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明确湖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湖南省2004—2019年粮食生产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湖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结果表明,影响湖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因此,应保障粮食种植资源合理使用,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土地流转以促进规模经营等,以实现湖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纳总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阐述1996年以来江苏粮食单产水平、粮食总产量和粮食生产区域分布三方面的现状,根据江苏省粮食生产情况,选择了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投入水平、农业资源转化水平三方面指标,构建了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1996~2011年统计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但近年来呈持续增强的态势,可提升的空间较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苏省粮食生产情况,选择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投入水平、农业资源转化水平3个方面,构建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49个县(市、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等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耕地资源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湖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之一,也面临着耕地资源的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严峻问题。选取湖南省14个地市(州)作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法)并结合理论分析,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综合评价了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的耕地保护绩效。结果显示,2010~2013年湖南省耕地保护的整体绩效较好,但地市(州)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长沙、株洲等8个城市连续四年有效,郴州和怀化保护绩效较低。对耕地保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湖南省耕地保护绩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池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人口与耕地、粮食的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河池市现实的农业资源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了潜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同时提出保护和提高河池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继续支持粮食生产外,应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保护好基本资源,优化耕地利用结构;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要实行科技兴农,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技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制约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应采取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资源、培肥地力等措施,以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山西旱地农业发展策略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旱农地区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分析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粮食生产区位,提高单产;充分利用坡耕地资源,发展经济林和草食家畜;利用产业化方式,加工转化各种农产品等实现旱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伴随人口、粮食、资源及环境之间矛盾的不断升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粮食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粮食生产及安全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土壤肥料问题。土壤肥料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粮食产量问题,还关系到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土壤肥料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17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指标综合模型法对中国1991-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府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贯彻4R原则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又要适应生态的需求。即:一要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二要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穷状况;三要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各种资源。结合玉龙县农业发展的特点,对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及产量差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测算现有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下的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以2012—2016年最新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构建测度模型,估算中国(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耕地粮食的育种生产能力,测算中国耕地粮食产量差(增产潜力)及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并分析省际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现有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是8.46×10~8 t,实际粮食产量是5.48×10~8 t,差值达2.98×10~8 t,占粮食实际产量的54.38%,耕地生产能力开发率为0.63,说明中国耕地粮食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2)中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和潜力较大的省市自治区是: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吉林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湖南省、四川省、辽宁省、湖北省、云南省和江西省,应作为未来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的重点对象,可通过土地整治和栽培技术等手段,提高耕地质量。3)同时,开发耕地生产潜力需因地制宜,实现提高粮食产量和保护生态的平衡。在江西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建议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在河北省,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保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需协调农业-能源-水资源关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云南省,可以利用气候优势,在缓坡丘陵区种植茶树、花卉,发展特色农业;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不建议过度开发粮食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钟顺清  陈跃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28-15929,16034
以湖南省衡阳市油菜生产为例,建立了包括自然环境、技术规模和社会经济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一级子系统和二级指标项目的权重,对衡阳市油菜生产综合发展指数和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1年,衡阳市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其中,技术规模子系统拉动作用最明显,但是社会经济子系统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制约了衡阳油菜生产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分析四川省粮食生产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设计了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1990~2006年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稳步提高,但存在粮食产量变动频繁、耕地保有量持续减少等诸多隐患。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2006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四川省内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存在相似性和互补性。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四川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从资源禀赋水平、要素投入水平、科技装备水平、粮食产出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等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二级指标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浙江省2013—2018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8年,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保持增长趋势。其中,资源禀赋水平下降趋势明显,要素投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增长态势良好,科技装备水平和粮食产出水平在波动中增长。相应地,从资源保护、要素投入、科技创新、产能提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提高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评价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构建一套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层,其准则层是由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等4个可持续发展一级指标构成,基础层则由19项指标组成,并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一套综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10年的数据对广东省近几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近几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良好。最后提出了今后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为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家庭耕地经营规模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粮食供求、人口状况、耕地面积和政策调节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湖北省家庭耕地经营规模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对湖北省进行的初始预测表明,未来省内能够完全满足粮食自给自足,家庭经营面积也不断扩大,逐步实现规模经营;2)人口政策的开放短期内对湖北省粮食安全不会产生威胁。提高耕地安全基线,加大单位面积耕地资金投入和提高粮食种植比例都能够对粮食产量进行一定调节;3)上调耕地安全基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快速调节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但这种形式的调节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农村人口总量增加,会减慢家庭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城镇化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茂林  刘春莲  李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03-6704,6706
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湖南省2004年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湖南2004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生态足迹分析法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湖南稻田现代农作制特征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湖南省农作制度的类型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指导该区域农作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近60多年来的年鉴统计数据,对湖南省稻田现代农作制特征、主体模式及布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对策。首先,介绍了湖南省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农作物种类、人均耕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近60多年来农作制度的变化过程。湖南稻田现代农作制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减少,林、牧、渔业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下降,非粮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比重快速上升;水稻单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湖南省农作制特点,可划分为湘北商品型、湘中湘东城郊型、湘南外向型和湘西特色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其次,阐明了湖南省发展稻田现代农作制所面临的问题,如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全省人均耕地仅为0.06 hm2;冬闲田面积增加,冬闲田面积在133万hm2以上,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从强化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协调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稻田多熟制、提升稻田现代农作制科学技术体系等发展对策。通过提出稻田现代农作制的战略调整,建立科学的现代农作制度技术体系,可为提升湖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湖南省“十一五”以来(2006~2013年)的工业发展和碳排放情况,分析湖南工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弹性、节能弹性、减排弹性,结果表明:湖南工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较好地控制了碳排放量,但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较大。因此,新常态下应以“节能、减排”为主线,深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从而确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20.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稻谷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湖南的粮食加工业并不发达,与产粮大省的地位不匹配。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粮食加工和流通是实现湖南由产粮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比分析湖南省与国内外的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湖南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制约因素和新时期的机遇,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湖南粮食产业化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