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工固沙灌丛粗蛋白、粗脂肪平均含量比天然草地牧草分别高出16.22%、43.50%,钙的含量除紫穗槐外,平均高出27.37%.磷的含量低于天然牧草,氨基酸总量平均值为10.85%,略低于草地牧草,7种必须氨基酸含量与天然牧草接近,沙柳、紫穗槐的镁、锌含量高,踏郎铁含量高,铜的含量各灌丛均高.灌丛地放牧,杂交绵羊体重平均增加3.4%一32.0%,羊毛增加20.0%~79.3%,产羔率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混播草地禾草及土壤主要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干旱条件下研究了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禾草粗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耕层主要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生长第4年混播草地禾草叶片的粗蛋白质含量比单播禾草提高19.1%,茎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8.1%;生长第3年混播草地土壤0 ̄30cm的有机质提高8.5%,全氮提高13.3%,速效钾提高16.2%,全磷降低4.8%。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荒漠草地牧草氨基酸组成特点与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阿拉善荒漠草地38种优势牧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硫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的组成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总含量为2.47%~22.50%;各科牧草氨基酸总含量顺序为:百合科>豆科>蒺藜科>菊科>禾本科>藜科>蔷薇科>柽柳科>蓼科;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97%~8.92%,同时满足EAA/NEAA>60%,EAA/TAA>40% 的牧草有23种;各科牧草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比值依次为:蔷薇科>菊科>藜科>豆科>蓼科>禾本科>百合科>柽柳科>蒺藜科;含硫氨基酸含量为0.28%~1.40%,含硫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柽柳科、藜科、蓼科、豆科、蔷薇科、蒺藜科、禾本科、菊科、百合科;内蒙古白绒山羊限制性氨基酸总含量为0.70%~3.22%;38种牧草的EAAI值,对羊肉为0.914~1.010,对山羊绒为0.976~1.250,对山羊毛为0.951~1.219。阿拉善荒漠草地牧草是当地白绒山羊和绵羊优良的饲料来源,对山羊毛和羊绒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及牧草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铁瑛  王海霞 《草业科学》1998,15(1):10-13,44
通过对海南州天然草地牧草多样性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为合理利用、改良和保护草地提供参考依据。据分析,温性草原类牧草多样性指数在3.2 ̄4.6之间,多样化程度较低;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牧草多样性指数在3.3 ̄6.6之间,多样化程度高于温性草原类。从总体而言,海南州草地牧草多样化程度较低,主要是水、热两大因子分配不均所致。有些草地型虽然牧草种类较多,但由于分布不均匀,导致了牧草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进行2年的4个豆科牧草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合萌的产量最高,适应性好、再生能力强,年产鲜草6020千克/亩,比其它参试豆科牧草提高1 ̄20倍;合萌的营养素含量高,粗蛋白质达干物质的19.89%,比其它参试品种高21.8% ̄39.4%。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赖氨经其它品种高22.53% ̄111.11%,蛋氨酸含量高29.03%。它适用于改良草地,供刈割鲜喂或晒制干草粉。  相似文献   

6.
叶面施肥对高寒草地产草量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 ̄1998年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进行了氮(N)、磷(P)和赤霉素(G)配方叶面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能提高禾草和莎草和生物高度(P〈0.01),磷能提高豆科牧草生长高度(P〈0.01),赤霉素能提高各类牧草生长高度(P〈0.01or0.05),施肥可明显增加天然草地产草量(P〈0.01or0.05),其中以N90组最明显,最佳配方为N90P45G375,比对照提高产草量179.70%;对人工草地仅赤霉素使无芒雀麦产草量明显提高(P〈0.05),N、P增产效果不明显(P〉0.05);施肥影响牧草营养价值,使可食牧草粗蛋白(CP)含量明显提高,粗纤维(CF)含量明显降低。结论为:高寒草地施肥以施N为主,辅助施P和G。  相似文献   

7.
白可喻  王培 《草地学报》1999,7(1):46-53
本文研究放牧强度对新麦草草地氮素在牧草和土壤中的分配与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草地氮素贮量在0 ̄3cm土层为每平方米663.5 ̄983.4,其中70%集中于0 ̄20cm。土壤氮素随着时间的变化沿有显著差异。中度放牧可提高牧草对氮素的利用率。随着土层的加深,氮素呈“T”型分布,其中以中度放牧最为明显。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表层氮素的积累增多,以对照区土壤氮素的含量最高,重牧区次之,中牧区最低(P〈0.05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生物量测定和多样性指数计算,研究了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锦鸡儿(Caragana)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锦鸡儿灌丛内草本植物高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和非灌丛化草地(P 0.05),灌木栽培区草地平均草本植物生物量显著大于天然灌丛化草地和非灌丛化草地。2)灌木栽培区草地和天然灌丛化草地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非灌丛化草地,且栽培区草地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天然灌丛化草地,说明锦鸡儿灌丛明显提高了草地牧草产量,在人工种植灌丛草地作用更加显著。3)灌木栽培区草地和天然灌丛化草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均低于非灌丛化草地,这表明锦鸡儿灌丛对草本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消极作用。4)锦鸡儿灌丛明显提高了建群种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9.
高寒草甸草地在全封育下的植物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钢丝网封育高寒草甸类的高山嵩草-异针茅草地0.36hm ̄2,封育时间1990—1993年。对封育草地内地上及地下植物量测定结果:封育第一年优良牧草鲜草量增加明显,由原来的174.0g/m ̄2增加到325.0g/m ̄2(P<0.01),第2、3年产量变化不明显(P>0.05);封育的第1、2年,优良牧草成份呈上升趋势,杂毒草成份呈下降趋势,封育的第3年优良牧草成份开始下降,杂毒草开始上升;地下植物总量(40cm内),在封育的第1年下降明显,由原来的6469.56g/m ̄2下降到4721.68g/m ̄2(P<0.01),封育的第2、3年根量开始明显回升,至第3年上升为7310.0g/m ̄2(P<0.01)。测定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草地封育时间以2年为佳。建议利用现有围栏,针对冬春草地采取冬季刮用枯草,早春禁牧(4—7月)的措施,封育退化草地两年,即可达到封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寒牧区的优质饲草—黄花苜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学俊  王文乾 《草业科学》1995,12(3):44-44,72
黄花苜蓿是一种根系较发达的多年生豆科植物。1988年由内蒙引入皇城地区试种,试验观察的结果表明,该牧草抗寒、耐旱、适应性强,越冬成活率达41.3%,粗蛋白质含量19.3%,年产青草7405.5kg/hm^2,是目前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改良中较为理想的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选取玛曲县高寒沙化草地3种不同灌木山生柳(Salix oritreph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特征及土壤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3种灌木的根际pH值均低于非根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酸化作用。2)3种灌木根际全量铁、铜均高于非根际,紫穗槐和沙棘富集明显,而全量铜只有紫穗槐富集明显;除山生柳外,其余2种灌木根际全量锰含量均低于非根际;沙棘根际全量锌含量高于非根际,其余2种灌木均为根际低于非根际。3)紫穗槐的根际有效铁高于非根际,其他2种均低于非根际,紫穗槐的富集率最高,为 29.81%;除山生柳外,其他2种灌木根际有效锰含量均高于非根际;有效锌的富集趋势与有效铜相似,依次为沙棘>山生柳>紫穗槐。4)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各养分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根际土壤中,铜的全量和其有效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全量铁和铜全量、有效量之间表现出了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铁和锰的有效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非根际土壤中,铜和铁的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玛曲高寒沙化草地3种灌木山生柳(Salixoritreph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磷组分。结果表明,除沙棘外,其余2种灌木根际OlsenP(有效磷包括H2O-P和NaHCO3-Pi)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3种灌木的根际全...  相似文献   

13.
以试验地种植的3年生紫穗槐为研究对象,运用烘干方法,测定其不同生长期的茎、叶、株含水量、单株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紫穗槐茎、叶含水量平均为57.49%、64.10%,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生长初期鲜干比较高,为2.07~4.70,适口性好,刈割作为青饲料较好,生长后期鲜干比低为1.86,刈割宜晒制干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饲草资源饲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林西县饲草资源进行了营养成份分析及饲用价值评价,结果表明: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灌木类及青贮玉米,其营养动态变化规律是随生育期的变化粗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各种成份在茎叶中的含量也随生育期变化而变化;灌木类饲用植物粗蛋白质含量15.69%~18.48%,青贮玉米粗蛋白质含量7.64%~11.15%。  相似文献   

15.
宁夏干旱风沙区5种灌木保水剂造林试验与饲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红柳(Tamarix ramosissim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5种宁夏干旱风沙区的主要造林灌木,采用法国SNF(爱森)保水剂和北京"清华绿宝"高效抗旱保水剂,通过蘸根法进行田间造林种植试验,以筛选出在干旱条件下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最佳方法,并对5种灌木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全量钙和全量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使用SNF保水剂蘸根处理的成活率为39.60%,与CK相比提高了79.27%,与"清华绿宝"保水剂相比提高了44.90%。采用SNF保水剂蘸根处理,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还可以节省保水剂用量,操作简单,适宜大面积的造林推广。5种灌木的粗蛋白与纤维比顺序为:柠条(0.46)紫穗槐(0.35)梭梭(0.24)花棒(0.22)红柳(0.17)。柠条、紫穗槐、梭梭都是优质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6.
草本和灌木的养分含量及其与海南坡鹿食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经常采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各18种,测定其水分(Water)、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钙(Ca)、铁(Fe)、锰(Mn)、锌(Zn)和铜(Cu)含量.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水分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灌木,粗蛋白质、钙和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灌木,二者的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草本植物含水量较高,采食时感觉幼嫩可口,是海南坡鹿对其喜食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的粗纤维含量是导致海南坡鹿喜食幼嫩植物或植物幼嫩部位的关键原因,坡鹿对粗纤维含量超过25%的植物部位不喜食;在面积相对有限、旱季长达半年的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草本植物是坡鹿的主要能量来源,灌木是坡鹿维持生态营养平衡供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8个重点草地类型的8个优势植物种异针茅、金露梅、藏嵩草、珠芽蓼、高山柳、垂穗披碱草、窄叶鲜卑花、短柄草各个生育期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牧草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动态与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粗蛋白质含量随生育期逐渐减少;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随着生育期逐渐增加。比较分析几种优势牧草和灌木的营养成分,发现灌木蛋白质含量高,利用价值大,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的植物营养成分含量特征,并对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科学评价,以5个不同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植物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纤维(Crude fiber,CF)、粗灰分(Coarse ash,CA)、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草地植物的CP含量为12.78%~15.35%,EE含量为2.63%~3.38%,CF含量为17.56%~25.16%,CA含量为5.52%~11.53%,TP含量为0.11%~0.27%;各草地植物营养价值大小排序为:退化高寒草甸>原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退化高寒草原>原生高寒草原;各草地植物单位面积营养成分量大小排序为:沼泽草甸>原生高寒草甸>原生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营养价值大小排序为:豆科(Leguminosae)>杂类草(Forbs)>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contents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alpine grassland plants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plants of the five different alpine grassland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ontent of crude protein (CP), ether extract (EE), crude fiber (CF), crude ash (CA), total phosphorus (TP) of the plants were determ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lants nutritional val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P content of the plants in all alpine grasslands was between 12.78%~15.35%, the EE content was between 2.63%~3.38%, the CF content was between 17.56%~25.16%, the CA content was between 5.52%~11.53% and the TP content was between 0.11%~0.27%. The order of nutrient value of plants in different alpine grassland from high to low was: degraded alpine meadow > native alpine meadow > swamp meadow > degraded alpine steppe> native alpine steppe;The order of yield per unit area of the total nutrients of plants in different alpine grasslands from high to low was: swamp meadow > native alpine meadow > native alpine steppe> degraded alpine steppe> degraded alpine meadow;The order of nutrient value of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from high to low was: Leguminosae>Forbs >Cyperaceae>Gramineae. © 2019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