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1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情况 1996~1997年在市良种场、沈高镇试种1hm2,实收种子6 423.5kg,产量443kg/667m2,平均比扬麦158增产7.2%;1997~1998年在4个农场繁种60hm2,平均产量325.1kg/667m2,平均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5.86%;1998~1999年生产种植繁种田、示范田2 333hm2,都发现比扬麦158增产.其中34个小农场繁种427hm2,平均产量400kg/667m2以上,桥头扬院村办农场57hm2,入库种子产量462kg/667hm2;1999~2000年全市3 000hm2小麦中,扬麦10号种植2 800hm2,全市小麦产量突破360kg/667m2,比上年增产超过10%.  相似文献   

2.
王旭芳  赵全桂  曹金田  张宝珍 《种子》2005,24(7):112-112
2000~2003年招远市以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特种玉米育种室研究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西星糯玉1号为主栽品种,进行了"糯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及市场开发",3年累计开发超过860 hm2,平均单产589.2 kg/667m2,并创出了133.33hm2平均单产668.4 kg/667 m2的大面积高产纪录.平均产值1 425元/667 m2,比对照一般大田增值825元/667 m2,总增产值1072.5万元.该项目2004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邵宇  张绍刚  龙明树  董恩省  李锦康  郭国雄 《种子》2005,24(7):72-73,75
大蒜是威宁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区分布在海拔1 234~2 700 m之间,常年种植面积在3 300 hm2左右.2002年,威宁县建立了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为配套7~9月茄果类蔬菜的前茬作物及生产技术,从当地地方品种中筛选出早熟大蒜品种,采用露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3月下旬开始采收蒜薹,4月底开始采收蒜头,形成了"早熟大蒜 茄果类蔬菜"的种植模式,这一品种和技术已扩大到烤烟基地,形成了"早熟大蒜 烤烟"的种植模式.2004年威宁早熟大蒜种植规模已超过600hm2.2005年4月12日省农业厅组织在基地连片种植的93 hm2试验地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实测验收,早熟蒜薹平均产量达2164.3 kg/667m2,超过国内外现有最高记录;2004年蒜头平均产量达1 375 kg/667 m2,最高可达1 524 kg/667 m2,也达到国内高产水平.平均产值达4628元/667 m2,最高可达5 228 元/667 m2,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滴灌春小麦单产450kg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八师一四八团2008年种植滴灌小麦0.1万hm2,平均单产431kg/667m2,最高单产达604.5kg/667m2。单产水平较水浇地平均增产100kg/667m2以上,按目前小麦(3级)收购价2元/kg计算,可增加产值200元/667m2。扣除滴灌成本160元/667m2(地下部分和首部按10年折旧),加上节约机力、人力及肥料等费用50元/667m2,可增收90元/667m2。0.1万hm2滴灌小麦共增收135万元。  相似文献   

5.
贵州旱地"蜜本南瓜-大头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贵州省独特的喀嘶特地貌特征,多数地区灌溉条件差,以种植玉米-小麦(油菜)或冬季空土为主要耕作模式,此生产模式年产值1000~1400元/667m2,纯收入600~1000元/667m2.针对此类灌溉条件差的地区,近年来,通过试验探索出蜜本南瓜-大头菜高效栽培模式,已在贵阳地区推广应用6.67多hm2,平均年产值可达2000~3000元/667m2,纯收入1400~2000元,比传统的生产模式增收800~1000元/667m2.目前两种蔬菜市场前景较好,蜜本南瓜多数销往外省市场,尤其在四川及两广市场供不应求;大头菜主要用于腌制、酱制,是一种特产加工蔬菜,加工后的大头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光热和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也是一项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方法.六枝特区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不断摸索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马铃薯-玉米-胡萝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到2005年全区共示范面积246hm2,平均单产粮食593.4kg/667m2(其中:玉米301kg/667m2,马铃薯292.4kg/667m2,马铃薯按5:1折粮)胡萝卜单产1228kg/667m2,单产值2104.7元/667m2,(玉米:1.3元/kg,马铃薯0.5元/kg,胡萝卜0.8元/kg计)比单作玉米-马铃薯增加产值982.4元/667m2,该模式共新增产值362.5万元.  相似文献   

7.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石竹科假繁缕属植物,为补益类中药,以块根药用,具有补气、生津、补肺、益脾等功效.自1993年太子参落户施秉以来,经历了起步、摸索、扩张、发展4个阶级,种植规模从当时的几十hm2发展到2004年的0.153万hm2,形成了以太子参为主导品种的中药材生产格局,是全国太子参第2产地,其产量高,质量优,一般单产鲜根450~600kg/667m2,收入5000~8000元/667m2,太子参生产已成为施秉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生产实践证明,实现太子参与玉米套种,不但确保太子参高产稳产,而且还可多收一茬玉米,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湄潭县黔黄油21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示范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明  张军  张文秀  杨宇  魏忠芬 《耕作与栽培》2009,(5):64-64,F0003
2008—2009年在湄潭进行了黔黄油21号集中连片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示范面积为23hm2,示范区最高产量达到251.2kg/667m2,平均产量为230.8kg/667m2,比计划单产增产30.8kg,平均增产15.4%。与邻近非示范区油菜籽平均产量128.6kg/667m2相比,增产102.2kg/667m2,增加产值367.92元,示范区累计增加产值达到12.6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县于19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了高油115号玉米品种,亦购买了在辽宁省范围内制种专利权.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99年在全县14个乡镇引进试种高油115号玉米266.8hm2,平均产量400.28kg/667m2.其中东部山区种植106.4hm2,产量443.06kg/667m2;北部沙荒区种植33.4hm2,产量372.78kg/667m2;西部丘陵区种植87.3hm2,产量339.57kg/667m2;中部平原区种植39.7hm2,产量416.46kg/667m2.  相似文献   

10.
席明  罗贤力 《耕作与栽培》2006,(2):55-55,6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荸荠推广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市场需求量较大,经济效益极为可观.荸荠生产已成为镇宁县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促进镇宁县荸荠生产长足发展,2001年从广西、安徽等省调进优良荸荠种,面积从2001年100hm2发展到2004年的466.67 hm2,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经过了4年的摸索,不断完善了栽培技术,单产不断提高,2001年平均单产1 837kg/667m2,最高单产2380kg/667m2,2003年平均单产2054kg/667m2,最高单产2560kg/667m2.现将镇宁荸荠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本所经过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一套高效立体种植模式:西瓜/豆角/萝卜套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该种植模式已在铜仁市城郊附近的乡村推广,推广面积66.67hm2,一般产值5500元/667m2,净产值4800元/667m2,比过去西瓜收后种植  相似文献   

12.
黄籽双低两系杂交油菜油研10号2004年在251 hm2(3 372 kg/667 m2)面积上实现了平均单产62.3 kg/667 m2的制种产量,其中15.3 hm2(229.5 kg/667 m2)连片平均单产达88.8kg/667 m2,高产农户平均单产高达170~190 kg/667m2;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母本结实率高,有效角率达72%~87%,平均角粒数达18.4~19.8粒,结实系数迭13.4~17.4.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改良母本,提高母本的自然结实率;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地势开阔向阳、风向条件好的制种隔离区制种;增施复合肥,调节制种亲本对营养元素的均衡需要.  相似文献   

13.
农三师五十三团地处南疆喀什境内,主要种植棉花。2006年,皮棉单产超过200kg/667m2以上的棉田达428 hm2,团农业技术推广站种植棉花7.4 hm2;良种连种植4.26 hm2,籽棉单产超过570kg/667m2,折皮棉220kg/667m2。通过分析,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黔北山区边陲,经2005年、2006年引进脱毒甘薯I号进行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繁种示范,结果表明,脱毒甘薯I号是需钾量大的作物,在配施N8kg/667m2、P2O55kg/667m2/kg情况下,以施K2O16kg/667m2获得产量最佳;繁种高产栽培处理产量达2145.8kg/667m2,比常规繁种栽培增产733.6kg/667m2,增幅51.9%,增收176.10元/667m2。两年繁种高产栽培示范面积821.4hm2,,累计收脱毒甘薯I号薯种2159.8549万kg,平均单产1753.0kg/667m2,增收合格薯种903.8686万kg,项目共增收91.1138万元,效益显著。结合取得的试验研究结果和大面积繁种高产栽培示范经验,总结提出了脱毒甘薯I号繁种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此略。  相似文献   

15.
金乡县80年代大面积栽培的巨峰葡萄,因坐果率低穗型松散和上市集中价格逐年下降.1990年以来先后推广栽培的藤稔葡萄抗病性强,坐果率高,果粒巨大,但口感风味不及巨峰,且长途外运脱粒严重.红提、黑提品质优,耐贮运,但抗病性.差.1995年春从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引入一批葡萄新品种枝条,其中高妻品种嫁接400株,成活396株,1996年平均株产7.5kg,折合3300kg/667m2,园内批发价4元/kg.1997、1998年产量控制在2500kg/667m2左右,园内批发价6元/kg.1999年产量控制在1800kg/667m2左右套袋栽培的园片,园内批发价10元/kg.2000年保护地栽培的园内批发价16~20元/kg.至2000年春,已在全县及鲁西南地区推广改接、栽植面积30hm2.嫁接苗和枝条连续3年出口韩国.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主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0hm2,平均单产1000kg/667m2.为加快淀粉专用甘薯产业的发展,近两年来,通过引进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高产田达到4000 kg/667 m2,一般平均单产2500 kg/667m2,比当地老品种甘薯常规栽培增产1000 kg/667 m2以上,增加产值1200元/667 m2.推广淀粉专用甘薯,实行产业化目开发是贫困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将淀粉专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团小麦主栽品种是新春6号,2005年全团种植580.59hm2,产量450.84kg/667m2,其中四连40.13hm2单产514.42kg/667m2;五连70.27hm2单产527.76kg/667m2。而2006、2007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单产330kg/667m2,其主要原因:(1)小麦生产效益远远低于经济作物辣椒、西红柿等,受重视程度不够;(2)气象条件较常年有所变化,尤其是温度升高及降雨量偏少导致小麦减产。  相似文献   

18.
<正>糯玉米套种豇豆,能充分利用空间、地力,节省架材,粮菜兼收,省工省力。按2009年的产量和价格计算,糯玉米667 m2平均收3 500穗(0.6元/穗),成本300元/667 m2,纯收入1 450元/667 m2;豇豆667 m2产500 kg,成本2 00元/667 m2,产值1 700元/667 m2,纯收入1 500元/667 m2。套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晋中市小麦生产长期以来习惯运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平作种植模式,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单产低、效益差,为了改变这一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2004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套种菠菜复播玉米,1年3茬种植模式,2年来在晋中市榆次区、祁县、太谷3县共安排示范面积80hm2.经田间测产,小麦单产447kg/667m2,菠菜单产1200kg/667m2,玉米单产628kg/667m2,以2006年价格计算,纯收入2095元/667m2.2007年小麦//菠菜-玉米技术已列入山西省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20.
六十六团是伊犁垦区重要的水稻种植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一般稳定在0.16万~0.20万hm2左右,单产一般在650~700kg/667m2,生产水平较高,但"吨粮田"栽培一直是个空白,笔者根据伊犁河谷西部地区光热条件,在分析团场水稻大面积高产的基础上,开展了800kg/667m2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经过2年的实践与探索,至2005年全团80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