶血性曼氏杆菌检出率27.1%,链球菌检出率21.6%,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17.9%,支原体抗体检出率16.7%,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检出率40.0%,副流感病毒抗体检出率18.8%。溶血性曼氏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副流感3型病毒抗体检出率。表明巴州地区绵羊肺炎为多种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溶血性曼氏杆菌为其主要致病源。  相似文献   

4.
新疆某牛场的犊牛出现咳喘、鼻镜干燥、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死亡的症状,通过对患病牛群的发病情况、剖检、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等试验方法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病死牛肺部可见明显出血并且伴有肺部实质性肝变;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都为阳性,曼氏杆菌PCR检测为阴性。通过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该牛场为多杀性巴士杆菌和牛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本研究通过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找到病因,为此类疾病的防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经过政府及业务职能部门联合防控,羊口蹄疫、羊三联等疫病的爆发流行已被有效遏制,但羊痘、羊口疮、绵羊支原体肺炎疫情发生呈零星散发,其危害日趋严重。笔者通过对一起绵羊支原体肺炎病例的诊治,简述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室在临床接诊一例波尔山羊疑似感染羊口疮病毒的病例,方法:结合羊的临床症状,采集羊口腔、唇、鼻的水疱皮、水疱液及圈舍的环境棉拭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羊痘、羊口疮及羊口蹄疫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水疱皮及水疱液样品中羊痘病毒、羊口蹄疫病毒核酸均为阴性,羊口疮病毒核酸经检测为阳性;环境棉拭子样品中羊痘病毒、羊口蹄疫病毒及羊口疮病毒核酸均为阴性。通过实验室荧光PCR检测最终确诊该羊感染羊口疮病毒,提示该养殖户尽快采取隔离、清圈及消毒等防控措施。本研究旨在指导基层兽医工作者准确诊断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农牧民避免遭受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福建羊支原体性肺炎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分子流行情况,于2014-2016年从福建省6个市采集到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61份,用支原体目引物、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精氨酸支原体、莱氏无胆甾原体和无乳支原体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挑取部分PCR阳性病料进行支原体分离和纯化,用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61份样品中检出绵羊肺炎支原体45份(73.77%),检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4份(6.56%),检出莱氏无胆甾原体4份(6.56%),检出精氨酸支原体2份(3.28%)。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发生的类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以绵羊肺炎支原体为主的羊支原体性肺炎,为福建省羊支原体性肺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宁化县羊群感染羊口疮病毒的情况,该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随机采自宁化县6个乡镇各1个羊场(户)的样品进行检测,根据羊口疮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诊断是否患羊口疮病,对确诊患病的羊只及时治疗。结果 6个被检羊场中4个为阳性场,场阳性率为66.67%;不同羊场羊口疮病毒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高的达22.92%;随机所采的373份样品中,平均阳性感染率为8.04%;在6个被检羊场中,种羊、羔羊和育肥羊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5%、 12.23%和3.2%,可见羔羊为该病毒主要感染群体。以上结果表明,宁化县羊群中羊口疮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羊口疮病防控决策的制定还需科学依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证扩增产物的正确性,建立了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而应用建立的方法完成临床阳性病料肺脏、肺淋巴、心脏、肾脏、肝脏、脾脏、皮肤、小肠和外周血检测以及疑似样本肺脏组织的检测。[结果]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扩增出864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肺脏和肺淋巴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临床样本巢式PCR检出率与支原体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某牛场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牛为研究对象,对牛只病情和症状进行跟踪记录,对死亡牛只进行剖检;无菌采集病料后通过PCR、测序和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病原诊断。剖检病牛可见,其肺部的颜色显红灰色,切面为大理石样;胸膜肥厚出血,与肺部粘连,具有胸膜肺炎的特征;此外PCR、测序及基因比对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阳性,而细菌培养的结果为阴性。本文通过对牛支原体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为我国今后的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