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油松作为常绿树种,既能净化空气,还能美化环境,而且生长适应能力强,在现代都市的庭园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采取科学的移植技术,并提高后期生长的养护管理技术,是保证油松绿化效果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油松移植的关键技术和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油松是呼和浩特市市树。本文对该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土壤紧实度、土壤质地等主要城市环境因子对油松的成活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程度作了评价,提出合理建议,为油松在呼和浩特市栽培立地的选择,养护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位于沈阳的清昭陵,于1643年建陵之初便开始陆续栽植油松,迄今大部分古油松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古油松群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良好的景观与生态效应。由于其自身生理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生长势逐渐衰弱,死亡速率上升。通过对其生理因子和周围生态因子的测定,综合分析探究其死亡原因,采取相应的复壮措施,改善其生存环境,以提高和增强古松树势,使其益寿延年,更好地发挥作用,彰显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油松飞播林生产现状,对林分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油松飞播林应分为种苗期、生长发育期、生长稳定期与衰退期;并根据不同发育期的生长特性,提出了封育、密度调控、林分改造等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20,(5)
蛀干害虫是为害古油松健康生长的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古油松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分析蛀干害虫对古油松为害严重的原因,提出古油松蛀干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天安门广场油松在2010年春季针叶枯黄并逐渐出现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对油松外部形态及根部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油松所在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化验分析及立地条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油松整株针叶枯黄,毛细根萎缩干瘪,菌根腐烂死亡;油松表层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根系吸收大量盐分并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导致油松针叶出现枯黄最终整株死亡;油松生长空间狭小、土壤密实度高,土壤通风透气性差、热辐射增加等方面因素不利于油松正常生长。2009年冬季雪后天安门广场油松周边施撒大量融雪剂是造成油松死亡的直接原因,为保护绿化成果和景观效果,对预防融雪剂危害及不良立地条件现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彭海平 《农学学报》2011,1(1):44-49
为探究天安门广场油松在2010年春季针叶枯黄并逐渐出现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对油松外部形态及根部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油松所在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化验分析及立地条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油松整株针叶枯黄,毛细根萎缩干瘪,菌根腐烂死亡;油松表层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根系吸收大量盐分并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导致油松针叶出现枯黄最终整株死亡;油松生长空间狭小、土壤密实度高,土壤通风透气性差、热辐射增加等方面因素不利于油松正常生长。2009年冬季雪后天安门广场油松周边施撒大量融雪剂是造成油松死亡的直接原因,为保护绿化成果和景观效果,对预防融雪剂危害及不良立地条件现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同小生境下樟子松、油松生长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樟子松、油松在不同小生境下的生长过程,可为提高樟子松、油松在绿化、美化园林环境上的功能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出决定和影响油松生长的气候因子及其在各主要时间段的气候因子。以河北遵化地区15年生油松幼树为对象,通过连续9 a对油松幼树高生长的调查,结合收集遵化当地气象站相应的逐月气象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油松高生长量与气候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油松幼树高生长的重要因素;前一年冬季(12月—次年2月)的气温、地温以及前一年夏季(6—8月份)的降水量是影响油松高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当年油松高生长季前期的温度和前一年油松高生长结束期的降水量对油松高生长的影响最大,关联度都达到0.9以上。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兴和县低山丘陵立地类型划分与林草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半干旱区宜林荒山合理利用方式,于2016年7月和8月对兴和县低山丘陵造林地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林草适宜性评价。通过对38个样地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高和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油松生长的主导因子包括土壤厚度和平均土壤含水率,影响草本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包括表土含水率、表土全氮质量分数、表土全磷质量分数和土壤砾石含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选取和验证了地貌、地形、坡向、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砾石含量作为立地划分因子,最终将研究区荒山荒坡造林地划分出8种立地类型。林草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第1级的立地同时适宜油松和草本植物的生长;第2级的立地较适宜油松生长,但不适宜草本植物生长;第3级的立地较为适宜草本植物生长,油松生长状况略差;第4级的立地不适宜油松生长,但草本植物生长稍好。根据各立地类型情况提出相应的林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调查班克松在幼龄期所需的光照条件、适宜土壤、生长节律及经营措施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提出班克松幼龄期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与樟子松、落叶松等8个针叶树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班克松适应性强、抗性强、生长快的特点,可作为吉林省东部山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树种.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清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44-145,212
在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开展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带状混交及马尾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对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量大于纯林,火力楠对马尾松生长起着辅佐作用.采用马尾松与火力楠带状混交,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带状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混交,马尾松保存率和生长量不如带状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13.
崔文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81-7882
总结了国内对油松移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恒山以北地区市镇绿化油松大树移植、管护及成活、生长情况的观察,结合当地气候及环境,分析节间生长量、土球完整性、移植季节、污染物对油松大树移植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今后该地区油松移植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林地蒸散和水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 0 1年 4— 1 0月 ,对北京西山地区一块 3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林地蒸散和水量平衡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标准木的标准比导率和树木胸径和边材面积的相关模型 ,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林分的蒸腾耗水量 .油松和栓皮栎混交林的蒸腾耗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栓皮栎的生长季标准比导率明显高于油松 ,是油松的 2 6倍 .就北京西部山区而言 ,林分存活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经受住春季降雨少、气温高、湿度低、土壤残留水分少等干旱环境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马家塔复垦区油松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矿区营林造林提供肥料调控技术依据。[方法]以神东矿区马家塔复垦区油松林为试验对象,以施肥后2个生长季油松高和粗生长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施肥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施肥可以促进油松生长,尤其是施肥后的第2个生长季,树木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各种肥料对油松都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但是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油松生长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施用单一肥料时,以施用磷酸二铵500 g/株促生效果较好;混合施肥时,以施用羊厩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促生效果最好,2006、2007年高生长量分别为15.8、20.2 cm,胸径生长量分别为3.5、10.2 mm。[结论]影响复垦区油松林生长速度的并非只是土壤养分贫乏一种因素,施用羊厩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对马家塔复垦区油松林促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自然资源景观,针对辽宁东部山区树木引种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树木引种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即丰富植物资源、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改善森林资源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就辽宁东部地区树木引种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辽宁省东部山区大面积栽培引进的树种主要有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Carr.)、樟子松(Pinus syluestris L.var.mongolica)、欧洲垂枝桦(Betula pendula)、华山松(Pinus armandiFranch.)、欧洲赤松(Pinus syluistris)、班克松(Pinus banksianaLamb.)、北美乔松(Pinus strobusLinn.)和脂松(Pinus resinosa)等。影响辽东地区树木引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7.
左琴  姜广争  李猛  席光超  陈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85-6287,6329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处理方式对造林苗木生长及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下沿植树造林试验地段,研究了4种覆盖处理方式(覆草、覆皮、覆膜、挡水墙)对参试树种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及其林下土壤速效氮含量影响.[结果]不同覆盖处理方式均显著提高了参试树种的成活率及苗高生长量,其中成活率均值达到77.87%,较对照组提高了33.25%,而新疆杨苗高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这与引种树种速生生理特性有关;覆盖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松、岷江柏、榆树林下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但其含量因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试验树种而呈现差异特征,对引种树种新疆杨林下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无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对干旱河谷区植树造林树种及营林模式选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树木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美化园林景观建筑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从园林树木的修剪、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综述了城市园林树木的具体养护措施,以期为城市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植被模式对铁尾矿库生态恢复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张宣矿区的植被模式,以解决铁尾矿废弃地土壤养分低下、植物生长困难和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方法  以该区铁尾矿库的14种植被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生长特征、植被群落特征、土壤养分情况等方面选取指标对其恢复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各模式植被盖度普遍处于中上水平,油松、沙棘、芦苇和野艾蒿分别为研究区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优势种;乔木、乔灌等模式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灌木、灌草等恢复模式,但丰富度指数普遍较差。不同植被模式、不同土壤深度对土壤养分均影响显著,该区土壤富含速效钾,但缺乏氮、磷和有机质。经CRITIC-GRA法得分排序,油松、油松 + 洋白蜡、沙棘 + 胡枝子为研究区内得分排名前3的模式,评价等级为“优”,所有恢复措施中仅自然恢复措施评价等级为“差”。  结论  建议当地采用覆土整地植苗恢复措施,植物种选择上优先考虑油松 + 沙棘或胡枝子 + 野艾蒿或草木犀,另外可施用适量氮磷肥或有机肥,以加快铁尾矿库土壤养分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