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加强初产母猪的饲养 近年来,猪只的饲养正不断向瘦肉型方向发展。当母猪瘦肉率提高以后,前2胎的生产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初产采食压力很大。正常情况采食量只有5千克左右,同时高产状态下哺乳母猪日摄食赖氨酸要达到60克左右。我国猪场使用的哺乳母猪料赖氨酸含量通常约为0.9%,如果初产母猪每天摄食5.0千克饲料,赖氨酸日摄食量只能达到45~50克,与理想母猪生产状态相比较每天至少缺少10克赖氨酸的摄人。这种状态下母猪只有大量的消耗肌肉组织来满足产奶的需要。若初产时就出现这种大量的消耗,会造成母猪终生的生产能力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产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初产母猪营养性乏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断奶后超过10天不发情,通常称为乏情。乏情是经产和初产母猪最常见的繁殖机能异常现象之一,初产母猪尤为严重。大约有50%的初产母猪在断奶后一周内不发情,而经产母猪约为20%。本文综述初产母猪断奶后乏情与营养因素间的关系.一、泌乳期采食量泌乳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通常采食不  相似文献   

3.
母猪在断奶后超过10d不发情通常称之乏情。乏情是经产母猪常见的繁殖障碍现象.一般发生率达50%之多.而且初产母猪在断奶后一周内不发情居多.经产母猪仅占20%。1病因泌乳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采食量不足,不能维持蛋白质的需要。一般初产母猪日进食量很难达到7.3kg,而随意采食量也比这个量低得多.即泌乳期采食量低的初产母猪断奶后发情较迟。还有分娩后体重174kg的初产母猪比体重125~140kg的母猪乏情数居多。此外据测定母猪断奶前黄体素水平较低。这些都是母猪乏情的原因。由于母猪产后厌食、采食量不足造…  相似文献   

4.
哺乳母猪宜喂高浓度饲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养猪》1999,(3):19-20
在自由采食条件下,哺乳母猪标准饲粮日采食量仍不能满足其维持和泌乳的全部需要。热应激能使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加剧营养供给不足问题。本试验数据突出地显示了用高浓度饲料给哺乳母猪增加营养供应的潜在价值。为测定高环境温度下哺乳母猪的营养摄入量,于1996年的...  相似文献   

5.
初产母猪营养管理是否成功,不仅关系到该母猪一生的繁殖能力和连产性,而且对猪场的经营效益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在繁殖旺盛期——3~6产有理想的繁殖成绩,应该对低产次,尤其是初产母猪实施有别于经产母猪的特殊的营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1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常见原因1.1营养水平不够,特别是饲料中维生素营养和能量不足有些猪场的母猪使用的饲料维生素A、E、B1、叶酸和生物素含量较低,经常引起母猪断奶后发情不正常。据统计有50%以上的初产母猪在仔猪断乳后一周内不发情,而经产母  相似文献   

7.
泌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袁森泉母猪(尤其是头胎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不足常常是其营养中的一个限制因素,从而导致不能满足其泌乳和维持的需要,造成仔猪生长减慢和断奶体重减轻以及母猪体重损失较大,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和以后的繁殖力下降。但是,母猪泌乳期采食量...  相似文献   

8.
为较好的改善养猪场经产母猪机体状况,在当前养殖大环境下尽可能多的提高经产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本试验以中兽医理论为基础,添加到经产母猪饲粮中,观察其对经产母猪的采食量、窝产仔猪数、仔猪增重等指标影响,探索建立猪饲料中添加绿色、健康的中药复方制剂减少和替代传统兽药的使用,为中草药复方制剂在猪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提高仔猪初生窝重、断奶窝重作用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采食量,缩短断奶后发情周期,并能改善母猪机体健康状况,提高母猪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初产母猪繁殖状况对提高猪场生产力至关重要.生产实践中,初产母猪产一胎前后遭淘汰比例较大,且生产技术指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繁殖障碍.现统计我场几年来初产母猪繁殖技术指标,分析繁殖障碍原因,探讨提高其繁殖性能的有效途径.l初产母猪繁殖性能l.l产仔情况初产母猪窝平产仔8.87头,弱仔率11.3%,死仔率89%,流产、死胎、胎儿消化占18.6%.比经产母猪窝平减少2.43头,弱仔率高出7.l%,死仔率高出53%,流产死胎率高出13.9%,其产仔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初产母猪性成熟程度较低,排卵数目相对较少,免疫功能较弱,缺乏…  相似文献   

10.
哺乳母猪是一个猪场管理的核心,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全场生产效益的高低。首先,要考虑哺乳母猪营养需要的特点。母猪除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期饲料采食量可以提高泌乳量和以后的繁殖性能。因此,多数营养学家和养猪生产者致力于开发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措施。本文将阐述饲料采食量对母猪及其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饲料采食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哺乳母猪是一个猪场管理的核心 ,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全场生产效益的高低。首先要考虑哺乳母猪营养需要的特点 ,母猪除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 ,还要泌乳哺育仔猪 ,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 ,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 ,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期饲料采食量可以提高泌乳量和以后的繁殖性能。因此 ,多数营养学家和养猪生产者致力于开发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措施。本文将阐述饲料采食量对母猪及其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饲料采食量等问题。1 哺乳期母猪…  相似文献   

12.
泌乳期间的低采食量会导致母猪体储备的过度损失而显著降低体重和背膘储备 ,延长断奶到重新交配的时间 ,降低妊娠率和产仔数 ,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泌乳期间的饲喂水平也会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 ,母猪泌乳期间饲料消耗同产奶量直接相关 ,采食量增加 ,产奶量也会有较大提高 ,产奶量的高低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的方法之一是确保母猪妊娠期间不要过度饲喂。母猪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和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呈负相关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增加 ,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则下降。因此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应减少 ,否则妊娠…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母猪生产中最大的障碍,大约30%-50%的待产母猪有便秘现象,便秘可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分娩时间延长、死胎、弱胎数增加、诱发NMA(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症);初乳不足、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导致仔猪得不到母源抗体保护,抗病力下降,营养不足而生长受阻。从而造成断奶体重下降,死亡率增加。使猪场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猪场的经济效益80%取决于母猪最佳的繁殖状态;乳猪阶段最佳的消化吸收;仔猪最大生长潜能的表现。1现代母猪的特点体型大,产肉性能高,体储下降;产仔多,繁殖性能高,营养需求多;采食量少,饲料转化效率高;泌乳期短,缩短繁殖周期,繁殖效率高。1.1提高仔猪出生重是养好妊娠母猪的关键仔猪出生重是猪场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第一限制性因素。仔猪出生重与猪场的经济效益有很  相似文献   

15.
王晓艳  黄川  张守全 《猪业科学》2012,29(12):70-71
1沁乳母猪泌乳母猪营养计划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1)采食量最大化的精确配方饲料;2)高采食量中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素含量要相匹配;3)断奶猪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正如众所周知的妊娠母猪需要限饲一样,泌乳母猪需要采食量最大化,然而实现泌乳母猪高采食量的方式却各有不同。本文回顾营养摄入的重要性,讨论如何确定正确的氨基酸水平,并提供一个实用的哺乳期采食策略。1.1泌乳母猪采食量最大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1饲料营养不足母猪要满足仔猪最大限度的生长,每天需要采食饲料8千克以上,而现在大多母猪的采食量远达不到8千克,增加母猪营养,提高营养浓度是唯一途径。提高能量浓度可添加动植物油脂,而提高几种限制性氨基酸的量,可以通过添加单项氨基酸来解决。现在许多猪场在选用饲料时,并没能从能量蛋白的  相似文献   

17.
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产母猪因繁殖障碍常致繁殖力低下,且所产仔的死淘率明显高于经产母猪。据统计,初产母猪窝均产仔数比经产猪少21.5%,弱仔产出率高1.7倍,产死仔率高1.5倍,流产死胎率18.6%,比经产猪多3倍。仔猪增重效果低30%,情期受胎率低19.6%。1影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1.1初配过早初配过早,体、性成熟不同步,恶果是产仔少,死胎多,体质弱,初生重小,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也使母猪发育不良,未老先衰,将直接影响后代的生产力。1.2母猪过肥或过瘦初产母猪过肥,使子宫周围沉积大量脂肪而影响子宫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茹馥 《中国猪业》2009,4(1):38-38
1 提高饲料的浓度 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并非一味增加喂料数量。如果提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即使采食量有所减少,也能提高有效营养物质,满足因采食量下降时维持和生产所需的营养。  相似文献   

19.
延长初产母猪哺乳期的好处王世祁摘译丹麦养猪顾问简斯。克利斯滕森指出,初产母猪在产后28天断奶是一个错误。将初产母猪哺乳期延长到32~35天较为合适。有50多位养猪业人士用事实来支持他的看法。聘请克利斯滕森为顾问的所有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26...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小母猪和母猪的管理和营养需要,随着其遗传改良的进展已经有了巨大改变。过去,后备母猪是从临宰前的肥育猪中挑选出来的。现在小母猪一般都是从专业化的瘦肉型高产种猪扩繁场中买来的。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繁殖性能(以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数来衡量)对猪场的利润率有着重大影响。由于经产母猪的生产率高于头胎母猪.因而种猪场的管理重点必须是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猪群中的经产母猪。应该注意生长、妊娠和泌乳等各阶段中日常所喂饲料的质和量,即饲料的能量、纤维、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水平。必须考虑母猪的个体或者具有相同性能表现和躯体成分的群体。母猪群必须有正常的胎次分布,对第五或第六胎的经产母猪才用新母猪来取代,这些措施是对饲喂管理的极为重要的补充,能大大增加猪场的获利。本文将描述种猪场为获取最高性能表现和最大利润的营养策略和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