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竹鼠养殖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竹鼠,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又称竹狸、竹鼬、竹根鼠、竹根猪等,因其喜食竹子且形似老鼠而得名。在动物分类学上,中国通常所说的野生竹鼠包括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mosus Blyth)、暗褐竹鼠(Rhizomys uardl Thomas)、大竹鼠(Rhizomys sumatrensis Romles)和小竹鼠(Cannomys budins)5种,是南方  相似文献   

2.
竹鼠(Rhizomys sinensis)又名竹狸、竹馏、竹根猪等,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野生的竹鼠有三种,分别是中华竹鼠(Rhizo-mys Sim esis Gray)、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mosusBlyth)和大竹鼠(Rhizomys Sumatrensis Roffles)。竹鼠是较大的啮齿类动物,野生状态下广泛分布于南亚及东非一带,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主要穴居于山坡竹林、橡胶林或芒草丛下,营独居生活。人工饲养的品种主要是银星竹鼠,又名花白竹鼠,这种竹鼠外观圆筒状,颈粗短,眼小,尾长。成年体重一般为1·5~2·5 kg,公母竹鼠在体重及外形上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3.
普通竹鼠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竹鼠(Rhizomys sinense)(又称竹鼠、中华竹鼠)属啮齿目,竹鼠科,是一种较大的啮齿类,约3公斤。吻钝、尾短、眼小、耳小、肢爪发达。在竹林中营地下生活。欧阳新举(1960)作过有关本种的报道,本次于1986年7至8月,1987年4至5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该竹鼠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竹鼠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竹鼠急性传染病。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水疱病毒属(Vesiculovirus),是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1〕。此病多发生于春、秋温湿季节,在温度骤变、竹鼠转群、换料、饲养管理不当等应激条件下极易发生。全群竹鼠均可感染,若治疗不及时,3月龄  相似文献   

5.
竹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野生动物,其肉质地细腻、低脂肪、营养丰富,不仅可食用和入药,还是优良的工业原料,其经济价值颇高,国内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在竹鼠养殖过程中竹鼠的繁育工作很关键。文中从饲养、母鼠产前产后的护理、仔竹鼠护理、仔竹鼠常见疾病及治疗这几个方面对母竹鼠繁殖期和仔竹鼠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竹鼠是一种集肉、毛皮、入药、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经济动物。文中对竹鼠的生物学特性、驯化、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以及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竹鼠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竹鼠(Rhizomyidae,bamboo rats)又称竹馏、芒狸、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等,属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Rhizomys)和小竹鼠属(Cannomys)[1],以竹子、植物根茎和作物的鲜秸秆为主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省区。据《本草纲目》记载,竹鼠有"护发、补血益气、滋阴壮阳"等特殊疗效,同时现代医学也证明,竹  相似文献   

8.
<正>竹鼠(Rhizomys)又名芒狸、竹狸、竹根鼠,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贵州、云南等地,以采食植物的根茎为主[1-4]。竹鼠掉牙后会严重影响其采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消瘦死亡,已成为危害竹鼠养殖业的一种常见病。竹鼠掉牙是继大肠杆菌病、胃肠炎后又一严重危害竹鼠养殖业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竹鼠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啮齿目(Rodentia)竹鼠科(Phizommyidea),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是近年来驯化的一种皮肉兼用型特种经济动物,竹鼠毛被为棕灰色或灰色,毛绒细软、松散、灵活、有光泽,是制裘的良好原料皮,其肉鲜美可口,肉质细嫩。我国目前养殖的主要有中华竹鼠和银星竹鼠。1生活习性竹鼠喜阴暗、凉爽、干燥、洁净的环境,怕阳光直射,最适生长温度8~28℃。竹鼠是草食动物,门齿锐利,盲肠发达,消化力强,无饮水习惯。其主要食物是禾本科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如玉米、小麦、高梁、甘蔗(根、梢)及红薯、胡萝卜、…  相似文献   

10.
竹鼠 (Rhizomys) ,又名竹狸、竹根鼠等 ,属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广西各地均有野生竹鼠分布。竹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笔者经过多方探讨和实践 ,摸索出了一套低投入、高产出的竹鼠人工驯养技术 ,可供养殖爱好者参考。1 生物学特性竹鼠是一种体型小 ,繁殖力极强、以竹子茎秆为食的动物。喜在阴暗、凉爽、干燥、安静的环境中生活。怕人为刺激 ,喜公母群居 ,陌生幼鼠合养很少打斗 ,但陌生青年或成年竹鼠混养时 ,则会斗个你死我活。竹鼠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 ,一旦配成对后 ,便很难拆散重新…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黄芪多糖对银星竹鼠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96只银星竹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的黄芪多糖.预试期7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时,在对照组和生长性能较好的试验Ⅲ组中随机各选取6只竹鼠屠宰取样.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竹鼠末重、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精料料重比(F/G)、粗料F/G、总F/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精料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对比各组各项数据,其中试验Ⅲ组生产性能最好.试验Ⅲ组较对照组竹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竹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肝脏SOD活性(P<0.01),降低血清、肝脏丙二醛(MDA)活性(P<0.01),提高竹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脏中T-AOC、GSH-Px、CAT活性(P<0.05).因此,黄芪多糖通过调节竹鼠血清生化指标,促进蛋白质吸收,提高机体抗氧化活性和抗应激能力,从而增强竹鼠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南宁隆安县某竹鼠养殖场发生竹鼠死亡的原因,从发病的竹鼠肝、肺及肾脏中分离得到2株可疑细菌,经形态观察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两株细菌均为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经小鼠回归试验证实该分离菌可致死小鼠。测序结果显示,该菌16S rRNA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AB680422)同源性高达99.9%。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头孢氨苄等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有抗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是隆安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致死的病原菌。本文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对竹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举世闻名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以吃竹子为生的;但是,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中,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却破坏大片竹林,与大熊猫争食,尤其是最近当地的华桔竹正在开花,又将有大面积竹林要枯死,矛盾更显得突出。为此,对中华竹鼠的防治必须引起重视。本文是在掌握中华竹鼠的习性,与总结群众防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中华竹鼠是在竹林中营地下生活的一种鼠类。甘肃白水江的亚种为其四川亚种:(Rhizomys sinensis vestitus),背毛粉灰色,有光泽。个体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桂林某竹鼠养殖场患病竹鼠的病原,从发病竹鼠肝组织分离到一株细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进化分析显示,该菌与来自棉花红蜘蛛的弗氏柠檬酸杆菌遗传关系最近,但处于独立的分支上。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成年小白鼠的LD_(50)为2.8×10~8 CFU,对10~20日龄的竹鼠LD_(50)为6.3×10~8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唑啉、氟苯尼考、林可霉素、强力霉素等有耐药性。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发病竹鼠肺泡间隔增宽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血管扩张、淤血;脾被膜外大量坏死细胞;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是引起桂林竹鼠发病和致死的病原菌,分离菌株对竹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野生中华竹鼠的人工驯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竹鼠,又名竹馏、竹根猪等,属啮齿目竹鼠科中植食性中小型兽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野生动物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和植被的破坏,使野生中华竹鼠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护和开发野生中华竹鼠的经济效益,贵州省荔波县在小七孔自然保护区建立了第一个中华竹鼠驯养场,开展了活捕野生中华竹鼠,驯养、繁殖和产品加工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于1999年4月-7月,对中华竹鼠驯养场中的中华竹鼠的形态、行为、繁殖和饲养等,做了初步观察和调查,现介绍如下:1自然概况贵州省小七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  相似文献   

16.
正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东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孕育野生动物,竹鼠则为其中之一。竹鼠又名竹狸、竹馏、竹根猪等,是我国南方省区分布较广的一种珍贵陆生野生经济动物,因其形似老鼠又以吃竹子为主而得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素有驯养野生竹鼠传统习惯的恭城农民就逐渐开始规模驯养竹鼠。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竹鼠较高的食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纤维对竹鼠生长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健康状态良好、体重相近的6只竹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试验组添加含0%竹茎,对照组投喂40%竹茎,试验期为4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试验组竹鼠肠道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的norank_f_Muribaculaceae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Cloacibacillus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优势菌属发生明显的改变。研究表明,日粮中缺乏竹茎成分使竹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破坏竹鼠肠道菌群的平衡,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竹鼠学名中华竹鼠,是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广的毛皮、肉兼用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各地人工饲养竹鼠也逐渐兴起,但多数养殖户对竹鼠养殖技术掌握不全,尤其在南方夏季炎热潮湿,往往导致养殖失败。现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将养殖竹鼠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分析如下。1竹鼠中暑1.1临床症状中暑也称为热应激或热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触诊全身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可视黏膜潮红、发绀;全身无力,行走不稳;病情严重时,常伏卧或侧卧不动,四肢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竹鼠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80只中华竹鼠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20只,A、B、C、D组竹鼠分别在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0(对照)、0. 05%、0. 1%、0. 2%复合微生态制剂,测定竹鼠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脏器指数。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组日增重、半净膛率、脾脏指数、肝脏指数均显著提高(P0. 05),C、D组日增重、屠宰率、半净膛率、脾脏指数、肝脏指数均显著提高(P0. 05),C、D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 05),C组肾脏指数显著提高(P0. 05)。说明在竹鼠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改善竹鼠生产性能,以0. 1%添加剂量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某竹鼠养殖场出现竹鼠不采食、拉稀等症状,逐渐消瘦死亡。经实验室诊断为感染气单胞杆菌,肌注氧氟沙星(1 mg/kg)治疗3 d,病情有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