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西扶1号'和'清香'核桃果实为试材,在(0±0.5)(2±0.5)(5±0.5)(8±0.5)℃温度下贮藏0、30、45 d和60 d后移至(20±1)℃,测定其货架期3 d时的外观、褐变指数、软褐率、色泽和裂果率的变化,以期筛选出核桃适宜的冷藏温度和品种.结果表明:'西扶1号'核桃果实的褐变指数、软褐率、裂果率显著低于'清香'核桃果实,其感官品质更优;2个品种核桃果实在(0±0.5)℃贮藏后货架期的外观、褐变指数、裂果率及软褐率均显著低于其它温度处理,色泽保持最好.因此,(0±0.5)℃为保持核桃果实货架期感官品质的适宜贮藏温度,2个品种中以'西扶1号'果实的货架期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任志 《落叶果树》2014,(2):21-21
核桃要适期采收才能保证产量和品质。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种仁不饱满,出仁率低,脂肪含量降低,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青皮开裂后停留在树上的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霉菌的机会,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3.
核桃果实成熟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成熟期间种仁中的脂肪和青皮中的钾均呈指数型积累, 且它们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 青皮中钾的含量明显高于青皮中其它矿质元素含量, 也明显高于种仁和硬壳中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4.
苏艳玲 《北方园艺》2015,(14):133-137
以丰水梨为试材,经过5组不同的气体配比处理,分析低温(0±0.5)℃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果心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丰水梨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适宜的气体配比可以降低果实褐变指数的上升,推迟果实PPO、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时间,抑制酚类物质降解,减少MDA生成量,延缓果实褐变发生时间,其中以5%O2+1%CO2处理组果实抑制褐变效果最好。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最高,其次是果心,最后是果肉,而POD活性依次为:果皮果肉果心,但整个贮藏过程中,果皮与果肉均没有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5.
<正>1核桃采收时期核桃果实外部青果皮由绿变黄,部分青果皮侧面开裂,青果皮易剥离,此时为核桃采收的最佳时期。我省核桃一般在白露节气(9月上旬)成熟,此时核桃内部种仁饱满,风味浓香。采收过早或过晚均不利于核仁品质的提高。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抢青早采现象,且日趋严重。若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种仁瘦瘪,色泽度表现较差,对坚果的产量和种仁品质影响极大,商品价值明显减低,且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同时青皮开裂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种仁抗褐化能力强的锥栗资源,筛选出果实适合深加工型的锥栗良种。【方法】从96份笔者课题组前期调查的资源中优选30份不同锥栗种质资源的种仁,通过对其种仁褐变程度、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根据不同优株果实种仁褐变差异性及其内含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锥栗种仁褐变程度差异显著,种仁抗褐化能力与褐变指数呈负相关,在30份资源中,ZNL-1、JZPYS-1与ZNL-15褐变指数较小,分别为0.067、0.083与0.150,ZNL-4和ZNL-13褐变指数较大,分别为0.600与0.650;30份种仁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种仁褐变与总酚的含量呈正相关,其中ZNL-15种仁中总酚含量最低,为27.91 mg·100 g~(-1),而ZNL-13的种仁中总酚含量最高,为229.65 mg·100 g~(-1),为最低的8.2倍,同时褐变程度也最高;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显著,种仁褐变与维生素C含量的相关性弱,其中ZNL-15维生素含量高达67.23 mg·100 g~(-1),是含量最低ZNL-2的2.1倍。【结论】种仁抗褐变的优株为ZNL-1、ZNL-15与JZPYS-1,可用作锥栗杂交培育新品种的亲本,向锥栗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方面拓展挖掘。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紫李为试材,测定了经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后果实的褐变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膜质过氧化水平、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和间歇升温延缓了李果褐变的发生,维持体内高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以及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发现,对照果实POD活性与总酚含量和褐变度密切相关(r=-0.9157和0.9782)。说明对照果实在冷藏过程中由于内源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减弱,使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从而造成细胞膜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细胞中区域化分布被打破,酚类底物与POD、PPO接触,最终导致果实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8.
李江阔  张鹏  刘辉  张平 《北方园艺》2012,(11):164-168
为了探讨塑料箱式气调结合保鲜剂处理对樱桃贮后货架品质变化的调控效果,进行了樱桃的贮后货架试验,通过测定樱桃的感官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最适宜的保鲜剂用量及最佳贮藏方式。结果表明:处理1(即1袋CT2保鲜剂/1kg果实结合塑料箱式气调)在冰温贮藏(-0.5~-0.2℃)60d后10℃货架期间有效地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防止了营养成分的损失,显著抑制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同时延缓果实MDA和乙醇含量的增加,保持较高的SOD和POD活性,并减缓了总酚含量的降低和PPO活性的升高,提高了果实货架品质。  相似文献   

9.
施钾对核桃钾素营养及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西林2号和陕核1号核桃喷施硫酸钾对其果实钾素营养及种仁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钾对青皮中钾和种仁粗脂肪最终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在油脂转化期,品种对其影响显著;在核桃果实生长期间,青皮中钾和种仁粗脂肪含量积累规律相似,且二者极显著正相关.钾肥效应主要是通过增产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油量;比较而言,西林2号更适合作为高油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凤县‘大红袍’鲜花椒为试材,对照、低温(0℃)1.0μL·L~(-1)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24 h和常温(28℃)1.0μL·L~(-1) 1-MCP处理12 h,对其(0±1)℃冷藏期间感官品质、褐变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出油率及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以期为其1-MCP保鲜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温1.0μL·L~(-1) 1-MCP处理加速了鲜花椒的褐变速度,贮藏24 d时褐变率显著高于对照;常温1.0μL·L~(-1) 1-MCP处理使鲜花椒贮藏期由24 d延长至48 d,显著抑制其呼吸强度和褐变率,延缓其叶绿素降解和MDA含量的积累,降低其LOX活性峰值,感官品质最优,48 d时褐变率仅为5.3%,对其出油率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鲜食核桃新品种‘绿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绿香’是从实生核桃中选育出的适合鲜食的早实核桃新品种。果实黄绿色,倒卵圆形,青果单果质量54.53g,青皮厚度0.58cm,壳厚1.2mm。青果核仁脂肪含量62.96%,蛋白质含量17.27%,可溶性蛋白含量8.17%。青果易脱青皮,易取整仁,核仁饱满,种皮乳白色,味清香,适合鲜食。树势旺盛,丰产,优质,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2.
 ‘陇薄香1号’是从甘肃地方核桃资源中选出的优质晚实核桃新品种。果形美观,果实大,平均单果质量14.3 g;壳薄,壳厚0.87 mm;核仁充实,饱满,仁色黄白色,脂肪含量67.5%,蛋白质含量20.8%。丰产,优质,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3.
采后玉露桃果实冷害发生与ROP基因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溶质玉露桃果实为材料,于8℃、5℃、0℃和LTC(8℃锻炼3d再转到0℃贮藏)下贮藏30d后转至货架(20℃)2d,对各个处理果实的腐烂和冷害程度、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以及ROP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探讨ROP基因与低温胁迫的关系。结果表明,经5℃和0℃贮藏30d的玉露桃果实在货架期间褐变加重,经5℃处理的果实褐变最重,经0℃处理果实表现后熟障碍;经8℃贮藏30d以及后续2d货架期的果实不出现冷害症状,但果实腐烂严重;LTC处理果实经冷藏后在货架期后熟正常,且果实冷害和腐烂均被明显抑制。各处理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总可溶性糖和总有机酸质量分数均趋下降,其中5℃处理果实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下降幅度最大。结合应用EST检索和RT-PCR克隆扩增,分离出桃ROP基因(PpROP)。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pROP在5℃下表达迅速增强,第5天达到高峰,其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LTC处理使PpROP表达维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后赞皇大枣不同包装处理的生理生化性状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VC穴50μm厚雪、PE-G(绿色,20μm厚)、PE-W(白色,20μm厚)3种保鲜膜包装赞皇大枣,与对照(不包装)相比,在0℃贮藏条件下,包装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风味,降低果肉褐变度、可溶性总糖、酚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除贮藏前期PVC和PE-W包装的果实具有较高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外,其余时期各包装处理果实中PPO活性低于对照。贮藏前期不同处理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后期PE-G和PE-W处理的果实中具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看来,3种保鲜膜相比,以PE-G包装处理抑制褐变和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果肉软化和褐变是李果实长期冷藏时的主要问题。以‘安哥诺’李为材料,采用1-MCP(0.5μL.L-1)、薄膜(30μm厚)包装(MAP)及包装内加入乙烯吸收剂(EA)的方法,研究了0℃冷藏期间‘安哥诺’李品质、褐变及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处理)相比,1-MCP、MAP和MAP+EA及其组合处理延缓了果肉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SSC)和花青苷含量上升,保持果肉较高的白度指数,降低果肉褐变度、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MCP+MAP+EA的复合处理效果最佳。这些说明,采后进行1-MCP、MAP和EA的复合处理能有效抑制果肉软化和褐变,改善了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6.
采后热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解放钟枇杷为材料,研究热水和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冷藏(4℃)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8℃36h和48h热空气处理均能够延缓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出汁率的下降,阻止木质素、硬度、细胞膜透性以及果心褐变指数的上升,显著抑制枇杷果实腐烂的发生,冷藏后枇杷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2组处理相比38℃热空气处理48h的效果较好一点,但是该处理出现了轻微的热伤害。50℃10min、20min热水处理导致严重的热伤害,加剧了枇杷果实的腐烂,在冷藏14d后失去了商品价值,该热水处理不适合枇杷果实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7.
变动气调贮藏保持大久保桃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大久保桃在变动气调(Dynamic controlled atmosphere,DCA)、常规气调5%O2+10%CO2(Controlled atmosphere,CA)和普通冷藏(对照)条件下0~1℃贮藏70d及20℃货架3d后果实的生理变化、冷害症状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CA和CA贮藏均能有效地减少果实的腐烂和褐变,保持果实硬度,减轻果肉组织伤害,降低果实冷敏感性,提高贮后品质;与CA贮藏相比,DCA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热激处理抑制牛蒡鲜切片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岩岩  王庆国 《园艺学报》2012,39(11):2258-2264
 研究了热激处理对鲜切牛蒡褐变的影响及其抑制褐变的机理。结果表明,切后50 ℃ 6 min,55 ℃ 3 min和切前50 ℃ 10 min 3种不同热激处理均较好地抑制了贮藏期间鲜切牛蒡的褐变。在1 ℃,未经处理的对照3 d就明显褐变。热激处理的牛蒡贮藏至12 d仍具有较好的色泽,且失水程度明显低于对照,感官品质明显好于对照。热激处理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含量和呼吸速率的上升,是其延缓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单体敏  金鹏  许佳  李晓安  王雷  郑永华 《园艺学报》2015,42(11):2244-2252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 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浓度(5、10、20 mmol · L-1)外源GB 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 · L-1 GB 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 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 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 · L-1 GB 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 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 含量,并且提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 处理能减 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冰温贮藏对柿果褐变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磨盘柿和次郎甜柿为试材,分析其贮后褐变指数、品质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褐变底物及相关酶系的变化,探讨不同贮藏环境对2种柿果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0.5~-0.2)℃条件下,磨盘柿和次郎甜柿的褐变指数均低于冷藏(0±1)℃果实,且磨盘柿褐变指数低于次郎甜柿.冰温处理减缓了2种柿果的总酚含量和水分含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